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發展史(套裝上中下捲)》是近世中國文學通史著作中*重要的一部巨著。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真實而全麵地反映瞭中國文學的發展曆程。
《中國文學發展史(套裝上中下捲)》論述精彩,“成一傢之言”,在眾多同類著作中獨樹一幟,久享盛譽,廣為流傳,影響深遠,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與價值。
作者簡介
劉大傑(1904—1977),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傢。湖南嶽陽人,曾任上海大東書局編輯,安徽大學、暨南大學教授。建國後任復旦大學教授,並兼任中國作傢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早年從事小說創作以及外國文學的翻譯和研究,後緻力於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發展史》《<紅樓夢>思想與人物》《魏晉文人思想論》等。
目錄
上捲
重版前記
新序
第一章 殷商文學與神話故事
一 文學的起源
二 蔔辭時代的文學
三 周易卦爻辭中的古代歌謠
四 古代的散文盤庚
五 古代的神話故事
第二章 周詩發展的趨勢及其藝術特徵
一 《詩經》時代的社會形態
二 《詩經》與樂舞的關係
三 宗教性的頌詩
四 頌詩的演進
五 社會詩的産生與文學的進展
六 抒情歌麯
七 《詩經》的文學特色
第三章 社會的變革與散文的勃興
一 散文發達的原因
二 曆史散文
三 哲理散文
第四章 屈原與《楚辭》
一 南北文化的交流與楚國文化的發展
二 《楚辭》的特徵
三 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四 屈原文學的思想與藝術
五 宋玉
第五章 漢賦的發展及其流變
一 緒說
二 漢賦興盛的原因
三 漢賦發展的趨勢
四 漢代以後的賦
第六章 司馬遷與漢代散文
一 司馬遷的生平
二 《史記》的史學價值
三 《史記》的文學成就
四 《漢書》
五 漢代的政論文
六 王充的文學觀
第七章 漢代的詩歌
一 緒說
二 樂府中的民歌
三 五言詩的起源與成長
四 古詩十九首
五 《悲憤詩》與《孔雀東南飛》
六 結語
第八章 魏晉時代的文學思潮
一 魏晉文學的社會環境
二 文學理論的建設
三 魏晉小說
第九章 從曹植到陶淵明
一 曹植與建安詩人
二 正始到永嘉
三 陶淵明及其作品
第十章 南北朝的文學趨勢
一 形式主義文學的興起
二 新詩體的製作
三 山水文學與色情文學
四 文學批評
五 《世說新語》及其他小說
第十一章 南北朝的詩歌
上篇 南北朝的民歌
一 南方的民歌
二 北方的民歌
下篇 南北朝的詩人
一 南朝詩人
二 北朝詩人
三 附論隋代詩人
中捲
第十二章 唐代文學的新發展
一 緒說
二 唐詩興盛的原因
三 唐代的古文運動
四 唐代短篇小說的進展
五 唐代的變文
第十三章 初唐的詩歌
一 齊梁餘風
二 王績及其他詩人
三 初唐四傑
四 瀋宋與律體
五 陳子昂與詩風的轉變
第十四章 盛唐詩人與李白
一 緒說
二 王孟詩派
三 岑高詩派
四 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
第十五章 杜甫與中晚唐詩人
一 緒說
二 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
三 大曆詩人與張籍
四 白居易的文學理論與作品
五 孟韓的詩風
六 晚唐詩人
第十六章 詞的興起
一 詞的起源與成長
二 敦煌麯詞
三 晚唐詞人溫庭筠
四 五代詞的發展與花間詞人
五 李煜與南唐詞
第十七章 宋代的社會環境與文學發展
一 宋代的社會環境與文學趨勢
二 宋代的古文運動
第十八章 蘇軾與北宋詞人
一 宋詞興盛的原因
二 宋初的詞
三 詞風的轉變與都會生活的反映
四 蘇軾的詞
五 周邦彥及其他詞人
六 女詞人李清照
第十九章 辛棄疾與南宋詞人
一 時代的變亂
二 辛棄疾及其他詞人
三 格律派詞人
第二十章 宋代的詩
一 宋詩的特色與流變
二 歐陽修、蘇軾及其他詩人
三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四 陸遊及其他詩人
五 反江西詩派
六 遺民詩
七 北國詩人元好問
第二十一章 宋代的小說與戲麯
上篇 宋代的小說
一 誌怪傳奇的文言小說
二 宋代白話小說的興起
三 宋代的短篇小說
四 宋代的長篇小說
下篇 宋代的戲麯
一 中國戲麯的起源與演進
二 宋代的各種戲麯
下捲
第二十二章 元代的散麯與詩詞
一 元代社會與文學
二 散麯的産生與形體
三 詞與散麯
四 元代前期的散麯作傢
五 馬緻遠的散麯
六 睢景臣與劉緻
七 元代後期的散麯作傢
八 元代的詩詞
第二十三章 關漢卿與元代雜劇
一 雜劇的産生
二 雜劇的組織
三 元雜劇的演齣實況
四 雜劇興盛的原因
五 關漢卿的雜劇
六 王實甫與白樸
七 元雜劇前期其他作傢
八 雜劇的南移
九 結語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社會環境與文學思想
一 緒說
二 舊體文學的衰微
三 明初的詩文
四 擬古主義的興起和發展
五 唐宋派與歸有光
六 公安派與反擬古主義的文學運動
七 晚明的散文與詩歌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戲劇
一 南戲的源流與形式
二 《琵琶記》與元末明初的傳奇
三 傳奇的典麗化
四 雜劇的衰落與短劇的産生
五 瀋與吳江派
六 湯顯祖的戲劇
第二十六章 《水滸傳》與明代的小說
一 明代小說的特質
二 《三國演義》
三 其他講史小說
四 《水滸傳》
五 《西遊記》及其他
六 《金瓶梅》
七 纔子佳人的戀愛小說
八 晚明的短篇小說
第二十七章 明代的散麯與民歌
一 緒說
二 北方的散麯作傢
三 南方的散麯作傢
四 明代的民歌
第二十八章 封建社會的末期與清代文風的演變
一 清代的社會環境與舊體文學的總結
二 晚明文學思想的繼續
三 清初的散文
四 桐城派的古文
五 散文的新變
第二十九章 清代的詩歌
一 緒說
二 清初詩歌
三 遺民詩
四 康雍年間的詩歌
五 乾嘉詩風
六 鴉片戰爭前後的詩歌
七 詩界革命與清末詩歌
第三十章 《紅樓夢》與清代小說
一 蒲鬆齡與《聊齋誌異》
二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三 曹雪芹與《紅樓夢》
四 《鏡花緣》及其他
五 俠義小說
六 倡優小說
七 清末的小說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戲劇
一 緒說
二 清初的戲劇
三 洪與《長生殿》
四 孔尚任與《桃花扇》
五 雜劇傳奇的尾聲
六 昆麯的衰落與花部的興起
第三十二章 清代的詞麯
一 緒說
二 清初詞的三派
三 常州詞派的興起
四 晚清詞人
五 清人散麯與民歌
精彩書摘
《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捲)》:
《詩經》以後的三百年間,是理智思維發展的時代,是哲學、曆史散文勝利的時代。許多纔智之土,處在那激烈變化的社會裏,都以不同的立場觀點,用盡心力,討論政治、經濟、哲學上的各種問題,記述曆史上各種興亡盛衰的事跡。大傢都利用散文這一武器,在思想的戰綫上,展開劇烈的鬥爭。詩歌的聲音是消沉瞭,詩壇是冷落瞭。但詩的生命並沒有死亡,它在諸子哲學時代豐富的思想基礎上,在新興的散文時代的語言發展的基礎上,在民間的歌麯和音樂的基礎上,正積蓄著它們的力量和感情,準備唱齣更新鮮更美麗的歌聲。“大風雨過後,開齣來的花更香”,到瞭戰國後期的南方,以屈原為代錶的《楚辭》,開展瞭中國詩歌史上《詩經》以後的第二個春天。
一、南北文化的交流楚國的祖先,據說是黃帝的後裔,鬻熊之子事文王,熊繹(鬻熊的後代)在成王時代,封於楚地。西周時代,北方的君主諸侯把楚國都看作是南方的蠻族。如《小雅·采芑》說:“蠢爾蠻荊,大邦為讎……顯允方叔,徵伐玁狁,蠻荊來威。”這是周宣王南徵楚國的敘事詩。荊上加一蠻字,同北方的異族玁狁對舉,很可知道北方對於楚人的輕視態度。再如時代較晚的《魯頌·閟宮》說:“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北方的戎狄,南方的荊舒,一概看作蠻族,而加以膺懲的事,這口氣是更大的。不僅中原人的態度是如此,就是楚國人自己,也承認自己是蠻夷。如《史記·楚世傢》說:“熊渠日: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日: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自己稱蠻夷,對方稱中國,這更可說明楚國在當時政治上的地位。
楚國在江、淮流域一帶,很早就與殷商的文化發生淵源。殷商滅亡以後,它的文化分為兩個支流,一支在北方周人的手下溶和發展,另一支則在宋、楚的南方保存。楚國雖被稱為蠻夷,其文化來源,與周民族同樣,是受殷商的影響。但是後來因為中原政治經濟的迅速進步,北方文化發展迅速,而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中心。楚國文化是較為落後的。
楚國在西周時代,努力擴展地盤,到瞭春鞦,軍事政治都有瞭進步,於是開始嚮北方進取瞭。楚莊王是五霸之一,觀兵問鼎,聲威赫赫,昔日稱為荊蠻的楚人,也在中原的政治舞颱上露瞭頭角,掌握著操縱政治的大權。當時長江一帶的大小國傢,都先後閤並於楚。所謂“周之子孫封於江、漢之間者,楚盡滅之”;“漢陽諸姬,楚實盡之”,都是真實的情形。這樣一來,楚的版圖擴大瞭自不必說,最要緊的是在文化方麵增進瞭許多新原素新力量,促進南北文化的交流。稱雄爭霸,遠交近攻,於是南北諸侯的交涉日趨頻繁,會盟聘問的事也日益加多瞭。中原較高的文物製度、思想文化,自然會為南方的民族大量吸收。到瞭戰國,這種南北文化匯流的現象更是明顯。許多南方學者,到北方去留學,北方的人士,也都到南方來遊曆。思想的交融,文學的感染,更加密切起來,這就加速瞭楚國文化的發展。一部《詩經》,在春鞦時代,是列國使臣的教科書,我們隻要看看當日外交界的賦詩、歌詩事件的流行,便可明瞭。但在那時候,楚國君臣上下,很多人都能引用《詩經》來談話瞭。
……
前言/序言
我和劉大傑先生隻見過兩三麵,未能有機會得到他針對我個人的教誨,但對先生的風采,至今還有印象,至於聽復旦中文係前輩老師們談論劉先生,那就很多瞭。
劉先生的人生經曆,在他那一輩學人中要算是比較特彆的。先生有一部長篇自傳小說《三兒苦學記》,記述瞭他早年生活的艱難:自幼失怙,傢境貧寒,種過地,做過童工……在睏苦中勤奮攻讀,考入免學費的旅鄂中學,這纔給自己造就瞭轉機;以後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2),繼而東渡日本,進入著名的早稻田大學研究院研究歐洲文學(1926),前景遂不斷開闊起來。二三十年代成名的學者,大多有比較良好的傢庭經濟條件和文化背景,而劉先生在這方麵的憑依是極少的,除瞭母親曾給他以最初的文學啓濛,一路走來主要是靠個人的奮鬥。
對劉大傑先生一生有重要影響的人物是鬱達夫。劉先生在武昌高師讀書時,鬱達夫正在那裏教書,二人結為莫逆之交。正是在鬱達夫的激勵下,他開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成為創造社的後起之秀,然後轉入文學研究。細想起來,這二人的性情也確有很多的相近之處。愛好自由浪漫的生活以及浪漫的文學,真率誠懇,赤子之心始終不泯,是最明顯的地方。吳中傑先生記劉先生的話雲:“他說他之所以得病,皆因年輕時候喝酒啊、鬧啊,鬧得太厲害瞭。”這個“鬧”也常常是和鬱達夫在一起。一般早年經曆艱睏的人,心理上難免留下些陰影,為人比較警戒,多少有些窘迫,但劉大傑先生卻不是這樣,他是灑脫自如的,對人不大防範,雖有時沮喪傷感,卻還是神采飛揚的情形居多。我想這和他聰明多纔有關吧,聰明也是一種財富,可以抵敵他人彆樣的優越,因而就活得自信瞭。
說起劉大傑先生的纔氣,那在復旦中文係是眾口一詞的,好像誰也不在這方麵跟他比高低。單以著作類型、學術範圍而論,在文學創作上,劉先生齣版過長、短篇小說,劇本,舊體詩集;劉先生也是民國前期一位重要的翻譯傢,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嚮國內譯介過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施尼茨勒、傑剋·倫敦等許多歐美重要作傢的作品,對日本、印度的文學也作過較為係統的介紹;在外國文學研究方麵,他著有《德國文學概論》、《錶現主義的文學》、《東西文學評論》等多種專著;在中國哲學研究方麵,他的《魏晉思想論》是一部享譽很廣的名著;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麵,《中國文學發展史》當然是最有代錶性的,另外他所主編的《中國文學批評史》流傳也相當廣。你不能不贊嘆:洵乎多纔!
中國文學發展史(套裝上中下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文學發展史(套裝上中下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