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工程实例详解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工程实例详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笑天,蒋超奇,江丙云 等 著
图书标签:
  • ANSYS Workbench
  • 有限元分析
  • FEA
  • 工程实例
  • 结构力学
  • 热传导
  • 流体分析
  • 电磁场分析
  • 材料力学
  • 仿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3532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04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0
字数:783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全面,讲解细致:书中对ANSYS Workbench几乎所有常见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介绍,并通过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图示讲解实例的设计过程,方便读者快速上手并熟练掌握。
技术实用,含金量高:书中凝结了多位业内大咖在实战中总结的经验心得,内容实用,技术含量高,可有效地帮助读者提高软件使用技巧和工作效率并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通过大量的实例详细介绍了ANSYS Workbench在各个常见领域的实际应用。具体内容包括有限元分析的必备知识、结构分析基础、SpaceClaim(SCDM)的基本操作与应用、网格划分基础、结构静力学分析、材料非线性分析、接触分析、屈曲分析、子模型分析、子结构分析、结构动力学分析基础知识、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响应谱分析、随机振动分析、结构瞬态动力学分析、多刚体多柔体动力学分析、结构优化分析、珠优化分析、热学分析、疲劳分析、电动机低频电磁场分析、流体力学分析,以及常用操作技巧。
  本书配套资源中提供了书中实例的源文件,以及部分实例的语音视频教学文件。

作者简介

刘笑天,就职于国有装备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西莫论坛版主,从事核电站用空调机组结构设计与研发工作,拥有超过6年机械设计经验和超过5年CAE仿真分析经验。曾出版《ANSYS Workbench结构工程高级应用》一书,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蒋超奇,硕士,上海微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经理,西莫论坛版主。从事CFD模拟工作13年,擅长动网格、传热、多相流、流固耦合等领域,负责完成了多个CFD模拟项目,并为中科院等多家研究机构、公司进行过相关软件培训。

江丙云,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仿真谷、西莫和SimWe论坛资深版主。超过10年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和有限元分析经验,专职于机电产品、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分析和优化。精通ANSYS、ABAQUS等CAE软件,擅长多物理场联合分析、冲压成形分析和复合材料失效分析等。编著有《ABAQUS工程实例详解》和《ABAQUS Python二次开发攻略》等。

刘成柱,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数值建模与仿真室主任,西莫论坛版主。主要从事干式电抗器新产品研发与CAE数值仿真工作。擅长电器设备抗震仿真、电器设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参与过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公司多项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

于冰,硕士,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高级设计师,西莫论坛版主。主要从事特种电机的研发设计工作。

付远,博士,就职于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西莫论坛版主。主要研究方向为3D打印再制造、逆向设计、结构数值分析及优化设计,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级课题5项。

目录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工程实例详解——目录

第1章 有限元分析介绍 1
1.1 ANSYS Workbench Environment简介 1
1.1.1 新一代协同仿真环境 1
1.1.2 AWE的产品界面 7
1.2 如何学习有限元 14
1.2.1 本书面向的对象 14
1.2.2 怎么学 16
1.2.3 提问的艺术 22
1.2.4 开始分析前的战略规划 28
1.3 有限单元法概述 33

第2章 结构分析基础 37
2.1 结构分析理论基础 37
2.2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38
2.3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41
2.4 非线性分析 45
2.5 如何判别和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50
2.6 强度理论 51

第3章 SpaceClaim(SCDM)工程实例详解 54
3.1 SpaceClaim(SCDM)概述 54
3.2 SpaceClaim(SCDM)界面 55
3.3 SpaceClaim(SCDM)工具 56
3.3.1 选择 57
3.3.2 拉动 58
3.3.3 移动 62
3.3.4 填充 63
3.3.5 组合 64
3.3.6 剖面模式 66
3.4 SpaceClaim(SCDM)创建模型实例详解 67
3.4.1 新建设计文档 67
3.4.2 设置设计首选项 67
3.4.3 绘制矩形草图 68
3.4.4 拉伸矩形草图 68
3.4.5 拉伸边 69
3.4.6 拉伸曲面 69
3.4.7 支架内侧倒圆角 69
3.4.8 支架外侧倒圆角 70
3.4.9 “拉动”去除材料 71
3.4.10 “旋转”去除材料 72
3.4.11 支架倾斜端倒圆角 73
3.4.12 “拉动”创建孔 73
3.4.13 创建精确定位的孔 74
3.4.14 创建孔阵列 74
3.4.15 顶边倒直角 75
3.4.16 保存 75
3.5 SpaceClaim(SCDM)简化模型实例详解 75
3.5.1 删除圆角 75
3.5.2 修补几何 76
3.6 SpaceClaim(SCDM)共享拓扑实例详解 78
3.7 SpaceClaim(SCDM)材料数据传递实例详解 83
3.7.1 打开几何 83
3.7.2 选择材料 83
3.7.3 启动Workbench 84
3.7.4 设置Options(选项) 84
3.7.5 设置Properties(属性) 85
3.7.6 检查Workbench材料 85
3.8 SpaceClaim(SCDM)抽取中面和梁实例详解 85
3.8.1 抽取中面实例详解 86
3.8.2 抽取梁单元实例详解 88
3.9 SpaceClaim(SCDM)几何尺寸参数化实例详解 91
3.9.1 SpaceClaim几何尺寸参数化 91
3.9.2 Workbench几何尺寸参数化 93
3.9.3 SpaceClaim注释尺寸参数化 95

第4章 网格划分基础 97
4.1 网格划分介绍 97
4.2 六面体网格 101
4.3 整体划分网格 103
4.4 扫掠及映射网格 107
4.5 边和线的网格划分 112
4.6 常用的单元质量检测方法 114

第5章 结构静力学分析 124
5.1 结构线性静力学分析基础 124
5.2 用实体单元计算薄板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 125
5.3 用壳单元计算薄板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 137

第6章 材料非线性分析案例 140

第7章 接触分析 145
7.1 接触算法 145
7.2 迭代计算的收敛控制 148
7.3 板材弯曲成型分析案例 150
7.4 斜齿轮啮合分析案例 159

第8章 屈曲分析 165
8.1 屈曲问题概述 165
8.1.1 物理现象和力学描述 165
8.1.2 失稳的分类 166
8.2 钣金件线性屈曲分析案例 167
8.3 基于微小扰动的钣金件线性屈曲分析案例 169

第9章 子模型分析 173
9.1 子模型分析概述 173
9.2 L形钢管子模型分析案例 174

第10章 子结构分析 182
10.1 子结构分析概述 182
10.2 环连接面带径对焊法兰子结构分析案例 182

第11章 结构动力学分析基础知识 191
11.1 动力学问题的产生 191
11.2 模态分析基础 192
11.3 谐响应分析基础 193
11.4 响应谱分析基础 193
11.5 随机振动分析基础 194
11.6 瞬态动力学分析基础 195

第12章 模态分析 197
12.1 转子模态分析案例 197
12.2 叶轮系统转子动力学分析案例 202

第13章 谐响应分析 211
13.1 谐响应分析概述 211
13.2 L形钢管谐响应分析案例 212
  
第14章 响应谱分析 218
14.1 响应谱分析概述 218
14.2 钢结构框架抗震分析案例 218

第15章 随机振动分析案例 225

第16章 瞬态动力学分析案例 230

第17章 多刚体/多柔体动力学分析 241
17.1 凸轮机构多刚体动力学分析案例 241
17.2 凸轮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案例 249

第18章 结构优化分析 255
18.1 三角板拓扑优化分析案例 255
18.2 三角板直接优化分析案例 262

第19章 珠优化分析 270
19.1 珠优化简介 270
19.2 手机壳的珠优化分析案例 272

第20章 热学分析 287
20.1 热力学分析简介 287
20.2 热传递分析案例 288
20.3 连接件稳态散热分析案例 295
20.4 稳态热辐射分析案例 301
第21章 疲劳分析 306
21.1 疲劳分析简介 306
21.2 疲劳分析方法 308
21.3 Mechanical模块支架结构疲劳分析案例 309
21.4 nCode模块连接杆疲劳分析案例 318

第22章 电动机低频电磁场分析 328
22.1 电磁场基本理论 328
2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328
22.1.2 微分方程 329
22.1.3 边界条件 329
22.2 Maxwell总体介绍 330
22.2.1 整体界面 330
22.2.2 求解器 331
22.2.3 Rmxprt模块设置 332
22.3 基于Maxwell软件的三相鼠笼式感应电动机仿真案例 334
22.3.1 Rmxprt设置 334
22.3.2 Maxwell模块设置 341

第23章 流体力学分析 357
23.1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357
23.1.1 流体分析控制方程 357
23.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相关概念 359
23.2 电机定子自然对流散热案例 364
23.3 电机定子强制对流散热分析案例 388

第24章 常用操作技巧 401
24.1 设置多核心并行计算 401
24.1.1 CPU与并行计算概述 401
24.1.2 软件部分的并行计算设置 410
24.2 提取高分辨率截图 415
24.3 巧用宏命令 420
24.4 使用静力学分析模块检查模型正确性 421
24.5 使用模态分析模块检查模型正确性 429
24.6 创建标准分析模板 431
24.7 提取模型局部的结果 432

前言/序言

  ANSYS公司成立于1970年,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John·Swanson博士创建的,其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
  ANSYS软件自发布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汽车交通、国防军工、电子、土木工程、造船、生物医学、轻工、地矿、水利、日用家电等领域,可以用于流体、电场、磁场等方向的有限元分析。
  Workbench平台是ANSYS为客户交付综合集成仿真系统的枢纽。将ANSYS Workbench平台用于产品开发仿真,可以借助通用及兼容数据模型,通过集成应用以提高生产力。Workbench平台有助于用户访问多物理场,以更深入了解在过去无法了解的系统级信息。Workbench平台能够解决使用大量独立应用时遇到的软硬件及数据兼容性问题,因此使得用户能够提高可靠性,降低支持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

本书内容
  本书主要针对ANSYS Workbench 16.2和ANSYS Workbench 17软件进行介绍,内容包括有限元分析的必备知识、结构力学分析、热分析、优化设计分析、疲劳断裂、电动机的流体散热分析、电动机的电磁分析,以及软件使用技巧。这是一部集广度与深度于一身的,饱含各位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使用手册。
  全书共分为24章。第1章介绍了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第2章介绍了结构分析的理论基础、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非线性分析的基本算法、检查结果正确性的方法,以及强度理论等内容。第3章介绍了SpaceClaim(简称SCDM)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第4章介绍了网格划分的基本方法与网格质量的评定及改善网格质量的措施等内容。第5章介绍了静力学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及静力学分析模块的使用方法。第6章介绍了非线性材料物理属性的设置方法并通过案例讲解其具体应用。第7章介绍了ANSYS Workbench平台下非线性接触分析采用算法的基本知识及解决非线性分析失败的方法。第8章介绍了屈曲问题的基本原理及线性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的具体应用。第9章介绍了子模型分析的基本原理与优缺点及其具体应用。第10章介绍了子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与优缺点及其具体应用。第11章对动力学分析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第12章介绍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第13章介绍了谐相应分析的基本知识及及其具体应用。第14章介绍了响应谱分析和抗震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第15章介绍了随机振动的基本知识及其具体应用。第16章介绍了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具体应用。第17章介绍了多刚体动力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及其具体应用。第18章介绍了结构优化分析的基本知识及其具体应用。第19章介绍了基于ANSYS用户定制工具箱(ACT)的拓扑优化模块及采用ANSYS求解器搭配Tosco优化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的案例。第20章介绍了热学分析的三个基本原理及ANSYS Workbench平台的稳态热分析和瞬态热分析的操作方法。第21章介绍了ANSYS Workbench平台中的疲劳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具体应用。第22章介绍了Maxwell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并通过三相鼠笼式感应电动机电磁分析的案例讲解其实战应用。第23章介绍了流体动力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及流体分析时一般问题的处理思路和方法,并通过两个案例讲解其具体应用。第24章介绍了作者多年在实战中总结的一些软件的设置和使用技巧。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西莫电机论坛组织业内专家精心编写而成,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均为在科研实践一线或在企业设计研发工作中,有着多年实战经验的设计人员,他们中大多还是西莫电机论坛相关版块的版主。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内容全面,讲解细致:书中对ANSYS Workbench几乎所有常见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介绍,并通过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图示讲解实例的设计过程,方便读者快速上手并熟练掌握。
  技术实用,含金量高:书中凝结了多位业内大咖在实战中总结的经验心得,内容实用,技术含量高,可有效地帮助读者提高软件使用技巧和工作效率并解决实际问题。

配套资源
  本书配套资源提供了书中实例的工程源文件,以及部分实例的语音视频教学文件。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学习,也可供理工类院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参考使用。
  
  
  编 者
  2017年8月
《现代工程结构强度分析:理论与应用》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为工程师、研究生以及对现代工程结构强度分析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习指南。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材料力学原理到复杂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并重点关注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解决各类工程实践中的结构强度挑战。本书不涉及任何具体的软件操作指导,而是着重于分析方法的理解、模型构建的逻辑以及结果的解读与验证。 第一章:结构强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本章首先回顾并深化了经典材料力学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基本物理量。我们将详细探讨各种加载条件(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剪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不同材料(线弹性、弹塑性、粘弹性)在不同工况下的行为。特别地,本章将深入剖析圣维南原理、叠加原理等在简化复杂应力场分析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分析简单几何体(如梁、柱、轴)解析解的关键方法。此外,还将初步介绍断裂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为后续章节的内容铺垫。 第二章:材料行为的非线性分析 在许多工程应用中,材料的响应并非总是线性的。本章将聚焦于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包括弹塑性变形、屈服准则(如Von Mises、Tresca准则)的推导与应用、应变硬化模型以及应变率效应。我们将探讨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如何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判断结构是否进入塑性状态。同时,本章还将介绍超弹性材料(如橡胶、聚合物)的本构模型,并讨论疲劳失效的预测方法,包括S-N曲线、Miner累加损伤法则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理解并分析更广泛工程问题中材料的复杂响应。 第三章:结构失稳与屈曲分析 许多工程结构,尤其是细长或受压构件,在承受载荷时可能发生失稳,即屈曲现象,这可能导致结构突然失效,即便应力尚未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本章将系统地介绍屈曲理论,从欧拉公式等基础理论出发,深入分析梁、板、壳等结构的屈曲载荷。我们将详细探讨各种边界条件对屈曲行为的影响,并介绍临界屈曲载荷的计算方法。本章还将涉及特征屈曲分析(Eigenbuckling Analysis)的原理,以识别结构的潜在失稳模式。此外,还将讨论后屈曲行为(Postbuckling behavior),即结构在发生屈曲后的承载能力变化。 第四章:动力学响应与振动分析 工程结构常常会受到动态载荷的影响,如冲击、风振、地震等,这些载荷可能导致结构发生振动,引起疲劳损伤或不适。本章将引入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质量、阻尼和刚度。我们将详细讲解自由振动(Free Vibration)和强迫振动(Forced Vibration)的理论,包括固有频率(Natural Frequencies)和模态(Modes)的概念。本章将推导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并介绍求解这些方程的方法,如模态叠加法。此外,还将讨论阻尼对振动响应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估结构在不同激励下的动力学行为。 第五章:断裂力学与损伤容限 当结构中存在裂纹时,其承载能力会显著下降,并可能发生脆性断裂。本章将深入探讨断裂力学理论,介绍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的概念及其在评估裂纹扩展风险中的作用。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裂纹类型(如张开型、滑移型、剪切型)的断裂准则,包括断裂韧度(Fracture Toughness, KIC)的概念。本章还将介绍裂纹扩展的驱动力,如J积分,以及损伤容限(Damage Tolerance)的设计理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理解如何评估带裂纹结构的剩余寿命,并为防止灾难性断裂提供理论依据。 第六章:接触力学与非接触表面问题 在许多工程装配和连接中,构件之间会发生接触,接触界面的力学行为对整体结构的性能至关重要。本章将聚焦于接触力学,介绍接触力的基本原理,包括法向接触和切向接触(摩擦)。我们将讨论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效应,以及不同接触模型(如刚性接触、柔性接触)的适用性。本章还将探讨表面粗糙度、润滑等因素对接触行为的影响。此外,还将涉及一些非接触表面问题,如缝隙效应和微小间隙的力学特性。 第七章:热应力与热力耦合分析 温度变化是许多工程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会引起材料的热膨胀或收缩,从而产生热应力,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本章将深入分析热应力的产生机理,推导热应力的计算公式,并讨论不同约束条件下热应力场的分布。本章还将重点介绍热力耦合分析,即同时考虑温度场和应力场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方法。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热力耦合模型,以及温度载荷如何耦合到结构应力分析中。 第八章: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分析 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强的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风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章将专门讨论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分析。我们将介绍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模型,包括层合板理论(Laminated Plate Theory),以及不同铺层顺序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本章将分析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如基体开裂、纤维断裂、分层等,并介绍相应的失效准则(如Tsai-Wu准则)。读者将学习如何分析层合板在各种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如何预测复合材料结构的失效。 第九章:失效评估与裕度分析 在完成结构强度分析后,评估结构的失效风险并确定其安全裕度至关重要。本章将汇总前述章节的分析结果,并专注于失效评估。我们将介绍多种失效判据,并讨论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应用选择合适的判据。本章还将详细讲解安全裕度(Safety Margin)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局部或整体的裕度分析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此外,还将探讨如何通过设计优化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第十章:模型验证与不确定性量化 任何计算分析的可靠性都离不开验证和量化不确定性。本章将强调模型验证的重要性,介绍将数值分析结果与解析解、实验数据或其他已知方法进行对比的策略。我们将讨论误差的来源,包括建模误差、离散化误差和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本章还将介绍不确定性量化(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UQ)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以评估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输出结果,从而为工程决策提供更稳健的依据。 通过以上章节的系统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入理解工程结构强度分析的理论精髓,掌握分析复杂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够批判性地评估分析结果,为实际工程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而无需依赖任何特定的计算软件。本书旨在培养读者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结构强度问题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软件开发者,虽然我的工作不是直接从事有限元分析,但我负责的软件产品需要与 ANSYS Workbench 的结果进行集成和数据交互。因此,我需要对有限元分析的流程和输出结果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优化我的软件接口和功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 ANSYS Workbench 工作流程的宏观介绍,以及不同分析模块之间的联系。在具体的案例讲解中,我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导出和格式转换,以及如何理解和解析 Workbench 生成的各种输出文件(例如 .rst, .cdb 等)。如果书中能对一些常见的分析类型(如模态分析、瞬态结构分析、稳态热分析等)的关键输出参数进行详细解释,并说明它们在工程实际中的意义,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我并不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详细的网格划分和载荷施加,而是更侧重于如何理解仿真流程,如何从结果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准确传递。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这方面的内容,就能极大地提升我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

我是一个在工程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工程师,虽然接触有限元分析多年,但总感觉自己的 ANSYS Workbench 应用水平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和提升仿真效率方面。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工况或者复杂结构,现有的资料往往不能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接地气”的工程实例,比如在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结构、或者能源设备等领域中遇到的典型分析难题。我特别看重的是书中对载荷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是否详细,因为这往往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比如,如何准确模拟接触耦合、旋转载荷、或者复杂的温度场边界条件?如果书中能深入讲解这些内容,并给出一些实际操作的建议,将非常有价值。此外,我对后处理阶段的解读也充满期待。很多时候,分析结果出来之后,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何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如何撰写具有说服力的分析报告,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呈现仿真结果,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

评分

作为一个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对有限元分析及其在现代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深感着迷。然而,市面上关于 ANSYS Workbench 的书籍,很多都偏重于理论讲解,或者案例过于基础,难以满足我想要深入探索的欲望。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些“惊喜”,比如涉及一些前沿的分析技术,或者对复杂工程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案例,例如结构-热耦合、结构-流体耦合等,这些分析在很多复杂工程问题中都至关重要。如果书中能详细介绍如何在 Workbench 中有效地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如何进行求解器的选择和设置,以及如何解读耦合分析的结果,这将大大拓宽我的视野。此外,我希望这本书的案例能涵盖一些不同寻常的工程领域,而不是局限于传统的机械结构分析,例如材料的失效分析、断裂力学、或者微观尺度的仿真等等。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这些领域的入门级案例,并辅以详细的步骤解析,那将是非常吸引人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一看就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实用教程。我平时接触有限元分析,但总觉得理论跟实际操作之间隔了一层窗户纸,很多时候在 Workbench 里操作起来总是磕磕绊绊,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些莫名其妙的报错,或者分析结果和预期相差甚远。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工程实例详解”几个字,我顿时就燃起了学习的希望。我最看重的是书中的案例是否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是不是那种你在工作中真正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它能涵盖一些常见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甚至流体分析的典型案例,并且在每一个案例中都详细讲解了建模、网格划分、载荷施加、求解器设置以及后处理解读的全过程,那就太完美了。尤其希望书中能深入剖析一些难点和常见误区,比如网格质量对结果精度的影响,不同材料模型的选择,载荷和约束的正确施加方法等等。如果它能提供一些作者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技巧,那就更好了,毕竟书本理论和实际工程之间总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得力助手,让我能够更自信、更高效地运用 ANSYS Workbench 来完成我的工作。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研究生,正在进行与机械设计相关的毕业课题研究,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坦白说,接触 ANSYS Workbench 以来,我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转化为准确的仿真模型。很多时候,教科书上的例子过于简化,而实际工程问题往往千丝万缕,如何捕捉关键的力学行为、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以及如何进行收敛性分析,这些都是我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在案例选择上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覆盖到一些我在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典型工程场景,比如零部件的强度校核、疲劳分析、热应力耦合分析等。如果书中能详细阐述模型简化策略,例如如何判断某些细节是否可以忽略,如何有效地进行几何清理和修复,这将对我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另外,我对网格划分的艺术性特别感兴趣。通常情况下,网格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网格生成技巧、局部网格加密方法,以及如何检查和优化网格质量的实践经验,我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有限元分析的系统性认知,并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仿真问题。

评分

好书一本,入门之选,细读之。

评分

书本来是好的,印刷质量差了些,包装也差,呵呵!

评分

不算厚,内容有理论有实践,例子不算多但还是有代表性。总体满意。在众多ansys参考书中算是言之有物的一本。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作者能及时答疑解惑。

评分

书本来是好的,印刷质量差了些,包装也差,呵呵!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 西莫论坛推荐 精品学习教程!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不是简单的翻译

评分

一般般,很多错字

评分

书质量可以,纸张很好,内容也经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