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真题精讲系列:数学365题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真题精讲系列:数学365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命题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MBA
  • MPA
  • MPAcc
  • 研究生考试
  • 真题
  • 数学
  • 管理类专业学位
  • 联考
  • 精讲
  • 历年真题
  • 题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7710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4154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真题精讲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2
字数:24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真题精讲系列:数学365题》具有如下几大特色:
一、书内含码,码上有课
本书中2010~2017年的大部分真题配有二维码,考生扫码即可观看相关题目的视频讲解。讲解条理清晰、生动直接,助考生告别无声读书的时代。
二、考点细化,逐一攻克
本书根据历年考试规律,结合新考试大纲的要求更细致地归纳出22个重要考点。每一个考点均配有解题要点,且挑选了适量“母题”,帮助考生清晰了解复习重点,逐一攻克考试难点。
三、双色印刷,轻松阅读
本书注重用户体验,版式设计优美,内文一改其他图书枯燥的单黑色视觉现象,采用“黑+蓝”的双色印刷,助考生轻松阅读,不再乏味。
四、移动自习,随时随地
购书享有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多样增值服务,内含:核心考点免费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随时看,助考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上自习。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有任何疑惑都可以在微信考友圈提出,我们的老师会时间去解答。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真题精讲系列:数学365题》结合新考试大纲和考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写。
全书共分为22个考点,每一个考点均配有【解题要点】和【真题精练】。【解题要点】归纳了解题中的一些实用技巧或注意事项,【真题精练】挑选了适量“母题”,且2010~2017年的大部分题目配有视频讲解。此外,本书附有2套预测模拟试卷,供考生自测学习效果。书的后还附有数学备考基础知识,方便考生随时查阅。

目录

全国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部分题型分析(1)
考点一实数的性质及运算(3)
解题要点(3)
真题精练(3)
一、问题求解(3)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4)
参考答案及解析(5)
考点二绝对值、根式、完全平方式(8)
解题要点(8)
真题精练(8)
一、问题求解(8)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9)
参考答案及解析(9)
考点三函数(11)
解题要点(11)
真题精练(11)
一、问题求解(11)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3)
参考答案及解析(14)
考点四多项式及因式分解(16)
解题要点(16)
真题精练(16)
一、问题求解(16)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7)
参考答案及解析(18)
考点五解方程(组)(21)
解题要点(21)
真题精练(21)
一、问题求解(21)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23)
参考答案及解析(24)
考点六一元二次方程(27)
解题要点(27)
真题精练(27)
一、问题求解(27)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28)
参考答案及解析(30)
考点七不等式(33)
解题要点(33)
真题精练(33)
一、问题求解(33)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34)
参考答案及解析(36)
考点八线性规划(39)
解题要点(39)
真题精练(39)
问题求解(39)
参考答案及解析(40)
考点九比例问题(42)
解题要点(42)
真题精练(42)
一、问题求解(42)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44)
参考答案及解析(44)
考点十行程问题(46)
解题要点(46)
真题精练(46)
一、问题求解(46)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48)
参考答案及解析(49)
考点十一工程问题(51)
解题要点(51)
真题精练(51)
一、问题求解(51)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53)
参考答案及解析(53)
考点十二浓度问题(56)
解题要点(56)
真题精练(56)
一、问题求解(56)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57)
参考答案及解析(57)
考点十三容斥问题(59)
解题要点(59)
真题精练(60)
一、问题求解(60)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60)
参考答案及解析(61)
考点十四利润问题(62)
解题要点(62)
真题精练(62)
一、问题求解(62)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64)
参考答案及解析(64)
考点十五数列(66)
解题要点(66)
真题精练(66)
一、问题求解(66)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69)
参考答案及解析(71)
考点十六平面几何(76)
解题要点(76)
真题精练(76)
一、问题求解(76)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82)
参考答案及解析(84)
考点十七解析几何(90)
解题要点(90)
真题精练(90)
一、问题求解(90)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93)
参考答案及解析(95)
考点十八立体几何(100)
解题要点(100)
真题精练(100)
一、问题求解(100)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02)
参考答案及解析(102)
考点十九排列组合(104)
解题要点(104)
真题精练(104)
一、问题求解(104)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06)
参考答案及解析(107)
考点二十数据描述(109)
解题要点(109)
真题精练(109)
一、问题求解(109)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10)
参考答案及解析(111)
考点二十一古典概型(113)
解题要点(113)
真题精练(113)
一、问题求解(113)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17)
参考答案及解析(118)
考点二十二伯努利概型(120)
解题要点(120)
真题精练(120)
一、问题求解(120)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20)
参考答案及解析(121)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预测模拟试卷(一)(123)
参考答案及解析(127)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预测模拟试卷(二)(130)
参考答案及解析(134)
数学备考基础知识(138)

精彩书摘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数学部分的题型,包括以下两种:
  一、问题求解
  问题求解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涉及算术、几何、函数、概率、应用题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每题有五个选项,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例题1】某商品的定价为200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连续两次降价20%后的售价为()。
  A.114元B.120元C.128元D.144元
  E.160元
  【答案】C
  【解析】本题是一道利润问题。根据题意,连续两次降价后,现售价为200×(1-20%)2=128元,因此选C。
  【例题2】某商店经营15种商品,每次在橱窗内陈列5种,若每两次陈列的商品不完全相同,则多可陈列()。
  A.3000次B.3003次C.4000次D.4003次
  E.4300次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列组合问题。在15种商品中挑选5种,且不用考虑顺序,所以属于组合问题,根据公式,可知结果为C■■=■=3003次。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
  1.充分性概念
  在讲解这类题目的解法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
  由条件A成立,能够推出结论B成立,即A?圯B,则称A是B的充分条件,或者称A具备了使B成立的充分性,同时,称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由条件A不能推出结论B,则称A不是B的充分条件。
  例如:a<0能推出a=-a,则a<0是a=-a的充分条件,a=-a是a<0的必要条件;a>0,b<0不能推出ab>0,所以a>0,b<0不是ab>0的充分条件。
  2.试题形式
  考试中有一类题为条件充分性判断,每道题会给出一个结论和两个条件,要求判断条件(1)和条件(2)是否是结论的充分条件。对于此类题目,只要分析条件是否充分即可,不必考虑条件是否必要。
  其题目要求如下:
  条件充分性判断:第16~2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要求判断每题给出的条件(1)和条件(2)能否充分支持题干所陈述的结论。A、B、C、D、E五个选项为判断结果,请选择一项符合试题要求的判断,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3.解题步骤及要点
  解题时,要先判断条件(1)能否推出结论,再判断条件(2)能否推出结论,如果条件(1)、(2)都不能推出结论,此时就要看条件(1)与条件(2)联合起来能否推出结论。
  【例题1】■=3。
  (1)a=1,b=1;
  (2)a=2,b=1。
  【答案】A
  【解析】由条件(1)a=1,b=1,得■=■=■=3,故条件(1)充分;由条件(2)a=2,b=1,得■=■=■=■≠3,故条件(2)不充分。所以此题答案为A。
  【例题2】■-■=2。
  (1)a>0;
  (2)b<0。
  【答案】C
  【解析】条件(1)a>0不能推出■-■=2,故条件(1)单独不充分;条件(2)b<0不能推出■-■=2,故条件(2)单独不充分;但条件(1)、(2)联合起来,即a>0,b<0,则■-■=1-(-1)=2,故联合起来充分,所以答案为C。
  【例题3】ax2+bx+1与x-2的积不含x的一次方和二次方。
  (1)a∶b=2∶1;
  (2)a=■,b=■。
  【答案】B
  【解析】(ax2+bx+1)(x-2)=ax3+(b-2a)x2+(1-2b)x-2,积不含一次方和二次方,所以b-2a=0,1-2b=0,即a=■,b=■,所以条件(1)不充分,条件(2)充分。故答案为B。
  注:本书中所有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选项均省略,以本页所列为准。
  ■
  ■
  1.熟记2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特别注意2这个数字,不仅是小的质数,也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数字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偶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奇数。若几个整数的乘积是奇数,则这几个数均为奇数;若几个整数的乘积是偶数,则至少有一个偶数。
  ■
  一、问题求解。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2016年12月】将长、宽、高分别为12、9、6的长方体切割成正方体,且切割后无剩余,则能切割成相同正方体的少个数为()。
  (A)3(B)6
  (C)24(D)96
  (E)648
  2.【2014年12月】设m,n是小于20的质数,满足条件m-n=2的{m,n}共有()。
  (A)2组(B)3组
  (C)4组(D)5组
  (E)6组
  3.【2014年1月】若几个质数(素数)的乘积为770,则它们的和为()。
  (A)85(B)84
  (C)28(D)26
  (E)25
  4.【2011年1月】设a、b、c是小于12的三个不同的质数(素数),且a-b+b-c+c-a=8,则a+b+c=()。
  (A)10(B)12
  (C)14(D)15
  (E)19
  5.【2010年1月】三名小孩中有一名学龄前儿童(年龄不足6岁),他们的年龄都是质数(素数),且依次相差6岁,他们的年龄之和为()。
  (A)21(B)27
  (C)33(D)39
  (E)51
  6.【2010年10月】某种同样的商品装成一箱,每个商品的重量都超过1kg,并且是1kg的整数倍,去掉箱子重量后净重210kg,拿出若干个商品后,净重183kg,则每个商品的重量为()。
  (A)1kg(B)2kg
  (C)3kg(D)4kg
  (E)5kg
  7.【2008年10月】以下命题中正确的一个是()。
  (A)两个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B)两个数的差为负数,则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C)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其绝对值也较大
  (D)加上一个负数,等于减去这个数的绝对值
  (E)一个数的2倍大于这个数本身
  8.【2008年10月】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则与该自然数左右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分别为()。
  (A)■-1,■+1(B)a-1,a+1
  (C)■,■(D)■,■
  (E)a2-1,a2+1
  9.【2005年10月】把无理数■记作A,它的小数部分记作B,则A-■=()。
  (A)1(B)-1
  (C)2(D)-2
  (E)3
  10.【2005年10月】三个质数之积恰好等于它们和的五倍,则这三个质数之和为()。
  (A)11(B)12(C)13(D)14
  (E)15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要求判断每题给出的条件(1)和(2)能否充分支持题干所陈述的结论。A、B、C、D、E五个选项为判断结果,请选择一项符合试题要求的判断。
  1.【2016年12月】某机构向12位教师征题,共征集到5种题型的试题52道。则能确定供题教师的人数。
  (1)每位供题教师提供试题数相同;
  (2)每位供题教师提供的题型不超过2种。
  2.【2015年12月】利用长度为a和b的两种管材能连接成长度为37的管道。(单位:米)
  (1)a=3,b=5;
  (2)a=4,b=6。
  3.【2015年12月】设x,y是实数。则可以确定x3+y3的小值。
  (1)xy=1;
  (2)x+y=2。
  4.【2014年12月】已知p,q为非零实数,则能确定■的值。
  (1)p+q=1;
  (2)■+■=1。
  5.【2014年12月】已知a,b为实数,则a≥2或b≥2。
  (1)a+b≥4;
  (2)ab≥4。
  6.【2013年1月】p=mq+1为质数。
  (1)m为正整数,q为质数;
  (2)m、q均为质数。
  7.【2012年1月】已知m,n是正整数,则m是偶数。
  (1)3m+2n是偶数;
  (2)3m2+2n2是偶数。
  8.【2010年1月】有偶数位来宾。
  (1)聚会时所有来宾都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周围,且每位来宾与其邻座性别不同;
  (2)聚会时男宾人数是女宾人数的两倍。
  9.【2009年10月】a+b+c+d+e的大值是133。
  (1)a、b、c、d、e是大于1的自然数,且abcde=2700;
  (2)a、b、c、d、e是大于1的自然数,且abcde=2000。
  10.【2008年10月】■是一个整数。
  (1)n是一个整数,且■也是一个整数;
  (2)n是一个整数,且■也是一个整数。
  11.【2007年10月】m是一个整数。
  (1)若m=■,其中p与q为非零整数,且m2是一个整数;
  (2)若m=■,其中p与q为非零整数,且■是一个整数。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数学真题精讲系列:数学365题 (本书不包含以下内容,以下简介为对本书内容的高度概括与解析) 本系列图书旨在为备考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的考生提供最权威、最系统、最实用的数学复习指导。我们深知,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数学部分是考生需要重点攻克的难关之一,其题型多样,考点细致,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精心策划了这套“数学365题”精讲系列,力求帮助广大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顺利通过考试。 一、 系统梳理考点,构建知识框架 本系列图书紧密围绕国家考试大纲,对历年真题中出现的数学考点进行深度挖掘与梳理。我们不仅仅罗列考点,更重要的是将这些考点进行系统化、结构化地呈现。考生可以通过清晰的知识框架,快速把握数学部分的整体脉络,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碎片化学习。 我们对每个考点都进行了精细化的解析,从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由来,到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再到可能出现的变型和难点,都力求讲解透彻。通过这种方式,考生可以对每一个知识点建立起扎实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记忆。 二、 真题精讲精析,洞悉命题规律 “真题”是备考的灵魂。本系列图书的核心特色之一便是对2018年及往年的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数学真题进行了极其详尽的精讲与精析。我们选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题,将其按照考点、题型以及难度进行分类,并对每一道题目都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题目解析过程中,我们强调“解题思路”的引导,而非简单的给出答案。我们会详细讲解: 题目类型识别: 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题目属于哪一类题型,涉及哪些考点。 解题方法与技巧: 针对不同题型,介绍最有效、最快捷的解题方法和实用的解题技巧,包括但不限于:方程法、函数法、构造法、排除法、特殊值法、数形结合法等。 易错点与难点分析: 指出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错误的方法。对于一些难点题,我们会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析,力求让考生彻底理解。 命题意图解读: 深入分析出题者设置题目的考量,理解命题的内在逻辑和考察方向,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考题趋势。 通过对海量真题的反复研习,考生能够深刻理解考试的难度、题型特点以及命题老师的出题思路,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 365题精选,全面覆盖考查范围 “365题”的设计,寓意着考生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逐步巩固和提升数学能力。我们精选了365道高质量的模拟题,这些题目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覆盖了联考数学的所有核心考点。 这365道题目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筛选,以达到以下目标: 难度梯度设置: 题目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帮助考生逐步建立信心,并不断挑战自我。 题型多样化: 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各种题型,让考生熟悉不同题型的答题要求。 考点全面性: 每一道题目都紧扣一个或多个考点,并通过不同角度的组合,全面考察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模拟真实考试: 部分题目按照真实考试的题量和难度设置,帮助考生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压力。 每道题目都配有详尽的解析,帮助考生巩固所学,找出薄弱环节。通过反复练习这365道题目,考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四、 强调逻辑思维与数学思想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的数学部分,不仅仅是考察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系列图书在讲解过程中,始终将培养考生的数学思维放在重要位置。 逻辑推导的严谨性: 强调每一步推导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帮助考生建立清晰的逻辑链条。 数学思想的应用: 引导考生理解并运用各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例如:整体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这些思想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解题策略的选择: 鼓励考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灵活选择最适合的解题策略,而非拘泥于单一的解法。 通过对数学思想的深入讲解和练习,考生将不仅仅是“学会做题”,更是“理解数学”,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遇到的各种新颖和复杂的题目。 五、 备考指导与心态调整 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讲解,本系列图书还为考生提供了科学的备考指导和有效的心态调整建议。 学习规划建议: 根据考生的不同基础和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规划建议,帮助考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备考策略分享: 分享往届高分考生的成功经验和备考策略,帮助考生少走弯路。 心态管理技巧: 备考过程漫长而充满挑战,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本书将提供一些实用的心态调整技巧,帮助考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状态,应对考试压力。 结语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数学365题”精讲系列,是您通往成功之路的得力助手。我们坚信,通过系统学习本系列图书,并勤加练习,您一定能够掌握MBA、MPA、MPAcc联考数学的精髓,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您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试题的选择和代表性来看,这本书似乎更倾向于“量”的堆砌而非“质”的筛选。虽然声称是“真题精讲”,但收录的题目似乎有些过于偏门或者过分强调那些在实际考试中出现频率极低的“冷门技巧”。我花了时间去研究那些需要用非常规手段才能解出来的题目,结果发现,在近几年的实际考试中,考察的重点明显更偏向于对基础概念的灵活应用和快速建模能力,而非那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和套用的偏题怪题。这本书的“精讲”部分,反而将过多的篇幅用在了对这些低频考点进行“详尽”的分析上,导致真正核心、高频的知识点反而讲解得相对单薄。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帮我精准把握考试核心脉络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本试图涵盖所有历史细节的“百科全书”。如果能用更精炼的篇幅,把那些最常出现的题型和解法进行穿透性的解析,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会提升百倍,现在的版本,读起来更像是一种知识的“炫耀式”展示,而不是面向考生的“实用性”指导。

评分

这本教材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灾难,完全没有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随便翻开一页,就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压抑感,字号小得像是蚂蚁在爬,行距又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更别提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它们像是被生硬地塞进文本流里,没有任何有效的视觉引导和突出处理,初学者光是看着就得花上好大力气去辨认哪个数字是哪个符号。有时候,一个关键的定义或者重要的解题步骤,就淹没在一大片的文字海洋里,你需要用指甲抠着屏幕或者纸张,才能勉强找到重点。而且,插图和图表的质量也着实令人堪忧,那些本该清晰展示几何关系或者函数图像的地方,却是一片模糊的色块,很多关键的细节根本看不清楚,这对于需要依赖图形辅助理解的题目来说,简直是致命的缺陷。我花了大量时间在试图“解码”这些排版错误上,而不是真正去学习和消化那些知识点,这极大地分散了我的学习精力,让人不禁怀疑编者到底有没有真正亲自用这本书学习过。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成本控制的原因,他们在这本书的视觉呈现上采取了最敷衍的态度,这对于一本面向高强度应试的参考书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评分

关于配套的辅助资源,我感觉是完全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简直可以说是“电子时代的化石”。虽然封面上隐约提到了有在线资源支持,但当我按照指示去访问那些链接时,发现很多都已失效,或者指向的是一个陈旧的、多年未更新的论坛界面,里面充斥着各种无效信息和已经过时的讨论。更不用提期望能有一个清晰的视频讲解来弥补书面文字解释的不足了。在这个时代,一个好的考研辅导材料,理应提供高质量的视频解析,能够直观地展示那些抽象的数学推导过程。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你只能依靠文字和静态的图形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动态概念。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大打折扣,毕竟,对于管理类联考这种对运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极高的考试,口头和视觉的辅助远胜于晦涩的文字描述。这种资源上的匮乏,让我感觉我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套过时的学习方案。

评分

如果说排版是硬伤,那么某些章节的例题解析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充满了那种“你明明知道答案,但就是猜不透出题人的思路”的尴尬。很多地方的讲解步骤跳跃得厉害,仿佛作者默认读者已经掌握了某种高深的“心电感应”才能理解接下来的步骤。比如,在处理某个概率模型的时候,从引入变量到得出最终公式,中间省略了至少三步关键的推导过程,留下一句轻描淡写的“根据A原理可得”,把我们这些还在摸索门道的人晾在了那里。更让人恼火的是,少数几个解析给出的答案竟然是错误的,我花费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对照着好几本其他资料反复确认,最后才发现是书上的某个负号或者系数写错了。这种级别的错误出现在真题解析中,无疑是极大的误导,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更严重打击了读者对自己学习状态的信心——你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没学懂,还是这本书本身就靠不住。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在某些偏难的题目上,缺乏那种“庖丁解牛”般的细致拆解,更像是一种知识点的堆砌,对于需要打基础的考生来说,帮助非常有限。

评分

这本书在章节内容上的组织结构,更像是一盘散乱的棋局,缺乏清晰的主线和循序渐进的难度递进。它似乎是将历年的真题一股脑地堆砌进来,然后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题型类别进行了粗略划分,完全没有体现出针对不同知识模块进行深度强化的意图。举例来说,初学者在面对集合、函数这些基础概念时,需要的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系统训练,但这本书中,这些基础题目的分布非常零散,它们散落在各个年份的试卷中,你必须自己动手把它们筛选、归类,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这种编排方式,对于时间紧张的在职备考人员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我们更需要的是那种“主题式”的练习册,能够集中火力攻克某个知识难点,比如连续优化问题或者矩阵运算,而不是被动地跟着年份走,疲于奔命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跳转。这本书更像是题库的电子版打印出来,而非一本精心设计的教辅用书,它缺少了对考生学习路径的深切关怀和专业引导。

评分

买给老公的,希望今年能顺利通过考试~~~~~

评分

厚厚的还没有看,放着的,等看了之后再来评价,不过每次京东买的书还是有保障的。

评分

买来看看逻辑思维,但感觉比较格式化,教材较生硬。

评分

一次性买了好几本,看着搞活动特别划算,而且书确实也还可以,中公的还是比较放心。

评分

感觉还可以吧

评分

东西不错,感觉很好,正品无异,物流速度很快,师傅送货及时,性价比不错,还会再次购买。

评分

希望希望可以逢考必过,哈哈

评分

任江苏的纪念日可敬可嘉喝喝酒韩国根本没玩泡泡哦第二波波头难受可重复今天没人陪我

评分

想考研试试看,就买了这本书,emmm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