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湯頭歌訣詳解(修訂版)》是將汪切庵、嚴蒼山的《湯頭歌訣正續集》中的正集和續集同類相並,刪去便用雜方一類,閤成一書,共為二十二章。第1章緒論,概括地介紹瞭方劑學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第二至二十二章,按照汪、嚴原著的分章編排次序,將正集和續集同類相並,刪去“便用雜方”和其他不常用的方劑共8首,新增近代常用的方劑46首,並將癰瘍之劑改為外科之劑,經産之劑改為婦科之劑,幼科之劑改為兒科之劑,其次對每章中方劑的排列次序也作瞭必要的調整。在敘述上,每章之前冠以“概說”,以闡明每類方劑的立法依據、基本作用、辨證應用以及應用上的注意事項。每首方劑的具體介紹,共分方歌、來源、詞解、藥物、用法、功效、適應證、禁忌、方義等,並插入瞭近人的經驗和作者的實踐體會,使讀者瞭解藥與證的關係以及立方遣藥的意義,從而使讀者觸類旁通,靈活掌握,隨證選方,依法加減。此外,每章之末附以小結,以歸納其重點內容。
《湯頭歌訣詳解(修訂版)》內容全麵、實用,適閤中醫院校學生、中醫臨床醫生及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方劑的起源和發展
二、方劑的分類
三、方劑的組成與配伍
四、方劑的加減變化
五、方劑的劑型
六、怎樣學習和運用方劑
第二章 補益之劑
一、概說
二、方劑
四君子湯(附方: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附方:調中益氣湯)
獨參湯
保元湯
生脈散
小建中湯(附方:黃芪建中湯、黃芪桂枝五物湯、十四味建中湯)
參苓白術散
升陽益胃湯
人參蛤蚧散(新增)
妙香散
益氣聰明湯
四物湯(附方: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胃風湯)當歸補血湯(附方:玉屏風散)
人參養營湯
歸脾湯
養心湯
金匱腎氣丸(附方:濟生
腎氣丸、六味地黃丸、七味都氣丸、八仙長壽丸、知柏八味丸、枸菊地黃丸、歸芍地黃丸、參麥地黃丸)
……
第三章 發錶之劑
第四章 攻裏之劑
第五章 湧吐之劑
第六章 和解之劑
第七章 錶裏之劑
第八章 消補之劑
第九章 理氣之劑
第十章 理血之劑
第十一章 祛風之劑
第十二章 祛寒之劑
第十三章 祛暑之劑
第十四章 利濕之劑
第十五章 潤燥之劑
第十六章 瀉火之劑
第十七章 除痰之劑
第十八章 收澀之劑
第十九章 驅蟲之劑
第二十章 外科之劑
第二十一章 婦科之劑
第二十二章 兒科之劑
《湯頭歌訣詳解》增訂後記
方名索引
精彩書摘
《湯頭歌訣詳解(修訂版)》:
至於陽虛,多是指腎中陽氣、命火衰減,也就是所謂“腎中真陽虛”。腎中真陽虛的病人,常因命火衰減而不能上蒸脾胃,導緻脾陽虛微等證。正因為腎陽虛可以涉及多種陽虛證候,所以《瀋氏尊生書》說:“陽虛者,腎中真陽虛也。”腎中真陽虛的病人,常有畏寒怕冷(特彆是腰以下常有冷感),腰部酸痛,腿酸發軟,精神不振,小便頻數(或淋瀝不盡),或陽痿早泄、精冷,脈象細軟或沉遲等癥。這種病證的治療原則是“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就是壯腎陽,補命火。臨床常用的壯腎陽和補命火的藥物有肉桂、附子、鹿茸、紫河車、肉蓯蓉、狗脊、巴戟天等。附桂八味丸和右歸飲就是這一方麵的代錶方劑。如果證屬脾陽虛,則多有唇淡口和,飲食減少,消化不良,或嘔逆腹痛,腸鳴泄瀉,甚或五更泄瀉,四肢清冷,倦意嗜眠,舌質淡,苔薄白,脈虛緩。這種病證如果錶現輕微,隻要用香砂六君子湯健脾助陽,即可收效。若病情嚴重,脾陽式微而陰盛於中,就必須用肉桂、附子為主,配用乾薑、黨參、白術等藥物,以振奮脾陽,健脾運中。附子理中湯和四神丸都屬於這一方麵的常用方劑。
補氣和補血的方劑,顧名思義,自然是為氣虛與血虛而設。要瞭解什麼叫作氣虛,首先應該懂得氣是什麼。氣這個概念,在中醫學裏運用得非常廣泛,其意義因場閤而異,而這裏隻是指氣血相對的氣,也就是泛指機體的動力、活動機能而言。那麼,氣虛就意味著機體的活動能力不足或機能衰減,而補氣就是促使機能活動和增強活動力。古代醫傢對於氣虛機製的解釋,多認為是由於脾、肺二經不足。因為營養物的攝取是脾所主,氣體的交換是肺所主,而體內活動能量的不斷補充,完全依賴於營養物的不斷攝取以及肺的不斷吸收新鮮空氣(天地精氣)。所以把氣虛歸屬於肺、脾二經不足是很有道理的。氣虛的證候怎樣呢?一般多有少氣懶言,語言低弱,四肢睏倦,勞則氣促,大便溏泄,脈虛大或細軟,或見屢發脫肛、子宮脫垂、小便失禁等癥狀。臨床上常用的補氣的主要藥物有人參、黃芪、黨參、白術等。假使並發脫肛、子宮下垂、小便失禁等宗氣下陷的證候,一般還應在補氣藥中加入升麻、柴鬍,以起一種升舉的作用。若因氣虛誘發大便溏泄不止、肢冷等脾陽虛的徵象時,應在補氣藥中加入乾薑、肉桂等藥物,以振奮脾陽。臨床常用的補氣劑是四君子湯和補中益氣湯之類。
血虛,除瞭包括現代實驗診斷的貧血而外,還包括實驗檢查並不貧血,而經中醫望、聞、問、切所診斷的血虛在內。所以中醫所謂血虛,遠比現代所說的貧血的含義要廣泛得多。血虛有哪些見癥呢?血虛一般都要見到麵色淡黃、口唇、指尖蒼白,甚或全身皮膚都顯得蒼白,並有頭昏,眼花,耳鳴,倦怠好眠,或失眠,不耐勞力,容易氣粗心跳,舌質淡白或滑白無華,甚或麵部、四肢有輕度的浮腫。如果由於吐血、血崩等大失血所引起的急性血虛,可能齣現芤脈或弱脈,一般慢性血虛多見細澀無力的脈象。臨床上常用的補血藥有當歸、黨參、熟地黃、龍眼肉、何首烏、阿膠等,如果血虛導緻陰虛內熱,見有舌紅少苔、午後潮熱、手足發熱等虛火現象,一般應在補血藥中佐用地骨皮、麥鼕、白芍之類,以滋陰降火。反之,如血虛兼見形寒、便溏、脈弱、舌淡等脾胃陽虛的癥狀,宜在補血藥中配用黃芪、白術、木香、砂仁、生薑、大棗,以補氣調氣,健脾溫陽。若因突然大失血引起四肢厥冷、自汗、脈芤虛而微等陽氣虛脫的現象,宜重用人參、黃芪,或用一味獨參湯,以益氣攝血、振陽。
……
前言/序言
立方用藥,是中醫臨證時非常細緻而重要的一項工作,療效的高低和好壞,每多決定於所選用的方劑(湯頭)恰當與否。所以,方劑是一門重要的課程。
方劑的數量,浩如煙海,僅明代《普濟方》一書所載,就有61739首之多,要想全部加以掌握,是不可能的,也沒有必要。曆史上有些醫傢為瞭便利初學者熟記和掌握常用的方劑,曾編著瞭多種《湯頭歌訣》之類的讀物。清初汪切庵所編著的《湯頭歌訣》,就是其中比較好的一種。該書共載方劑三百多首,三百多年來,流傳極廣,一直為後學者所傳誦。89年前,嚴蒼山氏又增輯瞭一百多首常用方劑,作為續集,與該書閤輯為《湯頭歌訣正續集》。這就更加充實瞭它的內容。但是,由於歌括限製,原注極為簡單,其中每首方劑的適應標準和組成原理,較欠明確,部分方劑的解釋已顯得陳舊,同時,若乾年來方劑的內容已有新的發展,還有一些近代臨床常用的有效方劑也應收入。因此,結閤臨床實際,對它詳加注解,增添內容,重新編訂,是十分必要的。我們根據汪、嚴原著,編寫這本《湯頭歌訣詳解》,就是希望解決上述問題的。
本書共分二十二章。第一章緒論,概括地介紹瞭方劑學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第二至二十二章,按照汪、嚴原著的分章編排次序,將正集和續集同類相並,刪去“便用雜方”和其他不常用的方劑共8首,新增近代常用的方劑46首,並將癰瘍之劑改為外科之劑,經産之劑改為婦科之劑,幼科之劑改為兒科之劑,其次對每章中方劑的排列次序也作瞭必要的調整。在敘述上,每章之前冠以“概說”,以闡明每類方劑的立法依據、基本作用、辨證應用以及應用上的注意事項。關於每首方劑的具體介紹,計分9項。
1.方歌:除新增的方劑都是新編外,多數照舊,但部分具有迷信觀念,或用詞欠妥,錶達不明,或韻腳不葉,誦讀不爽的,都做瞭必要的修改或改編。
2.來源:標明方劑的齣處。原書對部分方劑未注明齣處或所注齣處有訛誤的,現都做瞭補充或更正。
3.詞解:對方歌中難懂的詞句,加以解釋。
4.藥物:列齣方劑的藥味和劑量,並對古代用量不閤今用的在括號中加注常用劑量。
5.用法:詳細說明調劑和服用方法。
6.功效:提示方劑的主要作用。
7.適應證:詳細列齣方劑的適應對象。
8.禁忌:說明方劑的禁忌證或配伍食物禁忌。凡無禁忌的,此項則不列入。9.方義:對方劑的組成配伍、藥理作用、隨癥加減等方麵,做瞭詳細分析。此外,每章之末附以小結,以歸納其重點內容。
我們在編寫本書時,雖曾感到汪、嚴原著中有部分方劑不太常用,某些方劑的分類歸納不很妥當,但鑒於中醫的用方習慣,往往因地而異。汪、嚴原著流傳極廣,對醫界的影響很深,所以在這方麵基本上仍保留汪、嚴原著之舊,未做過多的刪剔和更動。當然,本書尚可能存在不少缺點,希望讀者隨時提齣批評和指教,以便將來有機會重版時加以修訂。
本書於1962年編竣,承濛著名中醫藥學傢樊天徒先生於百忙中給予審訂,並賜予序言,今樊老已駕鶴仙逝,對其熱情指教,令人銘感,謹緻緬懷敬意誌念!
湯頭歌訣詳解(修訂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湯頭歌訣詳解(修訂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