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概论》:切合高校通识教育及中小学教师需求。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是华南师范大学校级教材重点建设项目,并获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教材建设成果奖。本书分上下两编,按照政治制度、文化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等内容分章论述中国文化体系,但尽可能避免简单地条块分割成历史、地理、政治、哲学、伦理、艺术等等学科门类,力图从大文化的视野,对各种日常现象、社会规律、文学范本中的文化现象做出解答和阐释。本书作者长期在师范院校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因此本教材的编写在满足作为全校通识课程的同时,某些篇章不同程度地考虑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为学生运用文化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供案例。
作者简介
陈一平,华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文学博士。孙雪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组负责人,古代文学硕士导师组组长,文学博士,比较文化博士后,美国南卡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目录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中国的基本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概览
第二节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功过
第三节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
第四节 历史地理环境变化影响民族历史进程
第五节 历史地理环境造就民族性格
第二章 中国的基本民族关系
第一节 农耕—游牧民族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农耕与游牧民族的相互依存
第三节 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对垒
第三章 中国的宗法制度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 宗法制度的发展形态
第三节 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宗法制度对中国文化范式的影响
第四章 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第一节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政治观
第三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第四节 天人合一的处世观
第五节 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与艺术精神
第五章 中国人的哲学、政治主张
第一节 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二节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三节 先秦诸子的理论主张
第四节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五节 宋明理学
第六章 中国人的伦理道德
第一节 孝
第二节 忠
第三节 信
第四节 礼
第五节 仁
第七章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第一节 宗教与科学
第二节 原始宗教
第三节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
第四节 佛教的中国化
下编
第八章 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宗法制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古代文学呈现的天人合一精神
第三节 古代文学渲染的伦理道德观念
第四节 古代文学的雅俗观念
第九章 现代文学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批判
第二节 伦理道德的省思
第三节 天人合一的精神
第四节 感时忧国的情怀
第十章 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家国情怀
第二节 生命意识
第十一章 文论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中国文论的天人合一精神
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儒家政治伦理色彩
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道家艺术品味
第四节 兴象批评的文化特色
第十二章 汉语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从汉语看儒家思想的历史
第二节 从汉语看中外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 从汉语看中国的风土民俗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中国文化概论》:
陶渊明、李白、苏轼等诗人则以自己的创作,充分地回应和阐释了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和冲淡自然的美。及至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徐渭戏曲理论的“本色”说,清代王士稹的“神韵”说,皆一脉相承,渗透着老庄朴素自然的文艺美学观念,可见这种美学思想占据了中国文士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理想方面的重要地位,使中国文论深深地打上了老庄美学理念的烙印。
与朴素自然美学观相应的,还有“得意忘言”说。言意之辨是中国文论的重要命题,道家思想中强调“无为”与“无言”的理论,庄子提倡超乎言意之表的自然之美,其“得意忘言”说,是朴素自然说的进一步延伸。唐代司空图提出诗歌要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诗品》中详细分述。自然”“冲淡”“旷达”等诗歌风格,阐释其源出于“自然”的诗论;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用禅学观点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见解:“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的“意在言外”的特征,使得中国士人在创作中形成了追求“言近旨远”的审美理想。因此,创作者“托物喻意”以期达到含蓄委婉;读者则探索“言外之意”,以求得其理。伴随着“文以载道”观念的不断加强,阅读者、文学批评家所探求、辨析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逐渐偏向于社会伦理道德一端,由宋至明“以意逆志”法应运而生。
……
中国文化概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文化概论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