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

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伟,郞小娇 著
图书标签:
  • 代码架构
  • 软件设计
  • 项目实战
  • Java
  • 微服务
  • 分布式系统
  • 系统设计
  • 架构模式
  • 代码质量
  • 重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701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455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你是否还在为了“三层”而“三层”?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分层。

你是否还在为项目中难以维护的SQL语句而头疼不已?

你是否还不知道MongoDB这样的非关系型数据库也可以使用ORM框架?

你是否对前端或测试这些领域也一无所知?

你是否面对高并发时手足无措?

……

本书将以轻松幽默的风格解决你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个真实的项目案例——“晋商卡”从无到有的整个开发过程为主线,用大话的语言风格,风趣幽默地讲解了代码架构的相关知识。本书通过5个人物角色,模拟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以对话形式抛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让你在身临其境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代码架构的知识。

本书涵盖的主要内容有敏捷开发的方法论、项目开发流程、传统的三层架构、源代码管理、几种常见的实体关系模型、使用IoC和接口、使用缓存和静态页面减少服务器压力、在项目中使用消息队列、尝试使用前端框架、微信公众号开发及小程序开发。

本书适合对代码架构感兴趣的初学者和爱好者阅读。另外,高校学生和参加软件开发的培训学员也可将本书作为兴趣读物。对于初入职场还比较迷茫的程序员,本书可以作为一本提高读物来阅读。建议阅读本书的读者具有一定的C#语言基础。

一分钟了解本书精华内容

引言

故事从一个电商开始

为什么是三层

ORM实体关系映射

换个数据库试试

越俎代庖搞稿测试

神奇的缓存

程序员眼中的前端

人生中的第*次高并发

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

田伟

自称MOL。长期从事软件开发及团队管理工作。擅长代码框架的搭建和优化。善于将敏捷方法论用于项目开发中,从而提高团队的开发效率。坚持一个原则,即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应该分享给大家。提倡软件开发不仅需要“工匠精神”,也需要“懒人”精神。喜欢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讲述技术问题,并以此风格著有《ASP.NET入门很简单》一书,颇受读者好评。

郎小娇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现任职于某著名互联网公司,任产品经理。对方法论有独特的见解,尤其对敏捷开发的方法论颇有见解。经常把“哲学思维”用于工作。善于使用不同的方法论指导项目成员的工作,规避项目的风险。曾主导过某大型购物网站的架构工作,以及主要模块的设计实现。


精彩书评

只是因为在书丛中多看了你一眼,就再也没能忘记你的内容和风格。难得有计算机类的书籍能让人如此轻松愉悦地读完。阅读这本书,不仅能让你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欢乐,还能让你有很丰厚的技术收获。相比大多数软件开发类图书,《大话代码架构》这本书分享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还有对开发思想的领悟,值得一读。

——牛昭 中体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一本好书,就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隔三差五地想见他一面。MOL与郎小娇的大作《大话代码架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书中以情景对话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与代码架构相关的很多开发知识,不仅有原理性讲述,还有大量的原创实践,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阅读!

——王化军 优板科技、京融界、京钱客、京融客联合创始人

作为MOL的同事,很高兴向大家推荐《大话代码架构》这本书。书如其人,风趣幽默,又不失内涵。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经过作者的大话式解读之后,马上变得通俗易懂,活灵活现,让人很容易理解。如果你还不知道代码架构为何物,或者你在程序架构的道路上走得比较迷茫,那么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徐鸿飞 中体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经理、信息显示游戏项目负责人


目录


序言

前言

引言 1

一个架构师的例子 1

背景及人物介绍 3

我们的目标 3

第1篇 需求与三层架构

第1章 故事从一个电商网站开始 6

1.1 需求?需求! 6

1.2 敏捷开发简介 8

1.3 UI——用户界面 9

1.3.1 从UE说起 9

1.3.2 HTML 5 & CSS 3 9

1.3.3 微信 10

1.4 数据库 10

1.4.1 PowerDesigner设计工具 11

1.4.2 关于SQL语句 12

第2章 为什么是三层 14

2.1 MOL带兄弟们去吃饭 14

2.2 动手写一个三层结构 16

2.2.1 DAL层的实现 17

2.2.2 BLL层的实现 18

2.2.3 UI层的实现 19

2.3 简说MVC 20

2.3.1 纠正一下老师的说法 20

2.3.2 MVC的第一个程序 21

2.3.3 为什么要用MVC之我见 25

2.4 向三层代码中加入面向对象 25

2.4.1 实例化数据库表 26

2.4.2 增加数据库操作类 29

2.4.3 加强版的数据库操作类 30

2.5 小说代码管理 33

2.5.1 什么是代码管理软件 34

2.5.2 TFS管理软件 36

2.5.3 SVN管理软件 40

2.5.4 Git管理软件 41

2.6 小结 51

第3章 ORM实体关系映射 52

3.1 说说OCP开放封闭原则 52

3.2 解耦第一步——接口要上位 53

3.2.1 代码结构的前提 53

3.2.2 创建接口层 56

3.3 解耦第二步——工厂模式解决new的问题 58

3.4 Spring.NET横空出世 61

3.4.1 酒文化发展史 61

3.4.2 神奇的IOC 62

3.4.3 引出Spring.NET 64

3.5 我不想写SQL语句 67

3.5.1 什么是ORM 68

3.5.2 ORM之iBATIS.NET 70

3.5.3 ORM之NHibernate 75

3.5.4 ORM之EF 86

3.5.5 懒人无敌 93

3.5.6 完成查询操作 106

3.5.7 数据库先行、模型先行、代码先行 109

3.6 小结 110

第2篇 NoSQL和测试

第4章 换个数据库试试 112

4.1 客户总有一些非分的想法 112

4.2 MongoDB简介 113

4.2.1 安装&配置 114

4.2.2 可视化工具 116

4.2.3 MongoDB的基本操作 119

4.3 .NET操作MongoDB 121

4.4 让NoSQL面向对象 123

4.4.1 实体抽象 124

4.4.2 操作抽象 132

4.5 NoSQL题外话 135

4.6 关于日志 136

4.6.1 为啥要写日志 136

4.6.2 如何写日志 138

4.6.3 注意事项 144

4.7 小结 145

第5章 越俎代庖搞搞测试 146

5.1 简单说测试 146

5.2 冒烟测试 147

5.3 黑盒测试 148

5.4 单元测试 149

5.4.1 单元测试是什么 150

5.4.2 如何进行单元测试 150

5.4.3 测试驱动开发 161

5.5 白盒测试 162

5.6 压力测试 163

5.7 其他测试 163

5.8 小结 163

第3篇 高精尖技术

第6章 神奇的缓存 166

6.1 网站崩溃了 166

6.2 缓存是什么 168

6.3 微软提供了缓存 170

6.4 自己做缓存 173

6.5 第三方缓存 176

6.5.1 MemCache缓存 178

6.5.2 Redis缓存 189

6.5.3 把缓存抽象出来 197

6.5.4 读写分离 198

6.6 利用模板引擎生成静态页面 198

6.6.1 初识NVelocity 200

6.6.2 使用NVelocity生成静态页面 207

6.6.3 静态页面带来的问题 211

6.7 CDN的加入会大大减少服务器的压力 212

6.8 小结 213

第7章 程序员眼中的前端 215

7.1 常见的前端框架 216

7.2 尝试EasyUI 220

7.2.1 基础框架 220

7.2.2 常用的控件 232

7.2.3 小说权限分配 247

7.3 其他的前端框架 264

7.3.1 Bootstrap框架 264

7.3.2 jQuery UI框架 265

7.4 小说HTML 5 265

7.5 小结 266

第8章 人生中的第一次高并发 267

8.1 网站又崩溃了! 267

8.2 从相亲说起 268

8.3 简述消息队列 270

8.3.1 串行设计 270

8.3.2 多线程设计 271

8.3.3 消息队列设计 274

8.4 常见的消息队列 275

8.4.1 MSMQ消息队列 275

8.4.2 RabbitMQ消息队列 282

8.5 小结 288

第9章 微信公众号 289

9.1 李老板出场,请热烈鼓掌 289

9.2 初探微信公众号 290

9.2.1 申请订阅号 291

9.2.2 小机器人 294

9.2.3 把晋商卡挂到微信公众平台上 298

9.3 微信小程序 299

9.3.1 微信小程序是什么 299

9.3.2 写一个简单的Demo 300

9.4 微服务 310

9.5 MongoDB数据库 312

9.6 大数据 314

9.7 小结 316


前言/序言

序言

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时隔4年,Nokia终于带着情怀回归了。

苹果也迎来了10周年纪念。

微信小程序对个人用户开放了。

2017年是一个非常强调“工匠精神”的一年,但是MOL(即笔者本人)在本书中强调的是“懒人精神”。不管你承认与否,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不劳而获。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MOL只能教大家做最少的事情来赚取更多的休息时间及陪伴家人的时间,这就是我所谓的“懒人精神”。

有些读者可能好奇为何笔者给自己起了MOL这个奇怪的笔名。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2014年出版的《ASP.NET入门很简单》一书中有过交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那本书。

凡属过往,皆为序章。

写《ASP.NET入门很简单》的时候,MOL刚刚结婚。在写本书的时候,MOL已经有了幸福的三口之家,宝宝已经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并且还会跟MOL抢键盘。我的妻也在为这个幸福之家努力奋斗。想想自己真是幸运。虽然本书写得艰苦,家庭工作琐事也繁多,但是为了自己的这份幸运和广大期待本书已久的“摩丝”(MOL的粉丝),即使再艰苦,MOL都没有放弃。

所谓更牛,只是换个“罪”受。

作为一个技术宅男,MOL更愿意每天只对着计算机写写代码就可以完成自己养家糊口的任务。理想总是那么丰满,而现实又是如此骨感。对于一个职业程序员来说,MOL的经历还算比较丰富。记得图书市场上出版过一本《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后来这个有点无厘头的书名成了一句经常被人引用的调侃语。在此MOL也想把这句话改改,和朋友们说“不想当程序员的艺术家不是好魔术师”。非常幸运,这几种职业MOL都做过,也希望读者朋友们的职业经历丰富一些。

在我带领自己的技术团队做项目的时候,经历过痛苦,也经历过欢笑。我一直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在本书中出现的刘朋、岳鹏辉、李冲冲他们3个人,悟性非常高,而且颇有自己的见解。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他们将以真实名字在本书中出现。

MOL不是大牛,只是愿意把自己的经历与更多的人分享。所以,本书中并没有讲解非常高、精、尖的技术,而是带领大家走进了“懒人”的世界。每个程序员都会进入迷茫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以希望本书能从另一个也许大家从未思考过的角度给大家一些启发。

从你翻开本书的第一页开始,MOL相信你已经准备好换一种“受罪”的方式了,那你离“更牛”也就不远了!

最后,MOL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干!对于MOL和大多数的“摩丝”来说,恐怕我们要脱掉秋裤,加油跑了!

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今年,2017年,我要成为一个“懒人”!

田伟

前言

架构(Architecture)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同。业界流行一句笑话:

Architecture is like teenage sex, everybody talks about it,nobody really knows what it is.

当然,MOL也不可能给出一个关于架构的准确定义。MOL更愿意把架构归为哲学的范畴。架构本身其实和软件开发并无太大关系。一个国家有自己的管理体系;一个公司有自己的组织架构;一个家庭也有独特的男权或女权的特色,小到一个人;也是可以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每个事物都是由一个个更小的事物组合而成的,而这些其实都与架构相关。

在宏观世界里,所有的国家公民构成了一个国家主体,国家主体对每个公民进行管理和约束,这是架构。

在微观世界里,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转动,始终不会脱离原子核的管辖范围。而原子核和电子又组成一个原子。原子对电子、质子、中子的管理就是架构。

本书的读者一定是软件行业的高手或菜鸟,那我们就回到软件编程的世界里。

每个软件项目都是由代码和服务器构成的,如何统筹安排代码和服务器,就是架构的范畴了。

一个项目可能要使用多台服务器,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CDN……如何针对不同的要求对服务器进行选型,这是架构;如何统一管理这些服务器,这是架构;如何让这些服务器平稳运行,这也是架构。

开发项目使用什么语言,是Java还是Node.js?选用什么数据库,是Oracle还是MongoDB?这是架构。

具体到开发过程中,某个模块应该如何安排,是交给DBA(数据库管理员)用存储过程来实现,还是让C#程序员访问数据库实现?这是架构。

在写C#代码的时候,采用三层架构,还是MVC?这是架构。

如何写日志,是使用I/O读写文件?还是采用log4net?或者是AOP切片写日志?这是架构。

甚至具体到某种技术的时候,也有架构。比如MOL规定项目要使用MVC架构,那么使用微软的MVC,还是Spring的MVC?这都是架构。

可见,架构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弱水三千,MOL只给一瓢。本书将从代码架构的角度来让大家一窥架构的真面目。

C#是一门非常优雅的编程语言(当然MOL并无编程语言的偏见),所以本书中所有的代码都以C#语言来描述。

本书特色1.风趣幽默

MOL一直比较反对平铺直叙的讲解方式,所以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比较幽默的。在本书的内容中将出现3个与MOL并肩作战的兄弟(公司老大邓总不在此列),以对话形式抛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案例分析

本书中只有一个项目“晋商卡”,但MOL会带着大家见证“晋商卡”从无到有的过程,大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向循规蹈矩说NO

正如MOL在结语中所说,2017年是一个强调“工匠精神”的一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精益求精地做自己的事情。但MOL要分享给大家的是一种懒人精神,我们不愿意日复一日地重复昨天的自己,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做更少的事情,却有更多的收获。

本书内容及体系结构第1篇 需求与三层架构(第1~3章)

本篇详细介绍了项目开发的前置节点——需求,并对常见的三层架构给出了分析。在第1篇中提出了面向对象的重点概念,并让大家初步认识抽象的过程。

相信很多人一定被书中大段的SQL代码搞得云里雾里,不用担心,在第3章中MOL将带领大家完成懒人的第一步——如何不写SQL代码。

第2篇 NoSQL和测试(第4、5章)

NoSQL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和技术。在第4章中将通过讲解MongoDB来介绍NoSQL如何使用,并且纠正大家的一个错误观念:NoSQL和ORM不能搭配使用。

第5章分享了测试的工作,并讲解了单元测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让大家在收获的同时,也能理解测试工程师在工作中所要面临的一些痛苦。

第3篇 高精尖技术(第6~9章)

任何一个网站项目,似乎都绕不开“缓存”这个神奇的空间。缓存用得好,可以加快系统的反应速度。如果缓存用得不好,不仅用户体验差,还可能造成服务器宕机。第6章就分享了如何使用缓存。

每个程序员都有一个全栈的梦想,而前端又是全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7章讲解了如何使用EasyUI来搭建前端。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商网站都会做一些抢购或促销活动,当然这就使得网站不可避免地面临高并发。如何处理高并发呢?第8章将通过讲解消息队列,来说明如何应对高并发。

微信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2017年3月27日这一天,微信小程序也对个人用户开放了。我们如何把“晋商卡”挂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又如何开发微信小程序呢?这些问题都将在第9章中解决。

本书读者对象

l 对代码架构感兴趣的初学者;

l 对代码架构感兴趣的爱好者;

l 高校学生和相关培训学校的学员;

l 初入职场需要提高开发水平的开发人员。

因为书中所有的代码都以C#语言来描述,所以本书读者如果有一定的C#语言基础更佳。

本书配套资源

为了方便读者高效地学习,本书特意提供了以下配套资源:

l 本书源代码文件;

l 本书涉及的一些开发工具的安装包。

本书作者

本书主要由田伟(就是笔者MOL)和郎小娇主笔编写。其他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李小妹、周晨、桂凤林等。

读者阅读本书时若有疑问,可以发邮件到hzbook2017@163.com以获得帮助。



大话代码架构:从宏观到微观,解锁高质量软件的奥秘 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时代,软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复杂性也日益攀升。如何构建出稳定、可维护、高性能且易于扩展的软件系统,成为了每一个软件工程师必须面对的挑战。本书——《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充满探索与实践的旅程,旨在带领读者从宏观的系统视野出发,深入到微观的代码设计层面,理解并掌握构建高质量软件的核心原则与方法。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卓越的代码架构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工程智慧与实践经验的结晶。 它关乎于如何有效地组织代码、如何清晰地划分模块、如何优雅地处理复杂性,以及如何确保系统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我们相信,掌握了优秀的架构思维,就能事半功倍,避免陷入“代码泥潭”,从容应对项目的挑战,甚至引领技术方向。 为什么架构如此重要? 在深入探讨具体架构模式和实践之前,我们先要理解架构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关键作用。一个良好的架构,能够: 提高开发效率: 清晰的模块划分和接口定义,使得团队成员能够并行开发,减少沟通成本和相互依赖。 增强代码可维护性: 模块化和低耦合的设计,让代码更容易理解、修改和调试,降低了维护的难度和风险。 保障系统可扩展性: 预留的扩展点和清晰的边界,使得在需求变化时,能够更容易地增加新功能或修改现有功能,而不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提升系统性能: 合理的架构设计能够优化资源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I/O操作,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降低技术债务: 避免“意大利面条式”的代码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修改,从源头上减少技术债务的累积。 促进团队协作: 统一的架构规范和设计模式,能够让团队成员更容易理解彼此的代码,形成高效的协作机制。 反之,糟糕的架构则可能导致项目停滞不前,Bug频出,开发成本高昂,最终走向失败。因此,架构的学习和实践,是区分普通开发者与资深工程师的关键一步。 本书将带您穿越的架构地图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将复杂的架构概念层层剥开,辅以丰富的实战案例,让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们将从最基础的“为什么”和“是什么”出发,逐步深入到“怎么做”。 第一部分:架构的基石——理解与原则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一起回顾软件架构的演进历史,从早期的简单结构到如今复杂多样的模式。我们会重点探讨一些贯穿始终的通用架构原则,例如: 关注点分离(Separation of Concerns, SoC): 如何将不同的功能模块、业务逻辑、用户界面等分离,形成职责清晰的代码单元。 高内聚、低耦合(High Cohesion, Low Coupling): 理解这两个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在实际设计中指导我们。 SOLID 原则: 这是面向对象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五项基本原则(单一职责、开闭、里氏替换、接口隔离、依赖倒置),我们将详细解析它们如何在架构层面发挥作用,构建出易于理解、扩展和维护的代码。 KISS 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 保持设计的简洁性,避免过度设计。 DRY 原则(Don't Repeat Yourself): 避免代码冗余,提高复用性。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简单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直观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经典架构模式——前人的智慧结晶 掌握了基本原则,我们就可以开始探索各种经典的架构模式。本书将深入剖析几种最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架构模式,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 从最基础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到更细粒度的划分,理解其如何组织软件的纵向结构。 MVC(Model-View-Controller)及其变种: 深入理解其核心思想,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Web开发、桌面应用等不同领域。 MVVM(Model-View-ViewModel): 探讨其在现代前端开发中的重要性,以及与MVC的区别和优势。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这是当前非常流行的架构风格。我们将详细讨论其定义、优势、挑战,以及如何拆分服务、服务间的通信、服务治理等关键议题。 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EDA): 学习如何通过事件来解耦系统,实现异步通信和响应式设计,特别是在复杂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 管道-过滤器架构(Pipes and Filters Architecture): 理解其在数据处理和流式计算中的应用。 对于每种架构模式,我们都会从其产生的背景、核心思想、关键组成部分、典型应用场景、优缺点分析等多个维度进行讲解,并提供实际项目中的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亲身感受不同架构模式的“味道”。 第三部分:从宏观到微观——架构在项目中的实践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架构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落地能力。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聚焦于项目实战,将前面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的项目开发中。 需求分析与架构选型: 如何根据项目需求、团队能力、技术栈等因素,做出合理的架构决策。 模块划分与组件设计: 如何将一个大型系统拆分成独立的、可管理的模块和组件,并定义清晰的接口。 API设计与通信: 探讨RESTful API、RPC等不同的通信方式,以及如何设计出易用、健壮的API。 数据持久化架构: 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的选择与集成,以及数据访问层的设计。 缓存策略与性能优化: 如何利用缓存技术提升系统响应速度。 异步处理与消息队列: 如何通过消息队列实现解耦和高吞吐量的异步处理。 安全性设计: 如何在架构层面考虑认证、授权、数据加密等安全问题。 可观测性设计: 日志、监控、链路追踪等,如何构建易于诊断和排查问题的系统。 重构与演进: 软件架构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架构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重构,使系统能够持续演进。 我们会通过贯穿全书的“实战项目”,从零开始,逐步搭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将亲眼见证架构选择如何影响项目的开发进程,如何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完成一个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第四部分:进阶话题与未来趋势 在掌握了基础的架构知识和实践经验后,本书还将触及一些更深入的领域,帮助读者拓展视野,展望未来: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 DDD): 深入理解如何围绕业务领域来设计软件,构建出与业务高度一致的模型。 DevOps 与架构: 探讨敏捷开发、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等实践如何与软件架构相辅相成。 云原生架构: 容器化、微服务、声明式API等云原生技术如何重塑软件架构。 无服务架构(Serverless Architecture): 了解其优势与适用场景。 谁适合阅读本书?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非常广泛,包括: 初、中级软件工程师: 希望系统学习软件架构知识,提升代码设计能力,摆脱“代码搬运工”的标签。 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 渴望深入理解架构的本质,解决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架构困境。 技术负责人/架构师: 寻求巩固和拓展架构知识,为团队和项目做出更优的架构决策。 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 希望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更具实践价值的架构指导。 结语 《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伙伴,陪伴您在软件架构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 建立起系统性的架构思维, 从更高的维度审视软件设计。 掌握多种经典的架构模式, 并能灵活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提升代码设计与重构的能力, 编写出更加健壮、易于维护的代码。 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我们邀请您一同踏上这场关于代码架构的精彩旅程,解锁构建高质量软件的奥秘,让您的开发生涯更加顺畅与高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项目实战版”几个字,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架构设计并非纸上谈兵,它最终是要落地到具体的代码和项目中去的。我理想中的架构书籍,应该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怎么”做。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架构设计方法论,并且能够通过丰富的项目案例来佐证这些方法论的有效性。我想看到书中是如何分析业务需求,如何从中提炼出架构设计的关键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关键点构建出灵活、可维护、可扩展的系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不同复杂度项目的架构演进过程,从最初的简单设计,到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优化的过程。此外,我也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在项目中常见的架构误区,以及如何避免这些误区。如果书中还能涉及到一些关于灰度发布、A/B测试、或者性能监控等与架构实践紧密相关的内容,那将是锦上添花了。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构建健壮、高效代码架构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作为一名在开发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切体会到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提升工程能力的,往往是那些在真实项目中的实战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我深入代码的骨架,理解那些支撑起庞大系统的“幕后英雄”——架构。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各种架构模式的介绍,更希望看到作者是如何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根据业务需求、团队情况、技术选型等因素,一步步演进和优化架构的。这本书如果能做到“实战”,我希望它能包含不同类型项目的架构演变过程,比如从单体到微服务,或者在特定领域(如电商、社交、游戏)中的典型架构设计。我更希望看到书中能详细讲解如何处理架构中的各种挑战,比如如何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安全性,以及如何在团队协作中保持架构的一致性。这样的内容,对于我提升自己的架构设计能力,以及带领团队构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将会有巨大的帮助。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内容充实,厚度适中,封面上的插图也很有趣,给人一种轻松学习的氛围。我之所以对它抱有很高的期望,是因为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架构,而不是简单地“怎么”去套用模板。对于架构设计,我总觉得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工程哲学和设计原则,理解了这些,才能举一反三,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这本书的名字“大话代码架构”本身就带有一种深入浅出的意味,我猜想作者一定是有很多实践经验,并且善于将复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案例分析,不仅仅是代码示例,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代码背后的设计思路、权衡取舍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清晰的架构设计思维体系,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思考代码的组织方式,从而写出更高质量、更具生命力的代码。另外,我也对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关于技术债务、性能优化、或者分布式系统架构等进阶话题非常感兴趣,这些都是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忽视的挑战。

评分

“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这个书名传递出一种深入骨髓的实在感。我曾接触过一些只讲理论的架构书籍,虽然能学到一些概念,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真正应用到工作中。而“项目实战版”这几个字,则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是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书。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在真实项目场景下诞生的架构解决方案。我期望作者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分享他在项目实战中遇到的各种架构难题,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攻克这些难题的。这包括但不限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如何平衡不同架构组件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性能与可维护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地推行和维护架构。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涵盖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例如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API网关,如何构建一个可靠的消息队列系统,或者如何在微服务架构下实现服务间的通信和数据一致性。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通用的架构原则,并辅以大量具体的代码示例和项目演练,那将是对我莫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书名“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也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讲技术实操的。我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被“项目实战”这四个字打动的。我一直觉得,光看理论很难真正掌握架构设计,毕竟架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而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实践。这本书的副标题恰好迎合了我这种学习需求,我期待它能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构建稳健、可扩展、易于维护的代码架构。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给出一些现成的架构模式,更能分析这些模式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在实际项目中如何进行权衡和取舍。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他在项目实践中遇到的坑,以及如何规避这些坑的经验,这样对初学者来说会非常有价值。毕竟,理论知识是一回事,实际落地又是另一回事,书中能把这两者完美结合,那绝对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主流的开发语言和框架,比如Java、Python或者Spring Boot等,以及它们在架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如果能有不同技术栈的案例,那就更好了,可以拓宽我的视野。

评分

正品,价格便宜。很喜欢京东购物。为了京豆,就评论了。

评分

书并不厚,但内容不错,注重实际,很有学习价值

评分

挺有意思,建议购买

评分

学习架构的书籍

评分

挺好的 就是不是自营的速度还是有点慢

评分

看完有2个感觉:

评分

之前听闻架构即未来,后来看到这本数据即未来,索性就买下了。

评分

学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不错的书,很喜欢,讲解很详细。希望能够继续出下去.

评分

经典之作,必读之作,必须赞一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