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系列丛书

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系列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平平,车云月,陈晓艳 著
图书标签:
  • 消费金融
  • 供应链金融
  • 互联网金融
  • 金融科技
  • 金融创新
  • 普惠金融
  • 风险管理
  • 金融市场
  • 金融服务
  • 数字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51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553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8
字数: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全面
全书从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两方面出发,介绍两者产生的起源、发展的历史并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新模式,系统地介绍了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实际应用。本书内容涵盖面极广,有效地为各行各业的读者提供了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宏观视图。
? 体例新颖
本书秉承注重实际运用的宗旨,编写体例上彰显了可读性和互动性。每章前有“本章目标”和“本章简介”,每章末有“本章总结”和“课后作业”。书中除了理论教学,还配有相关案例和解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罗列发条”的教材编写模式,通俗易懂,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满足了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经济人才需求。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两个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概念、分类、发展现状、前景以及风险管理。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共10章。第1部分介绍的是消费金融,包括第1~5章。第1章是对消费金融的概述;第2~4章分别以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互联网企业为主体介绍了各自的消费金融业务;第5章介绍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第2部分介绍的是供应链金融,包括第6~10章,第6章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详实的概述;第7章介绍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第8章介绍供应链金融的主导模式;第9章介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第10章介绍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金融或电子商务专业学习互联网金融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互联网金融研究者、从业者、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车云月,五洲树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知名职教专家,创新型校企合作国内领军人物,“5411”教育理念创始人。担任新迈尔教育集团总裁,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主任等职位。在IT类创新和综合性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凭借其多年的教育行业从业经验与实干精神,打开了国内职业教育的新局面。近年来更涉足国际教育领域,力争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加国际化,培养更加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何平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项目5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现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工作,任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1部分 消 费 金 融

第1章 消费金融概述 3
1.1 我国消费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4
1.1.1 消费金融产生的必然性 4
1.1.2 消费金融的发展 4
1.2 消费金融 5
1.2.1 消费金融的内涵 5
1.2.2 消费金融的分类 6
1.2.3 消费金融的理论基础 6
1.2.4 消费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
作用 7
1.3 消费金融体系 8
1.3.1 法律制度体系 8
1.3.2 个人征信体系 9
1.3.3 消费金融产品体系 10
1.3.4 消费金融机构体系及其
服务模式 11
1.4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15
1.4.1 消费升级已成必然趋势,
国家战略布局力挺支持 15
1.4.2 消费金融的机会酝酿于科技
进步、消费观念与习惯的
改变 17
1.4.3 国内居民消费杠杆率低,
待挖掘市场空间巨大 18
1.4.4 消费金融国内市场竞争日趋
激烈,应用场景决定成长
空间 20
1.5 国外消费金融发展经验 22
1.5.1 美国的风险监管机制 22
1.5.2 日本的监管和促进体系建设 26
本章总结 30
本章作业 30
第2章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 31
2.1 信用卡分期 32
2.1.1 信用卡分期概述 32
2.1.2 信用卡分期业务发展现状 39
2.1.3 信用卡分期主要产品流程 44
2.2 汽车消费金融 47
2.2.1 汽车消费金融概述 47
2.2.2 汽车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52
2.2.3 汽车消费金融经营模式 57
2.3 住房消费金融 69
2.3.1 住房消费金融概述 69
2.3.2 住房按揭贷款 72
2.3.3 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 76
2.3.4 住房公积金贷款 81
2.3.5 住房公积金贷款 85
2.3.6 住房装修贷款 91
2.3.7 住房消费金融创新模式 94
2.4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风险管理 99
2.4.1 信用卡分期付款的风险管理 99
2.4.2 汽车消费金融风险管理 104
2.4.3 住房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 108
2.5 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场景化建设 114
本章小结 118
本章作业 119
第3章 消费金融公司概述 121
3.1 消费金融公司概述 122
3.1.1 消费金融公司的定义与
特点 122
3.1.2 消费金融公司与其他消费
信贷主体的区别 124
3.2 消费金融公司分类 129
3.2.1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129
3.2.2 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 131
3.2.3 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 131
3.3 消费金融公司的运作方式 133
3.3.1 与商户合作 133
3.3.2 直接贷款 139
3.4 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情况 140
3.4.1 国外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情况 140
3.4.2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情况 143
3.5 国内外消费金融公司典型 145
3.5.1 国外消费金融公司典型
企业 145
3.5.2 国内消费金融公司典型
企业 148
3.6 互联网时代下消费金融公司的
发展趋势 156
3.6.1 互联网对消费金融公司的
价值体现 156
3.6.2 线上线下业务并存发展 156
本章总结 157
本章作业 157
第4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 159
4.1 互联网消费金融概述 160
4.1.1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 160
4.1.2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特点 160
4.1.3 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我国的
发展 162
4.1.4 互联网消费金融与网络
借贷的区别 166
4.2 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链 168
4.2.1 资金供给方 169
4.2.2 消费供给方 169
4.2.3 消费者消费金融服务需求 169
4.2.4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商 170
4.2.5 催收机构/坏账机构 170
4.2.6 征信机构 171
4.2.7 银监会 171
4.3 分期购物平台 171
4.3.1 大学生消费需求分析 172
4.3.2 分期购物平台的主要运作
模式 173
4.3.3 分期购物平台的主要产品 174
4.4 P2P网贷消费金融 178
4.4.1 P2P网贷消费金融模式 179
4.4.2 P2P网贷消费金融主要
产品 179
4.5 电商支付系互联网消费金融 184
4.5.1 电商支付系互联网消费
金融的模式 184
4.5.2 电商支付系互联网消费
金融主要产品 184
4.6 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 193
4.6.1 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
模式与特点 193
4.6.2 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
主要产品 194
4.7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管理 197
4.7.1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 197
4.7.2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管理
流程 199
4.7.3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防范
措施 201
4.8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与
挑战 202
4.8.1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
发展趋势 202
4.8.2 互联网消费金融所面临的
挑战 203
4.8.3 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204
本章总结 206
本章作业 206
第5章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 207
5.1 资产证券化基本概述 208
5.1.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含义 208
5.1.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208
5.1.3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209
5.1.4 资产证券化的模式分析 214
5.1.5 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
方向 215
5.2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 216
5.2.1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
定义与特点 216
5.2.2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
意义 217
5.2.3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操作
流程 218
本章总结 230
本章作业 230

第2部分 供应链金融

第6章 供应链金融概述 233
6.1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234
6.1.1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234
6.1.2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235
6.1.3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
融资的区别 235
6.1.4 供应链金融的体系构成 236
6.1.5 供应链金融的意义 237
6.2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 238
6.2.1 国外供应链金融的
发展历程 238
6.2.2 我国供应链金融的
发展历程 239
6.3 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状况 240
本章总结 242
本章作业 242
第7章 供应链融资主要模式 243
7.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244
7.1.1 应收账款融资的定义 244
7.1.2 应收账款模式简介 244
7.2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246
7.2.1 存货质押融资的定义 246
7.2.2 存货融资产品分类 247
7.2.3 存货融资的特点 249
7.2.4 存货融资适用行业 250
7.3 预付账款(保兑仓)融资模式 253
7.3.1 预付账款融资的定义 253
7.3.2 模式简介 253
7.4 三种模式的比较 256
7.4.1 共同点 256
7.4.2 不同点 256
7.5 供应链金融的其他衍生融资模式 258
本章总结 259
本章作业 259
第8章 供应链金融主导模式 261
8.1 商业银行主导模式 262
8.1.1 模式简介 262
8.1.2 模式优点及局限性 262
8.2 核心企业主导的模式 269
8.2.1 模式简介 269
8.2.2 模式优点及局限性 270
8.3 物流企业主导模式 273
本章总结 276
本章作业 277
第9章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279
9.1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概述 280
9.1.1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280
9.1.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供应链
金融的联系与区别 283
9.2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
(八大模式) 285
9.2.1 基于B2B电商平台的
供应链金融 285
9.2.2 基于B2C电商平台的
供应链金融 286
9.2.3 基于支付的供应链金融 286
9.2.4 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
金融 286
9.2.5 基于一站式供应链管理
平台的供应链金融 287
9.2.6 基于SaaS模式的行业解决
方案的供应链金融 287
9.2.7 基于大型商贸交易园区与
物流园区的供应链金融 287
9.2.8 基于大型物流企业的供应链
金融 288
9.3 基于第三方平台的互联网供应链
金融模式 288
9.3.1 基于B2B平台的互联网
供应链金融模式 288
9.3.2 基于B2C平台的互联网
供应链金融模式 295
9.4 基于第三方支付的互联网供应链
金融模式 298
9.5 基于P2P平台的互联网供应链
金融模式 303
本章总结 307
本章作业 308
第10章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309
10.1 国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经验及
启示 310
10.1.1 日本供应链金融模式 310
10.1.2 美国供应链金融模式 311
10.1.3 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对比 313
10.1.4 国外供应链金融对我国
供应链金融的启示 318
10.2 供应链金融风险 320
10.2.1 应收账款模式风险 320
10.2.2 融通仓模式风险 321
10.2.3 保兑仓模式风险 323
10.3 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324
10.3.1 供应链金融主体风险 324
10.3.2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330
本章总结 337
本章作业 337
参考文献 339

精彩书摘

第2章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

* 掌握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三种主要业务
* 熟悉三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特点和流程
* 了解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管理
* 掌握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场景化与渠道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在政府大力鼓励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也纷纷向消费金融业务进军,目前有多家银行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如中银消费、北银消费等。自2015年6月国务院放开消费金融公司市场准入以来,消费金融市场范围扩大至全国,国内的中小型银行如长沙银行、江苏银行、哈尔滨银行等纷纷向银监会申请成立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巨大吸引力可见一斑。
  本章从商业银行的三个主要消费金融业务(信用卡分期、汽车消费金融、住房消费金融)入手,对这三种消费金融业务的含义、特点、作用进行了概述,接着阐述了三种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发展模式,然后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各个消费金融业务的办理流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对三种消费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1 信用卡分期
2.1.1 信用卡分期概述
1. 信用卡分期的内涵
  大家对信用卡一词都不陌生。从定义上看,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或信用卡公司)根据个人或单位的信用开出的,使持卡人能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从特定的金融机构中存取现金、转账或者在特定商户进行购物消费的电子支付卡片,持卡人要按照约定条件清偿账款并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信用卡是一种集信贷、转账、取现、汇兑、结算等功能于一身的金融产品,属于消费者金融的范畴。它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通常所说的信用卡指的是贷记卡。
  随着我国拉动内需的各项措施的出台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扩大,信用卡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它目前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信用卡分期,即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在进行消费时申请发卡机构一次性向特定商户支付持卡人所购商品或服务的全部款项,再将交易金额平均分成若干期,持卡人根据发卡机构的规定在约定期限内逐期还款,并支付一定手续费的业务。这里出现三个角色——持卡人、发卡机构和商户,而发卡机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三者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信用卡分期业务中三者之间的关系
  该业务实质上是发卡机构为持卡人提供的一种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由此转变成了一种“信贷卡”。它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支付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消费理财方法,深受广大80后、90后年轻人群的喜爱。

2. 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发展背景
  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信用卡业务之上的分期业务,是信用卡业务和分期业务的有机结合。
  1) 信用卡分期业务的起源
  分期付款业务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1855年,当时美国最大的缝纫机公司——I. M. Singer推出了一个分期付款计划,在I. M. Singer公司购买缝纫机的客户只需支付5美元作为首付就可以获得所购商品,之后只需每月再支付3~5美元直到付清全款。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低,缝纫机的价格十分昂贵,算得上是一种高档奢侈品,只有少数的富裕家庭才有能力一次性付清全款。这个分期付款计划推出后,立刻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缝纫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I. M. Singer公司的业绩也随之大增。这种成功的分期付款业务模式很快就被其他行业复制。
  起初分期业务都集中于大宗商品的交易,如高档奢侈品、房地产、车辆等。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活跃,小宗商品也被逐渐列入了分期业务的范围,如分期购买手机、电脑、服装、日用品等。同时分期业务也扩展到了服务行业,如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整形美容等。
  信用卡业务萌芽于1915年,同样起源于美国。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并不是银行,而是那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美国的一些商店、公司为招揽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和卡片的商店及其分店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有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发现忘带钱包,不得不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饭店结账。由此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1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来俱乐部”(Diners Club),即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大来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可以记账消费。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1959年,美国的美洲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行了美洲银行卡。此后,许多银行加入了发卡银行的行列。信用卡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盛行起来。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发行信用卡。中国银行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范围内发行统一命名的“长城信用卡”,简称为“长城卡”,该卡使用人民币为统一的结算货币,自此我国国内通用的人民币信用卡诞生了。“长城卡”也是第一张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信用卡。

前言/序言

前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正迎来全面发展时机。与此同时,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也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已被部分高校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本书。
  本书为适应高等学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以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实际运用为导向,对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内容全面。
  全书从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两方面出发,介绍两者产生的起源、发展的历史,并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最新模式,系统地介绍了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实际应用,内容涵盖面极广,有效地为各行各业的读者提供了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宏观视图。
  (2) 体例新颖。
  本书秉承学以致用的宗旨,在编写体例上彰显了可读性和互动性。每章前有“本章目标”和“本章简介”,每章末有“本章总结”和“本章作业”。书中除了理论教学内容,还配有相关案例和解析,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罗列发条”的教材编写模式,通俗易懂,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能够更好地满足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经济人才需求。
  目前专门针对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教材不多,本书是对这一课题的一个探索。考虑到这一研究方向目前主要以应用为导向,因此在本书的结构和构思上,摒弃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穿插了大量案例,突出了应用性,旨在提供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知识体系。
  本书由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研发,大纲由何平平拟定,由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由何平平担任主编,车云月、陈晓艳担任副主编。各章的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刘诗雨负责编写;第2章由张童、胡荣才负责编写;第3章由何平平、刘晶宇、陈晓艳(塔里木大学)负责编写;第4章由何平平、宋娜思负责编写;第5章由宋娜思负责编写;第6~10章由何平平、许童童和陈晓艳负责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有些已经在参考文献中标注,而有些则没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囿于时间和个人能力,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数字时代的新机遇与挑战》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发展脉络、核心模式、技术驱动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消费金融的演进与创新,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跨领域融合与未来展望。 第一部分:消费金融的演进与创新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消费金融的传统形态,包括信贷、分期付款等,并着重探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重塑了消费金融的生态。我们将详细介绍: 消费金融的商业模式: 从早期以银行、信用社为主导的模式,到 P2P 借贷、助贷、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化主体,以及新兴的“先买后付”(BNPL)模式。我们将分析不同模式的优劣势、风险点和合规要求。 技术驱动的消费金融: 详细解析大数据在风险评估、客户画像、反欺诈等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在信贷审批、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等场景的落地。区块链技术在提升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方面的潜力也将被探讨。 风险管理与合规: 深入研究消费金融业务中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等,并介绍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如多元化征信体系、动态风险定价、智能反欺诈系统等。同时,我们将重点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隐私、行业监管政策等合规性问题,以及如何构建稳健合规的消费金融体系。 细分场景与创新产品: 聚焦教育消费、医疗消费、家装消费、旅游消费、农村消费金融等细分领域,分析其特点和需求,并介绍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如信用贷款、分期付款、租赁等。 未来趋势: 展望消费金融与嵌入式金融(Embedded Finance)的融合,以及其在提升用户体验、拓展市场边界方面的影响。 第二部分: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 本部分致力于解析供应链金融如何在数字浪潮中实现转型升级,打破传统瓶颈,释放更大价值。我们将深入探讨: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要义与价值: 阐述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基于供应链的信用和现金流管理,其核心价值在于盘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挑战: 分析传统供应链金融在信息不对称、信用传导难、中小企业融资难、风控复杂等方面的痛点。 数字化赋能供应链金融: 重点阐述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如何解决传统痛点。例如,物联网如何实现货物和资金的实时追踪,大数据如何构建更精准的信用评估模型,区块链如何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云计算如何提供灵活、高效的平台支持。 创新业务模式: 详细介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如: 应收账款融资: 基于电子化应收账款的保理、供应链ABS等。 存货融资: 结合物联网和仓储管理的动态库存融资。 订单融资: 基于真实交易订单的融资。 票据融资: 电子化票据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核心企业信用延伸: 利用核心企业的信誉,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风险控制与合规: 探讨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创新,如实时风险监控、智能预警、动态抵押物管理等。同时,强调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监管合规的重要性。 平台化与生态构建: 分析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建设逻辑,以及如何通过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 第三部分:跨领域融合与未来展望 本部分将聚焦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之间的相互促进、融合以及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边界模糊: 探讨在新的商业模式下,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界限如何变得模糊。例如,针对中小企业主的消费贷款,以及其与企业经营现金流的关联。 协同效应与价值创造: 分析两者融合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例如,利用消费金融的场景优势,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利用供应链金融的产业深度,反哺消费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 技术整合与平台化发展: 展望未来,金融科技公司、产业互联网平台、传统金融机构如何通过技术整合,构建统一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监管挑战与政策引导: 探讨在金融创新加速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框架。 普惠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展望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在推动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更大潜力。 本书旨在为金融从业者、企业管理者、研究人员以及对数字金融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帮助理解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在数字时代的新格局,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潜在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互联网金融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主题正中我的“靶心”。我一直在思考,互联网究竟是如何重塑金融业的,特别是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从移动支付的普及到大数据征信的兴起,再到智能投顾和区块链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似乎为金融服务打开了全新的维度。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互联网金融在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融资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分析这些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以及用户体验的改善。同时,我也想了解互联网平台在风险管理、合规经营方面的新挑战和新应对策略。这本书能否为我描绘一幅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揭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遇,是我购买这本书的核心动力。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拨开互联网金融的迷雾,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发展脉络。

评分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涵盖的主题——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都是当下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对消费金融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又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感到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例如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消费场景的定制化信贷产品?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关心书中对于消费金融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的论述,例如如何识别和防范欺诈风险,如何进行有效的催收,以及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政策。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对我来说也极具吸引力。它如何帮助企业打通资金链,提高运营效率,特别是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这都是我非常想深入了解的。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重要的金融领域,是我对它最大的期望。

评分

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章节划分,预示着其内容将非常有条理。我对消费金融的理解主要停留在日常的信用卡和分期付款,但书中是否会更深入地探讨其背后复杂的金融运作?例如,消费信贷的分类、不同消费场景下的金融产品设计、以及这些产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我更期待的是书中对于不良资产处置和催收策略的探讨,这往往是消费金融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而供应链金融,我之前了解不多,但深知它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如何利用担保、保险、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来降低融资风险?是否会分析不同行业(如制造业、农业、零售业)在供应链金融实践中的独特之处?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系列丛书”,点明了它聚焦于当前金融领域最热门的几个方向。我一直对互联网技术如何赋能传统金融业务感到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例如如何用于信用评估、风险预警、以及提高交易效率?我非常想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又带来了哪些新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同时,我也关心书中对于金融监管和合规性的探讨。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如何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分析,让我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是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现代感与专业感兼具的配色,立刻就勾起了我对金融领域知识的渴望。拿到手里,厚实的手感和精美的印刷质量,都让人觉得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硬核”读物。我一直对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这两个概念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感到好奇,尤其是它们如何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机遇。书中究竟会如何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复杂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各自的风险点又在哪里,这都让我充满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能结合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示这些金融模式是如何在实际运作中发挥作用,如何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价值,甚至如何改变传统的商业格局。同时,我也很好奇作者会如何阐述互联网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作为一种赋能工具,还是催化剂,亦或是颠覆者?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对未来的金融发展趋势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与消费、与生产、与贸易相关的场景。消费金融,它与我们每一个消费者的钱包息息相关,如何在这种金融服务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如何规避风险,这些都是我关心的。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消费金融产品的类型,它们的优劣势,以及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而供应链金融,它则更像是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支撑着整个产业链的顺畅运行。我非常好奇,它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如何通过优化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来帮助企业,特别是那些身处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模型和案例,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供应链金融的价值和运作方式?我对这些内容的期待,促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书。

评分

我对金融领域的学习一直充满了热情,而“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系列丛书”这个标题,让我立刻感受到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前沿性。我一直对消费金融如何在满足个体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能有效管理风险感到好奇。书中会不会深入剖析消费金融产品的设计、定价和风控模型?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如何构建更精细化的风险定价机制,以及如何应对不良贷款的风险。此外,我对供应链金融如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资金流也十分感兴趣。它是否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书中会介绍哪些创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例如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加强对交易的监管和风险的识别?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让我深入理解这两个金融领域的核心要素和运作机制。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给人一种可靠、深邃的感觉。我对消费金融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购物贷款、教育贷款等等。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消费金融的运作模式,例如它的盈利模式、风险控制的策略,以及如何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对消费金融市场的影响?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消费金融产品创新的案例,以及这些创新如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供应链金融,虽然听起来比较专业,但它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我希望书中能清晰地解释供应链金融的原理,例如如何通过信用传递、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否会介绍不同行业在供应链金融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提升其效率和安全性?这本书能否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金融世界的大门,是我购买它的主要动机。

评分

翻阅这本书的目录,我发现它似乎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金融议题,从基础的金融理论到前沿的金融科技应用,内容非常丰富。我尤其关注“消费金融”这一块,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个人信贷、分期付款,还是各类消费场景下的金融服务,都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品质。我迫切想知道书中对于当前消费金融市场现状的分析,包括其发展驱动力、主要参与者、以及面临的挑战,例如风险控制、合规性问题以及如何平衡普惠金融与商业利益。而“供应链金融”部分,则更让我看到了企业运营的另一面,它如何通过优化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来帮助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协同发展。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和成功案例,让我了解不同行业的供应链金融特点,以及如何利用金融工具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这本书能否成为我理解并把握这些复杂金融体系的金钥匙,是我对它最大的期望。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正值我们对金融创新充满期待的时刻。我一直对消费金融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大众,特别是那些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足的人群,感到兴趣。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普惠金融理念在消费金融中的实践,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手段降低服务成本,扩大覆盖面?同时,我也想了解,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将如何演变,它又将带来哪些新的机会和挑战。而供应链金融,它对于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清晰地阐述供应链金融的构成要素,例如核心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是否会分析当前供应链金融领域面临的痛点和创新方向,例如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透明度和风险控制能力?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个关于未来金融发展方向的深刻洞见,是我选择它的重要原因。

评分

很不错~~~很好的~~~~喜欢~

评分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评分

介绍的很详细,主要就想了解京东和阿里

评分

很不错~~~很好的~~~~喜欢~

评分

好评

评分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评分

刚开始搞互金工作,多多学习,没走错。

评分

好评

评分

介绍的很详细,主要就想了解京东和阿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