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明修《元史》,未撰《艺文志》。清人钱大昕撰有《补元史艺文志》,“但取当时文士撰述,录其都目,以补前史之阙,而辽、金作者亦附见焉,共著录辽金元作者所着各类书籍三千二百二十四种,其中元人著作二千八百八十八种(含译语类著作十四种)。
《元代古籍集成·第2辑·史部编年类: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套装上下册)》参考了焦站《国史经籍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朱彝尊《经义考》等著作,增补遗漏,纠正讹误,颇显钱氏学术功力。今人雒竹筠、李新乾撰有《元史艺文志辑本》,既广泛参考前人论着,亦实际动手搜求寻访,“凡属元人著作,不弃细流,有则尽录,巨细咸备”,共著录元代作者所着各类书籍五千三百八十七种(个别著录重复者计为一种,如方回撰《文选颜鲍谢诗评》分别著录于诗文评类与总集类),除十一种蒙文译书外,皆为汉文书籍。其中现存著作二千一百九十六种(包括残本、辑佚本)。
内页插图
目录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一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三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四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五
资治通监纲目害法第六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七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八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九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一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二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三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四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五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六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七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八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十九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一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二
资治通监纲目害法第二十三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四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五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六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七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八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二十九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三十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三十一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三十二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三十三
资治通监纲目书法第三十四
前言/序言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多民族的统一朝代。蒙古部族早年生活于大兴安岭北部、斡难河一带及其西部的广大地域。二一〇六年,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各部落的统一,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二一七一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二一七六年,元灭南宋。二二六八年,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众退出中原,明军攻入大都。明初官修《元史》,自成吉思汗建国至元顺帝出亡,通称元代。蒙古人原来没有文字,成吉思汗时借用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从此有了蒙古文。二二八九年,忽必烈颁诏推行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主要借鉴于藏文的新的拼音文字,初称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用以“译写一切文字”。同时,元代统治者重视学习汉文。元太宗窝阔台于太宗五年(二一三三年)颁有《蒙古子弟学汉人文字诏》,鼓励、督促蒙古子弟学习汉语。忽必烈亦重视吸取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为藩王时,曾召见僧海云、刘秉忠、王鹦、元好问、张德辉、张文谦、窦默等,询以儒学治道。其后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刺均较为主动地借鉴汉族封建文化,且颇有建树。有元一代,居于统治地位的蒙古贵族及色目贵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元代文化是由蒙古贵族主导的包容多民族文化的封建文化。其中,中土汉人和熟悉汉语的少数民族文人积极参与元代文化建设,他们用汉语撰着的汉文着述数量极为丰富,其内容涉及元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元代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
明修《元史》,未撰《艺文志》。清人钱大昕撰有《补元史艺文志》,“但取当时文士撰述,录其都目,以补前史之阙,而辽、金作者亦附见焉,共着录辽金元作者所着各类书籍三千二百二十四种,其中元人着作二千八百八十八种(含译语类着作十四种)。该书参考了焦站《国史经籍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朱彝尊《经义考》等着作,增补遗漏,纠正讹误,颇显钱氏学术功力。今人雒竹筠、李新乾撰有《元史艺文志辑本》,既广泛参考前人论着,亦实际动手搜求寻访,“凡属元人着作,不弃细流,有则尽录,巨细咸备”,共着录元代作者所着各类书籍五千三百八十七种(个别着录重复者计为一种,如方回撰《文选颜鲍谢诗评》分别着录于诗文评类与总集类),除十一种蒙文译书外,皆为汉文书籍。其中现存着作二千一百九十六种(包括残本、辑佚本)。
元代古籍集成·第2辑·史部编年类: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套装上下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元代古籍集成·第2辑·史部编年类: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套装上下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