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名品·展子虔游春图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中国绘画名品·展子虔游春图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海书画出版社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绘画
  • 名品
  • 展子虔
  • 游春图
  • 李思训
  • 江帆楼阁图
  • 唐代绘画
  • 山水画
  • 艺术史
  • 绘画作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875479157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6021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书法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者介绍、辑封、作品简述、分段解析、递藏八个部分。本稿为《中国绘画名品》之《游春图》《江帆楼阁图》。《游春图》为中国美术史中中国山水画之开端,它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从稚拙走上成熟的过程,虽在技法上并未达到成熟,但体现了那个时代山水画的特色,以及相对于前人的进步。此画呈现的游春场景也十分美好,骑马踏春,荡舟湖上,是一件难得的早期山水画作品。而李思训名下的《江帆楼阁图》被认为是继承了《游春图》的画法,也是唐代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也有研究认为《江帆楼阁图》为《游春图》中一部分,故将两图合为一册。

内页插图


千年丹青,江山入画:解读中国古代绘画的恢弘史诗 展子虔的《游春图》与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绘画的璀璨星河中。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载体,诉说着中华民族千载以来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畅想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幅传世名作,从其艺术风格、创作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旨在勾勒出一幅中国古代绘画的宏伟画卷,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古代艺术家的匠心独运与磅礴胸怀。 一、 隋唐风华:展子虔《游春图》的勃勃生机 展子虔,这位隋代杰出的画家,以其“落笔殊妙,工于着色”而著称。他的《游春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佳作之一,即便历经千年,其艺术魅力依然不减。 画卷的意境与构图: 《游春图》描绘的是春日郊野,人们踏青游玩的场景。全图构图严谨而又生动,远山近水,层叠错落。画家巧妙地运用“可行、可望、可居”的山水画理论,将观者的目光引导至画面的深处,仿佛置身于一片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境之中。画面中,柔和的线条勾勒出绵延的山峦,蜿蜒的河流穿行其间,远处点缀着稀疏的树木,近处则草木葱茏,花团锦簇。人物活动场景自然融入山水之中,既不显得突兀,又为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气。这种将人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构图方式,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色彩的运用与表现力: 展子虔在色彩的运用上,可谓是炉火纯青。《游春图》的色彩明快、鲜丽,充分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淡雅的青绿与鲜亮的赭石、朱砂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人物的衣着也色彩斑斓,与自然景色的和谐搭配,进一步烘托了游春的喜悦心情。这种对色彩的精妙把握,使得画面既有装饰性的美感,又不失写实的表现力。 人物的刻画与神韵: 画面中的人物虽然尺幅不大,但形象生动,神态各异。或骑马悠游,或步履轻盈,或三五成群,笑语不断。画家寥寥数笔,便将人物的动态和内心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人物的出现,不仅点明了“游春”的主题,更将绘画从纯粹的山水表现,拓展到了对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历史的印记与价值: 《游春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已初步形成独立的画科,并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反映了隋代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以及人们在劳作之余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幅画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里程碑,更是研究隋代社会风貌、人们生活习俗的重要图像资料。 二、 盛唐气象: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的辉煌 李思训,人称“小李将军”,是唐代杰出的宫廷画家,尤其擅长描绘金碧山水。他的《江帆楼阁图》是中国绘画史上另一件不朽的杰作,以其宏伟的气势、瑰丽的色彩和精湛的技法,展现了盛唐时期国家的繁荣与气象万千。 雄浑的气势与全景式构图: 《江帆楼阁图》以其宏大的全景式构图征服人心。画面描绘的是壮阔的江河山川,高耸的山峰,奔腾的江水,以及停泊在江上的船只,江边错落有致的楼阁。画家并未拘泥于一隅,而是将视野放至广阔的天地,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山体巍峨,云雾缭绕,江水滔滔,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金碧辉煌的色彩美学: 李思训的山水画以“金碧”著称,即大量运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并辅以金箔,使得画面呈现出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效果。《江帆楼阁图》正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青绿的山峦层层叠叠,如同翡翠一般晶莹剔透;江水碧绿,波光粼粼;而画面中的楼阁则以金色勾勒,显得格外庄严、辉煌。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性,更烘托出一种富贵、祥和、太平的盛世景象,与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相得益彰。 精湛的笔法与细腻的描绘: 尽管色彩浓烈,但李思训的笔法却十分精湛细腻。他对山石的勾勒,棱角分明,富有立体感;对树木的描绘,枝繁叶茂,形态各异;对江帆和楼阁的刻画,更是纤毫毕现,精巧别致。即使是远处的景物,也处理得一丝不苟。这种将宏大叙事与精细描绘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得画面既有整体的震撼力,又不失细节的观赏性。 楼阁与江帆的象征意义: 画面中的楼阁,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古人对理想家园的构想,也象征着社会秩序和人文的昌盛。而江上的帆船,则暗示着交通的便利,贸易的繁荣,以及人们探索世界的渴望。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理想社会图景。 “青绿山水”的开创者与影响: 李思训被誉为“青绿山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金碧山水画风,为后来的宫廷画院和文人画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其对色彩的大胆运用和对宏大山河的表现,影响了从五代到宋元时期众多画家,如赵伯驹、赵孟頫等,都深受其风格的启发。 三、 艺术的传承与时代的回响 展子虔的《游春图》与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虽然创作于不同的时代,风格亦有差异,但它们都代表了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追求。 从人物山水到独立山水: 《游春图》中的人物活动与山水景致相结合,显示了早期山水画的发展阶段,将人置于自然之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而《江帆楼阁图》则更侧重于对山水的独立表现,虽然有楼阁点缀,但山水的宏伟壮丽已成为画面的主体,预示着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将更加成熟。 色彩运用的演变: 从《游春图》明快鲜丽的春日色彩,到《江帆楼阁图》的金碧辉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画家在色彩运用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前者侧重于写实地表现自然情感,后者则通过色彩的极致运用,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效果。 时代精神的折射: 两幅画作都深刻地折射了各自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隋代的《游春图》展现了社会初期的活力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唐代的《江帆楼阁图》则以其雄浑壮丽的画风,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代气象。 中国绘画审美特质的体现: 无论是对自然的深情描绘,还是对理想境界的营造,这两幅作品都体现了中国绘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写意”与“写形”相结合的独特审美理念。它们都追求在具象的描绘中,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韵味。 结语 展子虔的《游春图》与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如同两座高峰,屹立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史册上。它们不仅以精湛的技艺、动人的意境,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者,更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人文精神以及艺术发展的脉络。通过对这两幅名作的深入品读,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对自然山河的无限热爱,对理想家园的深切期盼,以及他们用丹青描绘出的一幅幅波澜壮阔、气韵生动的时代史诗。它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值得我们永远珍视与传颂。

用户评价

评分

而《江帆楼阁图》则带给我一种“登高望远”的视觉震撼。仿佛我站在高高的山巅,俯瞰着壮阔的江河,眺望着连绵的群山,以及依山而建的巍峨宫殿。那浓郁的石青石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我喜欢画卷中对江水的描绘,虽然画面中并未出现太多人物,但通过江面上缓缓驶过的船只,以及水面上的波纹,能够感受到江水的辽阔与流动。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用层层叠叠的墨色和色彩表现出其雄伟壮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中的楼阁,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精雕细琢,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无不透露出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皇家气派。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幅关于权力、关于繁荣、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它让我感受到了古代社会强大的生命力,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雄心壮志。

评分

我特别喜欢画册中对画作背景的介绍,虽然不是长篇大论,但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画作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画作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这些信息,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让我知道,我手中正在翻阅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图画,更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例如,关于展子虔,他被认为是隋代山水画的开创者之一,而《游春图》更是被誉为“中国山水画之祖”,这样的介绍,顿时让我对这幅画充满了敬意。同样,关于李思训,他开创的“金碧山水”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样的信息,也让我对《江帆楼阁图》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背景知识,就像是给画作注入了灵魂,让它们不再是静态的图像,而是鲜活的历史见证。

评分

对于《游春图》,我最享受的是那种“移步换景”的感觉。画卷展开,仿佛我正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一步一步地探索这个春天的世界。每转一个弯,都会有新的惊喜。有时候是悠闲散步的仕女,有时候是策马奔腾的公子,有时候又是隐约可见的茅屋,还有那潺潺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色彩的运用非常巧妙,虽然淡雅,却能准确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嫩绿的草地,粉色的桃花,还有远处含苞待放的柳树。我甚至能想象到,微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拂过面颊的感受。这种体验,是通过文字很难完全传达的,只有通过图像,通过画家的笔触,才能如此真切地感受。这幅画让我看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他们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艺术享受,它净化心灵,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中国绘画名品·展子虔游春图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不仅仅是两幅精彩画作的集合,更是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中国古代绘画的博大精深,得以感受古人的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从《游春图》的清新淡雅,到《江帆楼阁图》的富丽堂皇,我看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让阅读体验更加愉悦。我非常庆幸能够拥有这本书,它将是我书架上最珍贵的藏品之一,也是我反复品读、从中汲取艺术养分的源泉。每次翻开,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与古人的心灵相通,这种感觉,是金钱买不到的,也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娱乐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

而《江帆楼阁图》所传达的“盛”与“观”的意境,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画卷中的楼阁,层层叠叠,气势恢宏,仿佛就是古代帝王或达官贵人眺望江山、彰显权势的绝佳场所。那些精美的建筑细节,尤其是那些色彩鲜艳的屋顶和飞檐,都展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辉煌。江面上的船只,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那个时代经济繁荣、贸易发达的象征。我尤其欣赏李思训在处理山体上的皴法,虽然用了重彩,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山体的轮廓和质感,那种苍劲有力的线条,与厚重的色彩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画卷的纵深感处理得也非常出色,远处的山峦层层推进,近处的江水波涛微澜,将 viewer 的视线引向远方,产生一种广阔无垠的感受。这种画作,不仅仅是描绘风景,更是一种对时代精神的捕捉,一种对宏伟壮丽景象的歌颂。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国家繁荣的憧憬。

评分

这两幅画的对比,让我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展子虔的《游春图》体现的是一种更加写实、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感表达,它注重细节的刻画,注重人物情感的流露,以及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则代表了另一种方向,它更加强调宏大的构图,更加注重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权力、财富等主题的象征性表达。这两种风格,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绘画在不同时期、不同审美追求下的高峰。通过对比阅读,我能更清晰地看到画家们在技法上的探索,在审美上的演变,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笔墨和色彩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本画册能够将这两幅名品并列,无疑是非常有眼光的,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评分

《游春图》中所展现的“游”之意境,是我一直以来非常着迷的。画中的人物,他们的悠闲自在,他们的兴致勃勃,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尝试去想象,在那个没有汽车、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是如何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如何在春天里寻觅生命的活力。画中的小桥流水,山坡上的野花,甚至远方淡淡的炊烟,都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气息,一份温暖的感觉。我喜欢画卷中的留白之处,那些云雾缭绕的山峰,那些若隐若现的远景,都给我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它们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虚”的韵味,与“实”的山水楼阁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展子虔在处理人物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得极为巧妙,人物虽然是画面的主体,但他们又完全融入了自然之中,与山水融为一体,成为这幅春日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让我反思,我们现代人是否也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游”心,多一些与自然的亲近,多一些对生活的热爱。这幅画,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评分

当我翻到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时,我感受到了与《游春图》截然不同的视觉冲击。如果说展子虔的画是春风拂面,那么李思训的画就是一场磅礴的盛宴。这幅画展现的是一派巍峨壮观的景象,山峦层叠,气势非凡,建筑依山而建,勾勒得精巧细致,透露出一种皇家气派和宫廷的尊贵感。色彩的运用是我最先注意到的,浓郁的石青、石绿,在画面中大放异彩,如同宝石般璀璨夺目,将山水与楼阁的宏伟与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金碧辉煌”的风格,却又不失大气磅礴之感,反而增添了画面的庄重与神圣。我反复细看画面中的楼阁,每一层斗拱、每一处飞檐,都处理得一丝不苟,仿佛能够触摸到建筑的质感。水面上的船只,虽然不大,但江水的浩渺和帆船的动态感却被刻画得十分生动。远处的山峰,在浓重的色彩晕染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高耸入云,令人心生敬畏。这幅画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对权力、对财富、对繁荣盛世的象征。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工匠和画师们精湛的技艺,以及他们对宏大叙事的驾驭能力。阅读这幅画,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历史的殿堂,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一种强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

评分

这本画册的装帧设计也让我印象深刻。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纸张的厚实与温润,触感极佳,不像一些廉价的画册那样轻飘飘的。封面的设计,巧妙地将两幅名作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既有《游春图》的灵动,又有《江帆楼阁图》的厚重,一眼就能看出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内页的印刷质量更是无可挑剔,色彩的还原度非常高,细节部分也清晰锐利,丝毫没有模糊或失真。我特别注意到,画卷的展开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示全貌,又不至于损失画面的整体感。有些画册为了追求全景,会把画面切割得很零碎,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能够流畅地欣赏每一幅画的构图和意境。装帧上的用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图录,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承载着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也体现了现代印刷技术的进步。每次翻阅,都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仿佛在郑重地与古人的艺术对话。这种精良的制作,也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更加充满期待,因为我知道,这本书是用心在呈现这些国之瑰宝的。

评分

这本《中国绘画名品·展子虔游春图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实在是太令人惊艳了!我之前对古代绘画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印象,比如“千里江山图”的壮阔,“清明上河图”的生动,但真正能让我沉浸其中,细细品味的,这本画册无疑是头一个。展子虔的《游春图》一打开,一股清新、灵动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亲身置于那片春意盎然的山水之间。画卷中的人物虽小,但神态各异,或策马扬鞭,或驻足观赏,又或三两成群,嬉笑交谈,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不禁好奇他们各自的故事。山峦的起伏、溪流的蜿蜒,都勾勒得极其细腻,色彩虽不如后世那般浓烈,却有一种淡雅的韵味,如同水墨在宣纸上晕染开来,有着无尽的想象空间。我尤其喜欢画中对树木的描绘,形态各异,有的挺拔,有的婀娜,仿佛能感受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而远处的山峰,则用层层叠叠的墨色表现出深远之感,虚实相生,意境悠远。这幅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更是对当时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一种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叹。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绘画在技法和审美上的独特之处,那种含蓄而又深邃的美,是现代艺术所难以比拟的。翻阅此画,仿佛自己也成为画中人,悠游于山水之间,感受春风拂面的惬意,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