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教你写一手好字:笔画偏旁 楷书+行书》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田英章先生结合自己临池不辍四十余年的学书心得,针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学书习惯及学书心理精心编写而成,他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条科学快捷入门的习书途径。
《田英章教你写一手好字:笔画偏旁 楷书+行书》共有《笔画偏旁》和《间架结构》两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笔画偏旁》和《间架结构》的楷书、行书的写法都作了详尽的讲解.适用范围很广,方便不同阶层的读者选用。同时,为帮助广大读者快速提高书写水平,本套书着眼于普及、高效、实用,其中技法讲解力求简单实用;在每页还科学地规定了课时安排、教学目的以及自学提示,以帮助读者在练字时能做到事半功倍,尽可能地用较短的时间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相信,无论是对于书法班教学还是自学练字,《田英章教你写一手好字》都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品位、高效率、高的书法字帖。
田英章,字存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书法导师,中国楷书网名誉坛主。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原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国际书画艺术联盟副理事长。
田英章先生拥有极高的书法造诣,他博学古法,诸体兼修,尤擅楷、行。特别是他的楷书,法度缜密,传承有序,已熔炼到精熟至美的高度,被誉为“当代欧楷大师”,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田英章的字端庄工整、遒劲秀丽,在深厚的传统技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达成并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易学易练。他的书法作品曾在1990年获得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的日本国际印刷体竞赛世界金奖,1991年获得1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书法展世界文化艺术金奖。
这套字帖的纸张质量着实让我有些惊喜,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是那种薄薄的、一写就洇墨的廉价纸张。我平时练习书法喜欢用钢笔或中楷笔,对纸张的要求是吸墨适中,既不能太涩写起来费力,也不能太滑导致墨水肆意扩散。我试着用不同的笔触在上面练习,无论是细如发丝的起笔,还是厚重的收笔,墨迹都能很好地被吸收和固定,边缘清晰可见,没有出现毛边现象。而且,它的装帧设计也很用心,不像有些字帖翻开后就很难平放,这本书的装订方式让它能轻松地摊平在书桌上,这对于长时间、大篇幅的临摹练习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注意到,即使用力稍大一些进行“二玄装”式的运笔,纸张也不会轻易出现褶皱或破损,看得出在选材上是下了功夫的。对于一个把练字当成日常习惯的人来说,这种细节的舒适度直接决定了练习的意愿,这本字帖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翻下去,沉浸在书写的过程中。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书法爱好者,我通常更倾向于研究碑帖原拓的“气韵”,而不是过于精细的“技法拆解”。然而,这套教材的出现,成功地让我看到了“技法”与“意境”之间可以存在的良性互动。它在教授基本功时,并没有把笔法写得像机械制图一样刻板无趣。作者在讲解“点”的形态时,会巧妙地穿插一些关于气韵流转的阐述,比如如何通过笔锋的转换来体现“呼吸感”。我发现,当我按照书中的指导,注重每一个起笔的“蓄力”过程后,写出来的楷书线条不再是僵硬的直线条,而是有了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恰恰是将“楷书的规范”提升到“书法的美感”的关键。它成功地在“工匠精神”和“艺术追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学习过程本身也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重复模仿。
评分这本书的后续章节对于“篇章结构”的讲解,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超越了一般字帖只关注单字书写的局限。很多学习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能把单个楷书或行书的字写得有模有样,但一旦要写成一段话,通篇的字距、行距、墨色的浓淡变化,以及整体的气势连贯性就立刻暴露了问题。这本书在这里引入了“章法”的概念,它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如何控制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来形成节奏感。我特别是对它关于行书中“牵丝”的处理有很深的体会,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如何连笔,而是讲解了这种连笔如何服务于整行的动态平衡。这使得我的练习目标不再仅仅是写出一个个漂亮的字,而是学会如何组织和驾驭一篇作品,从微观的笔画提升到了宏观的篇章布局,这是非常系统化和高阶的训练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我个人觉得非常大气且不失实用性,这在学习工具书中是比较难得的。它的行书和楷书部分在布局上有着清晰的区隔,但整体风格又保持了高度的协调统一,不会让人产生“拼接感”。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提供范字的时候,字与字之间留白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于拥挤导致视觉疲劳,也不会因为留白过多而让人觉得字形松散。很多字帖为了省版面,把范字挤在一起,临摹时反而让人感觉拘束。而这本字帖的每个字都像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中展示,让人可以专注地去揣摩那个单字的骨架和神韵。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只是盯着一个范字的“点”看,体会它如何与其他笔画建立起相互支撑的关系,这种清晰的视觉引导,极大地帮助了对字形结构的认知和记忆。
评分我对市面上很多宣称能“速成”的字帖一直抱持着怀疑态度,但这本书在讲解“笔画”和“偏旁”基础部分的逻辑梳理,确实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初学者痛点的精准把握。它没有急于展示复杂的结构,而是将每一个基础单元——比如横的提按顿挫、竖的力度变化——都拆解得极为细致入微。我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横画写不直,力度控制不住,看了这里的示范和解析后,才明白关键在于入笔和收笔时手腕的微妙角度变化。书里对“蚕头燕尾”的处理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写,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要在那个点上提笔,背后的力学原理是什么。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对我这种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想突破瓶颈的中级学习者来说,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改进方向。它不是简单地提供模板,而是在教授一种“思维框架”,让你在写任何一个字的时候,都能套用这个框架去审视自己的笔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