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手册是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建筑施工图审图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技术人员的好帮手,也可作为建筑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1.本书历经两版,年销量过万册,读者好评如潮
2.根据现行国家规范、法规进行汇编,重点针对2016年新实施颁布的16本规范进行修改
3.更新编排方式,适当加大编排字号,更方便阅读与查找
4.内容丰富,高
内容简介
本手册按照一般规定,场地,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水,建筑防雷,建筑无障碍设计,楼梯间和楼梯,电梯,卫生间,门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60余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本次再版,重点依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16)等16本规范对本手册相应内容做了修改和补充。
本手册是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建筑施工图审图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技术人员的好帮手,也可作为建筑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1
第一节建筑分类1
一、使用功能分类1
二、层数或高度分类2
三、建筑防火分类3
四、使用年限分类3
五、设计等级分类3
六、工程规模分类4
第二节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面积和人口密度5
第三节常用名词解释6
第二章场地11
第一节总平面图11
一、建筑基地“两证一书”和控制线11
二、建筑基地出入口14
三、建筑突出物与用地红线15
四、建筑高度16
五、建筑总体布局要求16
六、建筑间距17
第二节竖向24
第三节道路26
一、宽度26
二、与建筑物间距27
三、消防车道27
第四节停车场和车库28
一、基本要求28
二、出入口位置29
三、出入口数量31
四、出入口通道32
五、停车数量33
六、停车区域布置35
七、障碍机动车位布置38
第五节管线综合38
第三章建筑防火41
第一节防火分类41
一、民用建筑防火分类41
二、汽车库防火分类41
三、厂房防火分类42
四、仓库防火分类43
五、锅炉房防火分类43
第二节耐火等级44
一、各类建筑的耐火等级44
二、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51
第三节防火分区58
一、民用建筑58
二、步行街59
三、住宅60
四、商店60
五、体育建筑61
六、医院61
七、电影院62
八、剧场62
九、交通客运站62
十、火车站62
十一、殡仪馆62
十二、图书馆62
十三、汽车库、修车库63
十四、厂房、仓库、设备用房64
十五、人防工程67
第四节防火间距68
一、民用建筑68
二、厂房69
三、仓库71
四、变电所、锅炉房73
五、铁路线路与房屋建筑物73
六、燃气调压站、液化石油气汽化站、混气站和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74
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81
八、汽车加油站、加气站84
九、人防工程出入口、采光井与相邻地面建筑98
十、可燃材料堆场99
第五节安全疏散100
一、安全出口设置100
二、疏散距离110
三、出口宽度112
第四章建筑防、排烟120
第一节防烟分区120
第二节防排烟设施120
一、防排烟设施分类120
二、防排烟设施设置121
三、自然通风方式防烟要求123
四、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烟要求123
五、自然排烟方式的要求125
六、机械排烟方式要求126
七、排烟区域排烟时所需的补风要求127
第五章建筑防、排水128
第一节地下工程防水128
一、防水设计要求及内容128
二、防水等级和适用范围128
三、防水设防要求129
第二节地面排水130
第三节屋面防、排水130
一、屋面防水130
二、屋面排水131
第四节外墙防水132
第五节幕墙防水134
第六节住宅防水防潮135
第六章建筑防雷136
第一节防雷分类136
第二节防雷措施139
第七章建筑障碍设计157
第一节实施范围157
一、居住建筑157
二、公共建筑157
三、历史文物建筑157
第二节公共建筑障碍设计的特殊部位158
第三节居住建筑障碍设计的特殊部位164
第四节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165
一、缘石坡道165
二、盲道166
三、障碍出入口166
四、障碍通道、门167
五、轮椅坡道168
六、障碍楼梯、台阶168
七、障碍电梯、升降平台169
八、扶手170
九、公共厕所、障碍厕所170
十、公共浴室171
十一、障碍客房172
十二、障碍住房及宿舍172
十三、轮椅席位172
十四、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73
十五、低位服务设施173
十六、障碍标识系统、信息障碍173
第八章楼梯间和楼梯174
第一节封闭楼梯间174
一、设置要求174
二、设计要求175
第二节防烟楼梯间175
一、设置要求175
二、设计要求176
第三节疏散楼梯的设计要求176
一、一般要求176
二、地下、半地下建筑(室)178
三、住宅建筑179
四、体育建筑180
五、医院180
六、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180
七、老年人建筑、疗养院181
八、电影院、剧场181
九、铁路旅客车站182
十、汽车库、修车库182
十一、厂房、仓库、设备用房182
十二、室外疏散楼梯182
第四节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182
第九章电梯184
第一节普通电梯184
一、设置要求184
二、设计要求185
第二节消防电梯187
一、设置要求187
二、设计要求187
第十章卫生间189
第一节一般要求189
第二节设置要求191
一、办公建筑191
二、住宅建筑191
三、体育建筑192
四、医院194
五、托儿所、幼儿园195
六、中小学校197
七、电影院、剧场197
八、铁路旅客车站198
九、交通客运站199
十、旅馆建筑199
十一、商业建筑200
十二、图书馆、文化馆201
十三、老年人建筑、疗养院202
十四、城市公共场所203
第十一章门窗204
第一节普通门窗要求204
一、一般要求204
二、办公建筑205
三、住宅建筑206
四、体育建筑206
五、医院206
六、托儿所、幼儿园207
七、中小学校208
八、电影院、剧场208
九、铁路旅客车站208
十、旅馆建筑209
十一、商店建筑209
十二、图书馆、文化馆209
十三、老年人建筑、疗养院210
十四、锅炉房、变配电室210
十五、人防工程211
第二节防火门、防火卷帘212
一、设置要求212
二、设计要求220
第十二章建筑节能222
第一节评价与等级划分222
一、基本要求222
二、等级划分222
第二节居住建筑节能224
第三节公共建筑节能226
第十三章绿色建筑228
第一节基本规定228
第二节绿色设计策划内容228
第三节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229
第四节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打分方法230
主要参考文献231
前言/序言
前言
自2015年本手册第二版出版两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又陆续发布了一批新的规范和标准以及更新和修订了一批规范和标准,其中包括本手册引用的几本规范。为了使本手册与时俱进,方便读者查阅,编者对本手册的第二版适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针对新修订的《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等16本规范对本手册相应内容做了修改和补充。
二是针对本手册第二版和第一版出版后读者和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查遗补缺,对部分原有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改。
编写时编者力求全面、准确引用有关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条文,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内容的局限性和疏漏、失当之处难免。因此,本手册不能替代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读者在引用时需核对规范、规程和标准原文。
本手册由伍孝波、东艳晖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朱株、王双厚、吕红霞、刘劲、乐倩、王辉、王强周、刘进波、王伟海、熊小龙、黄轶军等同志。对于在编写过程中参考或引用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手册资料的作者,对于给予手册编辑出版以大力支持、帮助和协助的领导、专家和同志,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手册2015年再版以来,依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在此编者深表感谢。希望第三版手册继续给读者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帮助,也希望读者继续关注和支持本手册,继续给予批评指导,使之更臻完善。
第一版前言
建筑设计从前期、方案、初步设计直至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中,对规范的遵守是法定的、必须的,也是完成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的前提条件,因此快速查询和熟练运用规范、法规,对建筑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基本都是按照建筑类别编制的,使得一些基本的设计元素如防火、防烟、防水、安全疏散、楼梯、电梯、门窗等的信息分散在多本规范的各式条文中。在实际的规范查阅过程中,特别是前期、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需要面对繁杂的各类规范、法规条文,常会为查找相关的设计依据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建筑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条文按照基本设计元素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查询使用。本手册就是应这类需求而编制的。
本手册按照一般规定,场地,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水,建筑防雷,建筑障碍设计,楼梯间和楼梯,电梯,卫生间,门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60余种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
在本手册编写过程中,编者力求全面、准确地引用有关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条文,但由于条件所限,内容的局限性和疏漏、失当之处在所难免。因此,本手册不能替代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读者在引用时需核对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原文。
本手册由伍孝波、东艳晖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朱株、王双厚、吕红霞、刘劲、乐倩、王辉、王强周、刘进波、王伟海、熊小龙、黄轶军等同志。对于在编写过程中参考或引用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手册资料的作者,对于给予手册编辑出版以大力支持、帮助和协助的领导、专家和同志,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为了编好这本手册,编者尽了最大努力,但因编者水平有限,加之工作量大、涉及面宽,书中难免会有缺点和不足,恳请相关专家和读者给予补充和指正,使之更臻完善。
希望本手册对广大建筑设计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第二版前言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规范不断出台,已出台的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修订。本手册第一版出版后,国家有关部门又陆续发布了一批新的规范和标准以及更新和修订了一批规范和标准,其中包括了本手册引用的几本规范。为了使本手册与时俱进,方便读者查阅,编者对本手册的第一版适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对新修订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T60—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讨论稿)等规范对本手册相应内容做了修改和补充;
二是针对本手册第一版出版后读者和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查遗补缺,对部分原有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改。
本手册中编者力求全面、准确引用有关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条文,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内容的局限性和疏漏、失当之处在所难免。因此,本手册不能替代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读者在引用时需核对规范、规程和标准原文。
本手册2012年年底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在此编者深表感谢。希望第二版手册继续给读者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帮助,也希望读者继续关注和支持本手册,并给予批评指导,使之更臻完善。
编者
2015年1月
《建筑设计常用规范速查手册(第三版)》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为建筑设计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实用参考工具,旨在帮助设计师快速、准确地检索和理解国家及行业颁布的各类建筑设计规范。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全面更新并整合了近些年颁布的关键性新规范与修订版,力求覆盖建筑设计领域最常用、最核心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为设计师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途径,从而提升设计质量,规避设计风险,优化设计流程。 一、 核心内容与结构体系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速查”,因此其内容组织紧密围绕设计过程中高频出现的规范条文展开。全书以国家标准(GB)为主体,辅以行业标准(如JGJ、DB等)和部分地方性重要规范。为便于检索,本书将内容按照建筑设计的主要专业环节进行系统性划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则与基本规定: 涵盖了建筑设计通则、国家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建筑防火安全管理、建筑节能设计、无障碍设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的基础性、综合性规范要求。这部分内容是所有建筑设计项目的出发点和依据,为项目整体的合规性奠定基础。 2. 建筑分类与功能要求: 详细梳理了不同建筑类型(如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等)在防火、疏散、采光、通风、隔声、耐久性、室内环境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标准。特别关注了近年来对不同建筑功能提出的更高层次的人性化、智能化、绿色化设计要求。 3. 建筑构造与材料: 深入剖析了墙体、楼板、屋顶、门窗、楼梯、阳台、坡道等建筑构造要素的技术要求,包括其材料选用、尺寸构造、连接方式、性能指标等。内容涵盖了结构安全、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防火隔音等关键性能的规范依据。此外,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性能要求、应用限制等也有详尽阐述,并对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指南进行了整合。 4. 建筑安全与消防: 这是本书的重点和核心章节之一。详细列出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场)防火设计规范(GB 51074)等核心消防规范的要点。涵盖了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疏散设施(疏散走道、疏散门、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消防水源、消防器材配置、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内容。同时,对不同类别的建筑在消防设计上的特殊要求进行了细致说明。 5. 建筑设备与节能: 关注建筑内部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等系统的设计规范。包括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特别强调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各项要求,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暖通空调系统效率、照明设计能效等,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能效测评等相关内容。 6. 无障碍设计与适老化: 响应国家关于建设包容性社会的号召,本书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30966)的内容进行了重点梳理和突出。详细阐述了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包括坡道、扶手、电梯、卫生间、标识系统等,确保各类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能够安全、便利地使用建筑空间。 7.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整合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及相关技术导则,强调了在设计中融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内容涵盖了绿色建筑的选址、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设计要点和评价指标。 8. 特定建筑类型与地区性规范: 除通用性规范外,本书还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建筑,如超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历史建筑保护、工业建筑等,提供了相关的设计规范速查。此外,对于国内一些地区性较强或影响较大的地方性建筑设计标准,本书也进行了精选和收录,以满足不同地域的设计需求。 二、 主要特点与价值 《建筑设计常用规范速查手册(第三版)》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速查”特性,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清晰,检索便捷: 全书采用目录索引、关键词索引、章节标题等多种检索方式,辅以精炼的语言和条理化的排版,使得用户能够迅速定位到所需规范条文。每一条规范都经过提炼,去除了冗余的理论阐述,直击核心要求。 2. 内容精炼,聚焦重点: 筛选出建筑设计中最常遇到、最容易出错、最关键的规范条文,力求用最少的篇幅提供最实用的信息。避免了直接堆砌大量规范条文,而是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3.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在关键性条文、构造节点、典型案例处,配以精选的示意图、图表或节点大样,帮助设计师更直观地理解规范要求,避免理解偏差。 4. 实时更新,紧跟前沿: 第三版充分吸纳了近年来国家发布的最新规范、标准修订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确保手册内容的权威性和前瞻性。例如,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筑等新兴领域,本书整合了最新的设计指引。 5. 实用导向,解决痛点: 本书的设计理念完全以解决建筑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导向。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设计师,都能从中快速找到所需的设计依据,有效避免因规范理解不清或遗漏而导致的错误设计,节约设计时间,降低返工风险。 6. 参考价值,提升效率: 对于建筑设计企业而言,此手册是提升团队设计规范化水平、保证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它可以作为内部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日常设计工作的案头必备参考。 三、 目标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广泛,主要包括: 建筑师(包括方案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建筑项目管理人员) 城市规划师 室内设计师(在涉及建筑主体结构及消防等规范时) 房地产开发商的技术部门相关人员 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师 从事建筑设计咨询、审图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 结语 《建筑设计常用规范速查手册(第三版)》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建筑设计行业从业者必备的“标准导航仪”。它以其精炼的内容、清晰的结构、前沿的更新和极强的实用性,帮助设计师们在复杂多变的规范体系中游刃有余,更精准、更高效地完成每一项设计任务,为建设更安全、更舒适、更可持续的建筑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