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靠近权力中枢,攫取权力的机会就越大。皇帝身边人系列,例数帝王身边的各色人物——大臣、宦官、妃嫔、外戚、侍卫……如何在权力的金字塔上,踩着尖刀起舞!
东厂,大明朝政治“特产”,制衡锦衣卫、引发土木堡之变、推行万历新政、追查妖书案……他们是皇帝的忠犬、文官的梦魇。他们在历史上臭名昭著,却亦有人热血未凉……
海报:
李金海,青海民和人,历史学者、作家,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贺兰山》同名书作者,散文诗歌见于各大报刊。
引子 印象东厂
第一章 皇帝的私家侦探——东厂的设立
第二章 东厂碰上锦衣卫——合作与对抗
第三章 土木堡之变的背后——玩火的王振
第四章 将东厂踩在脚下——西厂创始人汪直
第五章 正德朝的隐形操盘手——“站皇帝”刘瑾
第六章 厂公的政治抱负——万历新政的推动者冯保
第七章 厂督中的清流——“妖书案”中的陈矩
第八章 以天下为赌局——“九千岁”魏忠贤
后记
参考书目
节选《第二章 东厂碰上锦衣卫——合作与对抗》
东厂成立之初,锦衣卫并没将这个内侍宦官领导的特务机构太当回事。对此,东厂大小头目们心知肚明,他们选择了低调,对锦衣卫也尽量团结与配合,东厂和锦衣卫过了一段不错的“蜜月期”。
之所以出现这种奇特现象,首先是东厂成立之初根基还不牢固,不足以与锦衣卫全面抗衡。比如东厂早期并不像锦衣卫那样拥有自己的秘密监狱,它只有缉拿和侦察权力,并没有审讯权,缉拿的犯人交给锦衣卫审讯,与锦衣卫分工不同,两者之间交集比较少。
此外,明太祖内臣不得干政的遗训还在发挥一定影响力,迫使东厂宦官们不得不低调。明太祖为了防止太监干政,特地为后辈儿孙设置了许多“防火墙”,除了宫门口悬铁牌警示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不准太监学文化,因为文盲能力有限,无法处理繁杂的政务。
但选择低调,并不等于就甘心埋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毫无疑问,东厂当家的太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太祖死后也不过数十年,宫廷对太监的管理开始出现松动。宫内有大量事情不得不依靠身边太监去办理,单靠愚民政策,用一帮睁眼瞎,肯定没法办好差。明宣宗时期,皇帝将有些事交给贴身太监帮忙做,然而一群文盲办事,效率低下,很难称心。宣宗认为剥夺太监受教育的权利是不合时宜的,提高太监文化素养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便在宫内设置太监文化培训学堂——内书堂。
据明末太监刘若愚《明宫史》记载,内书堂读书“自宣德年间创建,始命大学士陈山教授之,后以词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拨内书堂读书”。在皇帝的亲切关怀下,内书堂师资队伍可谓超级豪华,其中领衔首席教师竟然是当时的大学者陈山,教师队伍大多是来自翰林院的饱学之士,讲授内容为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与普通士人学习内容并无二致,如此高级讲师团授课,教出的学生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老师们教得尽心,太监们学得用心,双方都不敢有丝毫马虎。
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太监在这些大儒辛勤教导之下培养成长起来,委派到内廷各个岗位,其中不少人走上东厂领导岗位,然后用老师教授的知识来和老师及其弟子组成的外廷朝臣官僚斗个你死我活,不能不说是个莫大的讽刺。
东厂正因为是太监掌管,有着锦衣卫所不具备的优势。出任东厂厂督的太监大多是皇帝的心腹,曾在皇帝身边长期服侍,对皇帝的心思揣摩了解得透,知道皇帝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所以他们知道如何迎合皇帝去办差,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宫禁,随时向皇帝奏事。跟东厂这些优势一比,锦衣卫的劣势就很明显了。搞情报很注重时效性,锦衣卫搜集到了重要情报,无权直接向皇帝报告,只能通过司礼监太监转达,能不能第一时间向皇帝奏报,或者如何奏报,完全要看司礼监太监的心情了。
对锦衣卫的奏报,司礼监充当过滤器的作用,凡是对太监或者东厂不利的都会压住不报,或者直接驳回。要知道东厂掌印太监往往由司礼监二号或三号人物出任,有时候甚至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本人兼任,胳膊肘往外拐的傻事自然不会做。常出现这样情景,司礼监将锦衣卫辛辛苦苦得来的功劳记在东厂名下,面对这种情况,锦衣卫有冤难伸,打掉牙也只能和血往肚里咽了。
锦衣卫处处受到东厂节制和打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锦衣卫见了东厂自觉气焰矮了半截。自从东厂设立以后二百多年,锦衣卫再也没出过像纪纲那样敢于挑战皇权的指挥使,但历任锦衣卫指挥使大多得以善终,没有落得像纪纲那般下场。
印象东厂
武侠影视剧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港台地区推出了许多武侠剧,其中不少堪称经典之作,成为几代人的回忆。在为数众多的武侠剧中,有一部堪称经典中的经典,那就是由徐克监制、李惠民导演的《新龙门客栈》。
《新龙门客栈》的故事背景是明朝中期的英宗天顺年间,当时宦官专权,朝政昏暗,许多忠臣遭到由宦官把持的东厂的打击迫害。兵部尚书杨宇轩为官清廉耿直,遭到东厂大太监曹少钦嫉恨,遂假传圣旨,将其迫害致死。侠女邱莫言等人救出杨宇轩子女,逃往大漠边关龙门客栈,与杨宇轩部下周淮安会合。孰知此举正中曹少钦下怀,想趁机引出杨宇轩的部下周淮安,企图斩草除根。在邱莫言一行抵达龙门客栈后,没多久东厂三大档头带领众高手便尾随而至,悄然无息地包围了龙门客栈,于是,上演了一出江湖儿女与东厂鹰犬之间的生死搏斗。
大漠黄沙,恩怨情仇,整部影片荡气回肠,尤其是由甄子丹扮演的东厂大太监曹少钦,狡诈阴险,心狠手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实香港武侠电影中关于东厂的还有很多,《新龙门客栈》是其中比较经典一部。
许多人在观看影片后,都对东厂这一明朝特有的特务组织产生了好奇,但大多数人对它了解并不多,仅限于影视剧呈现出来的形象。东厂作为明朝重要的权力机构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又对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书无意颠覆历史,只想拨开迷雾,与读者一起走近这个已消失在历史深处的神秘组织。
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暂停下来,陷入沉思,思考书中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它描绘的权力结构,简直像是一张密不透风的蛛网,每一点细微的变动,都会引发连锁反应。那种对“忠诚”与“背叛”边界模糊的处理,尤其令人玩味。书中很多角色似乎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他们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枷锁,每一步选择都充满了权衡与无奈,这使得他们的行为逻辑异常真实可信,而非脸谱化的脸谱。我甚至能想象,在那些朱墙之内,每一个微笑背后可能都藏着一把出鞘的剑。作者对于不同阶层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十分到位,即便是底层的小人物,也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不为人知的抱负。这种立体化的群像塑造,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让人不得不去深究,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和环境,能塑造出如此复杂而又矛盾的人性光辉与黑暗。这本书真正做到的,不是讲述历史事件,而是剖析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真实面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吸引人,那种略带陈旧感的纸张纹理和深沉的色调,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权力斗争暗流涌动的年代。我特别喜欢它字体排版的那种疏密有致,尤其是在标题的处理上,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阅读的舒适度。仅仅是拿起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香火味和药材味。装帧的质感也相当不错,让人爱不释手,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摆设。我总觉得,一本好书,从它穿上“外衣”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与读者的“对话”,而这本书的“对话”方式,是沉默而有力的,它不张扬,却自有其威仪,让人忍不住想探究其内在究竟蕴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作品的尊重,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可以说,光是外在的呈现,就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深入阅读的欲望,让人满怀期待地想翻开扉页,去见识那传说中的“东厂”究竟是何等面目。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老实说,初读之下颇有几分让人屏息凝神的魔力。作者似乎对白描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那股子阴鸷、狡黠或者隐忍,隔着纸张似乎都能感受到。我尤其留意了其中对环境气氛的渲染,那种将冰冷写进骨子里的描述,让人感觉即使是阳光再好,也照不进那些深宫秘境。叙事节奏的把握也十分精妙,时而如春水般细腻地铺陈人物的内心纠葛,时而又如同快刀斩乱麻般,陡然抛出令人猝不及防的变故,这种张弛有度的叙述,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跳。它不堆砌华丽的辞藻,却处处透着一股子从历史深处打磨出来的韵味,读起来酣畅淋漓,却又回味无穷,仿佛作者本身就是那个时代里浸淫已久的老者,在向我们缓缓道来那些不为人知的秘辛。这种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与历史的深度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细节考据工作,真的让人肃然起敬。我注意到了许多地方对于当时礼仪、服饰乃至日常器皿的描述,都显得极为考究和精准。这绝非是凭空想象,而是下了苦功夫去查阅史料的结果。比如书中对于某个特定场合下,不同品级官员的站位顺序、眼神交流的微妙变化,都描绘得丝丝入扣。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边角料”,恰恰是构建真实历史场景的基石。正是这些扎实的细节支撑,才让整个故事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大大增强,让人仿佛真的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之中,亲历那些权力的角力。如果不是对那个时代有深刻的理解和广泛的涉猎,是很难将这些细节点缀得如此自然而不显刻意。这种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和对阅读体验的负责态度,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它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通俗小说范畴,更像是一部披着故事外衣的,关于那个时代风貌的“视觉再现”。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后劲非常大,读完合上的那一刻,并没有立刻的释然,反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沉重感和思考的欲望。它不像有些作品读完就翻篇了,而是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那余波久久不能平息。它引发了我对权力制衡、个体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等宏大主题的重新审视。我发现,即便是已经掩卷,我脑海中依然在自动重播着书中的一些关键场景和人物对白,反复咀嚼其中的深意。这种“萦绕不去”的状态,恰恰说明了这本书不仅仅满足了读者的消遣需求,更是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认知层面。它成功地在娱乐性与思想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人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被迫进行严肃的思考,这才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应具备的特质。这书,大概是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真正领会其全貌的“佳酿”吧。
评分快递很好,送的很快,东西也不错,包装很好。收到以后感觉不错。
评分不错,物流快,一直京东买买买
评分很不错的购物体验,下次继续购买
评分京东售后不错,换货很快,一步搞定,就是总不用盒子装书,老是担心书会压坏。
评分这个明朝独有的特务机构作为皇帝的耳目,东厂负责监察百官、刺探情报,东厂厂公由皇帝的亲信宦官担任,往往拥有极大权力,本书客观介绍了东厂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
评分东厂 神秘的组织 通过本书 我们获得了一定的了解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内容很不错,周末休息时读一读。
评分非常的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