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典藏:约翰·克利斯朵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发表于2024-11-23
文艺典藏:约翰·克利斯朵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激励了中外数代人的不朽经典,20世纪广为传颂的文学作品。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呕心沥血的传世译本,还原罗曼·罗兰汪洋恣肆的笔调,再现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磅礴史诗。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与其无法掩盖的万丈光芒震动文坛,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作品反映了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征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如罗曼·罗兰自己所说,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的遗嘱”。
江声浩荡,钟声复起……罗曼·罗兰以汪洋恣肆的浩瀚篇章,谱写出了一部充满激情与生命力的磅礴史诗。《约翰·克利斯朵夫》以主人公克利斯朵夫一生的历程,描述了一颗坚毅的灵魂如何战胜自己内心的敌人,从幼稚走向成熟;描述了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如何反抗虚伪的社会,抵制病态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克利斯朵夫个人精神的史诗,更是一部音乐的史诗,是千千万万心灵历程的写照,是激励了中外数代人的不朽经典。
正如罗曼·罗兰自己所说,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的遗嘱”。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1903年,罗曼·罗兰发表《贝多芬传》,引起当时公众的广泛关注。随后他开始撰写古今名人传记,宣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先后发表《米开朗琪罗传》《弥莱传》 《托尔斯泰传》 《甘地传》等作品。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等。1915年,为了表彰“他在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瑞典文学院授予罗曼·罗兰诺贝尔文学奖。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其中包括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丹纳等经典著作。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译作约五百万言。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理论,在音乐、美术、文学等诸多艺术领域均有高超的鉴赏力。
译者献辞傅雷
译者弁言傅雷
献词罗曼·罗兰
原序罗曼·罗兰
卷一·黎明0001
第一部蒙蒙晓雾初开,皓皓旭日方升0003
第二部天已大明,曙色仓皇飞遁0022
第三部日色曚昽微晦0055
卷二·清晨0085
第一部约翰·米希尔之死0087
第二部奥多0115
第三部弥娜0135
卷三·少年0173
第一部于莱之家0176
第二部萨皮纳0210
第三部阿达0248
卷四·反抗0293
卷四初版序0295
第一部松动的沙土0297
第二部陷落0362
第三部解脱0425
卷五·节场0501
卷五初版序0503
第一部0507
第二部0578
卷六·安多纳德0661
卷七·户内0733
卷七初版序0735
第一部0739
第二部0789
卷八·女朋友们0867
卷九·燃烧的荆棘0997
第一部0999
第二部1058
卷十·复旦1137
卷十初版序1139
第一部1142
第二部1172
第三部1222
第四部1248
译者弁言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克利斯朵夫肆无忌惮的抨击前辈的宗师,抨击早已成为偶像的杰作,抉发德国民族的矫伪和感伤性,在他的小城里树立敌人,和大公爵冲突,为了精神的自由丧失了一切物质上的依傍,终而至于亡命国外。(关于这些,尤其是克利斯朵夫对于某些大作的攻击,原作者在卷四的初版序文里就有简短的说明。)
至于强烈犷野的力在胸中冲撞奔突的骚乱,尚未成形的艺术天才挣扎图求生长的苦闷,又是青年期的另外一支精神巨流。一年之中有几个月是阵雨的季节,同样,一生之中有些年龄特别富于电力……
整个的人都很紧张。雷雨一天一天的酝酿着。白茫茫的天上布满着灼热的云。没有一丝风,凝集不动的空气在发酵,似乎沸腾了。大地寂静无声,麻痹了。头里在发烧,嗡嗡的响着;整个天地等着那愈积愈厚的力爆发,等着那重甸甸的高举着的锤子打在乌云上面。又大又热的阴影移过,一阵火辣辣的风吹过;神经像树叶般发抖……
这样等待的时候自有一种悲怆而痛快的感觉。虽然你受着压迫,浑身难过,可是你感觉到血管里头有的是烧着整个宇宙的烈火。陶醉的灵魂在锅炉里沸腾,像埋在酒桶里的葡萄。千千万万的生与死的种子都在心中活动。结果会产生些什么来呢?……像一个孕妇似的,你的心不声不响的看着自己,焦急的听着脏腑的颤动,想道:“我会生下些什么来呢?”这不是克利斯朵夫一个人的境界,而是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心灵在成长时期所共有的感觉。欢乐,如醉如狂的欢乐,好比一颗太阳照耀着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成就,创造的欢乐,神明的欢乐!唯有创造才是欢乐。唯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其余的尽是与生命无关而在地下飘浮的影子……
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创造是消灭死。瞧,这不是贝多芬式的艺术论么?这不是柏格森派的人生观么?现代的西方人是从另一途径达到我们古谚所谓“物我同化”的境界的,译者所热诚期望读者在本书中有所领会的,也就是这个境界。
“创造才是欢乐”,“创造是消灭死”,是罗曼·罗兰这阕大交响乐中的基调;他所说的不朽,永生,神明,都当作如是观。
我们尤须牢记的是,切不可狭义地把《克利斯朵夫》单看做一个音乐家或艺术家的传记。艺术之所以成为人生的酵素,只因为它含有丰满无比的生命力。艺术家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模范,只因为他是不完全的人群中比较最完全的一个。而所谓完全并非是圆满无缺,而是颠扑不破地、再接再厉地向着比较圆满无缺的前途迈进的意思。
然而单用上述几点笼统的观念还不足以概括本书的精神。译者在第一册卷首的献辞和这段弁言的前节里所说的,只是《克利斯朵夫》这部书属于一般的、平泛的方面。换句话说,至此为止,我们的看法是对一幅肖像面的看法:所见到的虽然也有特殊的征象,但演绎出来的结果是对于人类的一般的、概括式的领会。可是本书还有另外一副更错杂的面目:无异一幅巨大的历史画,——不单是写实的而且是象征的,含有预言意味的。作者把整个十九世纪末期的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民族史、艺术史来做这个新英雄的背景。于是本书在描写一个个人而涉及人类永久的使命与性格以外,更具有反映某一特殊时期的历史性。
最显著的对比,在卷四与卷五中占着一大半篇幅的,是德法两个民族的比较研究。罗曼·罗兰使青年的主人翁先对德国作一极其严正的批判:他们耗费所有的精力,想把不可调和的事情加以调和。特别从德国战胜以后,他们更想来一套令人作恶的把戏,在新兴的力和旧有的原则之间觅取妥协……吃败仗的时候,大家说德国是爱护理想。现在把别人打败了,大家说德国就是人类的理想。看到别的国家强盛,他们就像莱辛一样的说:“爱国心不过是想做英雄的倾向,没有它也不妨事”,并且自称为“世界公民”。如今自己抬头了,他们便对于所谓“法国式”的理想不胜轻蔑,对什么世界和平,什么博爱,什么和衷共济的进步,什么人权,什么天然的平等,一律瞧不起;并且说最强的民族对别的民族可以有绝对的权利,而别的民族,就因为弱,所以对它绝对没有权利可言。它,它是活的上帝,是观念的化身,它的进步是用战争,暴行,压力,来完成的……(在此,读者当注意这段文字是在本世纪初期写的。)尽量分析德国民族以后,克利斯朵夫便转过来解剖法兰西了。卷五用的“节场”这个名称就是含有十足暴露性的。说起当时的巴黎乐坛时,作者认为“只是一味的温和,苍白,麻木,贫血,憔悴……”又说那时的音乐家“所缺少的是意志,是力;一切的天赋他们都齐备,——只少一样:就是强烈的生命”。克利斯朵夫对那些音乐界的俗物尤其感到恶心的,是他们的形式主义。他们之间只讨论形式一项。情操,性格,生命,都绝口不提!没有一个人想到真正的音乐家是生活在音响的宇宙中的,他的岁月就寄于音乐的浪潮。音乐是他呼吸的空气,是他生息的天地。他的心灵本身便是音乐;他所爱,所憎,所苦,所惧,所希望,又无一而非音乐……天才是要用生命力的强度来测量的,艺术这个残缺不全的工具也不过想唤引生命罢了。但法国有多少人想到这一点呢?对这个化学家式的民族,音乐似乎只是配合声音的艺术。它把字母当作书本……等到述及文坛、戏剧界的时候,作者所描写的又是一片颓废的气象,轻佻的癖习,金钱的臭味。诗歌与戏剧,在此拉丁文化的最后一个王朝里,却只是“娱乐的商品”。笼罩着知识阶级与上流社会的,只有一股沉沉的死气:豪华的表面,繁嚣的喧闹,底下都有死的影子。
巴黎的作家都病了……但在这批人,一切都归结到贫瘠的享乐。贫瘠,贫瘠。这就是病根所在。滥用思想,滥用感官,而毫无果实……对此十九世纪的“世纪末”现象,作者不禁大声疾呼:可怜虫!艺术不是给下贱的人享用的下贱的刍秣。不用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但你只能用艰苦的奋斗去换来,等到“力”高歌胜利的时候才有资格得到艺术的桂冠……你们沾沾自喜的培养你们民族的病,培养他们的好逸恶劳,喜欢享受,喜欢色欲,喜欢虚幻的人道主义,和一切足以麻醉意志,使它萎靡不振的因素。你们简直是把民族带去上鸦片烟馆……巴黎的政界,妇女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却逃不出这腐化的氛围。然而作者并不因此悲观,并不以暴露为满足,他在苛刻的指摘和破坏后面早就潜伏着建设的热情。正如克利斯朵夫早年的剧烈抨击古代宗师,正是他后来另创新路的起点。破坏只是建设的准备。在此德法两民族的比较与解剖下面,隐伏着一个伟大的方案:就是以德意志的力救济法兰西的萎靡,以法兰西的自由救济德意志的柔顺服从,西方文化第二次的再生应当从这两个主要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发轫。所以罗曼·罗兰使书中的主人翁生为德国人,使他先天成为一个强者,力的代表(他的姓克拉夫脱(kraft)在德文中就是力的意思);秉受着古弗拉芒族的质朴的精神,具有贝多芬式的英雄意志,然后到莱茵彼岸去领受纤腻的、精炼的、自由的法国文化的洗礼。拉丁文化太衰老,日耳曼文化太粗犷,但是两者汇合融和之下,倒能产生一个理想的新文明。克利斯朵夫这个新人,就是新人类的代表。他的最后的旅程,是到拉斐尔的祖国去领会清明恬静的意境。从本能到智慧,从粗犷的力到精炼的艺术,是克利斯朵夫前期的生活趋向,是未来文化——就是从德国到法国——的第一个阶段。从血淋淋的战斗到平和的欢乐,从自我和社会的认识到宇宙的认识,从扰攘骚乱到光明宁静,从多雾的北欧越过了阿尔卑斯,来到阳光绚烂的地中海,克利斯朵夫终于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触到了生命的本体,握住了宇宙的真如,这才是最后的解放,“与神明同寿”!意大利应当是心灵的归宿地。(卷五末所提到的葛拉齐亚便是意大利的化身。)
尼采的查拉图斯脱拉现在已经具体成形,在人间降生了。他带来了鲜血淋漓的现实。托尔斯泰的福音主义的使徒只成为一个时代的幻影,烟雾似的消失了,比“超人”更富于人间性、世界性,永久性的新英雄克利斯朵夫,应当是人类以更大的苦难、更深的磨炼去追求的典型。
这部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据作者的自白,说它有如一条河。莱茵这条横贯欧洲的巨流是全书的象征。所以第一卷第一页第一句便是极富于音乐意味的、包藏无限生机的“江声浩荡……”
对于一般的读者,这部头绪万端的迷宫式的作品,一时恐怕不容易把握它的真际,所以译者谦卑的写这篇说明作为引子,希望为一般探宝山的人做一个即使不高明、至少还算忠实的向导。
一九四○年
文艺典藏:约翰·克利斯朵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艺典藏:约翰·克利斯朵夫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文艺典藏:约翰·克利斯朵夫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艺典藏:约翰·克利斯朵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傅雷先生翻译的世界巨著,强强联合,绝对好看
评分为京东物流点赞???
评分非常不错!
评分书的纸张质量一般
评分好喜欢这套书,上册已经看了有一半了,不过书的确很厚
评分非常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好喜欢这套书,上册已经看了有一半了,不过书的确很厚
评分ok
文艺典藏:约翰·克利斯朵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