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作为一门以环境科学为基础、以工程技术为主导的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工程学科,具有起步晚、发展较快、多学科相互渗透、技术工艺复杂等特点,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物理污染控制、污染修复等工程技术领域。环保工程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在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咨询等活动中,通过环境工程措施来削减污染物排放,使其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环境法规、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从业范围包括环境工程设计、技术咨询、设备招标和采购咨询、项目管理、施工指导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等各类环境工程服务活动。环保工程师作为环境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服务的主要力量,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准确理解、正确应用各类环境法规、标准和政策,综合解决各类复杂环境问题。
为加强对环境工程设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提高环境工程设计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环境工程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5年9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并开始实行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考试制度,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2007年至今,已成功组织了9次考试。
根据新修订的《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2014年版)要求,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环境工程领域的专家重新编写了“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系列丛书,供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专业考试复习使用。同时,也供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咨询、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在实际工作、教学、学习中参考使用。
本复习教材以《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2014年版)为依据,内容力求体现专业考试大纲对以下三个层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1)了解:是指注册环保工程师应知的与环境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熟悉:是指注册环保工程师开展执业活动必须熟悉的知识和技能。
(3)掌握:是指注册环保工程师必须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于工程实践的知识和必备技能。
根据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和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本复习教材内容以注册环保工程师应熟悉和掌握的具有共性的专业理论知识、环境工程实际技能为重点,既不同于普通教科书,也不同于一般理论专著,力求达到科学性、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为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本复习教材部分章节的编排并非与大纲一一对应,但其基本涵盖了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
本复习教材丛书共分五个分册:《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与实践》《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与实践》《综合类法规和标准》。
内页插图
目录
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
一、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GB3552-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9431-2004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9821-2005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2-2008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4-2010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5-2010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7-2010铜、镍、钻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8-2010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131-2010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132-2010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451-2011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452-2011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7632-2011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8661-2012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8666-2012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484-2013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770-2014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2-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3-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4-2015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8485-2008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二、环境工程相关技术(设计)规范
GB50821-2012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51042-2014医药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
GB51133-2015医药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51137-2015电子工业废水废气处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J274-20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
HJ497-2009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519-2009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2016-2012环境工程名词术语
HJ2050-2015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CJJ/T191-2012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
YS5017-2004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设计技术规范
三、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9号)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7号)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8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87)国环字第002号)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
四、技术政策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6]38号)
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
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0号)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18号)
铅锌冶炼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18号)
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
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
重点行业二�逵⑽廴痉乐渭际跽�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90号)
前言/序言
环境工程作为一门以环境科学为基础、以工程技术为主导的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工程学科,具有起步晚、发展较快、多学科相互渗透、技术工艺复杂等特点,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物理污染控制、污染修复等工程技术领域。环保工程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在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咨询等活动中,通过环境工程措施来削减污染物排放,使其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环境法规、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从业范围包括环境工程设计、技术咨询、设备招标和采购咨询、项目管理、施工指导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等各类环境工程服务活动。环保工程师作为环境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服务的主要力量,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准确理解、正确应用各类环境法规、标准和政策,综合解决各类复杂环境问题。
为加强对环境工程设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提高环境工程设计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环境工程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5年9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并开始实行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考试制度,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2007年至今,已成功组织了9次考试。
根据新修订的《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2014年版)要求,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环境工程领域的资深专家重新编写了“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系列丛书,供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专业考试复习使用。同时,也供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咨询、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在实际工作、教学、学习中参考使用。
本复习教材以《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2014年版)为依据,内容力求体现专业考试大纲对以下三个层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1)了解:是指注册环保工程师应知的与环境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熟悉:是指注册环保工程师开展执业活动必须熟悉的知识和技能。
(3)掌握:是指注册环保工程师必须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于工程实践的知识和必备技能。
根据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和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本复习教材内容以注册环保工程师应熟悉和掌握的具有共性的专业理论知识、环境工程实际技能为重点,既不同于普通教科书,也不同于一般理论专著,力求达到科学性、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为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本复习教材部分章节的编排并非与大纲一一对应,但其基本涵盖了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
本复习教材丛书共分五个分册:《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与实践》《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与实践》《综合类法规和标准》。
参加本复习教材编写的单位近20个。其中,《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分册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编写;《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分册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纬纶华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编写;《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与实践》分册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写;《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与实践》分册由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圳中雅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写。
本复习教材的编写在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管理委员会专家组的指导下完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编写人员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参考了我国现行的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推荐教材和环境工程手册、专著等,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复习教材编写历时两年,不少内容几易其稿,凝聚了全体编写人员的心血。但由于环境工程技术涉及面广,本复习教材又是新考试大纲颁布实施后的重新编写,难免有差错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在本教材再版时补充和修正。
《绿色未来:环境法规与工程标准解析(第4版)》 前言 步入新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日益成为焦点。可持续发展已不再是口号,而是衡量一切社会进步的基石。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工程标准,对于每一位致力于构建绿色未来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它们是保障环境质量、规范环境行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与技术框架。 本书《绿色未来:环境法规与工程标准解析(第4版)》旨在为广大环境工程领域的从业者、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全面、系统、实用的参考书。我们力求在第四版中,紧跟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等方面的最新政策导向,深入解读并更新最前沿、最核心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与工程技术标准。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在环境法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等领域拥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我们共同的目标是,通过对海量法规条文与标准条款的梳理、提炼与解读,将复杂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清晰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技术指标具象化,帮助读者迅速准确地把握法规的核心要义和标准的具体要求。 与以往版本相比,本版在内容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与拓展。我们不仅涵盖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基础性法律,更对近年来新出台或修订的重要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同时,我们关注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环保领域,如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的动态。 在工程标准方面,本书重点梳理了与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监测、评估等环节密切相关的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如 HJ、SL、CJ 等)以及地方性标准。这些标准覆盖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噪声控制、危险废物处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技术等多个方面。我们特别关注了与新兴环保技术、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环境管理体系等相关的标准更新。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逻辑清晰,易于读者检索和学习。在每一章节中,我们都遵循“法规/标准背景介绍—主要内容解析—条文解读与应用—案例分析”的模式,旨在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此外,我们还附有相关的政策解读、技术前沿信息以及重要的法律条文或标准条目的原文链接,以方便读者进一步查阅。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深信,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法规与标准,每一位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的人都能更有效地履行职责,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专家、编辑以及合作单位。我们也期待广大读者能够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在未来的修订中不断完善。 本书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解析 本部分系统阐述了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发展演变以及核心原则。我们将深入剖析每一部重要的环境单行法律,并梳理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帮助读者构建起对我国环境法治的整体认知。 第一章: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概述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构成与层级。 环境保护基本原则的演进与应用(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负责、公众参与等)。 环境法治发展的新趋势与重点领域。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最新修订内容及实施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审批程序与责任追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与操作指南。 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及其应用。 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梳理与管理要点。 环境监管体制与责任分工。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核心条款解读。 重点大气污染物(SO2、NOx、PM2.5、O3、VOCs等)的管控要求。 工业排放、移动源排放、扬尘污染等的法律规制。 区域联防联控与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 新污染物治理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最新修订与重点内容。 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入河(湖、海)排污口管理与监督。 水生态保护与水环境容量制度。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管理。 第五章: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框架与核心要素。 土壤污染的调查、风险评估与修复的法律责任。 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分类管理。 危险废物贮存、转移相关的土壤环境保护要求。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法律保障。 第六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最新修订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利用与处置。 “无废城市”建设的法律支撑。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制度与环境监管。 医疗废物、电子废弃物、塑料废物的管理。 第七章:噪声污染与辐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的重点关注。 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 辐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放射性废物管理。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解读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生态保护区域的管理。 生物入侵风险防范与控制。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法律要求。 第九章:其他重要环境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配套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及其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与渔业水域环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与矿山生态修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其相关政策。 第二部分:环境工程技术标准解析 本部分重点梳理和解读了在环境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分重要的技术规范。我们将针对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关键领域,详细解读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监测方法以及评价指标。 第十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标准 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34)。 炼油化工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 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400)。 废弃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及其行业应用。 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333)。 废气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第十一章:水污染控制工程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工业废水分类排放标准(GB 8978)及其各行业附录。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污水再生利用标准(GB/T 1892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标准(HJ 2007)。 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及雪水收集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第十二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系列)。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 生活垃圾分类标准(GB/T 19978)。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 第十三章:土壤修复与污染控制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550)。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4)。 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 第十四章: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技术要求(HJ/T 166)。 噪声测量方法标准(GB/T 378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2.1-2.4)。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第十五章:其他重要环境工程技术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及其环保相关要求。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规范(HJ 534)。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 24001)及其应用。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技术指南。 第三部分:热点与前沿关注 本部分将聚焦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热点和前沿发展,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最新动态进行解读,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十六章: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最新进展。 绿色能源、低碳技术、循环经济在碳减排中的作用。 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转型标准。 第十七章: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新领域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与国内进展。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最新标准与技术。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 第十八章:数字化与智能化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环境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预警、决策中的应用。 智慧环保平台建设与管理。 附录 重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目录索引。 常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查询链接。 相关术语解释。 结语 《绿色未来:环境法规与工程标准解析(第4版)》的编写,是希望为所有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同仁提供一个可靠的知识平台。在复杂多变的环保领域,精准掌握法律法规的脉络,熟练运用工程技术标准,是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的体现。我们诚邀您一同探索绿色未来的无限可能,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