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投资是一场永远的修行。唯有保持百分之百的敬畏之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管理风险,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才能追求可复制的、稳健的长期回报……
内容简介
中国人富了,家庭资产如何投资却成了全国性难题——99%的家庭是投资“小白”,没有风险识别能力,缺乏基本的投资常识,家庭投资完全处于无序、无知的状态……
本书是国内首部家族投资实践之作,提供从一般家庭到富豪家族、从财富观念到资产配置实践、从产业组合到家族办公室等各种家庭投资及家族办公室的知识和经验,即有理论体系,又有实战指导,值得所有家庭、家族以及财富管理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冀田,领复资本创始合伙人,复旦大学数学学士、企业管理硕士,注册金融分析师。拥有十余年投资经验。
曾在荷兰银行、浦银安盛基金、歌斐资产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负责投资业务。在深入研究家庭与家族投资、产业与资产配置战略之外,专注于中早期创业投资,成功投资并帮助多家创业企业实现高速成长。
精彩书评
家庭投资有其特殊性。投资理财的书很多,但系统论述“家族+投资”“家庭+投资”的书很稀缺。这本书从一般家庭到富豪家族,从财富观念到资产配置实践,从产业组合到家族办公室,娓娓道来,值得所有家庭一读。
——著名财经作家、企业家吴晓波
这是一本国内少见的由家族办公室实践者写就的书,书中即有理论体系,又有实战指导,值得所有家庭、家族以及财富管理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家族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李强
高效率的家庭投资应逐步走向体系化、专业化,阅读这本书,对提升家族投资公司的管理水平帮助很大。
——特步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文显
家族办公室的职业经理人如何与家族成员有效沟通、协作,是家族投资的巨大挑战,本书对此的讨论发人深醒。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战略与管理沟通专家罗殿军
该书对家庭投资的论述匠心独具,读完之后不仅获益匪浅,对财富的含义也会产生更全面的认识。
——第1财富网创始人吴晓晖
目录
前 言 无序的家庭投资I
上篇 家庭投资
第一章 回到本源: 家庭投资的“三观”
财富观: 怎样的家庭出富豪
家庭财富四阶段: 缺钱、中产、富豪、家族
欲望观: 家庭投资的八个目标
风险观: 家庭的四大风险
广义资产配置: 家庭目标的平衡和实现
第二章 知己知彼: 财富管理行业的秘密
深喉开讲: 曝光行业的害群之马
任人宰割: 你是骗子的“理想”客户吗
如履薄冰: 避开产品设计预埋的坑
反向侦察: 应对过度营销的技能
第三章 知识储备: 家庭投资的基础
家庭投资的最大挑战
读书的方法和推荐书目
金融产品全景图
固定收益: 离“美女蛇”一步之遥的“美女”
股票: 驾驭斗牛还是被踩踏致死
私募股权: 跟着优秀的企业家长跑
对冲基金: 要你想要的风险
房地产: 长期抗通胀的最佳品种
期货及其他衍生品: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金融产品的法律形式、税收及其他
第四章 狭义资产配置: 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战略
顶级高手的资产配置
家庭资产配置的步骤
家庭资产配置的法则
家庭资产配置的误区
第五章 配置实务: 家庭评价系数打分法
家庭评测: 主观需求的维度
家庭评测: 客观能力的维度
评价系数: 问题与建议
配置方案: 标准方案和个性化配置方案
狭义资产配置对白领家庭的局限性
第六章 白手起家: 新时代最佳财富故事(2010—2015)
神奇的草根逆袭
低调的打工皇帝
艰辛的创业者
普通的投资奇人
幸运的人生赢家
下篇 家族办公室
第七章 家族的含义: 从家庭到家族
合聚之道,谓之家族
传承之法,中西合璧
传承之魂,家族精神
第八章 家族的烦恼: 从家族企业到家庭成员
家族企业: 深陷转型焦虑征
创一代: 过度自信与自我膨胀
二代: 个人认知与接班困惑
婚姻: 不允许失败的投资
分家: 晚分不如早分
如何管钱: 遏制贪欲就成功一半
能力瓶颈: 修心和用人
为钱所累: 生活的意义何在
第九章 家族战略规划路径图: 从家族目标到产业组合
顶层设计: 从家族治理到投资执行
风险隔离: 区分家族资产和公司资产
产业组合: 区分运营型产业和投资型产业
组织结构: 控股公司、投资基金和家族办公室
第十章 家庭办公室探秘: 职能与使命
海外家族办公室做什么
家族办公室的职能和分类
两个绝对: 绝对专业和绝对忠诚
四个使命: 家族安全、家族成长、系统规划、高效执行
第十一章 中国的家族办公室何在
中国古代的管家
家族拥有的投资公司
私人银行服务和多家族办公室
其他以家族为目标服务客户的公司
第十二章 如何设立自有家族办公室
什么样的家族需要自有家族投资公司
设立自有家族办公室的秘诀
附 录 中国家族办公室访谈
访谈一: 家族投资公司的启示
访谈二: 中金公司全球家族财富管理业务的实践
后 记
精彩书摘
固定收益: 离“美女蛇”一步之遥的“美女”
Too good to be true.(好到不可能是真的。) ——西方谚语
固定收益是金融世界里最具魅力,也是最有迷惑性的品种。它拥有最美的名字,拥有它是所有人的梦想——可以获得一个雷打不动的固定回报。固定收益是投资者投资最多、投资规模量最大,每个人都应该配置的品种——当然,前提是你没有碰到”美女蛇”。
用数字表述,固定收益产品的预期收益范围应该在存款利率以上、15%以下。固定收益是典型的中低风险的产品。超过15%的固定收益投资品种,违约风险非常之高,需要非常小心。
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随基准利率变化而变化。风险越高,收益率相比基准利率就越高。在2013年,年收益12%的产品,风险不算太高,当时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6%。而到了2015年,年收益率12%的产品风险就很高了,此时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只有4.35%,比基准利率高7个多百分点。作个简单的判断,如果一个产品的收益率高于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2倍,借款人肯定融资困难,信用风险较高,要小心对待。
固定收益的基础资产都是债权。公司或个人要借钱,金融机构在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手段后,把债权设计成金融产品后出售给投资人,把投资人的钱借给债务人。清楚这个实质,就可以一眼看穿各种花里胡哨的“美女蛇”的伎俩。
评估固定收益项目的核心是“信用评估”。
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债务人必须按时在债务到期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果延期支付任何本金和利息,就构成信用违约。
信用是债务人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的代名词。偿债意愿比偿债能力更重要。信用首先是偿债意愿的问题,也就是愿不愿意砸锅卖铁兑现承诺,其次才是有没有能力偿债的问题。
对偿债意愿的评估,要从借款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背景、人品、动机、财务状况四个方面考察,考虑他的违约成本。背景、人品和动机更重要。对偿债能力的评估主要从借款公司商业模式、资产负债率、未来现金流三个角度考虑。
商业模式和现金流比现状更重要。还款发生在一两年后,甚至三五年后,在借款的当下,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肯定相对不错,否则不可能借到钱。然而,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情况可能在未来陡转直下,导致丧失偿还能力。
超日太阳债是国内市场第一起公开市场债券违约案例。该债券票面利率8.98%,期限5年。超日太阳破产重整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情况的持续恶化。超日太阳的主营业务是光伏组件。自2010年起,光伏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光伏组件价格急剧下滑,多晶硅片价格从30元跌到5元,公司从盈利到2013年巨损14亿元。超日太阳上市公司股票被ST(面临退市风险),股票和债券停止交易,无法兑付利息。万幸的是,经过破产重整,该债券被重组方提前全额兑付(见图表11)。
有些债务人,从一开始借钱的目的就是为了骗钱,从来没有准备还钱,有些债务人被逼上梁山,索性跑路。这些都是因为缺乏还款意愿。一旦有人想骗你钱,便是防不胜防,正所谓“你要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盯着的是你的本金”。
案例6
被挪用的8亿元资金背后
两个月前,由市场排名第一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所销售的“A基金公司售房受益权转让项目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下称“A基金专项计划”)”被形容是“最安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两个月后,该产品的资金已经被挪用。
该专项计划的投资收益为8%~9%。产品投向为受让某国有大银行云南分行已经通过贷款审批但尚未发放的一手个人房屋按揭贷款受益权,国有大银行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按揭贷款足额发放给专项计划作为还款来源,并由中银保险对某国有大银行云南分行的支付义务提供履约保险。
就是这款产品,在两个月后发生融资方恶意挪用8亿元资金的恶劣情况。8亿元被挪用的资金中,2亿元用于偿还借款人李某某控制的公司的另外一个项目的到期借款,6亿元则出现在B基金公司发行的“B基金/C地产基金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系列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账上,该产品也是李某某实际操盘的产品。该笔资金已被冻结。
销售机构相关负责人和A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均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最初是李某某控制的C地产基金找到销售机构,再由销售机构介绍给A基金。
根据销售机构的说法,在尽职调查中,他们所接洽的人实际上是国有大银行上步支行的一位张姓行长,但此行长却冒充C地产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其后,在张某的介绍下,A基金又和国有大银行云南分行个人金融部主任洽谈,并达成了《“接力宝放款提速计划”售房受益权短期融资业务合作协议》。
上述合作协议很快被包装成“A基金专项计划”,A基金在这款产品中担任发行方,销售机构负责销售。
如今,资金被挪用让各方都陷入尴尬的处境之中。《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事发之后销售机构和A基金公司均已向上海经侦部门报案。值得注意的是,销售机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是前述国有大银行的“内鬼”配合C地产基金的李某某等人进行了金融诈骗,“接力宝放款提速计划”售房受益权的这个项目则完全是虚构的,李某某有可能就是为了骗取资金“补窟窿”,而前述国有大银行工作人员则配合了这个过程。
A基金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此次资金挪用事件中如果没有银行内部人士参与其中,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如今的尴尬处境。《第一财经日报》了解,上海警方控制了项目方实际控制人李某某。
有投资者向记者表示,销售机构和A基金公司对产品风险的把控也存在失职,对地产项目开发商没有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简单认为该产品是向银行准备发放的个人抵押贷款做过桥,因此在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就相信了借款人“编造”的故事。
(资料来源: 《诺亚财富魅影: 万家共赢8亿资金挪用背后》,第一财经日报,新浪财经,http: //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newstock/20140820/022320060132.shtml)
在案例6中,销售机构和A基金公司都有完备的尽调流程和风险控制手段,但却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金融骗局”。借款人没有还款意愿,就是来骗钱的。此外,屡见不鲜的“跑路”事件也是缺乏还款意愿所致——跑路的人没有信心、没有意愿还钱,还不如能拿多少拿多少,卷款逃跑,一走了之。
另一个案例正好相反——公司破产,债务人有还款意愿,5年后最终还完欠款的案例。
1997年因资金链断裂,商界名人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欠下1亿多元买楼者的楼花款。史玉柱在沉寂5年后,卧薪尝胆,二次创业,凭借脑白金成功东山再起。2001年,东山再起的史玉柱控制的公司开始收购“烂尾工程”巨人大厦的楼花。至2001年2月15日止,香港及内地共计一个多亿人民币的“楼花”回购基本结束,兑现了史玉柱“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的承诺。
……
前言/序言
无序的家庭投资
认真做好研究,否则就雇佣聪明的专家。
——邓普顿
这是一本关于家庭如何投资的书。在我过去10年的投资生涯中,无数次被客户、朋友询问,应该如何投资,是否应该投这个项目,深度套牢的股票该怎么操作。
他们的资产规模各不相同,有的是刚工作成家的白领,有的是身家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企业家。
中国人确实富了,家庭资产如何投资却成了全国性的难题。
近10年来,财富管理行业已经发展到数万亿元的规模,上万家财富管理机构、大量的金融工作者在从事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工作,每时每刻都在出具投资建议报告,每年光券商出具的股市研究报告就有几百万篇。为什么还会有资产荒,还会有那么多人不知如何理财,还有那么多人上“e租宝”的当?
显然,财富管理行业是“供给过剩”了,也需要供给侧改革。不少财富管理机构的害群之马,为了赚取利润,置客户利益于不顾,过度宣传产品收益,引诱客户购买产品,从来没有认真帮助客户分析家庭的投资需求、投资风险、长远规划。他们的三部曲是:让你想赚更多钱,让你相信他们能为你赚更多钱,让你把更多的钱给他们管理。至于风险,等出了风险之后再说吧,反正他们的佣金和管理费挣够了。
让人痛心的是,99%的家庭是投资的“小白”,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没有风险识别能力,缺乏基本的投资常识,家庭投资完全处于无序、无知的状态,上当受骗成为必然。
陷阱丛生:被营销绑架的理财
如何识别过度营销是家庭投资要过的第一关。买电视、买手机,买的是确定的东西,还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金融产品则不同。花钱投资,获得的是不确定的潜在回报,没有后悔药,没有质量保障,没有退货,全靠你的判断。判断错了,只能认亏。
影响家庭判断的最重要因素,是金融产品销售人员。很多不负责任的理财顾问和投资顾问,想尽一切办法,用诱惑性的语言,对优点无限夸大,对风险一笔带过,让你不知不觉中“上钩”。99%的人无法搞明白下面这些模棱两可的词语背后的真正含义,稀里糊涂就信了。
“本产品是中低风险。”
“大盘将维持震荡格局,结构性行情凸显,配置选股型基金正当时。”
“高收益,低风险,质押物充分,担保方实力强,财务稳健。”
“预期收益高达30%,即使在悲观情形下仍有15%收益。”
“业绩排名前五,最优秀的基金管理人。”
实际的情况是,怎么定义中低风险?亏10%比亏30%少很多,算不算中低风险?
股市从来都是结构性行情,选股是投资股票的永恒主题,为什么现在就正当时?(因为准备卖给你的基金号称以选股见长。)
既然质押物充分,信用这么好,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高的收益率?(其实销售机构拿的佣金更高。)质押物价值是谁评估的,是不是反映公允市场价值?(很多产品不舍得花钱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质押物价值都是借款人提供的,可信吗?)
预期收益怎么计算的,什么情况算悲观?(悲观假设只是你能接受的最低收益水平,低于这个水平,你就不会购买了,真正的悲观情况不知会比这个情况惨多少。)
业绩排名是不是有公信力,是一年偶尔排名前五,还是三年连续排名前五?怎么算“最优秀”?(自己销售的都是最优秀的,竞争对手销售的都不是最优秀的。)
以上是对这些产品宣传材料的质疑,投资经验较少的家庭,很难发现其中的奥妙。这时,家庭需要有值得信赖的理财顾问、投资顾问,帮助评判。
事实上,证监会和银监会有严格规定,禁止用诱惑性语言误导客户。例如,证监会曾对某销售机构给予处罚,该基金销售机构在官方网站及相关互联网资料中存在“活动年化总收益10%”“欲购从速”“100%有保证”等不当用语,且未充分揭示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风险。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证监会责令该销售机构限期整改。
惩罚很给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只要不留下文字和语音记录,销售人员口头爱怎么说怎么说。“风险揭示”只会用最小的字体,印刷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起到的唯一作用是,当你亏了钱去理论的时候,他们会拿出产品说明书,自己都很费力地找到这些风险揭示条款,告诉你:“看,早就说了有风险,是你自愿的,不能怪我。”
家庭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只能基于销售人员的陈述来判断,被夸大其辞的宣传绑架。
大行其道的P2P和在互联网上销售的固定收益产品,更是陷阱丛生。对一个根本没有任何金融知识的投资人而言,看到的只是一个高收益的产品,无法抗拒诱惑,根本不知道背后的风险是什么。2014年以来,跑路的P2P平台比比皆是。即使是专业投资人,基于网站上的信息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而每一个网站都设计了足够的免责条款,把自己的责任撇清。一旦无法兑付,买者自负,网站作为撮合平台,没有任何法律责任。
遍布全国的理财公司是金融史上的奇观。超市里、马路上,传单乱飞,某某财富的店铺赫然开在小区门口,甚至开在洗脚屋、洗头房边上,广告牌摆在书报亭和菜场边上,因为那里有人流,有大量缺乏金融常识的老年人可以诱惑。
谁该为中国的理财乱象埋单?在美国,P2P平台是受严格监管的,只发了数张牌照。为了对家庭的辛苦钱负责,不能寄希望于监管机构,不能寄希望于行业自律,而应该寄希望于专业投资能力的提升。
专业不足:被洗脑还是被尊重
在投资领域,常被冠以道义和责任,但却被利用的一个概念是投资者教育。在中国证监会网站,专门有一个栏目叫《投资者保护》。投资者教育就是为了提升投资者自我识别风险的能力,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系列丛书——典型案例集》(见中国证监会官网),列出很多案例让投资者学习参考,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境外期货风险高,投资者应警惕山寨公司”
“投资者需把控证券创新业务中的风险”
“天上不会掉馅饼,代客理财藏陷阱”
“股票账户被盗时如何防止损失”
……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风险教育案例,但一般的家庭投资人没有精力去学习。甚至有人对“教育”这个词都很不感冒,认为是居高临下的“管教”。一次,笔者对一个企业家投资人说,投资者教育也是我们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他非常不高兴地说:“教育?我还需要你们教育,你和我谁有钱?”
投资者教育其实是投资者学习,是要让投资者通过学习投资专业知识,获得最基本的项目判断和风险识别能力,应该是投资者主动去提高,而不是被人所逼。
也有些投资人做得很好,很爱学习。这时候,陷阱就又来了。正如“读了总裁班,企业终于倒闭了”一样,家庭投资人必须警惕打着学习和交流的名号,行销售产品之实的各种投资讲座、投资年会、投资者答谢活动。举办这些活动花销不小,在五星级酒店,请大牌经济学家,更有精美礼品和抽奖,全由理财机构埋单。商业机构的任何一分钱都不会白花,他们不是慈善机构。举办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长多少知识,不是尊重你,而是为了给你洗脑,让你认可他们的投资方向,让你买他们的产品。
一般而言,准备销售一款产品的时候,理财机构往往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投资策略会、宣讲会、沙龙。这些会议的第一个议程绝不会是介绍准备大力推销的产品,而是进行宏观和理念引导。他们会先请一位股市专家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其结论肯定是看好某个市场、行业或主题,比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房地产基金。在后面的议程中,再介绍一款非常贴合以上结论的产品。
有了这些铺垫和心理暗示,你自然会认为这款产品是最佳选择,因为连专家都很看好。但事实上,不看好产品的专家是不会被请过来演讲的。投资沙龙是精心设计过的,你无法辨别沙龙嘉宾讲的是否是客观和独立的。
家庭投资人该如何学习?要有系统性,要读书,要和真正专业的理财顾问、投资专家交流,而不是听信美女销售、产品推介、“黑嘴网红”。
感性决策:误把信任当信用
信任缺失是中国社会的最大问题。信任缺失的原因是信用缺失。
在家庭投资中,当家庭决定投资一个产品时,家庭成员做了哪些工作?首先,简单看了产品介绍,凭着直觉,觉得这个产品还不错;其次,听了半天,似懂非懂,但感觉销售人员还挺靠谱;最后,找了一个朋友,是做投资的,微信上发给他看了看,他说还行啊,好像没什么问题。于是,下单购买。
整个购买过程是完全感性的,没有太多量化的、理性
家庭投资与家族办公室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家庭投资与家族办公室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