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藏书系:世界上下五千年

国学典藏书系:世界上下五千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学典藏书系》丛书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国学
  • 典藏
  • 历史
  • 文化
  • 传统
  • 中华文化
  • 上下五千年
  • 世界历史
  • 经典
  • 人文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ISBN:97875463419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829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学典藏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3-01
用纸:轻型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是本书突出的特点。

内容简介

  日往月来,物换星移,几千年来,人类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兴盛与衰微,辉煌与悲怆,和风丽日与腥风血雨,多少事如烟而逝,多少事留传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多少人浮沉史海......这一切汇成了浩瀚的历史长河,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目录

古代卷
失踪的国家1
“说话”的石碑3
千古之谜金字塔5
神奇古都底比斯8
太阳历和公历10
刻在泥版上的文字12
汉谟拉比和刻在石柱上的法典13
流浪的犹太民族15
紫红色的人18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20
《摩呵婆罗多》22
地下迷宫24
荷马26
奥林匹亚赛会28
马拉松29
希罗多德31
柏拉图34
雄辩家德摩斯梯尼36
伊索的寓言38
亚历山大40
阿基米德42
汉尼拔45
克拉苏47
奥古斯都50
耶稣51
古城庞培54
中世纪骑士56
“扎克雷”起义58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60
马丁·路德61
日内瓦的教皇加尔文63
马可·波罗66
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67
麦哲伦70
托马斯·阿奎那72
文艺复兴74
拉伯雷与《巨人传》77
莎士比亚78
“大侠”堂吉诃德80
米开朗基罗82
达·芬奇84
哥白尼86
培根87
近代卷
断头的国王89
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克伦威尔92
“进口”的国王和“光荣革命”95
俄罗斯帝国的创立者——彼得大帝97
蒸汽机的真正发明者99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101
“海上马车夫”102
揭开雷电之谜的人——富兰克林104
罗伯斯比尔105
会战马伦哥108
乌耳姆战役111
拿破仑兵败俄国113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116
野心勃勃的女沙皇——叶卡杰琳娜二世119
雨果120
“俄国文学的始祖”——普希金123
人类的耻辱——奴隶贸易126
自由海地的诞生128
电灯的发明131
惊天动地的红色宣言133
铁血宰相俾斯麦136
悲壮的“五月流血周”138
德里反英大起义141
林肯144
维克斯堡战役147
陀思妥耶夫斯基148
病菌和病毒的发现者——巴斯德152
马赫迪大破英军153
列宁的青年时代156
“X射线”是如何发现的159
星期日惨案161
“诺贝尔奖金”的由来163
日俄旅顺战役166
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170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毒气战172
英德海上大决战175
凡尔登战役177
坦克的前身——“机枪破坏器”180
穆罕默德182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85
詹姆斯·瓦特187
迈克尔·法拉第188
伽利尔摩·马可尼190
勒内·笛卡儿191
伊莎贝拉一世194
伏尔泰197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200
伦哈特·欧拉202
琐罗亚斯德204
约翰·道尔顿205
玛哈维拉207
亚当·斯密209
摩西211
詹姆士·克勒克·麦克斯韦212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213
马克斯·普朗克214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216
天才的发明217
现代卷
德意志风云219
新经济政策221
青年人的任务223
“星期六义务劳动”224
经济危机225
日军间谍与“九一八”事变226
埃塞俄比亚的抗战228
电视的发明230
“硬汉子”海明威232
“圣雄”甘地235
土耳其之父237
巴基斯坦国的创建者239
自由人的将军桑地诺241
火箭发明家243
第一颗原子弹245
敦刻尔克大撤退247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49
绞刑架下的报告251
偷袭珍珠港253
中途岛海战255
挪威英雄257
“魔术师”似的密码破译专家259
直布罗陀海底的“人鱼雷”261
龙田丸示假隐真假水兵招摇过市263
来自背后的奇袭264
瓜岛之战中的“老鼠特快”265
诺曼底登陆266
袭击美国的“飞象”268
电子干扰制造的大骗局270
普罗霍夫卡草原上的坦克大战272
夜袭佩内明德273
穷凶极恶的纳粹别动队275
日军惨败英帕尔277
尼米兹的“奇袭行动”278
马里亚纳的大规模火鸡射击战280
“雷击”德累斯顿281
飞夺雷马根桥283
夜空中燃烧的江户花284
传奇英雄布琼尼285
“沙漠之鼠”蒙哥马利288
德国陆军的元老伦德施泰特291
富有创见的曼施泰因294
纳粹之“鹰”凯塞林296
山本五十六298
刺杀希特勒301
希特勒的末日303
正义的审判305
联合国成立307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的图书《国学典藏书系:世界上下五千年》量身定制的、不包含其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旨在描绘其他领域的经典著作。 --- 书目推荐: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与文明探秘 引言:探寻知识的广袤疆域 阅读是人类精神世界永恒的追求。当您的书架上已经陈列了宏大的历史叙事,如《国学典藏书系:世界上下五千年》所展现的磅礴中华文明与世界脉络时,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人类心智、自然法则、社会结构和艺术表达的经典之作。本推荐书单精选了六部跨越哲学、科学、社会学、文学和心理学领域的重量级作品,它们不仅提供了与您的“世界上下五千年”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更将引导读者进入更专业、更细致的知识深水区,构建更为立体和多元的认知框架。 --- 第一卷:哲思之巅——重塑你对“真实”的认知 《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伊曼努尔·康德 著 领域: 认识论、形而上学、先验哲学 内容概述: 这部康德的划时代巨著,并非讲述任何历史事件的编年史,而是深入探究人类认识能力的界限与可能性。它致力于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如何能够获得必然的和普遍的知识?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颠覆了传统哲学,认为知识的结构并非完全由客体决定,而是由主体(即人类的心灵结构)预先设定。全书分为“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三大部分。 在“感性论”中,他论证了时间和空间并非外在世界的实体,而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没有它们,任何经验都不可能发生。接着,“分析论”构建了十二范畴(如因果性、实体性)这些纯粹知性概念,用以组织和理解我们所经验到的一切现象。 最后,在“辩证论”中,康德严肃地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试图超越经验界限,去论证上帝、灵魂不朽等“纯粹理性理念”的努力,指出这些尝试必然导向无法解决的二律背反。它提供了一套严谨的分析工具,帮助我们区分何为“现象”(我们所能经验的世界)与何为“物自体”(独立于我们认知之外的实在)。 推荐理由: 这本书提供的是一把分析的“手术刀”,而非历史的“全景图”。它探讨的是知识的结构本身,与任何朝代更迭、地理扩张的故事都无关,是理解西方现代思想根基的必读之作。 --- 第二卷:生命演进——揭示自然的底层逻辑 《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查尔斯·达尔文 著 领域: 生物学、演化论 内容概述: 达尔文的这部作品,彻底改变了人类理解自身在自然界中位置的方式。它不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或社会变迁的著作,而是专注于生物界的变异、遗传与选择机制。 全书的核心论点围绕着“自然选择”展开。达尔文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细致观察,特别是驯养过程中人工选择的案例,推导出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存竞争。他指出,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中,拥有微小优势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从而将这些有利变异逐渐累积和固定下来,最终导致物种的形成和分化。 书中详尽论述了地质学证据、胚胎学观察、器官的趋同演化(同源器官)等多个方面的证据链,强有力地支持了所有生命形式——从最简单的藻类到复杂的人类——都拥有一个共同祖先的观点。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关于生物学时间尺度的叙事,其时间跨度远超任何人类历史记载,关注的是生命形态的物理和遗传基础,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记录领域完全不同。 --- 第三卷:社会解构——剖析现代性的病理 《论美国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著 领域: 社会学、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 内容概述: 托克维尔的这部巨著并非编撰美国历史,而是对19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及其民主制度的深刻诊断。他以局外人的独特视角,审视了美国人如何践行平等,以及这种平等在政治、道德、文化层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上卷侧重于制度分析,探讨了美国地方自治、司法独立、新闻自由等如何支撑起一个相对稳定的民主政体。下卷则转向对社会心理的洞察,他提出了著名的“多数人的暴政”警告,即在人人平等的社会中,思想的统一性可能压倒了个人的自由表达。 托克维尔尤其关注“个人主义”的兴起,这种过度关注自身事务的状态,可能导致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疏离,最终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他细致描绘了美国人对财富的追求、宗教对道德的约束,以及社会流动性对阶层观念的消解。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关于现代社会形态的诊断书,专注于特定社会结构的内在张力,而非对五千年历史事件的综述。 --- 第四卷:心智迷宫——探索无意识的领域 《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 领域: 精神分析学、心理学 内容概述: 《梦的解析》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其内容完全聚焦于人类内在的、非理性的心灵结构,与宏大的世界历史进程无关。 弗洛伊德将梦视为“通往无意识世界的皇家大道”。他系统地阐述了梦的“显相”(我们醒着时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和“隐意”(潜藏的真实欲望和冲突)。全书的核心贡献在于揭示了“梦的工作”——包括凝缩、移置、象征化等机制,这些机制如何将受禁的本能冲动(特别是力比多和俄狄浦斯情结)伪装成无害的图像,从而让我们得以在睡眠中释放压力。 本书详尽分析了力比多(性本能冲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构建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基本模型,为理解人类非理性行为提供了革命性的理论框架。 推荐理由: 这本书深入挖掘的是个体灵魂深处的冲突,是关于人类心理动力学的开创性文本,与外部世界的历史叙事路径完全不同。 --- 第五卷:艺术之源——探寻悲剧的审美力量 《诗学》(Poetics)——亚里士多德 著 领域: 文学理论、美学 内容概述: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文学批评的奠基之作,它不记录任何历史事实,而是对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原则进行逻辑性的归纳。 全书的核心在于对“悲剧”(Tragedy)的定义和分析。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定义为对一个完整、有一定长度的、情节严肃的行动的模仿。他系统地剖析了悲剧的六大构成要素:情节(Plot)、人物(Character)、思想(Thought)、言辞(Diction)、声调(Melody)和景象(Spectacle)。 其中,他重点阐述了“情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去情结”(Catharsis)的概念——即通过在观众心中唤起怜悯与恐惧,最终达到精神上的净化与宣泄。他还区分了喜剧与悲剧的差异,并讨论了“意外”与“必然”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纯粹的艺术理论手册,它关注的是叙事艺术的内部结构和审美效果,而非外部世界的历史进程。 --- 第六卷:经济秩序——解析资本的运作逻辑 《资本论》(Das Kapital)——卡尔·马克思 著 领域: 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 内容概述: 《资本论》是对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的、物质基础的分析。它并非历史的连续记述,而是对一种特定经济形态的结构性解剖。 马克思首先从分析商品入手,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随后,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全书的颠覆性在于对“剩余价值”的揭示。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被支付的只是其劳动力价值(即维持其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剩余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构成了资本积累的秘密。书中详尽分析了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周转、利润的转化形式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必然性。 推荐理由: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分析经济结构的工具,关注的是生产关系和价值流转的底层机制,其分析维度是社会经济学,与宏大历史的描述是互补而非重叠的。 --- 总结:知识的多重维度 这六部作品,无论是对人类心智边界的哲学拷问、对生命演化深层机制的科学揭示、对现代社会形态的社会学洞察、对个体无意识的心理挖掘、对艺术形式的理论构建,还是对经济基础的批判分析,都为读者提供了与《世界上下五千年》所展示的宏伟历史图景垂直深入或平行拓展的视角。它们代表了人类智慧在不同专业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在这套关于古代文学经典的选本中,那些优美的辞藻和深沉的情感,简直要将我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书中的诗词歌赋,选材极为精妙,从《诗经》的质朴民风到唐诗的豪迈与婉约,再到宋词的清丽与愁绪,每一个段落都像是精心打磨的宝石。尤其赞赏的是,编辑者在每一篇经典作品的旁边,都附带了非常详尽的注释和赏析。这些赏析不是那种空泛的赞美,而是着眼于词句的锤炼、意象的运用以及作者当时心境的揣摩。比如解析某一句边塞诗时,作者会细致地分析“塞外”二字的音韵张力如何烘托出将士的孤寂感,这种细致入微的解读,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我仿佛能通过文字嗅到战场的硝烟味,听到闺怨女子的低声啜泣。对于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评分

这套关于中国哲学思想流派的专著,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哲学”的刻板印象——枯燥、晦涩、不接地气。作者的叙事手法极其高明,他没有将各家学说孤立起来进行分析,而是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对话”的场域。比如,在阐述法家强调的绝对权力时,立马会引出儒家所强调的德治与民本作为对比和制衡,使得思想的冲突和发展脉络清晰可见。读到墨家的“兼爱非攻”时,我深受触动,那种超越时代的普世关怀令人肃然起敬。书中的论证过程层层递进,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即便是涉及“名”与“实”这类形而上的概念,也能被作者用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喻解释清楚。我特别喜欢其中对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再诠释,不再将其理解为消极避世,而是看作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积极治理智慧。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让人学会从多维角度审视世界。

评分

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古代的礼仪和习俗有所了解,直到翻开这本详尽记录传统礼制的书籍,才发现自己所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这本书对于“周礼”的考据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从祭祀的燔柴用料、丧礼的哭泣时限,到婚嫁的六礼流程,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最有趣的是,它还穿插了不同朝代对同一礼仪规定的细微变迁,这让历史的演化过程变得生动起来,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例如,书中对比了汉代和唐代在朝会着装上的区别,不同颜色和纹饰所代表的等级森严,体现了当时社会秩序的精妙设计。阅读这本书,就像是拿到了一份古代社会的“操作手册”,让我对古人的生活细节、行为规范以及背后的社会心理有了深刻的洞察。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传统文化“形”的理解,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厚重的史书,简直就是一部微缩版的中华文明演进史,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开始,一直梳理到近现代的社会变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深入剖析,那种将复杂思想脉络清晰呈现出来的功力,实在令人叹服。作者没有简单罗列观点,而是巧妙地将孔孟老庄的思想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对先人智慧的敬畏。尤其是对礼乐制度的阐述,让我对“礼”的深刻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繁文缛节,更是维系早期社会秩序的基石。书中对史实的考证也相当严谨,引用的文献资料扎实可靠,即便是对一些尚存争议的历史节点,作者也给出了平衡且审慎的论述。对于一个希望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引人入胜的起点。它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通识读物,而是真正愿意带着读者深入历史肌理的佳作,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鲜活。

评分

这套关于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的图文集,视觉体验极佳,称得上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它涵盖了书法、绘画、篆刻乃至园林艺术等多个方面,且配图清晰、装帧精美,完全符合“典藏”二字的气质。书中的书法部分,从王羲之的行书到颜真卿的楷书,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碑帖进行放大解析。编辑者没有止步于介绍作者生平,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书体在笔画转折处体现出的筋骨和气韵,比如某位大家运笔时的“提按顿挫”如何影响了整体的节奏感。而在绘画方面,对水墨山水画中“留白”艺术的处理,简直是一种哲学的表达,它教会读者欣赏“虚”的美感。每一页都像是一堂大师课,将复杂的艺术理论用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给普通爱好者。对于提升审美鉴赏力,这本书的引导作用无可替代,它让你在欣赏艺术品时,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真正读懂艺术家的心声和技法的高妙之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