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工程實例詳解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工程實例詳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笑天,蔣超奇,江丙雲 等 著
圖書標籤:
  • ANSYS Workbench
  • 有限元分析
  • FEA
  • 工程實例
  • 結構力學
  • 熱傳導
  • 流體分析
  • 電磁場分析
  • 材料力學
  • 仿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鐵道齣版社
ISBN:9787113235321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045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0
字數:783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內容全麵,講解細緻:書中對ANSYS Workbench幾乎所有常見領域的應用都進行瞭介紹,並通過詳細的操作步驟和圖示講解實例的設計過程,方便讀者快速上手並熟練掌握。
技術實用,含金量高:書中凝結瞭多位業內大咖在實戰中總結的經驗心得,內容實用,技術含量高,可有效地幫助讀者提高軟件使用技巧和工作效率並解決實際問題。

內容簡介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通過大量的實例詳細介紹瞭ANSYS Workbench在各個常見領域的實際應用。具體內容包括有限元分析的必備知識、結構分析基礎、SpaceClaim(SCDM)的基本操作與應用、網格劃分基礎、結構靜力學分析、材料非綫性分析、接觸分析、屈麯分析、子模型分析、子結構分析、結構動力學分析基礎知識、模態分析、諧響應分析、響應譜分析、隨機振動分析、結構瞬態動力學分析、多剛體多柔體動力學分析、結構優化分析、珠優化分析、熱學分析、疲勞分析、電動機低頻電磁場分析、流體力學分析,以及常用操作技巧。
  本書配套資源中提供瞭書中實例的源文件,以及部分實例的語音視頻教學文件。

作者簡介

劉笑天,就職於國有裝備製造行業上市公司,西莫論壇版主,從事核電站用空調機組結構設計與研發工作,擁有超過6年機械設計經驗和超過5年CAE仿真分析經驗。曾齣版《ANSYS Workbench結構工程高級應用》一書,擁有國傢實用新型專利兩項。

蔣超奇,碩士,上海微流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經理,西莫論壇版主。從事CFD模擬工作13年,擅長動網格、傳熱、多相流、流固耦閤等領域,負責完成瞭多個CFD模擬項目,並為中科院等多傢研究機構、公司進行過相關軟件培訓。

江丙雲,上海交通大學博士,仿真榖、西莫和SimWe論壇資深版主。超過10年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和有限元分析經驗,專職於機電産品、汽車零部件的設計、分析和優化。精通ANSYS、ABAQUS等CAE軟件,擅長多物理場聯閤分析、衝壓成形分析和復閤材料失效分析等。編著有《ABAQUS工程實例詳解》和《ABAQUS Python二次開發攻略》等。

劉成柱,北京電力設備總廠有限公司數值建模與仿真室主任,西莫論壇版主。主要從事乾式電抗器新産品研發與CAE數值仿真工作。擅長電器設備抗震仿真、電器設備多物理場耦閤仿真,參與過國傢電網及南方電網公司多項科技項目的研究工作。

於冰,碩士,畢業於瀋陽工業大學電機與電器專業,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高級設計師,西莫論壇版主。主要從事特種電機的研發設計工作。

付遠,博士,就職於江西省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西莫論壇版主。主要研究方嚮為3D打印再製造、逆嚮設計、結構數值分析及優化設計,高性能復閤材料,以及鎳基高溫閤金材料的研究。在國內外發錶相關論文2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傢和省級課題5項。

目錄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工程實例詳解——目錄

第1章 有限元分析介紹 1
1.1 ANSYS Workbench Environment簡介 1
1.1.1 新一代協同仿真環境 1
1.1.2 AWE的産品界麵 7
1.2 如何學習有限元 14
1.2.1 本書麵嚮的對象 14
1.2.2 怎麼學 16
1.2.3 提問的藝術 22
1.2.4 開始分析前的戰略規劃 28
1.3 有限單元法概述 33

第2章 結構分析基礎 37
2.1 結構分析理論基礎 37
2.2 彈性力學的基本假設 38
2.3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41
2.4 非綫性分析 45
2.5 如何判彆和檢查結果的正確性 50
2.6 強度理論 51

第3章 SpaceClaim(SCDM)工程實例詳解 54
3.1 SpaceClaim(SCDM)概述 54
3.2 SpaceClaim(SCDM)界麵 55
3.3 SpaceClaim(SCDM)工具 56
3.3.1 選擇 57
3.3.2 拉動 58
3.3.3 移動 62
3.3.4 填充 63
3.3.5 組閤 64
3.3.6 剖麵模式 66
3.4 SpaceClaim(SCDM)創建模型實例詳解 67
3.4.1 新建設計文檔 67
3.4.2 設置設計首選項 67
3.4.3 繪製矩形草圖 68
3.4.4 拉伸矩形草圖 68
3.4.5 拉伸邊 69
3.4.6 拉伸麯麵 69
3.4.7 支架內側倒圓角 69
3.4.8 支架外側倒圓角 70
3.4.9 “拉動”去除材料 71
3.4.10 “鏇轉”去除材料 72
3.4.11 支架傾斜端倒圓角 73
3.4.12 “拉動”創建孔 73
3.4.13 創建精確定位的孔 74
3.4.14 創建孔陣列 74
3.4.15 頂邊倒直角 75
3.4.16 保存 75
3.5 SpaceClaim(SCDM)簡化模型實例詳解 75
3.5.1 刪除圓角 75
3.5.2 修補幾何 76
3.6 SpaceClaim(SCDM)共享拓撲實例詳解 78
3.7 SpaceClaim(SCDM)材料數據傳遞實例詳解 83
3.7.1 打開幾何 83
3.7.2 選擇材料 83
3.7.3 啓動Workbench 84
3.7.4 設置Options(選項) 84
3.7.5 設置Properties(屬性) 85
3.7.6 檢查Workbench材料 85
3.8 SpaceClaim(SCDM)抽取中麵和梁實例詳解 85
3.8.1 抽取中麵實例詳解 86
3.8.2 抽取梁單元實例詳解 88
3.9 SpaceClaim(SCDM)幾何尺寸參數化實例詳解 91
3.9.1 SpaceClaim幾何尺寸參數化 91
3.9.2 Workbench幾何尺寸參數化 93
3.9.3 SpaceClaim注釋尺寸參數化 95

第4章 網格劃分基礎 97
4.1 網格劃分介紹 97
4.2 六麵體網格 101
4.3 整體劃分網格 103
4.4 掃掠及映射網格 107
4.5 邊和綫的網格劃分 112
4.6 常用的單元質量檢測方法 114

第5章 結構靜力學分析 124
5.1 結構綫性靜力學分析基礎 124
5.2 用實體單元計算薄闆在重力作用下的變形 125
5.3 用殼單元計算薄闆在重力作用下的變形 137

第6章 材料非綫性分析案例 140

第7章 接觸分析 145
7.1 接觸算法 145
7.2 迭代計算的收斂控製 148
7.3 闆材彎麯成型分析案例 150
7.4 斜齒輪嚙閤分析案例 159

第8章 屈麯分析 165
8.1 屈麯問題概述 165
8.1.1 物理現象和力學描述 165
8.1.2 失穩的分類 166
8.2 鈑金件綫性屈麯分析案例 167
8.3 基於微小擾動的鈑金件綫性屈麯分析案例 169

第9章 子模型分析 173
9.1 子模型分析概述 173
9.2 L形鋼管子模型分析案例 174

第10章 子結構分析 182
10.1 子結構分析概述 182
10.2 環連接麵帶徑對焊法蘭子結構分析案例 182

第11章 結構動力學分析基礎知識 191
11.1 動力學問題的産生 191
11.2 模態分析基礎 192
11.3 諧響應分析基礎 193
11.4 響應譜分析基礎 193
11.5 隨機振動分析基礎 194
11.6 瞬態動力學分析基礎 195

第12章 模態分析 197
12.1 轉子模態分析案例 197
12.2 葉輪係統轉子動力學分析案例 202

第13章 諧響應分析 211
13.1 諧響應分析概述 211
13.2 L形鋼管諧響應分析案例 212
  
第14章 響應譜分析 218
14.1 響應譜分析概述 218
14.2 鋼結構框架抗震分析案例 218

第15章 隨機振動分析案例 225

第16章 瞬態動力學分析案例 230

第17章 多剛體/多柔體動力學分析 241
17.1 凸輪機構多剛體動力學分析案例 241
17.2 凸輪機構剛-柔耦閤動力學分析案例 249

第18章 結構優化分析 255
18.1 三角闆拓撲優化分析案例 255
18.2 三角闆直接優化分析案例 262

第19章 珠優化分析 270
19.1 珠優化簡介 270
19.2 手機殼的珠優化分析案例 272

第20章 熱學分析 287
20.1 熱力學分析簡介 287
20.2 熱傳遞分析案例 288
20.3 連接件穩態散熱分析案例 295
20.4 穩態熱輻射分析案例 301
第21章 疲勞分析 306
21.1 疲勞分析簡介 306
21.2 疲勞分析方法 308
21.3 Mechanical模塊支架結構疲勞分析案例 309
21.4 nCode模塊連接杆疲勞分析案例 318

第22章 電動機低頻電磁場分析 328
22.1 電磁場基本理論 328
22.1.1 麥剋斯韋方程組 328
22.1.2 微分方程 329
22.1.3 邊界條件 329
22.2 Maxwell總體介紹 330
22.2.1 整體界麵 330
22.2.2 求解器 331
22.2.3 Rmxprt模塊設置 332
22.3 基於Maxwell軟件的三相鼠籠式感應電動機仿真案例 334
22.3.1 Rmxprt設置 334
22.3.2 Maxwell模塊設置 341

第23章 流體力學分析 357
23.1 流體力學基本概念 357
23.1.1 流體分析控製方程 357
23.1.2 計算流體動力學相關概念 359
23.2 電機定子自然對流散熱案例 364
23.3 電機定子強製對流散熱分析案例 388

第24章 常用操作技巧 401
24.1 設置多核心並行計算 401
24.1.1 CPU與並行計算概述 401
24.1.2 軟件部分的並行計算設置 410
24.2 提取高分辨率截圖 415
24.3 巧用宏命令 420
24.4 使用靜力學分析模塊檢查模型正確性 421
24.5 使用模態分析模塊檢查模型正確性 429
24.6 創建標準分析模闆 431
24.7 提取模型局部的結果 432

前言/序言

  ANSYS公司成立於1970年,是由美國匹茲堡大學的John·Swanson博士創建的,其總部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
  ANSYS軟件自發布以來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機械製造、能源、汽車交通、國防軍工、電子、土木工程、造船、生物醫學、輕工、地礦、水利、日用傢電等領域,可以用於流體、電場、磁場等方嚮的有限元分析。
  Workbench平颱是ANSYS為客戶交付綜閤集成仿真係統的樞紐。將ANSYS Workbench平颱用於産品開發仿真,可以藉助通用及兼容數據模型,通過集成應用以提高生産力。Workbench平颱有助於用戶訪問多物理場,以更深入瞭解在過去無法瞭解的係統級信息。Workbench平颱能夠解決使用大量獨立應用時遇到的軟硬件及數據兼容性問題,因此使得用戶能夠提高可靠性,降低支持成本和總體擁有成本。

本書內容
  本書主要針對ANSYS Workbench 16.2和ANSYS Workbench 17軟件進行介紹,內容包括有限元分析的必備知識、結構力學分析、熱分析、優化設計分析、疲勞斷裂、電動機的流體散熱分析、電動機的電磁分析,以及軟件使用技巧。這是一部集廣度與深度於一身的,飽含各位作者多年實踐經驗的使用手冊。
  全書共分為24章。第1章介紹瞭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第2章介紹瞭結構分析的理論基礎、彈性力學的基本假設、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非綫性分析的基本算法、檢查結果正確性的方法,以及強度理論等內容。第3章介紹瞭SpaceClaim(簡稱SCDM)的基本操作與使用方法。第4章介紹瞭網格劃分的基本方法與網格質量的評定及改善網格質量的措施等內容。第5章介紹瞭靜力學分析的基本理論知識及靜力學分析模塊的使用方法。第6章介紹瞭非綫性材料物理屬性的設置方法並通過案例講解其具體應用。第7章介紹瞭ANSYS Workbench平颱下非綫性接觸分析采用算法的基本知識及解決非綫性分析失敗的方法。第8章介紹瞭屈麯問題的基本原理及綫性屈麯分析和非綫性屈麯分析的具體應用。第9章介紹瞭子模型分析的基本原理與優缺點及其具體應用。第10章介紹瞭子結構分析的基本原理與優缺點及其具體應用。第11章對動力學分析時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原理進行瞭詳細介紹。第12章介紹模態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具體應用。第13章介紹瞭諧相應分析的基本知識及及其具體應用。第14章介紹瞭響應譜分析和抗震計算的基本原理及其具體應用。第15章介紹瞭隨機振動的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應用。第16章介紹瞭瞬態動力學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具體應用。第17章介紹瞭多剛體動力學分析的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應用。第18章介紹瞭結構優化分析的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應用。第19章介紹瞭基於ANSYS用戶定製工具箱(ACT)的拓撲優化模塊及采用ANSYS求解器搭配Tosco優化軟件進行優化設計分析的案例。第20章介紹瞭熱學分析的三個基本原理及ANSYS Workbench平颱的穩態熱分析和瞬態熱分析的操作方法。第21章介紹瞭ANSYS Workbench平颱中的疲勞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具體應用。第22章介紹瞭Maxwell模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並通過三相鼠籠式感應電動機電磁分析的案例講解其實戰應用。第23章介紹瞭流體動力學分析的基本知識及流體分析時一般問題的處理思路和方法,並通過兩個案例講解其具體應用。第24章介紹瞭作者多年在實戰中總結的一些軟件的設置和使用技巧。

本書特色
  本書是由西莫電機論壇組織業內專傢精心編寫而成,參與本書編寫的作者均為在科研實踐一綫或在企業設計研發工作中,有著多年實戰經驗的設計人員,他們中大多還是西莫電機論壇相關版塊的版主。本書具有如下特點。
  內容全麵,講解細緻:書中對ANSYS Workbench幾乎所有常見領域的應用都進行瞭介紹,並通過詳細的操作步驟和圖示講解實例的設計過程,方便讀者快速上手並熟練掌握。
  技術實用,含金量高:書中凝結瞭多位業內大咖在實戰中總結的經驗心得,內容實用,技術含量高,可有效地幫助讀者提高軟件使用技巧和工作效率並解決實際問題。

配套資源
  本書配套資源提供瞭書中實例的工程源文件,以及部分實例的語音視頻教學文件。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學習,也可供理工類院校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力學、電子工程等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參考使用。
  
  
  編 者
  2017年8月
《現代工程結構強度分析:理論與應用》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為工程師、研究生以及對現代工程結構強度分析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的理論基礎與實際應用相結閤的學習指南。內容涵蓋瞭從基礎的材料力學原理到復雜的有限元數值模擬方法,並重點關注這些理論如何應用於解決各類工程實踐中的結構強度挑戰。本書不涉及任何具體的軟件操作指導,而是著重於分析方法的理解、模型構建的邏輯以及結果的解讀與驗證。 第一章:結構強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本章首先迴顧並深化瞭經典材料力學中的核心概念,包括應力、應變、彈性模量、泊鬆比等基本物理量。我們將詳細探討各種加載條件(拉伸、壓縮、彎麯、扭轉、剪切)下的應力-應變關係,以及不同材料(綫彈性、彈塑性、粘彈性)在不同工況下的行為。特彆地,本章將深入剖析聖維南原理、疊加原理等在簡化復雜應力場分析中的應用,並介紹一些分析簡單幾何體(如梁、柱、軸)解析解的關鍵方法。此外,還將初步介紹斷裂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為後續章節的內容鋪墊。 第二章:材料行為的非綫性分析 在許多工程應用中,材料的響應並非總是綫性的。本章將聚焦於材料的非綫性行為,包括彈塑性變形、屈服準則(如Von Mises、Tresca準則)的推導與應用、應變硬化模型以及應變率效應。我們將探討在塑性變形過程中,應力-應變關係如何發生變化,以及如何判斷結構是否進入塑性狀態。同時,本章還將介紹超彈性材料(如橡膠、聚閤物)的本構模型,並討論疲勞失效的預測方法,包括S-N麯綫、Miner纍加損傷法則等。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將能夠理解並分析更廣泛工程問題中材料的復雜響應。 第三章:結構失穩與屈麯分析 許多工程結構,尤其是細長或受壓構件,在承受載荷時可能發生失穩,即屈麯現象,這可能導緻結構突然失效,即便應力尚未達到材料的屈服強度。本章將係統地介紹屈麯理論,從歐拉公式等基礎理論齣發,深入分析梁、闆、殼等結構的屈麯載荷。我們將詳細探討各種邊界條件對屈麯行為的影響,並介紹臨界屈麯載荷的計算方法。本章還將涉及特徵屈麯分析(Eigenbuckling Analysis)的原理,以識彆結構的潛在失穩模式。此外,還將討論後屈麯行為(Postbuckling behavior),即結構在發生屈麯後的承載能力變化。 第四章:動力學響應與振動分析 工程結構常常會受到動態載荷的影響,如衝擊、風振、地震等,這些載荷可能導緻結構發生振動,引起疲勞損傷或不適。本章將引入動力學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質量、阻尼和剛度。我們將詳細講解自由振動(Free Vibration)和強迫振動(Forced Vibration)的理論,包括固有頻率(Natural Frequencies)和模態(Modes)的概念。本章將推導單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係統的運動方程,並介紹求解這些方程的方法,如模態疊加法。此外,還將討論阻尼對振動響應的影響,以及如何評估結構在不同激勵下的動力學行為。 第五章:斷裂力學與損傷容限 當結構中存在裂紋時,其承載能力會顯著下降,並可能發生脆性斷裂。本章將深入探討斷裂力學理論,介紹應力強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的概念及其在評估裂紋擴展風險中的作用。我們將詳細分析不同裂紋類型(如張開型、滑移型、剪切型)的斷裂準則,包括斷裂韌度(Fracture Toughness, KIC)的概念。本章還將介紹裂紋擴展的驅動力,如J積分,以及損傷容限(Damage Tolerance)的設計理念。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將能夠理解如何評估帶裂紋結構的剩餘壽命,並為防止災難性斷裂提供理論依據。 第六章:接觸力學與非接觸錶麵問題 在許多工程裝配和連接中,構件之間會發生接觸,接觸界麵的力學行為對整體結構的性能至關重要。本章將聚焦於接觸力學,介紹接觸力的基本原理,包括法嚮接觸和切嚮接觸(摩擦)。我們將討論接觸區域的應力集中效應,以及不同接觸模型(如剛性接觸、柔性接觸)的適用性。本章還將探討錶麵粗糙度、潤滑等因素對接觸行為的影響。此外,還將涉及一些非接觸錶麵問題,如縫隙效應和微小間隙的力學特性。 第七章:熱應力與熱力耦閤分析 溫度變化是許多工程環境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它會引起材料的熱膨脹或收縮,從而産生熱應力,影響結構的整體性能。本章將深入分析熱應力的産生機理,推導熱應力的計算公式,並討論不同約束條件下熱應力場的分布。本章還將重點介紹熱力耦閤分析,即同時考慮溫度場和應力場之間相互影響的分析方法。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熱力耦閤模型,以及溫度載荷如何耦閤到結構應力分析中。 第八章:復閤材料結構強度分析 復閤材料因其輕質高強、可設計性強的優點,在航空航天、汽車、風電等領域得到瞭廣泛應用。本章將專門討論復閤材料結構的強度分析。我們將介紹復閤材料的宏觀力學模型,包括層閤闆理論(Laminated Plate Theory),以及不同鋪層順序對結構性能的影響。本章將分析復閤材料的失效模式,如基體開裂、縴維斷裂、分層等,並介紹相應的失效準則(如Tsai-Wu準則)。讀者將學習如何分析層閤闆在各種載荷下的應力、應變分布,以及如何預測復閤材料結構的失效。 第九章:失效評估與裕度分析 在完成結構強度分析後,評估結構的失效風險並確定其安全裕度至關重要。本章將匯總前述章節的分析結果,並專注於失效評估。我們將介紹多種失效判據,並討論如何根據具體的工程應用選擇閤適的判據。本章還將詳細講解安全裕度(Safety Margin)的概念,以及如何通過局部或整體的裕度分析來確保結構的可靠性。此外,還將探討如何通過設計優化來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安全性。 第十章:模型驗證與不確定性量化 任何計算分析的可靠性都離不開驗證和量化不確定性。本章將強調模型驗證的重要性,介紹將數值分析結果與解析解、實驗數據或其他已知方法進行對比的策略。我們將討論誤差的來源,包括建模誤差、離散化誤差和材料參數的不確定性。本章還將介紹不確定性量化(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UQ)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以評估輸入參數的不確定性如何影響輸齣結果,從而為工程決策提供更穩健的依據。 通過以上章節的係統學習,讀者將能夠深入理解工程結構強度分析的理論精髓,掌握分析復雜力學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並能夠批判性地評估分析結果,為實際工程設計與安全評估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而無需依賴任何特定的計算軟件。本書旨在培養讀者獨立分析和解決工程結構強度問題的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軟件開發者,雖然我的工作不是直接從事有限元分析,但我負責的軟件産品需要與 ANSYS Workbench 的結果進行集成和數據交互。因此,我需要對有限元分析的流程和輸齣結果有更深入的瞭解,以便更好地優化我的軟件接口和功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 ANSYS Workbench 工作流程的宏觀介紹,以及不同分析模塊之間的聯係。在具體的案例講解中,我更關注如何有效地進行數據導齣和格式轉換,以及如何理解和解析 Workbench 生成的各種輸齣文件(例如 .rst, .cdb 等)。如果書中能對一些常見的分析類型(如模態分析、瞬態結構分析、穩態熱分析等)的關鍵輸齣參數進行詳細解釋,並說明它們在工程實際中的意義,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我並不需要學習如何進行詳細的網格劃分和載荷施加,而是更側重於如何理解仿真流程,如何從結果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確保數據在不同係統之間的準確傳遞。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這方麵的內容,就能極大地提升我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評分

我是一個在工程領域摸爬滾打瞭多年的工程師,雖然接觸有限元分析多年,但總感覺自己的 ANSYS Workbench 應用水平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疑難雜癥和提升仿真效率方麵。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工況或者復雜結構,現有的資料往往不能給齣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接地氣”的工程實例,比如在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結構、或者能源設備等領域中遇到的典型分析難題。我特彆看重的是書中對載荷和邊界條件的設置是否詳細,因為這往往是影響結果準確性的關鍵。比如,如何準確模擬接觸耦閤、鏇轉載荷、或者復雜的溫度場邊界條件?如果書中能深入講解這些內容,並給齣一些實際操作的建議,將非常有價值。此外,我對後處理階段的解讀也充滿期待。很多時候,分析結果齣來之後,如何從海量的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如何判斷結果的閤理性,如何撰寫具有說服力的分析報告,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和方法,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呈現仿真結果,那這本書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

評分

作為一個對新興技術充滿好奇心的讀者,我一直對有限元分析及其在現代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深感著迷。然而,市麵上關於 ANSYS Workbench 的書籍,很多都偏重於理論講解,或者案例過於基礎,難以滿足我想要深入探索的欲望。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來一些“驚喜”,比如涉及一些前沿的分析技術,或者對復雜工程問題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多物理場耦閤的案例,例如結構-熱耦閤、結構-流體耦閤等,這些分析在很多復雜工程問題中都至關重要。如果書中能詳細介紹如何在 Workbench 中有效地建立多物理場耦閤模型,如何進行求解器的選擇和設置,以及如何解讀耦閤分析的結果,這將大大拓寬我的視野。此外,我希望這本書的案例能涵蓋一些不同尋常的工程領域,而不是局限於傳統的機械結構分析,例如材料的失效分析、斷裂力學、或者微觀尺度的仿真等等。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這些領域的入門級案例,並輔以詳細的步驟解析,那將是非常吸引人的。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一看就是一本乾貨滿滿的實用教程。我平時接觸有限元分析,但總覺得理論跟實際操作之間隔瞭一層窗戶紙,很多時候在 Workbench 裏操作起來總是磕磕絆絆,不知道為什麼會齣現那些莫名其妙的報錯,或者分析結果和預期相差甚遠。看到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工程實例詳解”幾個字,我頓時就燃起瞭學習的希望。我最看重的是書中的案例是否貼近實際工程應用,是不是那種你在工作中真正會遇到的問題。如果它能涵蓋一些常見的結構分析、熱分析、甚至流體分析的典型案例,並且在每一個案例中都詳細講解瞭建模、網格劃分、載荷施加、求解器設置以及後處理解讀的全過程,那就太完美瞭。尤其希望書中能深入剖析一些難點和常見誤區,比如網格質量對結果精度的影響,不同材料模型的選擇,載荷和約束的正確施加方法等等。如果它能提供一些作者在實際工程項目中積纍的寶貴經驗和技巧,那就更好瞭,畢竟書本理論和實際工程之間總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彆。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得力助手,讓我能夠更自信、更高效地運用 ANSYS Workbench 來完成我的工作。

評分

我是一名在校研究生,正在進行與機械設計相關的畢業課題研究,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坦白說,接觸 ANSYS Workbench 以來,我最大的睏惑是如何將復雜的物理現象轉化為準確的仿真模型。很多時候,教科書上的例子過於簡化,而實際工程問題往往韆絲萬縷,如何捕捉關鍵的力學行為、選擇閤適的單元類型、以及如何進行收斂性分析,這些都是我急需解決的問題。我特彆關注這本書在案例選擇上是否具有代錶性,是否能覆蓋到一些我在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典型工程場景,比如零部件的強度校核、疲勞分析、熱應力耦閤分析等。如果書中能詳細闡述模型簡化策略,例如如何判斷某些細節是否可以忽略,如何有效地進行幾何清理和修復,這將對我節省大量寶貴的時間。另外,我對網格劃分的藝術性特彆感興趣。通常情況下,網格的好壞直接決定瞭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網格生成技巧、局部網格加密方法,以及如何檢查和優化網格質量的實踐經驗,我一定會從中受益匪淺。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對有限元分析的係統性認知,並能夠獨立解決復雜的仿真問題。

評分

書看到最後一章瞭,纔發現本書缺少幾個小節,目錄最後一章有7個小節,但是正文隻有三個小節,目錄顯示有全書432頁,但是書的最後一頁卻是420頁,,,,這麼大的失誤居然沒發現???

評分

編寫的內容很詳細,循序漸進。正在學習中,而且有視頻文件,應該很好學。

評分

書質量可以,紙張很好,內容也經典

評分

快遞員很給力,下著雪及時送到,滿意

評分

西莫論壇六位大咖的巨製,很不錯

評分

很好~~~~~~~~~~~~

評分

很不錯的學習教程,學習起來

評分

給客戶買的,不知道用得怎麼樣,先給個好評吧

評分

書挺不錯,京東送貨非常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