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后是你,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最后是你,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知凉 著
图书标签:
  • 爱情
  • 治愈
  • 成长
  • 青春
  • 校园
  • 甜文
  • 轻小说
  • 先婚后爱
  • 都市
  • 轻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300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4553
品牌:读品联合(TASTEFUL READING)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字数:218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24个故事,讲述了24种不同的人生,汇集在本书中,构架出一个微观的世界。

 时光如惊鸿照影,人生似白云苍狗,总有些事让我们猝不及防。有些人教会了我们成长,我们将有些人慢慢遗忘,从年少轻狂到止于唇齿,我们就这样,一路悲欢泪笑飞扬地走了过来。

  在本书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以自身的经历、见闻,向大家讲述了那些染指青春、梦想和亲情、爱情有关的风尘浊世。也曾茕茕孑立,也曾踽踽独行,但无论怎样,请你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也终将是美好的。

  就像本书中所写:若不曾颠沛流离,哪知人间冷暖。


作者简介

夏知凉,新浪校园名博,微博、微信专栏作者,杂志期刊写手,简书热门作者,自媒体达人,签约小说阅读网、红袖等。

2016年2月正式开始进行文字创作,网络文章累计阅读300000000人次。读者评价其笔触细腻,作品走心,被誉为女性情感文章写得好的男作者。

已出版作品:《一生只够爱一人》

  微信公众号:夏知凉(xiazhiliang99)


目录

第一章?你该勇敢点,当你正年轻

1. 如果最后是你,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002

2. 若不曾颠沛流离,哪知人间冷暖 010

3. 我的盖世英雄,光芒万丈 022

4. 你哭了 034

5. 爱你,就是不问为什么 045


第二章?也曾鲜衣怒马少年时

1. 爱情是一种病 060

2. 和自己谈一场恋爱 071

3. 后来,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 082

4. 青春,像一场来不及告别的梦 093

5. 愿有人陪你共一场地老天荒 111


第三章?总有一个人,会陪你到最后

1. 谁的幸福不是历经坎坷 122

2. 我会很爱很爱你,直到故事终结 136

3. 从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149

4. 爱情是个单选题 162

5. 是那些错过的人,教会了我们成长 173


第四章?所有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1.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花朵 188

2. 何以不忘,只因情深 205

3. 傻姑娘,你爱得太善良会受很多伤 217

4.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228

5. 可能,再也遇不到对我这么好的人了 236

6. 所有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249


第五章?那些沉重而又温暖的爱

1. 他们的爱情,让时光都哭了 268

2. 再也不会有人像他一样疼我了 286

3. 青红·末日危途 298


精彩书摘

若不曾颠沛流离,哪知人间冷暖

  

  回望过去,我曾经深深地怨恨过,怨家庭的不幸,恨情爱的凉薄。现在想想,哪有什么爱恨滔滔,比起所得,那些失去更有价值。


  【1】

  17岁时,迫于生计,我和父亲举家南迁。

  说是举家,有点儿言过其实,无非两张嘴四条腿,仅此而已。他把我安顿在一家寄宿学校,给老师送了礼,给我买了新书包,以及一件价格不菲的连衣裙。

  凭良心说,他对我不错,即使在东北过那样贫困潦倒的日子,也不曾亏欠过我,别的孩子有的,我都有,别的孩子没有的,只要我喜欢,也可以有。

  我从来不拒绝他在物质上对我的关怀,不然他会觉得,我在觊觎他给不了的东西。比如,母爱。

  他是个好父亲,但绝不是个好男人。他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七年之痒,不欢而散,他没试图挽救。第二任,不甘于扮演一个家庭保姆的角色,毅然决然地挥泪而去,他击节欢送。那时候我已懂事,明白他再婚无非是希望有个女人,能让我每天吃上一口热饭,教会我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月经初潮。那是一个男人做不来的。

  这些事情回想起来有点儿匪夷所思,在这个世界上他最对不起的女人应该是他的两任妻子,可是他却总是希望在我身上能得到救赎。

  我不理解,但我必须得学会原谅,毕竟,我们相依为命。

  毕竟,我也爱他。

  【2】

  其实我父亲是个思想活络的农村人,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搞建筑,本身又是木工和瓦工,承包了一些小工程后,发了一点儿小财,之后就遇见了我妈妈,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据说,她为他放弃了出国。

  有些时候,爱情总是有着愚蠢乃至神奇的力量,七岁之前,他们的故事是我心里最美的童话。

  在我的箱底压着一张他们恋爱时的老照片,已经有些泛黄,如同岁月。我妈妈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外面套着米黄色的针织毛衣,偎在我父亲身边,清纯美丽。而父亲留着经典的“费翔”发型,一件夹克,皮鞋亮得刺眼。那个时候,他很帅。

  可郎才女貌救不了婚姻,婚后七年,我父亲开始抽烟、喝酒、打牌,夜不归宿,一次次地考验着当初许过的诺言。终于有一天,我妈妈再也没法忍受他的恶习,婚姻破裂。我爸爸流下了忏悔的眼泪,只是晚矣。

  人总是要付出些代价才能学会成长的。离婚以后,我爸爸开始认真做事,只是时运不济,包了一个工程,出了人命事故,赔光了他所有的积蓄。然后,我就和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我不想说我都去过哪里,那可能会勾起我很多不愉快的记忆,不如我们来说一说美食,这样即使忧伤也美味一点儿。有没有吃过火宫殿的臭豆腐,南京的鸭血粉丝,广州的肠粉,天津的狗不理,北京的涮肉爆肚,陕西的凉皮、面筋,以及青岛的蛤蜊,旅顺的咸鱼饼子,长春的黏豆和虎林的野鸭炖山菜,还有新疆的大盘鸡、内蒙的烤全羊?

  对,我都吃过。我们待得最短的一个地方只停留了半个月,可即使这样,他也没能再赚到什么大钱,时代不同了,时下发财的都是劳心的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颠沛流离并没有拖垮我的学习,反而让我逆流而上,名列前茅。老师夸我天资聪颖;同学认为我是个怪胎,边学边玩,居然能成绩优秀。

  我统统一笑而过,这个世界上,哪存在什么不劳而获。

  他们看不见凌晨一点时,我还伏在台灯下奋笔疾书;也想不到我整天和一个金麦色鬈发的小男孩玩,只是想搭讪他的父亲,学一口流利正宗的英语罢了。

  很早我就知道,没妈的孩子和有妈的孩子,是两个物种。

  他总是跟我说,别怕别怕,有爸爸在呢。他笑的时候,满脸的沧桑。我该怎么告诉他,正是因为有他,我才不得不这么拼。

  人这一生,总有一个或几个人,会让你全无计较地去付出,心甘情愿地去努力,哪怕会因此打击自信,伤及自尊。

  我的同学傅子尧就是这样一个人,傻气十足。

  当然,他喜欢我。

  【3】

  似乎每个转校生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几乎成了文学作品里最常见的桥段。我也不免落俗。

  比我更俗的是傅子尧追我的手段,譬如借书,然后在里面夹一张纸条,写一些朦胧派的小诗,虽不露骨,却也情意绵绵。我忍不住想要呵呵,谁说早恋是堕落,我仿佛就看到了另一个北岛。

  当然,数年奔波,见惯世故的我,心智上要略微比同龄人成熟几分,所以在我眼里,他还是个小孩,我可不想跟一个小孩谈恋爱,那会拉低我的品位。

  他不表白,我不拒绝,时间在暧昧的情愫中发酵着少年的心事。酸,是一开始就知道不会有结果;甜,是明知道没结果也跃跃欲试。

  我是寄宿生,他也是,所以,我的早餐通常会多一个煎蛋,或者一个麻团、一杯豆浆。晚上宿舍锁门前,他再给我送来一桶热气腾腾的泡面,里面加一根火腿肠。

  这些小恩小惠,足够温暖,却不足以动情。高三时,我不忍他再破财,就直截了当地问他:“傅子尧,你喜欢我是吧?”

  他羞赧的样子,真是好看;手指搓着衣角的动作,真是纯真;心脏跳动的节奏,真是澎湃;咬着嘴唇含着泪花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碎。

  因为前一秒我说了:“我不喜欢你,你别再给我写诗了,也不要再浪费你的银两了。”

  然后,少年情事,归于沉寂,傅子尧的热忱,归于沉寂,至少有半月,他未曾和我说过一句话。说真的,我有点儿失望,所以你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在打击面前,缺乏必要的坚持。

  我笑了笑,继续攻克一道几何题,闺蜜老高一脸嫉妒地把一盒鱼香肉丝盖饭放到我桌上,她说神秘人的补给又到了,第十天。

  我不理她,噔噔噔跑下楼,拉住送外卖的小哥问:“订餐的是谁,知道吗?”

  小哥疑惑地看着我:“不是你订的吗?”

  我说“好了,没事了”,又跑到男生宿舍喊出傅子尧,他有些木讷地看着我问:“什么事?”

  我问:“我每天的消夜是不是你订的?”

  没等他说话,他的室友就先咿呀起来:“我的姐姐哎,可别来这儿寻开心了,我们全寝室已经断粮七八天了,他穷得连角币都花光了。”

  傅子尧用怒吼来掩饰自己的窘迫,于是,他的室友们闭了嘴。有些男生的自尊,是很奇怪的。

  我把手伸进口袋里,掏出一张50元塞到他手里说:“有了再还我。”然后匆匆地跑了回去。

  【4】

  班主任跟我说我爸爸受伤了时,我并没有多恐慌,我在电话里问爸爸的工友:伤在哪里了?在哪家医院?工地的负责人有没有到场?我需要准备多少钱?

  我把电话还给老师时,她直愣愣看着我,或许,她在为我的冷静而感到震惊吧。在一个两口之家里,一个出了事情,另一个是绝对不能再慌乱的,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不忍告诉你。

  当时,我18岁。

  我到医院时,爸爸的手术已经做完了。他安慰我说:“只是小腿骨折,养一段就好了。”

  我笑了笑,喂了他一口汤说:“您这种安慰真没什么效果,还不如讲个笑话来得实在,这锅鸡汤我可是煲了三个多小时。”

  我爸竖起大拇指,讲了一个老掉牙的笑话,我说:“表现不错,给您99分,留一分免得您骄傲。”

  他说:“赶紧回学校吧,马上就高考了,别把功课落下。”我努努嘴,掏出几何习题,他还要说话,我说:“乖,别说话,我亲你一下。”

  我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后,开始和几何习题交战。

  傍晚时,傅子尧和老高来医院看我,买了一些水果什么的。我竖起拇指:“不错,患难见真情,这高中没白读,值得跟我爸炫耀一下。”然后,我做了介绍。

  老高甜甜地问了声叔叔好时,傅子尧莫名其妙地鞠了一躬,让我忍不住好气又好笑,我说:“你搞得那么正式,我爸会怀疑是女婿见岳父的,万一他头脑一热看上你了,我咋办?”

  傅子尧傻笑着,脸颊飞起一片朝霞,我瞟了我爸一眼,他居然露出赞许的神情。

  老高辞别,傅子尧留下来给我讲解笔记,一份一份,一张一张,做得精细无比。娟秀的字体,仿佛出自女孩之手。

  他皱起眉头看着我惊讶的表情问:“怎么了?”

  我摇摇头,笑了笑说:“你讲得比老师好。”

  傅子尧居然白了我一眼,用责备的语气说:“认真点儿,别溜号。”

  更加神奇的是,我竟然没有反驳,一边听他仔细地讲着,一边想,原来他也是有脾气的。  

  有点儿意思。


  【5】

  五天之后,我爸爸出院,但是因为他伤得较重,所以还需要人护理。

  傅子尧依旧每天来给我补课,时不时给我爸带点儿吃的,有时候还陪他下几盘象棋。

  我爸可能真动了歪心思,居然问起他的家事来了,傅子尧举着一枚棋子说:“我是个孤儿,是姑姑在照顾我。”

  我爸歉意地笑了笑,傅子尧达观地摇摇头,棋子落了下去,将了我爸一个死军,然后继续给我补习课题。

  快讲完时,我突然插话说有点儿饿了,傅子尧条件反射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张订餐卡,刚要按下号码时,愣住了。

  上当了吧?我笑着把卡片从他手里夺过来看了看,正是给我送外卖那家的电话。

  傅子尧挠着头发说:“狡猾。”语气里有些不太过分的亲近和得意。

  我说:“你哪来那么多的钱?”

  傅子尧指了指书桌上的笔记说:“给别人抄笔记赚的,一份5块钱,每天2份。”

  我说:“我去,那我岂不是欠了你很多?”

  傅子尧想了想说:“那等叔叔好了,你请我去看场电影吧。”

  我伸出小拇指跟他拉钩,我看了看时间说:“回去吧,再晚宿舍该关门了,我送送你。”

  那天,我送了他很远。他问我:“你打算考哪里?”

  我说:“可能是北邮。”

  他说:“那我也考北邮。”

  我说:“你别傻,跟着我考干什么,我不一定考得进去的。”

  傅子尧笑了笑,说:“你可以的。”

  我说:“你明天别来了。”

  他有些郁闷地看着我,我说:“明天就回学校了呀,笨蛋。”

  然后,他就欢快地跑掉了,时不时回下头,冲我挥挥手。傻气十足。

  【6】

  高考很快就来了,我带着沉重的使命感走进考场,出来时又突然觉得,所谓的分数,或许无关紧要。

  十几年的苦读,只为这一刻的呈现,真的,有点儿无聊。

  傅子尧问我感觉如何时,我淡淡地回了句:“一般般。”他机械地回了个“噢”,再无下文。或许,他有点儿担心。

  放松了一些时日后,成绩终于下来了,遗憾的是,我与北邮失之交臂,第二志愿是大连。傅子尧发挥超常,稳稳地过了录取线12分。

  他来找我,有些难过,也不说话,就一直陪着我走,走累了,就在广场的石凳上坐了下来,他十指缠绕,和时光一起纠葛。

  我问他:“没话说?”

  他站起来,看着我,涨红了脸:“小夏……那个……我……”

  “你喜欢我,是吗?”我笑着替他说完,他有些灰败地点点头。

  我说:“可是我不喜欢你,高二时就跟你说过了啊,还是做朋友的好,你不是我的菜。”

  他不甘心地问:“为什么?”

  我站起来,凑到他身边,低声地说:“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喜欢女孩……”

  我不顾傅子尧表情的复杂、眼眸的神伤、内心的纠结,说了声“再见”转身就走。

  有风吹来,迷了眼睛。揉一揉,泪水湿了青春。

  ... ...


《星尘之歌》 一部关于时间、选择与永恒追寻的史诗巨著 内容简介 《星尘之歌》并非一个关于等待爱情的故事,而是一部深刻探讨个体在浩瀚宇宙中,面对宿命与自由意志的宏大叙事。它以一个横跨数个世纪的科幻背景为画布,描绘了文明的兴衰、技术的极限以及人类精神内核的坚韧与脆弱。 故事始于赛琳娜历 407 年,地球文明早已步入星际时代,但伴随着对超光速旅行技术的掌握,宇宙的边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哲学困境。我们的主角,卡西安·维克,是一位“时间拓扑学家”,他的工作是修复时空裂缝,确保不同时间线之间的因果律不被破坏。卡西安本人则是一个活在时间边缘的人,他亲眼目睹了无数“可能”的诞生与消亡,他的内心深处,对“确定性”的渴望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第一部:碎裂的维度与记忆的迷宫 故事的开端,卡西安被指派前往“静默星云”处理一起涉及时间悖论的重大事件。一个名为“起源方舟”的殖民飞船,在跃迁过程中意外进入了一个时间流速完全错乱的区域。船上数万人的记忆、情感和生理年龄被随机打乱,形成了活生生的时间碎片。 卡西安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修复,而是要从这些碎片中,重构出一条可以被历史承认的主线。在搜寻过程中,他遇到了艾拉,一位自称是“方舟”AI核心的具象化存在。艾拉没有固定的形态,她以卡西安最渴望挽回的“过去”的影像出现,引导他深入悖论的核心。 随着调查的深入,卡西安发现“静默星云”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一个古老文明——“编织者”——留下的试验场。编织者相信,只有将所有可能性同时体验,才能达到真正的“全知”。卡西安开始质疑自己的职业道德:他是为了保护时间线的完整性,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完美结局”的执念? 书中细致描绘了卡西安在这些混乱时间片段中的穿梭:他看到了一个帝国建立的辉煌,也目睹了同一帝国在另一个时间线中,因为一个微小的技术选择而瞬间崩溃的景象。这些经历,磨砺了他对“选择”的理解,使其不再认为时间是单向的河流,而更像是一张由无数细线交织而成的巨大挂毯。 第二部:失落的“谐振频率”与文明的黄昏 卡西安和艾拉最终发现,时间悖论的根源指向了“谐振频率”——一种传说中能让所有时间线同步的能量源。这种频率被“编织者”用以维持他们理想中的“永恒稳定”,但代价是抹杀所有的“意外”和“变数”。 他们追踪到“谐振频率”的控制中心,位于“虚空之环”,一个围绕着一个黑洞运行的巨大空间站。在这里,卡西安遇到了元老议会的残余成员。这些生命体已经进化到近乎纯粹的能量形态,他们沉迷于对过去宏大叙事的重复,无法接受任何新的变动。 元老议会向卡西安展示了他们所维护的“完美时间线”: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但也没有艺术、没有激情、绝对静止的宇宙。他们指责卡西安的行为是在引入“熵”,是对秩序的破坏。 艾拉则代表了另一种理念:“生命的价值在于其不可预测性”。她用数据证明,一个没有变数的宇宙,其信息熵最终会趋于零,即“真正的死亡”。卡西安在这场哲学辩论中找到了自己的立场:他意识到,他所追求的确定性,本质上是对生命活力的否定。他开始理解,有些“错过”和“遗憾”是宇宙自我调节的必要部分。 第三部:熵增的必然与新纪元的开启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虚空之环”的能源核心。卡西安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帮助元老议会彻底“冻结”时间,实现他们虚假的永恒,还是引爆“谐振频率”,让宇宙重新回归到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的演化之中。 他不再是那个试图挽回自己私人遗憾的时间修复者。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宇宙尺度的见证者。 在与艾拉(此时她已显现出卡西安所爱之人逝去的模糊形象,这是她为引导他而做的最后牺牲)的诀别中,卡西安领悟到:真正的“关系”和“意义”,不是建立在避免分离之上,而是建立在共享了“有限”的经历之中。 他不再执着于寻找一个没有错误的起点或终点。 最终,卡西安选择摧毁“谐振频率”。能量的爆发并没有毁灭宇宙,反而像一次巨大的“重启”。时间线被重新洗牌,但这一次,不再是被人为编织,而是回归了随机的、自然的演化。 故事的尾声,卡西安回到了他最初出发的那个时代,但他已不再是那个被“过去”束缚的拓扑学家。他看着新的星图,上面布满了无数未知的可能性。他没有回到任何一个他“应该”在的地方,而是选择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挑战的殖民前哨。 《星尘之歌》探讨的主题: 确定性与自由意志的悖论: 当一切都可预测时,生命是否还有意义? 时间与记忆的本体论: 我们如何定义“真实”的过去? 文明的代价: 追求绝对的秩序和稳定,是否必然导致精神上的停滞甚至死亡? 个体的责任: 在宏大的宇宙尺度下,一个微小选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这本书以其严谨的科学设定、深邃的哲学思辨和史诗般的情感张力,为读者提供了一次对时间本质的终极探索。它不是一个关于等待的寓言,而是关于选择的重量与存在的意义的庄严宣告。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宏大,但最终落脚点却又极其微小和个人化,这种处理方式非常见功力。它没有去渲染家国情仇的大背景,而是聚焦于几个普通人在命运的洪流中如何坚守或妥协他们的核心价值。书中对“等待”和“错过”这两个概念的探讨,是其最动人心魄之处。它没有给出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展现了人在时间面前的无力和局限性。那种“求而不得”的遗憾感,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控诉,而是一种平静的接受,接受生命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会因为时机的偏差而永远留在过去。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爱情故事,更像是一部关于时间哲学的小品,让人读后会重新审视自己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读起来有一种在缓慢爬升的电梯里,窗外的风景一点点变幻的感觉。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让我仿佛能切身感受到角色们在面临抉择时的那种挣扎与犹豫。特别是那些关键性的转折点,不是那种突如其来的戏剧性爆发,而是像春水解冻般,一点点渗透出来,让人在不经意间就发现局势已经完全不同。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比起那种刻意的“神展开”要耐人寻味得多。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情感冲突的方式,不是简单的对立和指责,而是充满了理解和共情,即使是站在对立面的角色,也能看到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和无奈。这使得整个故事的张力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冲突,而是源于角色内心的矛盾,这种深层次的挖掘,让故事的厚度一下子就上来了,让人读完后不是简单的合上书本,而是会花很长时间去回味那些未说出口的话和眼神的交汇。

评分

这部作品的配角塑造简直是一绝,他们虽然不是故事的核心,但每一个都像是带着自己完整人生剧本的路人甲。他们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维度,避免了主角光环过重而产生的单薄感。比如那个总是在茶馆里默默听书的老者,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形象,却比许多主角都有着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阅历,他的几句不经意的点评,往往能像醍醐灌顶般点醒主角的迷局。这种群像式的描绘,让整个世界观显得无比真实可信,仿佛我只是偶然闯入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现场,那些在角落里忙碌或沉思的人们,都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复杂生活。作者对“众生相”的捕捉能力,是这本书最令人惊喜的收获之一,它让故事的底色更加深沉和耐看。

评分

这本书的文笔是那种极其克制又饱含力量的类型,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粗砺的外表下藏着温润的光泽。它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但每一个用词都像是经过精心的掂量,不多不少,正好能精准地击中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常常会因为一个极简的句子而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韵味。这种文字的质感,让我在阅读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我不是在阅读别人的故事,而是在翻阅自己尘封已久的日记。书中对环境和氛围的渲染也十分到位,那种略带潮湿、带着旧时光气味的场景描写,让人仿佛能闻到书页上散发出的那种特有的、混合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叙事技巧,它不强迫你相信,而是用无可辩驳的真实感将你轻轻拉入其中,让你心甘情愿地跟随角色的脚步走下去,直到故事的尽头。

评分

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颇具匠心,它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手法,但处理得异常流畅,完全没有让人产生阅读障碍。时间线在不同的记忆片段和当下场景之间自由穿梭,每一次跳跃都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完整地拼凑出人物关系的全貌。这种“碎片化”的讲述方式,反而增强了悬念和吸引力,读者必须像侦探一样,将散落的线索一一串联起来,才能最终理解“为什么”会是现在的这个局面。我喜欢这种需要读者参与思考的阅读体验,它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乐趣。而且,作者在处理这些时间跳跃时,总能巧妙地设置一种情感上的呼应,让过去的回响精准地作用于当下,使得每一次回忆的闪回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绝无冗余之感。这种严谨的结构美学,让人不得不为作者的布局点赞。

评分

快递超级给力!赞赞赞!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外观包装很好,就是运输时间有点慢。

评分

好!

评分

近期的手边书,正在读。

评分

外观包装很好,就是运输时间有点慢。

评分

近期的手边书,正在读。

评分

快递超级给力!赞赞赞!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好!

评分

快递超级给力!赞赞赞!很不错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