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旅行系列:我们为什么旅行+背包十年+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孟威村的雨季(套装共4册)

小鹏旅行系列:我们为什么旅行+背包十年+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孟威村的雨季(套装共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鹏(张进鹏) 著
图书标签:
  • 旅行文学
  • 游记
  • 散文
  • 背包旅行
  • 人生感悟
  • 成长
  • 随笔
  • 孟威村
  • 小鹏旅行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TSJD028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8839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纯质纸
套装数量:4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10年,见到小鹏,在狭小的会议室,他拿出一个笔记本电脑,说要给我看点东西。说着话,他还把灯关了,我有点紧张地问你要干吗,这时我就看到屏幕亮了,视频开始播放,关于他在全世界背包旅行的足迹,配乐一响我就坐不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碍于人多,拼命死忍才克制住了。

那首歌,那个旋律,我到今天还记得:鲍伯·迪伦的《forever young》。

“愿你勇敢无畏,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年轻,永远年轻。”

《背包十年》上市后以火爆速度蹿红,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那一年,中国还没有背包客的概念,旅行是个新鲜事,更别提把旅行当职业。小鹏是我南开校友,一个地道的天津男孩。匪夷所思的是,他没有天津人的恋家性格,毕业十年,我们选择规行矩步,按部就班,而他,却踏上一条吉凶未卜的行者路,恨不得与《国家地理》杂志私奔,走到天涯海角,随夕阳消失,永不回来。
  
  

整整十年,他没有做过固定的工作,只是不断上路,旅行,今天在撒哈拉沙漠艰难跋涉,明天又跑到北极欣赏美到极&致的欧若拉。我很好奇的是,这十年来他如何坚持,如何克服巨大的不安全感,明天的早餐,到底在哪里?

可以骄傲地说,《背包十年》的出版,带动了中国真正的旅行潮流。那之后,大批旅行书纷至沓来,全是背包客,全是环游世界,全是辞了职,休了学,弃了业,全是苦哈哈风餐露宿标榜性格,全是找不着自我了只能憋着上路,全是旅行回来就疗愈了踏实了收获了充实了。真的还是假的?

再之后,想都想得出来,旅行书经历了从蜂拥而至到打入冷宫的残酷过程,迅速变成明日黄花。

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只有小鹏依然还在,就像坚持旅行一样,一直坚持创作,踏遍世界每寸土地,看遍世间美景,找到旅行的意义,又开始选择回家的路。从《我们为什么旅行》到《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他不停笔地写了一本又一本,还抽空实现了他的又一个梦,造青旅——背包十年青年公园。

但我念念不忘的,还是2010年见到他时,他讲的那个故事——孟威村的雨季。

那是发生在他30岁那年的故事,人生陷入困惑,同龄人纷纷买车买房,过上富足且正常的生活,只有他,依然处于“混迹世间”的状态,这是他对自己的定义。一个人如果没了社会认可的标签,便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我怀疑。很多时候,我们活着就无法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说不在意都是假的。

那年他决定最后赌一把,去一个没有信号没有电没有手机的世外桃源。原计划停留两天,却不知不觉待了一个月。出去走走,并非是一种逃避,而是看一下外面的人,那些我们不曾了解的世界以及别人的生活,会给我们以某种启示。

不过,原本以为的世外桃源,民风淳朴,实际住下来才发觉,根本不是想象中那样。人的贪与恶,在任何地方都存在,概莫能外。他被黑店老板追杀,险些死在孟威村那个狂风骤雨的黑夜。

原来世上并无桃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搭建自己心中的一片桃花源,应对人生的难。

只有走过黑暗之处,才懂得一线光的可贵。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在大雨倾盆之夜,爬过肮脏污浊的下水道,在恶臭的污水中爬了整整一夜,逃出生天,成功越狱,在阳光灿烂的海滩上,和他的老友紧紧拥抱,庆祝重获自由。

孟威村的那一夜,对小鹏有着同样的意义,之后的路,豁然开朗,原本打算中断的职业旅行生涯,有了新的起点。

雨季之后,一切终将不同。

大多数人,25岁已是中年,个个肩上扛一副枷锁,把工作视为苦役,日日消磨。青春比任何事物都短,渐渐成熟,谦卑,宽容,矜持,看化,壮志全部消磨,人更浮于事,公车更拥挤。直到老得不能上班,被公司勒令退休,细胞疲劳,崩溃下来,开始指手画脚地批判所有新鲜事物,永远不能畅快如意。

而小鹏在而立之年经历的这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提提气,找到点振作的理由。孟威村发生的种种,有如神明的指引,而他在那里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无不带着些冥冥中的昭示,带领他穿越茫茫黑暗,终于找到光明的方向。人生是有守恒定律的,你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最终手里的筹码还是那些,只看你如何加以利用。

再乖再听话,人还是要老的。年轻时不如好好放纵一次,享受当下的快乐,即使不死,也如在天堂。


  

内容简介

  

《背包十年》
     《背包十年》分三个部分,用100个故事串联起10年旅途。故事后会有点评,描述当时的心路历程,并配有大量在旅途中拍摄的精美图片。第一章:背包行天下(2001-2004)以义次自助背包旅行起。描述自由自在的旅途生活。第二章:艰难的旅行路(2005-2007)描述在旅途中的颠沛流离,父母的不支持,人生中的低谷;在黑暗中摸索一条可以把旅行良性循环的道路,因为没有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第三章:看见自己的彩虹(2007-2010)在一次破釜沉舟的旅行之后,终于柳暗花明。现在我的生活就是旅行,写字,拍照,再次旅行,而且旅行有各种赞助,不再为钱发愁;也终于获得家人的认可。

《我们为什么旅行》
     《背包十年》之后,小鹏继续走在路上,又去了许多国家,旅行经验更丰富,对世界的体验更深刻。经过两年的沉淀,他写出了《我们为什么旅行》,从8个角度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旅行”这个稍显宏大的问题,分别是:要有光,在路上,奢与简,体验式,巴别塔,陌生人,无尽欢,因有梦。作者通过华丽的文字和惊艳的图片,呈现出他12年来走过的地方,遇见的人和物,他的感动,泪水,欢笑,心灵受到的冲击,震撼,以及他对“我们为什么旅行”这个问题的理解。在此之前,作者在微博上做了“我们为什么旅行”的问题征集,千名网友踊跃参与,为《我们为什么旅行》做了良好的预热,一触即发。《新周刊》本期的大专题,也是“我们应该怎么玩”,深入探讨旅行。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记录了背包客小鹏的最后一次长途旅行,用了两个月时间,沿着切·格瓦拉在《摩托日记》中的足迹,纵穿南美。同时他在旅行结束时,对那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找到了满意的答案。他带着这些答案回家了,在崭新的领域,让梦想落地。

《孟威村的雨季》

本书是作者“背包十年”系列的第四本书。与之前的旅行游记不同的是,本书是一个完整而深入的有关梦想与希望的故事。

2008年,而立之年的小鹏对梦想产生了动摇,“是不是该做点正事儿了”是他每天要思考十几遍的事情。他背包前往湄公河,这一次,要么为旅行画下句号,要么整理好梦想重新出发。

老挝的孟威村,一个不通电、没有网络、没有信号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孩子有纯真的笑脸,小沙弥流露出本性的欢快,村妇质朴而淳良,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可他却险些丧命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暴雨之夜。这个故事就像暗夜中的炉火——黑暗与光明总是相伴而生。旅行如此,人生如此,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作者简介

小鹏,

作家、职业旅行者、青旅掌柜。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路上,背包至今,为在路上的人造了两座梦想中的客栈,取名“背包十年青年公园”。而他,还是那个追梦人。


目录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

序一 背包十年

序二 奔跑的小孩

第一章 背包行天下

2001年6月 借个背包就出发 [中国,阳朔]

2002年9月 速辞两份工作赴欧洲 [荷兰,格罗宁根]

2003年1月 一定要去巴黎 [法国,巴黎]

2003年2月 活着的废墟 [西班牙,巴塞罗那]

2003年2月 融入当地才是真正的旅行 [安道尔]

2003年2月 旅行总有奇遇 [意大利,米兰]

2003年5月 听从内心声音而活 [荷兰,阿姆斯特丹]

2003年6月 生在养鸭场也没有关系 [丹麦,奥登赛]

2003年6月 围墙内的世界太小了 [德国,柏林]

2003年6月 双脚放在地狱,眼睛搁在天堂 [德国,柏林]

2003年6月 旅行就是我的信仰 [梵蒂冈]

2003年7月 寻找心中的神殿 [希腊,苏尼恩]

2003年7月 一个人看日落 [希腊,圣托里尼]

2003年7月 第一次露宿街头 [意大利,比萨]

2003年7月 多走多看才不算白活 [法国,马赛]

2003年7月 海关裸体搜身 [瑞士,日内瓦]

2003年8月 欧洲是个什么样儿 [比利时,布鲁日]

2003年8月 发现爱.传递爱 [法国·尼斯]

2003年8月 找到一个回来的理由 [法国,巴黎]

2003年9月 想你的天空 [德国,法兰克福]

2003年11月 在丽江好好发呆 [中国,丽江]

2003年11月 且行且珍惜 [中国,丽江]

2004年4月 26岁已不再年轻 [中国,北京]

2004年12月 妈妈心中的世界地图 [中国,北京]


《我们为什么旅行》

序一 忘记

序二 生命是一份礼物


第一章:要有光

日出撒哈拉

羊角村的黎明

丽江的阳光

黄昏像场老电影

魁北克童话

追极光的人

特别加映:微光


第二章:在路上

赤足行路

西贡摩托

纽约出租

穿越西伯利亚

直升机之旅

听风而行

特别加映:在路上


第三章:奢与简

吃之一:印度的路边摊

吃之二:大象之路

吃之三:普罗旺斯式午餐

住之一:看得见风景的客栈

住之二:

第一次入住青年旅馆

住之三:三醉丽江花间堂

特别加映:回归


第四章:体验式

学做泰国菜

海边瑜伽

学飞钓

被偷被骗和被抢

我被关在中俄边境

我要跳海了

特别加映:体验者


第五章:巴别塔

印度的穷人

日本的富人

喇嘛生活

隐居生活

嬉皮生活

旅行者的笔记本

特别加映:打通巴别塔


第六章:陌生人

黄斗篷

会抓鱼的艾

拜访巫医

我就喜欢

朋友

爱流转

特别加映:表情集


第七章:无尽欢

人人都爱靠山路

到了南方,才到了西班牙

country road

勒芒24小时

中世纪赛马节

特别加映:不亦乐乎


第八章:因有梦

我要看大海

送鞋送梦想

他们的梦想

我要去南美

特别加映:因有梦

尾声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楔子

第一章 小丑出场

第二章 从头开始

第三章 寻找格瓦拉

第四章 放空之旅

第五章 该回家了

第六章 平等世界

第七章 灵魂出窍

第八章 天空之城

第九章 浮岛一夜

第十章 命中注定

第十一章 安全感

第十二章 既来之,则安之

第十三章 黑暗森林

第十四章 魔方大厦

第十五章 神秘来客

第十六章 回家的路

后记

《孟威村的雨季》

楔子

2017年1月 称尼村

2008年5-6月 孟威村

2013年1月 东德岛

2017年1月 称尼村

尾声


精彩书摘

l 当我们做出一个决定时,这仅仅是一件事的开始,就像跳进了一条激流之中,没人能预言激流将把我们带到何方,可能是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

l 只有关注当下,你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l 大家千辛万苦去寻找的桃花源,并不存在于某个具体地方,而只存在于我们心里。有些人永远找不到——因为他们从不曾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有的人曾去过,可离开后再也不复得路——这些是忘了初心的人;还有人就住在桃花源里——因为他们永远听从内心声音而活。

l 我相信通过仰望星空这个动作,大脑中的宇宙跟真实的宇宙会联到一起,介质就是天上的星星和我们的眼睛。此时脑子里出现的不再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而是跟遥远、浩瀚、神秘对应的脑电波。星光虽然微茫,却能为我们指路,不仅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

l 苍茫草原之上,我们只是一束微光。是的,我们只是一束微光,希望它能照亮你的远方。

l 梦想是个多么美妙的词,可一旦被它绑架,那就一点都不美了。这是我活到30岁才明白的道理。


前言/序言


《小鹏旅行系列:我们为什么旅行+背包十年+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孟威村的雨季》(套装共4册)—— 探索世界,寻觅自我,找回心灵的归宿 这是一套精心策划的旅行文学套装,囊括了四部独立却又相互呼应的作品,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远方与近邻、探索与回归、自由与责任的宏大叙事。这不仅仅是关于地理坐标的移动,更是关于灵魂的跋涉,是关于在陌生的风景中遇见更真实的自己,以及在旅途的尽头,找到那条通往内心安宁与温暖的回家之路。 《我们为什么旅行》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物质洪流中,我们似乎被赋予了太多“应该”的标签:应该成功,应该买房,应该结婚生子……而“旅行”在很多人眼中,或许只是逃避现实的短暂休憩,抑或是彰显身份的社交符号。然而,当我们剥离这些外在的定义,深入灵魂的叩问: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旅行? 《我们为什么旅行》并非一本简单的攻略指南,它是一次深刻的哲学思辨与情感探索。作者以极其真诚的笔触,剖析了旅行背后那最原始、最纯粹的驱动力。它关乎对未知的好奇,对生活边界的拓展,对自我认知深化的渴望。当熟悉的街道变得单调,当固定的生活轨迹带来麻木,旅行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门。 在这本书中,你将跟随作者的脚步,穿梭于古老文明的遗迹,感受历史的厚重;跋涉在壮丽的自然风光中,领略造物的鬼斧神工;置身于异域文化的熔炉,体验人性的多样与温暖。每一次日出,每一次日落,每一次与陌生人的萍水相逢,都可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旅行教会我们放下身段,学习倾听,理解差异,拥抱不确定性。它让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摆脱固有的束缚,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旅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当我们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去解决问题,这种经历无疑会极大增强我们的独立性和韧性。当我们看到世界之大,人类之多,会更加明白自身的渺小与珍贵,从而以一种更宽广的胸怀去接纳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旅行,最终的目的不是逃离,而是更好地回归,带着更丰富的视角和更强大的内心,重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背包十年》 “背包十年”——这个词组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与冒险精神。它代表着一种选择,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本书记录了一段长达十年的世界漫游史,作者以一个背包客的视角,真实记录了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挑战、惊喜与感动。 这十年,不是一次简单的观光,而是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探索未知之中。从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到繁华喧嚣的国际都市;从寒冷刺骨的极地风光,到炙热干燥的沙漠戈壁,作者用双脚丈量地球,用眼睛记录世界,用心灵感受生命。旅途中的艰辛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冲突,身体的疲惫,物质的匮乏,甚至潜在的危险。但正是这些磨砺,塑造了作者坚韧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 《背包十年》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与细节。作者不会回避旅途中的窘迫与困难,而是将它们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你会跟着他一起在简陋的青年旅社里挤通铺,在路边小摊上解决温饱,在异国他乡的夜色中感到孤独与迷茫。但同时,你也会分享他看到绝美风光时的震撼,品尝到当地独特美食时的满足,收获到来自陌生人善意的微笑与帮助时的温暖。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展现了旅行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当一个人长时间地游走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他会逐渐打破原有的偏见与局限,学会用一种更包容、更开放的态度去看待世界。他会发现,人类的共同点远比差异更为深厚,善良与爱是跨越国界的语言。十年,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心灵的成长与蜕变。这本书,将激发你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对探索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憧憬。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家”——一个多么温暖而又沉重的词。它承载着我们最初的记忆,是我们心灵最深的依恋,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然而,当我们踏上远方的旅途,那些熟悉的街景、亲切的呼唤,是否会随着距离的拉远而渐渐模糊?《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正是探讨了这个关于“远方”与“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 这本书以一种更为细腻、更具人文关怀的笔触,将旅行的探索与情感的回归巧妙地结合起来。作者在行走于世界各地的过程中,并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他观察异域的风土人情,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但同时,他的目光,也常常会不自觉地投向远方的家。 旅途中的每一次经历,都可能唤起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念。在异国他乡看到相似的风景,听到熟悉的语言,或者品尝到近似的食物,都可能成为触发乡愁的导火索。而这种乡愁,并非简单的感伤,它是一种提醒,一种牵引,一种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明确自己方向的力量。 本书的主题在于,真正的旅行,并非是与根源的割裂,而是与根源的更深层次的对话。当我们去往更远的地方,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家,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是物质的居所,更是精神的港湾,是情感的寄托。 作者通过讲述一个个发生在路上的故事,展现了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内心里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连接着我们与家。这条线,让我们在迷失时找到方向,在疲惫时获得力量,在成功时懂得感恩。这本书,是献给所有在路上的人,也是献给所有心系家园的人。它告诉我们,远方固然精彩,但只要心中有家,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真正迷失。 《孟威村的雨季》 “孟威村的雨季”——这个略带诗意的名字,仿佛本身就孕育着一种独属于东南亚热带风情的故事。它暗示着一种缓慢的生活节奏,一种自然的生命力,一种在湿润空气中弥漫的情感。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具体的、充满地方色彩的微观世界。 与前几本书宏大的叙事不同,《孟威村的雨季》更侧重于对一个特定地点、特定人群的深入描绘。作者并非以一个过客的身份蜻蜓点水,而是选择在一个雨季,沉浸在孟威村的生活之中。他观察当地人的日常起居,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雨季,在许多热带地区,往往意味着生命的蓬勃与循环。它滋养着大地,孕育着万物,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独特的节奏。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作者在等待雨停的间隙,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发现了许多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这本书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与氛围感。你会感受到雨水滴落的声响,闻到泥土混合着热带植物的湿润气息,看到孩子们在泥泞中奔跑的欢笑,听到村民们古老的歌谣。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将孟威村独特的风土人情跃然纸上。 更深层次地,这本书探讨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简朴的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到幸福,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传承文化。作者通过观察,也反思了现代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碰撞与融合,以及在这种碰撞中,那些永恒不变的人性光辉。 《孟威村的雨季》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体验,也是一次对简单生活之美的发现。它提醒我们,世界之大,不仅仅在于那些壮丽的景观,更在于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鲜活而生动的故事。而有时,最深刻的领悟,恰恰就发生在这样一场宁静的雨季里。 套装的整体价值 这四本书以一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共同构成了一次完整的旅行文学体验。 《我们为什么旅行》 提供了旅行的哲学基础和内在动机,帮助读者理解旅行的深层意义。 《背包十年》 则以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方式,展现了旅行的实践过程和对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激发读者的冒险精神。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将视线从远方拉回,探讨了旅行与归属感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家作为精神坐标的重要性。 《孟威村的雨季》 则将读者的视野聚焦到一个具体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微观世界中的生命力与文化底蕴。 这套“小鹏旅行系列”套装,适合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未知,同时又珍视内心归属的读者。它不仅仅是关于旅行的读物,更是一次关于人生、关于自我、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对话。读完这套书,你或许会更加坚定出发的决心,或许会更加珍惜回家的温暖,或许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你所走过的每一条路。

用户评价

评分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这个名字,读起来就带着一种温情的告诫。它不像前两本那样纯粹地聚焦于“出发”,而是更强调“回归”。在经历了千山万水,看尽人间百态之后,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归属感,那份对“家”的牵挂,究竟有多么重要?这本书似乎在提醒那些热衷于远游的灵魂,无论走多远,都不要迷失自己,不要忘记了出发时的初心,更不要忘记了那个永远等待着你的地方。我尤其欣赏它在描绘壮丽风景的同时,不忘穿插对家人、朋友的情感连接的刻画。这种“远方”与“归途”的平衡,让整个旅行的意义变得更加完整和深刻。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是将内心的世界与外在的世界融为一体,最终找到那个可以安放自己灵魂的港湾。

评分

《背包十年》这本书,就直接进入了更具象的旅行体验。我能想象到,当一个年轻人,背着沉甸甸的背包,踏上漫漫旅途时的那种勇气与孤勇。书里描绘的场景,有风餐露宿的艰辛,也有星空下的篝火旁温暖的相遇。作者没有回避旅行中的困难和挑战,反而把它们坦诚地展现出来,比如语言不通的尴尬,独自一人面对突发状况的无助,以及经济上的拮据。但正是在这些挑战中,我看到了生命的韧性和成长的力量。那些在旅途中遇到的人,那些分享的食物,那些在陌生土地上学到的技能,都构成了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觉得,只要有梦想和勇气,即使两手空空,也能丈量世界。

评分

这套“小鹏旅行系列”的组合,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体验。从对旅行意义的哲学思考,到背包客的真实历险,再到对“归途”的温情呼唤,最后落脚于一个充满地域风情的具体场景。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和感受“旅行”这个概念。我喜欢这种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编排方式。它既满足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柔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旅行见闻,更在于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关于“出发”与“归来”的故事。

评分

《孟威村的雨季》这本书,我感觉它打开了一个非常具体而又充满诗意的视角。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那种湿润、缓慢、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与其他更宏大的叙事不同,这本书似乎更专注于一个特定地点,一个特定时间段的细微观察。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地道的食物,聆听淳朴的民风。雨季,往往意味着一种静止,一种内敛,也可能是一种沉淀。在这种氛围下,作者的笔触是否会更加细腻,对人物情感的刻画是否会更加深入?这本书会不会让我感受到一种“慢旅行”的魅力,那种放下功利心,只是静静地观察和体验生活本身的美好?我非常期待在文字中,被孟威村的雨季所浸润,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雨滴敲打屋檐的声音。

评分

这次我入手了这套“小鹏旅行系列”,虽然名字里带着“小鹏”,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关于某个汽车品牌或者某个特定人物的故事,但拿到手才发现,它是一套关于旅行的书籍,而且是四本一套的。书名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我们为什么旅行》、《背包十年》、《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孟威村的雨季》。光是这几个标题,就已经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远方的好奇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我们为什么旅行》这本书,我把它放在最先阅读,因为它似乎是在为整个系列的旅程定下基调。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灌输“旅行有多么美好”的陈词滥调,而是深入探讨了旅行的内在驱动力,那些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促使我们离开熟悉的环境,去探索、去发现的根本原因。作者似乎在用一种非常温柔且充满智慧的方式,解剖着人类对“远方”的执念。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逃离”和“寻找”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空间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险。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厌倦?我们又在寻找什么?是新的风景,还是新的自我?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往和未来的每一次出发,它提醒我,旅行不仅仅是打卡景点,更是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和解的过程。

评分

一直想买的书,物流给力

评分

品质还不错,还没有开始用。期待。

评分

很好的书,jd就是快,送货的小哥非常棒,每次jd购物5颗星,4颗半是快递小哥的。

评分

写的很详细,书本质量很好,是正版

评分

这也是我想要的生活!

评分

值得期待,一次买了一套,充值信仰!

评分

不一样的人生需要勇气

评分

very good

评分

每次有活动就囤书,还是喜欢纸书的味道!书都棒棒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