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跟当代艺术家曹海梅学编中国结
★一双手、一根线,轻松编制手链、项链、耳坠等实用物件
★多色绳材演示步骤,一步一图,一看就懂
★实物拍摄,彩色印刷,文字讲解
★由简入难,近百种编结技法,轻松进阶
内容简介
本书堪称中国结大全,涵盖了有关中国结从材料选择到成品展示、基本手法到复杂编绾、传统技艺到创意设计等各方面的信息。书中介绍了90种中国结结式的编制技法及8种结饰组合设计和创新制作技巧,让你轻松入门并进阶。编结技法一步一图,采用多色绳材编号演示,手把手教你编制手链、项链、耳坠等实用小物件。快准备好绳材,来创作属于你自己的中国结饰品吧!
作者简介
曹海梅,1967年出生于北京,时装设计师、画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出身于艺术世家,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熏陶,9岁开始学习工笔画。早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后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从1993年起教授中国结课程,并长期从事艺术设计和教学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创意设计经验。出版有《中国结艺——基础入门》(2001年)、《中国结编结技法大全》(教学光盘,2001年)、《中国结编结宝典》(2002年)、《编教编学中国结》(中英文教学光盘,2002年)、《Chinese Knotting》(英文版,2015年)和《LE GUIDE VISUEL n?uds chinois》(法文版,2016年)等。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认识中国结
1.名称由来
2.类别
基本单结
基本辅助结
变化单结
传统变化组合结
创新装饰结
创新仿物结
第二章 发展简史
1.中国结溯源
2.从实用性到装饰性的转变
3.装饰结不断丰富
4.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第三章 制作准备
1.工具
2.材料
绳材
配件
配饰
3.编结基本技法
设计与编绾
抽紧与塑形
调整与修饰
4.其他基本技法
烧灼绳头
烧灼隐蔽绳头
连接两根线
绕线
两股辫
加流苏
第四章 中国结编结技法
1.单结
2.雀头结
3.横编雀头结
4.穿带结
5.左轮结
6.右轮结
7.左右轮结
8.圈圈结
9.凤尾结
10.单八字结
11.稻穗结
12.四股辫
13.双套结
14.露结
15.蛇结
16.金刚结
17.搭扣结
18.平结
19.加线平结
20.卷毛式平结
21.扭平结
22.圆形玉米结
23.方形玉米结
24.十字结
25.元宝结
26.锁结
27.双联结
28.横双联结
29.单翼双联结
30.平方结
31.双钱结
32.竖编双钱结
33.长双钱结
34.复双钱结
35.四手双钱结
36.庄严结
37.发饰结
38.长发饰结
39.蝉翼结
40.菠萝结
41.龟结
42.网目结
43.万字结
44.攀缘结
45.万字攀缘结
46.绶带结
47.三线酢浆草结
48.酢浆草结
49.竖编酢浆草结
50.如意结
51.木瓜结
52.琵琶结
53.纽扣结
54.单线纽扣结
55.双线纽扣结
56.纽扣环结
57.祥云结
58.爱心结
59.五瓣十孔笼目结
60.五瓣十五孔笼目结
61.五瓣菠萝结
62.六瓣笼目结
63.八瓣笼目结
64.华鬘结
65.相生结
66.释迦结
67.袈裟结
68.藻井结
69.横藻井结
70.七耳吉祥结
71.三耳吉祥结
72.十一耳吉祥结
73.复翼吉祥结
74.梅花结
75.团锦结
76.多耳团锦结
77.星辰结
78.四道盘长结
79.六道盘长结
80.复翼盘长结
81.八道盘长结
82.长方形盘长结
83.十字盘长结
84.磬结
85.十全结
86.绣球结
87.万字攀缘蝴蝶结
88.蝴蝶结
89.法轮结
90.传统蜻蜓结
第五章 中国结的变化组合与设计
1.添加珠饰
隔珠
耳翼上串联珠饰
不同结体间串联珠饰
2.双线编制技法
线材相同颜色不同
线材与颜色均相同
线材与颜色均不同
3.加线技法
平行加线
立体加线
局部加线
表面加线
4.跟线技法
5.添加配饰
6.伸缩搭扣技法
7.盘长结的组合变化
四道盘长结与酢浆草结相勾连
六道盘长结与酢浆草结相勾连
8.结饰的立体组合
圆形玉米结组合
菠萝结与双钱结组合
纽扣结与双钱结组合
精彩书摘
认识中国结
中国结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它是以丝绳等材料为载体,通过手工编绾而成的绳结手工艺品,其形状多样,寓意丰富。
在古代,中国结是女红的一部分,母女代代相传,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发展。妇女们用灵巧的双手编出多样的结饰装点生活,如服饰上的纽扣、腰带,日常物品中的玉坠、扇坠、彩缀香包等等。在宫廷中,编结艺人们精心设计,编出的作品更为多样雅致。民间与宫廷的编结流派不断融合发展,促进了中国结的繁荣。
中国结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今天,中国结艺术还在不断发展,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1、名称由来
中国结名称丰富,但或许会让人一时半会儿摸不着头脑。抽丝剥茧,一般而言为中国结命名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象形类,以其形似而得名。如:双钱结、酢浆草结、祥云结等。
第二种:寓意类,以吉祥祝语或象征意义来命名。如:吉祥结、庄严结等。
第三种:实用类,以实用功能而得名。如:钮扣结、雀头结、穿带结等。
第四种:结构类,在基本结的基础上,以结体延伸和发展特点来命名。如:复双钱结、复翼吉祥结等。
2、类别
在这里,按中国结的结形特点来分类:
基本结:结体较为独立,大多数从头到尾只用一根绳线。另外,按是否能独立使用,又细分为基本单结和基本辅助结两种。
变化结:在基本结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和变化,或将几个基本结加以组合而成。很多的变化结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有着美好的寓意。另外,按变化结的结构特点,细分为变化单结和变化组合结。
创新结:近些年来还有一些新的中国结产生,它们的结形新颖,立意现代。另外,按其结构特色,细分为创新装饰和创新仿物结两类。
基本单结
结形对称、优美,结体紧密、完整,可单独使用。
目前归纳有15种:双钱结、平结、纽扣结、吉祥结、万字结、十字结、双联结、酢浆草结、三线酢浆草结、团锦结、绶带结、酢浆草结、盘长结、藻井结、攀缘结、星辰结。
基本辅助结
一般而言结形相对较小,单独难以成结。通常和其他结或其他物品配合使用,或几个结连续编绾,才能呈现出效果。
目前归纳有10种:雀头结、穿带结、单结、左轮结、右轮结、圈圈结、凤尾结、露结、搭扣结、稻穗结等等。
变化单结
以基本结为基础加以变化,或将几个同样的基本结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新的结式,常单独使用。
变化单结有:四手双钱结、庄严结、华鬘结、相生结、多耳翼吉祥结、磬结、六道盘长结、八道盘长结、菱形盘长结、三角形盘长结、十字形盘长结、鲤鱼结、复翼盘长结、复翼磬结、十耳团锦结、复翼团锦结、龟结、如意结、网目结、复双钱结、发饰结、笼目结、十全结、绣球结、袈裟结等。
传统变化组合结
变化组合结是传统结的固定搭配。它可以是基本结搭配基本结、基本结搭配变化单结,或变化单结搭配变化单结。这些搭配组合多数是为了以形似、谐音等方法组成富有吉祥寓意的结式。
变化组合结有:方胜结、琵琶扣结、灵芝结、蝴蝶结、蜻蜓结、鹤结、凤凰结、龙形结、法轮结、吉祥如意结、四季如意结、戟结、寿字结、喜字结、双喜结、春字结、福字结等。
创新装饰结
对传统中国结的结构进行新的变化,具有较强装饰性的结式。
创新装饰结有:复翼吉祥结、横藻井结、盘长式吉祥结、复星辰结、移位盘长结、复酢浆草结、五福结、六合结等。
创新仿物结
把不同的结式组合联结模仿物体如:植物、动物、物品等的编结形组合。
创新仿物结有:吉庆组合结、吉祥转经筒、吉祥金刚结等祈福物品;花卉、树木、果实等植物;十二属相、鸟、鱼、虫等动物;绣鞋、茶壶、字母、钢琴、花篮等物品。
……
前言/序言
我与中国结的缘分由来已久。
记得我第一次对“结”产生兴趣大约是在4岁的时候,有一天,奶奶给我讲文字起源的故事,童年的我天真地追问:在有文字以前人们怎么办呢?奶奶说:上古时代的人们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遇到大事就做一个大绳结,遇到小事就用一个小绳结……奶奶的话当时让我很疑惑:大、小绳结怎么能表示很多意思呢?这应该是我对“结”第一次产生的思考了,而答案却在十几年以后才找到。
在我6岁的时候,周围流行跳绳运动,家里也为我买回一根绳子,新买的跳绳两端是直的没有套手指的绳圈,我找到我的保姆求她帮我打一个绳圈,她当着我的面很快的打了一个纽扣结固定的绳圈,既好看又结实,让我特别的喜欢,于是,一定要她教我编另一头的绳圈。在保姆耐心的教导下,一会儿我就学会了,并把另一个绳圈编好了,这也是我这一生中第一次编绾的中国结了。
我的保姆当时已经60多岁了,来自河北农村,她的女红活都非常好,我小时候的衣服、鞋子、帽子等都是她做的,她还在许多的衣服上绣上了花,并且编上精美的盘扣结,显得既精致又漂亮。保姆在做缝纫活计的时候,我很喜欢静静的在一旁观看,我对漂亮的绣花,精美的编结扣子非常着迷,忍不住就会求她教我做,像吉祥结、琵琶釦结就是我那个时候学会的。
后来。我上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染织专业有一门编结课,主要是作为服装设计的手工艺基础来学习的,当时我非常的感兴趣。我开始收集各种和中国结的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对中国结的源流进行了梳理,通过这些工作,逐渐解决了我儿时的疑问,我发现中国结的许多结饰都有不同的寓意,有的就像文字的不同结构可以组合出新的意思。这样想来,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应该是不同的结饰代表不同的意思来记事的。
“结”一直使我着迷,一根小小的绳子能够产生非常丰富的变化,同时又能表现多种内涵,真是不可思议,当然,更不可思议的是儿时的一个小小疑惑,竟让我此生与中国结结下了不解之缘。
曹海梅
《中国结 手工时光》 一、 缘起:指尖上的传承与新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古老而迷人的技艺,它以一根线、一把剪刀,将无穷的智慧与巧思编织成繁复而优雅的图案,这就是中国结。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绳结,更是蕴含着东方美学、哲学思想和吉祥寓意的文化符号。从宫廷到民间,从祭祀到生活,中国结的身影无处不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中国结 手工时光》这本书,正是为了探寻和传承这份古老技艺而诞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打结的工具书,更是一次深入中国结世界的心灵之旅。我们试图从历史的深处挖掘中国结的起源与演变,理解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我们更希望将这份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巧妙地融合,让中国结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点缀我们日常生活的艺术品。 本书的诞生,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手工艺术的热爱。我们相信,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慢下来,用双手去创造,去感受材料的温度,去体会一针一线中的专注与宁静,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修行。手工制作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耐心与细致。而中国结,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手工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 二、 溯源:千年技艺的脉络与演变 中国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最初的绳结可能仅是为了记事或捆绑工具。但随着文明的进步,绳结逐渐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在古代,绳结与祭祀、占卜、记事等活动紧密相关。例如,在一些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了带有复杂绳结的文物,它们可能记录着重要的信息,或是作为某种仪式的信物。 到了汉代,中国结的技艺已经相当成熟。从传世的壁画、画像石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使用绳结的场景,以及一些早期绳结的形态。唐宋时期,中国结更是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重要的装饰品和礼仪用品。宫廷中,精美的中国结被用于帝王的服饰、器物的装饰,寄托着权力和吉祥的寓意。民间,人们则用中国结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衣带、佩饰、灯笼等,每一种结都承载着不同的祝福和象征。 明清时期,中国结的技艺达到了鼎盛。涌现出大量关于绳结的图谱和专著,例如明代的《博古图说》中就收录了不少绳结的图案。当时的中国结色彩更加丰富,造型更加多样,技艺也更加精湛。人们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创造出数以百计的结式,如平结、金刚结、如意结、方胜结、锦囊结、龙鳞结、凤尾结等,每一种结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美学特征。 中国结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每一个结的形状,都可能象征着某种吉祥的寓意:如意结代表万事如意,中国结的“结”字本身就寓意着团圆、连接、吉祥,寄托着人们对和谐美满生活的追求。同时,中国结的制作过程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追求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结 手工时光》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这份古老技艺的生命力。我们将追溯中国结的起源,了解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并深入探讨不同结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梳理,更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解读。 三、 艺境:从基础到精深的编织之道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系统地介绍中国结的编织技艺。我们不只是提供简单的图解,而是希望通过细致的讲解和生动的示范,让读者能够真正掌握中国结的精髓。 首先,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线”开始。理解不同材质的绳线,如丝线、棉线、尼龙线等,它们在质感、光泽、韧性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最终作品的呈现。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线材,以及如何处理线材,例如捻线、沾浆等,都是制作精美中国结的关键。 接着,我们将深入讲解基础的结法。这是中国结编织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功,才能解锁更复杂的结构。我们会详细介绍如 平结(又称方结),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结之一,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复杂结法的起点;金刚结(又称纽扣结),它牢固且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常用于制作挂饰和扣子;酢浆草结,它饱满圆润,寓意吉祥;双钱结,形似两枚铜钱,象征财富和好运;纽扣结,这是金刚结的变体,结构更加紧密,常用于制作绳扣。 在掌握了基础结法之后,我们将逐步引导读者进入更具挑战性的领域。我们将详细分解和讲解各种经典结式的编织过程,例如: 如意结:寓意万事如意,造型优雅,是应用最广泛的结式之一。我们将展示其不同变化和应用。 方胜结:形似古代的玉佩,寓意吉祥,可作为独立装饰或与其他结组合。 盘长结:结构复杂,寓意长寿安康,常用于制作佛珠、项链等。 藻井结:常用于寺庙藻井装饰,寓意富贵吉祥,造型大气庄重。 酢浆草结(再次强调):虽然基础,但其变化多样,我们将展示其作为主体和辅助纹样的应用。 梅花结:形似梅花,寓意坚韧不拔,常用于节日装饰。 铜钱结:寓意财源广进,造型简洁明快。 牡丹结:象征富贵,造型繁复华丽,适合制作大型装饰。 万字结:佛教的吉祥符号,寓意吉祥如意,常用于宗教器物装饰。 我们会为每一种结式提供清晰的图解和步骤说明,并配合详细的文字描述,力求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模仿。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结式,我们会提供多角度的图片,甚至模拟手部动作的示意图,帮助读者克服理解上的障碍。 除了介绍单个结式的编织,本书还会重点讲解 结与结的组合,以及 结与配饰的搭配。中国结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组合的变化无穷。我们将展示如何将不同的基础结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更加复杂、更加富有艺术感的整体。例如,如何将几颗酢浆草结串联成一条项链,如何用盘长结和如意结组合成一个精美的挂饰。 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如何通过搭配珠子、流苏、金属配件等,来提升中国结作品的整体美感。不同的材质、颜色、形状的配饰,能够赋予中国结不同的风格和气质,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结 手工时光》的目标,是为读者构建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从零基础到能够独立创作,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您学习中国结最可靠的伙伴。 四、 创享:让传统走进生活的美学实践 《中国结 手工时光》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技艺的传授,更在于将这份古老的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手工时光”。 本书将提供一系列 实用且富有创意 的中国结作品案例。这些案例将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读者看到中国结的广泛应用前景: 家居饰品:如精美的挂饰、窗花、门帘、灯笼、盆栽装饰、茶杯垫、手机支架等。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中国结的色彩和纹样,为家居空间增添一份独特的东方韵味。 个人配饰:如项链、手链、耳环、发饰、钥匙扣、包包挂件等。这些小巧精致的作品,不仅能够彰显个人的品味,更能传递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节庆礼品:如春节的中国结挂饰、端午的香包、中秋的月饼盒装饰等。中国结天然的吉祥寓意,使其成为节日赠礼的最佳选择。 实用物件:如书签、笔筒、手机壳、眼镜套、包装绳等。这些作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让生活充满惊喜。 每一个案例都将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所需材料清单以及创意灵感。我们鼓励读者在参考案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例如,可以将喜欢的颜色组合到一起,可以将结式进行微调,甚至可以尝试将中国结与其他手工技艺相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本书还包含 “灵感启迪” 专栏,收录了一些优秀的中国结作品照片,以及一些关于中国结文化和艺术的探讨。这部分内容旨在激发读者的创作灵感,拓宽他们对中国结的认知视野。我们相信,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手工的人,都能在《中国结 手工时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五、 结语:指尖上的温度,心灵的宁静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常常感到疏离和焦虑。而手工制作,特别是像中国结这样一种充满温度和人文关怀的技艺,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当我们的双手在细致地编织,当我们的目光聚焦于眼前的一根根丝线,外界的喧嚣仿佛都已远去,只剩下指尖的触感和内心的专注。 《中国结 手工时光》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份邀请,邀请您走进中国结的世界,感受这份古老技艺的魅力,体验手工创作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与自己对话,与传统连接。 让我们一起,用双手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让“手工时光”成为生活中温暖而美好的存在。让我们用中国结,传递祝福,传承文化,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美学。 这本书,期待与您一同开启这段充满惊喜与感动的编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