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年表读懂中国史(第3版)

用年表读懂中国史(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东峰,张景忠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历史
  • 历史年表
  • 通史
  • 历史读物
  • 文化
  • 历史普及
  • 中国文化
  • 历史学习
  • 史学
  • 年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4823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394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7
字数:25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一本年销售过十万册,畅销多年的有态度的历史年表,全书采用陈寅恪、王国维、吕思勉、钱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观点独特,分析透彻,发常人所未见,揭示难得勘破的历史规律。可谓是当今历史出版当中的难得佳作。

除此之外,本书用年表贯穿全书,标明公元、朝代、帝王年号,系以历史事件,包括朝代兴衰、帝王更替、战役、改革、政争等,世界史大事夹杂其间直接与之对照。每个朝代的重要史实,标题清楚,叙事明白,与年表相呼应,方便查询,实为及其适合学生与一般读者阅读的中国历史读物。


作者简介

张景忠

1951年生,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先后发表《寻根小说:一次理论与创作并举的小说潮》《新时期军旅小说发展轨迹》等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延边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持》等多项课题。

马东峰

1980年生,文学硕士、世界史博士。先后发表《论张承志的知青小说的主体意识》《比较视野下的《金鳌新话》与《剪灯新话》》等论文,编写《中西文论读本》。


内页插图

目录

原始社会

东非猿人:最早的文明曙光 / 2

北京周口店人:最早意义上的中国人 / 3

女娲造人:中国历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 4

半坡文明的发掘:华夏文明的源头 / 5

河姆渡文化:中国文明的另一大源头 / 7

三皇的传说:中国人对文明的不懈追求 / 8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国:文明延续的黄河、长江流域 / 9

黄帝击杀蚩尤:充满迷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 11

禅让的神话:世俗王权的确立 / 12

大禹的功绩:第一次确立的“天下”观念 / 13

……………

清朝

后金:从辽东部落到建立大清帝国 / 316

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血腥屠杀下的民族对立 / 317

郑成功攻占台湾:抗击外国殖民者的民族英雄 / 318

八旗制度和八王议政:大清早期的军事政治制度 / 319

康熙平定三潘:统一和分裂的战争 / 321

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清、俄帝国比较 / 322

康乾盛世: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农业的发展 / 324

大兴文字狱和禁毁书目:皇权对思想自由的最严密控制 / 325

册封活佛和金瓶掣签:中央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 / 327

“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清代中期地租形态的变化 / 328

马戛尔尼使华:东西两大帝国的首次正式接触 / 329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封建制度走向末局 / 330

吹拉弹唱,生旦净末丑:京剧繁荣和八旗子弟生活 / 332

遍地白莲花开:清朝的民众反抗运动 / 333

鸦片战争(上): 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 334

鸦片战争(下):清朝走向没落,近代史进程开始 / 335


精彩书摘

  《用年表读懂中国史(第3版)》:
  满迷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距今5000年前,我国的众多氏族部落都陆续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相应地,传说也从神话崇拜进入英雄崇拜时代。此时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各地的氏族都进入军事民主制时代,那些领袖人物开始建立和私有制相适应的监狱、军队等。
  传说,当时的大部族主要有生活在姜水附近的炎帝部落,生活在渭水北方的黄帝部落,生活在东方的少昊氏、伏羲氏等部落,还有生活在淮水北方的蚩尤部落和生活在汉水附近的三苗部落。他们之间都发生过战争,最开始是黄帝部落击败了炎帝部落,两个部落最终融合成一个部落,构成了古华夏民族的主体。所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
  随后炎黄联盟和蚩尤率领的九夷联盟发生了战争。“蚩”的意思是山下的小虫子,这应该是对手讥笑其和虫子一样吃草籽,说明他们是农耕者。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盔”,说明当时九夷已经有很高的冶铸水平了。而黄帝生活在北方草原,发明“指南车”,驱使各种猛兽,可以说是典型的游牧者。
  这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游牧民族获胜结束,蚩尤被击杀,而黄帝部落则迅速融入农耕生活,成为中原大地的祖先。
  禅让的神话:世俗王权的确立
  传说黄帝给全天下“划野分疆”,共分为九州,根据家庭数组成一级级的组织,设立官员,选拔官吏来管理部族。史称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14人被分封得姓,这说明当时黄帝通过巨大的功绩(击败炎帝、蚩尤,发明新技术)已经确立了王权,并且国家雏形已经形成了。到尧、舜、禹时期,王权更替已经相当有规则了。
  唐尧的记载最早出于《尚书?尧典》,他是黄帝的直系子孙,曾经治理洪水,征伐苗民,到年老的时候,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虞舜。虞舜名字叫作重华,是出生于姚墟(一说诸冯)的一位部落联盟首领,为帝颛顼的直系子孙,因而与黄帝也有血缘关系。接受禅让后,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到年老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位置禅让给了夏禹。
  不过,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从虞舜晚年巡游并死在南方的典故看,当时的禅让,真相有可能是新的领导者带领自己的核心部族强势崛起,最终温和地夺取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总之,禅让的神话,表明当时人们已经习惯有一个“帝”,世俗王权已经形成了。
  ……
《千载风华:中国历史的脉络与图景》 一部纵贯古今,深度剖析中国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 本书旨在为渴望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读者,提供一部既具学术深度,又充满叙事魅力的通史读本。我们不满足于仅仅罗列王朝更迭的事件,而是致力于探寻驱动历史前进的内在逻辑、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独特文化风貌。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从文明的曙光,跨越秦汉的统一、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隋唐的盛世与转型,直至宋元的商品经济繁荣、明清的集权强化与近代转型,全景式地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壮阔画卷。 --- 第一编:文明的肇始与早期国家形态(远古至夏商周) 本部分着重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从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到新石器时代多元文化(如仰韶、河姆渡文化)的兴起,展示了早期农业社会形态的奠定过程。 核心内容解析: 1. 早期聚落与社会分化: 详细考察了龙山文化晚期开始出现的贫富分化与权力集中现象,为理解国家形态的出现做了铺垫。 2. 夏代的探寻: 结合考古学和文献记载,审视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的性质、政治结构与神权色彩。 3. 商代:青铜与神权: 深入分析殷墟甲骨文所揭示的商代国家机器的运作方式,重点阐述了以祭祀、战争和王权为核心的统治模式,以及青铜技术在巩固统治中的关键作用。 4. 西周的封建体系: 详细剖析“封建”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的精妙设计,探讨其如何维系了广阔疆域内的政治和伦理秩序,以及周礼的文化意义。 --- 第二编:大动荡与大整合: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帝国 此卷聚焦于社会结构经历剧烈变革,并最终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关键时期。 核心内容解析: 1. 春秋战国的社会革命: 深入分析“井田制”的瓦解、铁制农具的推广、私田的出现,如何引发了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阐述了士阶层崛起对政治格局的冲击。 2. 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 不仅罗列各家学说,更侧重于分析儒家(仁与礼)、道家(自然与无为)、法家(法治与集权)等思想体系,是如何针对当时社会弊病提出的解决方案,并探讨了它们对后世治理模式的影响。 3. 秦汉帝国的构建: 重点分析秦始皇如何通过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创立,完成了对前代政治地理的革命性重塑。剖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深层政治动因,以及大一统国家意识的形成。 4. 汉代社会与经济: 考察汉代盐铁官营政策的得失,光武中兴后豪强地主的坐大对国家财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以及丝绸之路开辟的全球意义。 --- 第三编:分裂、交融与民族的再塑(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本部分是关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关键的文化与民族大融合时期。 核心内容解析: 1. 魏晋的士族政治与玄学清谈: 探讨西晋门阀制度的形成及其对政治的垄断。解析“竹林七贤”和玄学的兴起,是士大夫阶层在政治失意背景下,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寻与表达。 2. 民族大迁徙与文化渗透: 详尽梳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对中原文化带来的冲击与融合。重点分析“胡汉杂糅”在语言、服饰、军事乃至宗教(佛教的鼎盛)上的表现。 3. 隋唐帝国的重塑: 细致分析隋朝如何通过大运河的修建,有效地整合了南北经济,并通过科举制的初步确立,打破了士族对官位的垄断。 4. 盛唐气象的内涵: 探讨唐代开放的国际视野、经济的繁荣(如两税法改革)、文化的自信(诗歌的巅峰),以及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侵蚀。 --- 第四编:文人的宋朝与游牧民族的征服(宋元明) 本卷聚焦于中国社会的“近世转型”,商业化程度的提高与专制皇权的强化并存的复杂局面。 核心内容解析: 1. 北宋的文官政治与积贫积弱: 分析宋代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以及其带来的积极后果(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如理学的兴起)和消极后果(军事上的被动)。深入探讨王安石变法在解决土地兼并和财政危机上的复杂性。 2. 理学的哲学体系: 阐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如何成为官方哲学,对社会伦理和个人修养产生的深远影响。 3. 元代的帝国结构: 探讨蒙古人建立的庞大疆域下的统治策略——民族等级制度的设立,以及大都作为国际性都市的地位。分析元代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保留与改造。 4. 明代专制皇权的顶峰: 重点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决定,对皇权和内阁制度的塑造。细述“特务政治”的运作机制,以及中后期宦官专权与文官集团的权力斗争。 5. 明代的中外关系: 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战略意图与影响,以及海禁政策对后世贸易和思想的制约。 --- 第五编:守成与迟滞:近代前夜的中国(清代至鸦片战争前) 本部分考察清朝盛世背后的社会矛盾与体制僵化,为理解近代危机的爆发寻找历史根源。 核心内容解析: 1. 康乾盛世的基石与隐忧: 剖析“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的完善如何带来人口的爆炸性增长。论述文字狱对思想文化的压抑作用。 2. 边疆的开拓与治理: 考察清朝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 3. 社会经济的停滞: 分析十八世纪后半叶,中国经济结构未能实现向重商主义或早期工业化的转型,探讨小农经济的内卷化困境。 4. 朝贡体系的瓦解: 审视清朝对西方工业革命的无知与傲慢,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了解世界进程的阻碍。 --- 结语:历史的镜鉴 本书在叙事的高潮处停驻,旨在引导读者思考: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体现在何处?中央集权的演化路径是必然还是偶然?中华文明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韧性与局限,为我们理解当下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哪些深刻的历史借鉴? 本书不仅是一部知识的汇编,更是一次对中华民族历史经验的深沉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打破传统叙事框架的尝试。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编年史,而是通过关键事件的串联,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富有层次感的历史脉络。读起来感觉非常顺畅,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没有那种生硬的转折或不必要的赘述。这种结构上的精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历史事件难度的门槛,对于初涉中国史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友好的大门。它似乎在用一种对话的语气,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而不是简单地告知“是什么”,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用心,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内页的排版布局也相当讲究。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通读,但初步翻阅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和现代设计感的结合,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色调沉稳又不失活力,字体选择也很有考量,既保证了易读性,又增添了一份古典韵味。尤其是那些插图和地图的印刷质量,色彩还原度很高,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对于我这种喜欢将阅读与视觉体验结合起来的人来说,这样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忍不住想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评分

从一个深度历史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史料的选取和观点的平衡上做得相当到位。它显然不是那种只采信一家之言的浅尝辄止,而是努力在不同的历史流派和研究成果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即便是那些争议性较大的历史节点,作者也处理得十分审慎和客观,没有明显的偏颇倾向,这对于构建一个全面、公正的历史认知至关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基础框架之上,还穿插了一些非常精彩的“微观切片”,比如某个时期士大夫的生活片段,或是某个重要制度背后的社会影响,这些细节的点缀,让原本宏大的叙事变得鲜活而有温度,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代数字的堆砌。

评分

这本书对于工具性和实用性的考量,是其超越一般历史读物的关键所在。我特别留意了它的索引和交叉参考部分的设计,那些细节处的标注和注释系统极其完善,让人在查阅和对比不同历史时期信息时,能够快速定位,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从头读到尾的书,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随时可以获得新知的参考工具书。这种设计体现了作者和编者对现代读者碎片化阅读习惯的深刻理解,让历史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灵活高效,确实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设计典范。

评分

坦白说,我对很多历史书籍都有一种“读不完”的畏惧感,因为它们往往篇幅浩瀚,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的行文风格却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大众读物的可读性。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非常强,无论是描述金戈铁马的壮阔场景,还是剖析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都能用一种精准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表达出来。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传统史书的枯燥感,很多句子读起来甚至让人有种拍案叫绝的感觉,这绝对是作者深厚文学功底的体现,让阅读过程成了一种愉悦的智力探索。

评分

正版,非常喜欢在京东买书,送货很快,退换也方便

评分

挺好的一套书,清晰的脉络讲述历史事件

评分

做活动,很优惠,也挺好的

评分

物流很给力,第二天就到了,很实惠,多读书,这么多书要看一年吧!加油?

评分

商品非常好 物流很快捷 快递大哥服务也是非常好!

评分

不错不错,留下来慢慢看吧

评分

99块10本,挑了基本有实用价值的,合适

评分

618活动购买,价格便宜实惠,物美价廉,辛苦快递员们!

评分

好书,好书,买来给弟弟看的儿童读物!听说大于一定字数可以拿京豆,应该够了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