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城镇规划与园林绿化规范(修订版)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城镇规划与园林绿化规范(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文正 著,本社 编
图书标签:
  • 工程建设
  • 城镇规划
  • 园林绿化
  • 规范标准
  • 建筑工程
  • 设计规范
  • 行业标准
  • 技术指南
  • 城市建设
  • 绿化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060160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074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3-12-01
页数:78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城镇规划与园林绿化规范(修订版)》自1996年出版以来,方便了广大工程建设专业读者的使用,并以其“分类科学,内容全面、准确”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标准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定,对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和能源,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务院有关部委组织全国各方面的专家陆续制订、修订并颁发了一批新标准,其中部分标准、规范、规程对行业影响较大。为了及时反映近几年国家新制定标准、修订标准和标准局部修订情况,我们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中内容变动较大者再一次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14册。修订的2003年版汇编分别将相近专业内容的标准汇编于一册,便于对照查阅;各册收编的均为现行标准,大部分为近几年出版实施的,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标准的内容,该类汇编还收入了有关条文说明;该类汇编单本定价,方便各专业读者购买。
  该类汇编是广大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有关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目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50180—93
村镇规划标准 GB50188—93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80—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335—2002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 CJJ14—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1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89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02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 CJJ46—91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 CJJ47—91
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
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 CJJ64—95
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CJJ65—95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CJJ67—9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 CJJ/T87—2000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91—2002
城市容貌标准 CJ/T12—1999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 CJ28

前言/序言


《城乡规划设计导则与实施细则全集》 概述 《城乡规划设计导则与实施细则全集》是一部集理论指导、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于一体的综合性城乡规划学术专著。本书旨在为城乡规划的从业人员、管理者、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工具和参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合理、前瞻性的城乡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人居环境、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本书紧密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深入剖析城乡规划的各个环节,从宏观的战略决策到微观的技术细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规范。 内容结构与特色 本书内容涵盖了城乡规划的各个层面,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部分: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论 城乡发展战略与政策解读: 深入分析国家及地方层面的城乡发展战略,包括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解读相关政策法规,为规划的制定提供宏观指导。 规划理论的演进与前沿: 回顾城乡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最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如韧性城市、生态规划、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规划等,引导读者关注规划前沿动态。 规划技术与工具应用: 详细介绍当前城乡规划设计常用的技术手段和软件工具,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并阐述其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公众参与与协商式规划: 强调公众参与在现代规划中的重要性,介绍有效的公众参与模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在规划过程中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规划的评估与监测: 探讨规划实施后的评估机制和监测体系,如何对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总体规划编制技术: 详细阐述城镇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技术要求、审批程序等。重点关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核心要素的规划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南: 深入解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功能、编制原则、技术规程。涵盖用地分类、开发强度、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交通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等关键内容。 特定区域规划导则: 针对城市副中心、新区、旧城更新区、旅游度假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提供专门的规划编制导则和技术要点。 第三部分:专项规划与专业领域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规划: 探讨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策略,包括多中心结构、组团式发展、紧凑型发展等,以及如何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态。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详细介绍道路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系统的规划理念、技术标准和实施策略。关注绿色交通、智慧交通的发展方向。 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 聚焦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修复,绿地系统的层次与功能划分,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的设计要求。强调生态廊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 阐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以及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滨水区与海岸带规划: 针对滨水城市和沿海地区,提供专门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法,关注水资源保护、防洪减灾、生态修复、景观塑造等。 乡村规划与乡村振兴: 深入探讨乡村地域的特色保护、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规划支持。 智慧城市与数字规划: 介绍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城乡规划,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韧性城市与灾害韧性规划: 关注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台风等)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提出提升城市韧性的规划策略和技术方法。 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与管理 规划审批与法规依据: 梳理我国城乡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详细介绍规划的报批流程、审批要点和法律责任。 规划实施的监督与管理: 探讨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地执行。 规划许可与项目监管: 详细介绍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程序,以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规划监督管理要求。 城乡规划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 探讨如何对规划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评估,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特色 1. 系统性与全面性: 本书内容覆盖城乡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实践等各个方面,力求做到内容全面、体系完整。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对前沿规划理论的深入探讨,也注重对实际规划案例的分析和技术方法的阐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 前瞻性与创新性: 关注城乡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乡村振兴等,引入最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 4. 条理清晰与图文并茂: 采用清晰的章节结构,辅以大量的图表、示意图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5. 实用性与指导性: 旨在为城乡规划从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目标读者 高等院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 各级城市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员。 城乡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事务所、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等专业机构的规划师、设计师。 对城乡发展、城市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 《城乡规划设计导则与实施细则全集》不仅是一本知识的汇集,更是一套思想的启迪、能力的提升工具。希望本书能够为推动我国城乡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构建美好人居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所蕴含的对未来城市人居环境的期许。它所收录的许多规范,特别是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城市微气候调节、以及对无障碍环境的更高要求,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合规”层面,而是在积极引导行业向更具可持续性和人文关怀的方向发展。阅读其中关于城市公园的动态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指导性意见时,我感受到了一种从“工程建造”向“生态培育”的思维转变。它不再满足于种满树木的表象,而是要求我们去思考植物群落的长期健康、昆虫栖息地的营造,以及如何通过绿化来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这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汇编,它更像是行业内一次高层次的集体反思和自我提升的契机。对于年轻的规划师而言,这本书是他们建立专业世界观的绝佳起点;对于资深专家而言,它则是确保自己设计理念与时代同步的必要校准器。

评分

从宏观的城市治理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清晰的“治理语言”。在与政府部门、投资方沟通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一种标准化的、大家都认可的术语和数据去阐述我们的设计意图和必要性。这本书的每一个条款,都经过了官方的审定和时间的检验,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共同语境”。比如,在涉及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道和步道)的交叉口设计时,究竟是应该优先考虑机动车流速,还是行人安全距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这本书清晰地界定了不同密度区域下的最小净宽、视距要求,甚至连坡度变化都有明确的数值限制。这种“非黑即白”的规范描述,在面对充满主观判断的审美和功能博弈时,提供了一个无可辩驳的客观基准。它让复杂的问题变得可以量化、可以执行,是实现“理性城市建设”的基石之一。

评分

这本厚重的典籍摆在案头,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精炼而直指核心的书名——《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城镇规划与园林绿化规范(修订版)》。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城市建设的细节,特别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系到城市肌理和居民生活质量的规划与绿化问题。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套汇编时,我发现它的内容远超我最初的想象。它并非仅仅是对现有规范的简单罗列,而更像是一部体系化的、指导性的工具书。比如,它对不同等级城市在绿地率、开敞空间比例上的具体数值要求,以及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控制的量化指标,都有着极其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海绵城市”建设标准的章节,它不仅解释了理论基础,更是将雨水收集、下渗、滞留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参数都清晰地标注出来,对于我们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生态效益与工程可行性,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任何一个参与城市设计或管理的专业人士,都无法绕开它去谈论“规范性”与“前沿性”。它更像是一本案头的“执法手册”,任何一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坚实的依据。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一种略微怀疑的心态。市面上关于规划和绿化的参考书汗牛充栋,很多无非是把住建部、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各种文件重新编排组合一下,读起来干巴巴的,缺乏真正的“现场感”。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能洞察到不同地区、不同项目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会遇到的那些“灰色地带”。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部分,它对植物配置的抗逆性、乡土化选择的优先级,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层次划分。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与气候、土壤搏斗的景观设计师来说,简直是救星。我记得有一次做一个新区绿化方案,对耐盐碱植物的选择拿捏不准,最终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当时手边有这本书,对照其中关于区域气候带和特定土壤条件的规范指引,也许就能避免那次不小的挫折。它的“修订版”标签也很有意思,意味着它吸收了最新的技术迭代和理念更新,保证了其内容的“时效生命力”,这在快速变化的城市建设领域尤为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索引设计,体现了编纂者深厚的行业理解力,简直是为高效检索而生的。要知道,在处理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项目时,我们经常需要在规划红线、容积率计算、地下管线综合铺设和植被覆盖率要求之间来回切换查阅。如果工具书的结构混乱,光是找个规范条文就能耗费大量时间,这无疑是效率的巨大损耗。而这套《汇编》显然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按章节”分类,更是引入了“功能导向”和“技术需求”的双重分类体系。我注意到,它将与“公共空间界面处理”相关的规范,集中归类到一个模块,即使这些规范分散在不同的部委文件中,也被巧妙地聚合在一起。这种跨部门、跨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极大地提升了使用者在进行多专业交叉审核时的便捷性。对于项目经理而言,这本工具书无疑能有效降低因遗漏或误读某个关键规范而导致的合规风险。

评分

公司的同事正需要这种类型的书,赶紧购得了,很实用,现学现用!

评分

纸质一般,使用概率不高

评分

纸质一般,使用概率不高

评分

纸质一般,使用概率不高

评分

纸质一般,使用概率不高

评分

纸质一般,使用概率不高

评分

纸质一般,使用概率不高

评分

纸质一般,使用概率不高

评分

纸质一般,使用概率不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