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國版《世說新語》
作傢金滿樓曆時六年精心打造
《漏網之魚 : 1840-1949中國小曆史》以1840年-1949年為時間範圍,從中精挑細選瞭韆餘條不太常見而發人深省的曆史小段子。
《漏網之魚 : 1840-1949中國小曆史》一書雖說是片言隻語,但由小見大,見微知著,曆史的小處卻也彰顯瞭大曆史中若隱若現的脈絡與風骨。
金滿樓,原名金鬆,作傢、近代史研究者。江西峽江人,現居上海。目前已齣版《辛亥殘夢》、《門檻上的民國》、《退潮的革命》、《北洋往事》、《女人當國》、《天命所終》、《漏網之魚 : 1840-1949中國小曆史》等二十餘部作品。2010年曾受邀擔任湖南教育電視颱《湖湘講堂》十七集《北洋軍閥秘史》電視講座主講人,2016年被評為今日頭條“年度曆史頭條號”,現為今日頭條、天天快報、頭條問答簽約作者。
001 一、天命
013 二、機運
033 三、革故
051 四、鼎新
067 五、兵戎
085 六、經世
101 七、宦遊
123 八、友遊
135 九、莽直
153 十、傲岸
165 十一、巧詐
177 十二、守拙
193 十三、頑守
203 十四、風藝
215 十五、品人
221 十六、哲思
231 後記
一 天 命
打掌
曆代皇帝中,道光至為節儉而吝嗇。某次其套褲膝蓋處不慎弄破, 因不忍丟棄,而令內務府綴一圓綢,謂之“打掌”。大臣們見後紛紛效 仿,不論破與不破,均在膝間綴一圓綢,竟風行一時。
外麵東西真便宜
某次,道光召見軍機大臣曹文正時,見其膝間有綴痕,遂問:“你 這套褲也打掌?”曹迴稱:“改做太花錢,所以略做補綴。”道光問: “你打掌化瞭多少錢?”曹迴稱:“要銀三錢。”道光大吃一驚:“外 麵東西真便宜!我這裏,內務府說要銀五兩。”受此啓發,道光又問: “你傢吃的雞蛋,要多少錢?”曹文正不敢得罪內務府,隻得詭稱:“臣 小時患氣病,從不吃雞蛋。所以,不知道雞蛋的價錢!”
片兒湯
道光越老就越是小氣。有次想吃片兒湯,內務府請撥經費六萬兩 蓋一間廚房。道光聽後大皺眉頭:“前門外有一飯館能做此湯,每碗不 過四十文。去買即可。”數日後,內務府報告稱:飯館已關門。道光嘆 道:“朕嚮來不為口腹之欲而濫費國帑,不曾想貴為天子,想吃一碗片 兒湯都辦不到!”實則,內務府欲藉造廚房以中飽私囊,因伎倆未得 逞,道光也就吃不到片兒湯瞭。
數字報錯瞭
鹹豐親政時,和父皇道光一樣躬行節儉。某次上書房門樞損壞,內 務府請換新門。鹹豐未批準,稱修理一下仍可使用。門修好後,內務 府報賬五韆兩。鹹豐聽後勃然大怒,下令嚴加訊問。下邊人見鹹豐認真 瞭,慌忙說數字報錯瞭,不是五韆,而是五十兩。這事纔算瞭結。
序 曆史段子與段子曆史
自從 2010年微博興起後,所謂“段子”“段子手”橫空齣世,成 為流行一時的熱門詞匯。那麼,什麼叫段子?什麼樣的段子纔是好段子? 它為什麼會流行? 段子段子,落點在段(落)。它通常不是一句話,也不是長篇大論, 而是一段能引人發笑的故事或妙語的簡稱。最初,“段子”本是麯藝節 目中的一個藝術術語,一般指的是大鼓、相聲、評書等麯藝中可以一次 錶演完的節目或內容。不過,隨著人們對“段子”一詞的頻繁使用,其 內涵也悄悄地發生瞭變化。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將其融入瞭一些獨特的元 素。段子的涵蓋範圍也已經超越瞭麯藝節目本身,成為一種獨特的文藝 作品形式。 當然,任何文藝作品形式都是有曆史可循的,所謂“曆史段子”也 並非無根之木。若是追根溯源,南朝劉宋年間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無 疑堪稱鼻祖。《世說新語》又名《世說》,由江州刺史劉義慶組織一批 文人編寫,其記事始於漢魏,終於東晉,全書捃摭逸事,宏奬風流,因 其行文博雅,後世文人皆喜讀而樂道之。此後,王方慶之《續世說新語》、 劉肅之《唐世說》、王讜之《唐語林》、何良俊之《語林》、李紹文之 《皇明世說》、馮夢龍之《古今譚概》、王丹麓之《今世說》、李鄴嗣 之《續世說》,乃至近代易宗夔之《新世說》、大華烈士之《西北東南 風》等等,各書均深受《世說新語》影響,並確有可觀之處。 明末名臣兼學者葉嚮高曾編有《說類》一書,其中雲:“稗官傢言, 自三代時已有,而後莫盛於唐宋,學者多棄而不道,然其間紀事固有足 補正史之所未及,而格言眇論、微辭警語,讀之往往令人心開目明、手舞足蹈,如披沙得金,食稻粱者忽啖酥酪,不覺其適口也。”從以上列舉各書可知,“世說體”的生命力是很頑強的,而之所以如此,與其三大特徵有著直接的關係,即:
一、文字簡短而有故事性;
二、幽默有趣,揭而不破,趣而不俗;
三、文字馴雅,意蘊悠遠,令人深思。
段子雖好,還需渠道。在微博興起之前,餘世存與夏雙刃兩位先生的《非常道》係列在圖書界已然風行;而微博興起之後,一些“段子型”的曆史圖書,如《微曆史》《微人物》《禪機》等等,更是在市場上風生水起,林林總總,不下十幾本。
大體上說,這種“微曆史”現象和微博的興起有著直接的關係。與微博爆棚的人氣、龐大的流量和巨大的影響力相比,曾經風光無限的論壇博客未免有些相形見絀。作為微博的一個重要特點,其更新信息一度隻能發送140個字符。在如今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年代,社會氛圍浮躁而快餐文化充斥,多數人已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看什麼長篇大論。微博由此應運而生、大行其道,不僅順理成章,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瞭受眾的閱讀習慣。
當然,不管是稱之為“微博體”,或者簡簡單單地叫它“曆史段子”,“微曆史”之類的書,雖然在宣傳上常說是“世說新語體”,但《世說新語》隻有一部,其立意之高遠,行文之簡潔,氣韻之清雅,恐非當下“微曆史”之類的段子書所能相提並論。
實事求是地說,“微曆史”主要在編不在寫,因為它主要有數百上韆的段子組閤而成,而其編寫基礎又是讀書多。換言之,是建立在積纍多年的讀書筆記之上的。唐代史學傢劉知幾曾批評說,《語林》《世說》一類書,“務多為美,聚博為功,雖取說於小人,終見嗤於君子”。當然,這也隻是劉知幾的一傢之言,並不等於“世說體”沒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
如是,本書也算是應運而生,並願與“君子小人們”共賞之。
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實在太吸引人瞭。那種略帶泛黃的紙張質感,封麵上那些老照片的排版,一下子就把你拉迴到瞭那個動蕩又充滿生命力的年代。我特意找瞭個安靜的下午,泡瞭壺熱茶,準備沉浸其中。一翻開,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就讓人覺得踏實。作者在敘事上似乎選擇瞭非常個人化的視角,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宏大敘事,更像是老先生在搖椅上跟你娓娓道來,講著那些鮮活的、充滿煙火氣的故事。我尤其喜歡它對細節的捕捉,比如某個時期人們的衣著變化、街頭巷尾的叫賣聲,甚至是當時流行的俚語,這些細碎的元素組閤在一起,構建齣瞭一個極其立體和真實的晚清到民國時期的社會圖景。它讓我感覺,曆史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年月日和重大事件,更是無數普通人在特定時空下的掙紮與歡笑。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即便是對這段曆史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輕鬆地跟隨作者的筆觸,遊走於那些風雲變幻的場景之中。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穿梭時空的體驗,非常享受。
評分坦率地說,我對這類跨越百年的曆史概述一直抱有謹慎的態度,因為很容易寫得過於錶麵化,或者陷入對某個單一事件的過度渲染。然而,這本書成功地避免瞭這些陷阱。它最瞭不起的地方在於,它似乎在努力描繪一個全景式的畫麵,但又通過對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地域風貌的穿插描寫,讓這個全景充滿瞭深度。我感受到瞭作者在選題上的剋製與精準,他似乎知道哪些故事是構成那個時代“味道”的必需品,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枝蔓。比如,它對文化保守主義與激進變革思潮碰撞的描繪,不是簡單地羅列學派觀點,而是通過描述幾個關鍵人物在私下的辯論和生活中的抉擇來展現的。這種敘事策略,使得曆史的張力得以充分釋放,讀者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精神世界的撕扯與探索。這種對復雜性恰到好處的把握,是這本書價值所在。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佳,簡直像一部精心剪輯的紀錄片。有些章節的轉場處理得非常巧妙,從一個看似不相乾的社會現象,突然就過渡到瞭一個決定曆史走嚮的重大轉摺點,但你絲毫不會感到突兀,反而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原以為像這種跨度如此之大的曆史梳理,讀起來會顯得零散或跳躍,但作者顯然是下瞭苦功去構建內在的邏輯鏈條的。它不堆砌晦澀的理論,而是通過一係列精選的“切片”來展示時代的脈絡。比如,對某個特定商業模式的興起到衰落的描寫,看似隻是商業史的一隅,卻映射齣瞭整個國傢在麵對西方衝擊時的經濟結構調整與陣痛。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是這本書最讓我稱道的地方。它沒有試圖麵麵俱到,而是精準地捕捉瞭那些能夠解釋時代精神的關鍵節點,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體驗中,獲得瞭對那個百年變局時期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曆史觀。它沒有把曆史人物塑造成符號,也沒有把曆史事件描繪成必然的機械運動。相反,它著重展現瞭那些英雄人物的猶豫、小人物的抗爭,以及在巨大曆史洪流中,個體選擇的微妙影響。特彆是在處理那些充滿爭議的過渡期時,作者錶現齣瞭極大的同理心和洞察力,他讓我們看到,在劇變的時代裏,即便是最明智的人也常常麵臨艱難的道德睏境。這種對“人”在曆史中能動性的關注,讓我對那段曆史産生瞭更深層次的共鳴。它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代劃分,而是充滿瞭活生生的個體選擇和情感糾葛的故事集。這本書成功地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落腳到瞭每一個具體的人身上,使曆史不再遙遠,而是觸手可及,令人深思。
評分這本書的文筆風格,給我一種非常清亮、甚至略帶幽默感的印象,這在嚴肅的曆史題材中是相當難得的。作者似乎深諳如何用現代人的視角去解讀那些遙遠的往事,時不時會冒齣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點評,但這些調侃絕非輕浮,而是建立在深厚史料基礎上的智慧的提煉。比如說,在描述某個地方官員的行為時,那種帶有諷刺意味的措辭,既點明瞭當時的官場生態,又避免瞭說教。這種遊走在嚴肅與戲謔之間的平衡感,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史實變得生動有趣,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度。我發現自己常常在讀到某個精彩的段落時,會忍不住停下來,迴味一下作者那句精妙的比喻,然後會心一笑。這種閱讀體驗,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和一位學識淵博又風趣健談的朋友進行深度交流,探討那些關於過去的問題。
評分書不錯
評分曆史小段子。
評分不錯
評分內容不錯,價格優惠,業界良心
評分下單後,物流挺快,貨品沒有損壞
評分書不錯
評分書不錯
評分內容不錯,價格優惠,業界良心
評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