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国资深儿童科普作家和法国一线插画大师合力创作,满满80页大信息量的太空主题通识启蒙图画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儿童馆馆长王志庚强烈推荐!
★专门为5-8岁儿童量身定制的通识启蒙书,知识讲解科学精准,文字简洁有趣,叙述节奏明朗轻快,场景式插图,童趣满满,符合儿童的阅读和接受心理。
★从古代世界各地的天文历法到近代的天文学的革新,一一涉及,扎实系统,为孩子推开太空博物馆的大门。
★儿童视角鲜明,结合小读者自身讲述关于太空的科普知识,让孩子们在时间轴上张开想象的翅膀,带着好奇心去探索人类征服太空的历史。
★对关键词汇进行了变色处理,能够帮助孩子识记和理解。
★引导家长和孩子以轻松的方式共同学习,用讲故事的方式回答孩子对于太空的种种疑问 激发孩子对宇宙空间的想象。
《亲亲历史图书馆·太空——从日晷到登陆火星》,是从法国专业儿童科普出版社——米兰出版社(Editions Milan)原版引进的太空主题通识启蒙图画书。这册书用贴近儿童视角的编写方式、场景式的插图和简洁有趣的语言,沿着时间轴,娓娓讲述了人类探索太空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从史前祖先仰望星空到希腊学者提出“地心说”、从巨石阵到伽利略天文望远镜、从古代中国的纸筒火箭到德国的V2火箭、从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到《月球旅行记》、从运载火箭到登陆月球、从航天飞机一直到太空旅行。
这册书将带着小朋友目睹一幕幕人类在征服太空的历程里每一个进步:来到3000多年前的英国,加入到“巨石阵”神秘的冬至庆祝仪式;潜入哥白尼的办公室,见证“日心说”的诞生;来到巴黎天文台,跟哈雷一起观测彗星;回到20世纪50年代,加入到对外星人的畅想时代;和加加林一起畅游太空;跟着阿姆斯特朗一起去探索月球,了解人类一步步实现升空梦想的艰难过程,激发对探索太空的无限想象。
这是一册非常优秀的儿童通识启蒙图画书。朴实生动的文字与场景式的插图相结合,使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全书插图均出自法国著名童书插画师之手,在保持科学准确性的同时又不失童趣,让孩子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亲近科学、感悟历史、打开想象。
史黛芬妮·勒迪(Stéphanie Ledu),1966 年出生,住在法国维希市。最初,她在巴黎某出版社做编辑,之后在书店的儿童区工作,如今的她专注于写作。身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她不仅懂得书籍的世界,也懂得孩子的世界。她已经写作出版了一百部儿童百科书,所有作品均在法国米兰出版社出版,包括《亲亲科学图书馆》系列、《我的世界儿童百科》系列和《不平等的地图集》系列。
史蒂芬·弗拉迪尼(Stéphane Frattini),出生于法国戛纳,在非洲度过了他的童年。他一直保留着对自由的热爱和自在随意的生活态度。大学毕业后,他从事了一百多种职业,其中包括法国Canal Plus电视台游戏节目的编导、广告设计师、银行职员、披萨饼师傅……他为法国国际电台《神秘大师》栏目创作剧本,也同时在法国文化时事杂志《摇滚不起来的人》 和《他》杂志工作。之后转向儿童读物的写作,这是他的至爱的事业。迄今为止,他在米兰出版社出版了约五十本书,包括小说和科普读物。
杰斯·保韦尔斯(Jess Pauwells),2003年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圣吕克学院。多年来,她一直以独立书商和独立插画师的身份活跃在媒体界。2010年起,她开始专门开始从事插画,并与法国的南方行动出版社,弗拉马里翁出版社,马尼亚尔出版社,米兰出版社,纳唐出版社,绿驼鹿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合作。
黄君艳,1980年出生,首都师范大学法语系硕士。曾在2014-2015年之间在法国勒芒大学文学语言系担任访问学者。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业余从事法语儿童图书翻译工作。已出版的译作有:查理·佩罗《穿靴子的猫》(中国人口出版社);《小兔汤姆掉牙了》(北京天域北斗图书有限公司);《我的第1次》4册(新世界出版社);《玩具箱》、《彼得潘》、《魔笛》(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恐龙》(蓝天出版社)。
我一直乐于引导成年人读者以阅读的方式、尽可能去接近接近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并分享阅读的乐趣。
——本书作者史黛芬妮·勒迪
图书是时间的记录,阅读是空间的挪移。这是一座图书馆,也是时空转换的总开关,从微观到宏观,从工具到艺术,带领着孩子们向历史的纵深掘进,一起去探寻生命的足迹,经历绘画艺术的进程,体验从地球到太空的旅行。
——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阅览部主任兼少年儿童馆馆长 王志庚
这本书在设计上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它深谙儿童的视觉习惯和信息接收规律。细节之处彰显匠心,比如有些跨页的布局设计,极具戏剧张力,仿佛在引导读者的视线穿越时间与空间。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工具和飞船的插画风格处理,它们都有细微的区分,能让孩子直观感受到科技的演变。而且,这本书的文字用词选择也很有讲究,既保证了科学的准确性,又避免了使用过于晦涩的术语,即便是面对像“近地轨道”这样的概念,也能用孩子能理解的比喻来解释。对于那些对技术细节感兴趣的孩子,这本书提供了足够的深度,而对于刚开始接触太空的孩子,它提供的导览也足够友好。这绝不是那种囫囵吞枣的快餐式读物,它鼓励孩子停下来,仔细观察图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在叙事手法上真的下了不少功夫,它没有那种传统科普书的架子,读起来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辈在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调,使得原本可能显得遥远的“太空探索”变得亲切又触手可及。我注意到作者很注重逻辑的连贯性,从最基础的天文现象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人类飞天的梦想,最后引向宏大的火星登陆计划。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知识体系,不会感到思维跳跃或者信息过载。特别是关于火箭技术发展的部分,那种充满冒险精神和工程挑战的描述,成功点燃了我家孩子的好奇心,他现在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关于推力和轨道计算的“天才想法”。说实话,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读物来说,已经算是相当出色了,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人心悦诚服。
评分说实话,最初我担心这个主题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过于宏大,但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它巧妙地将宏大的宇宙叙事,分解成了许多可以被孩子接受的小故事单元。比如,关于火星的介绍部分,它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科学分析,而是从火星在我们夜空中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开始讲起,这种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非常自然。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作者似乎总有一种魔力,能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成孩子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实体或场景。比如用家里的某个物件来比喻某个空间站的结构,瞬间就能让孩子产生共鸣。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单纯的科普书,它更像是一把钥匙,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充满好奇心的年纪,能够以最健康、最有趣的方式,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这份对想象力和科学启蒙的贡献,是无价的。
评分我更欣赏这本书对“人”的关注,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冰冷的科学事实和日期。在讲述那些伟大的探险家和科学家时,书里似乎能捕捉到他们当时的心情和面临的困难。比如,描述早期宇航员在狭小空间里工作时的画面,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的勇气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本书很擅长捕捉那些“高光时刻”,但更让人动容的是对准备过程的细致描绘,让孩子们明白,每一次巨大的飞跃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无数人的努力和坚持。这种对奋斗精神的强调,比空洞的说教有效得多。我家孩子看完后,对“坚持”这个词有了更具象的理解,他会把宇航员的形象和他自己想要完成的小目标联系起来,这绝对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惊喜。它教会了孩子,探索未知需要极大的毅力。
评分这本关于太空的读物简直太棒了!我家的那个小家伙,平时对书本兴趣一般,但一翻开这个,眼睛都亮了。里面的插图色彩鲜艳,细节处理得特别到位,那种仿佛能把人拉进宇宙深处的感觉,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那些关于早期人类如何观测星空,从日晷到更复杂的计时工具的描述,虽然是给五到十岁孩子看的,但讲解得非常清晰,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教感。我记得有一页详细描绘了古人如何利用影子来判断时间,图文并茂,连我这个大人都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用心,文字量适中,不会让孩子产生阅读压力,总能在关键时刻配上一张极具冲击力的图片,帮助理解复杂的概念。看到孩子对着那些描绘早期天文观测的画面啧啧称奇,那种求知欲被激发出来的样子,真是太让人欣慰了。这本书不仅仅是讲太空,更是巧妙地将历史和科学结合在了一起,让孩子们明白,我们今天对宇宙的认知,是经过了漫长的人类探索之路。
评分正版,书面是那种硬板的绘本,没有味道,值得购买
评分京东自营,值得信赖!
评分京东买书很方便,借机囤了很多喜欢的书,快递也很贴心。
评分孩子喜欢大海和恐龙,所以爱不释手,从宇宙起源开始,感觉有很多都是大人不知道的,还不错,就是画风有些幼稚
评分趁做活动先屯着,以后再看。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还差两本,以后来凑齐
评分宝贝很喜欢这套书,知识讲述全面,插画也很漂亮
评分宝贝很喜欢这套书,知识讲述全面,插画也很漂亮
评分还没看书的内容,不过,儿子喜欢这类交通工具,了解这些也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