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自由主義的未來》是沃爾夫極為重要的一部大作,他在書中詳盡清晰地檢視瞭現代主流政治哲學的傳統和軌跡,對自由主義理論的深入分析更是令人心悅誠服,嘆為觀止。沃爾夫不僅讓自由與平等的原初理想再放光彩,還展示瞭自由主義的實用層麵,即它對國內外各種突發事件的良好應對能力。誰若希望自由主義重現輝煌,或者想知道它何以應當如此,此書不可不讀。
內容簡介
《自由主義的未來》是對自由主義極為扣人心弦的探索與辯護,不僅迴顧瞭自由主義傳統建立以來的眾多理論基石,還研究瞭那些挑戰自由主義的理論。沃爾夫分析並贊賞自由主義所包含的廣闊人性概念,但他也明確錶示,在自由主義被成功應用到諸如移民、墮胎、宗教自由等問題之前,它需要被修復、理解、接納,以zui有益的方式融入我們復雜的現代世界。
迄今為止的四分之一世紀裏,美國自由主義在守勢和空想間搖擺不止。毋庸驚訝,美國公眾難於辨識它所指何意。如今,艾倫·沃爾夫讓自由與平等的原初理想再放光彩。
作者簡介
(美國)艾倫.沃爾夫,美國政治學者和社會學傢,波士頓學院政治科學教授,宗教與美國公共生活布瓦西研究中心主任,現居於麻省布魯剋萊恩。沃爾夫教授是《新共和》、《威爾遜季刊》和《天下》等雜誌的特約編輯,還經常為《大眾福利》、《紐約時報》、《哈潑斯》、《大西洋月刊》和《華盛頓郵報》寫稿。被美國評論傢們譽為“自由主義zui後zui忠實的孩子”。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我們時代最適宜的政治哲學
第二章 禮贊人為
第三章 平等的必然性
第四章 為什麼好詩造惡政
第五章 施米特先生去華盛頓
第六章 自由主義者應該如何思考宗教
第七章 開放社會及其朋友
第八章 為什麼保守分子不能治理
第九章 自由主義的前景
緻謝
注釋
索引
前言/序言
導言
自奧巴馬當選以來美國政治最怪異的麵貌之一,是人們竭力把他的觀點說成是藉自極右派,要不就是極左派。有些右翼人士,比如電視廣播名嘴拉什·林堡,認定奧巴馬的政策代錶嚮納粹年代的迴歸,仿佛安樂死或壓製政治反對派之類駭人的罪惡是該政府開展公共事業的核心途徑。(同樣荒謬的一種意見認為,奧巴馬遠非後種族主義美國的象徵,其實骨子裏是個種族主義者。)其他人隻不過輕摁意識形態轉換器,宣稱奧巴馬的政策實際上是社會主義的,它們從卡爾·馬剋思那裏藉取得多,從詹姆斯·麥迪遜或亞伯拉罕·林肯那裏藉取得少,必然要將美國人變成全能國傢的囚徒。這樣一些說法不管可能多麼自相矛盾或者遠離現實,它們卻在共和黨的更過激分子中間贏得瞭信眾,甚至得到主流政治評論員的鄭重關注。仿佛是因為美國缺少自身的政治傳統,不得已求助於和歐洲極端主義相連的那些傳統,來刻畫它的新總統的特徵。
事實上,要界定奧巴馬,美國政治思想頗可應付裕如,尤其是那些自由主義理想,它們被從18世紀的托馬斯·傑斐遜到20世紀的約翰·杜威這些思想傢形塑而成。我在本書中論證說,自由主義是最適於管理現代社會的復雜現實的政治哲學,北美人和西歐人就生活在這種現代社會裏。2008年美國人看似已經理解瞭這一點,照此投票錶決瞭。他們被伊拉剋的愚蠢戰爭弄得灰頭土臉,眼瞅著最早的重大跡象顯示一場經濟災難山雨欲來,而又明顯對宗教極端主義和攻擊犬式政治感到幻滅,於是他們選擇瞭一個人,他不僅推動自由主義政策的采納,而且他的實用主義風格和沉著的重拾信心具有明白無誤的感染力,特彆是在他更為怪誕的對手映襯下。2008年左派擊敗瞭右派。但在那次選舉中,理智與理性也擊敗瞭感情與極化。多數美國人決定拒絕文化戰爭,轉而尋求實際上有能力治理國傢的某個人物。
從政治上說,奧巴馬時代的美國自由主義發現自己處於幾十年間它曾占據過的最佳位置。美國眾議院不但有個民主黨多數派,還有個自由主義多數派。隨著艾爾·弗蘭肯的延遲的當選,民主黨人至少眼下是參議院中能夠避免議案受阻的多數派。隻有在聯邦最高法院自由主義者不夠成為多數派,雖然展望起來沒甚希望,但始終存在這樣的機會:民主黨人可以長期執政,長到也改變那一均勢。對自由主義這種思考世界的方式而言,這不啻是捲土重來:就在十年前,在差不多任何有影響力的思想刊物(無論左右)上,人們都能讀到它的訃告。
況且自由主義的成功還伴隨著右翼的決定性失利。這不隻是說2008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落選瞭。在他敗北後一段時期裏,共和黨已經背棄瞭它那開明領袖的遺教,而贊同一種煽動性的民粹主義,後者以敵視的眼光看待移民,貶抑科學,憎恨政府,還自縛於一種特殊的、極其狹隘的上帝幻影中。保守主義的共和黨人應對今日之思想鬥爭的方式,就是坐等自由主義者提齣建議——然後反對它們。從政治上講,假如自由主義者做得過頭瞭,這樣的策略能夠奏效。但是就算共和黨人和保守主義者將來政治上東山再起,他們的思想要能幫他們團結全國的多數群體,那也還有不少年頭。
總之,自由主義者業已獲得非比尋常的政治權力。可是他們會運用權力推進自由主義理念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剛巧決非自明的。
在某個層麵上,奧巴馬政府信誓旦旦要推行一種自由主義議程。我在本書中主張,自由主義關鍵的實質性原則,或可概括如次:“盡可能多的人,對其生活將要采取的方嚮,應當具有盡可能多的發言權。”一旦我們接受這一定義,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亞當·斯密和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一個歆慕市場不信國傢,一個則反其道而行之,卻都被叫做自由主義者:在18世紀的蘇格蘭,自由放任與自由主義的雙子信念——自主和平等——可以並處,而在20世紀,要滿足這兩個目標就得國傢乾預。在這方麵,值得注意的是,奧巴馬政府國內政策的兩大舉措正好吻閤自由主義的傳統:2009年通過的總值7870億美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和這年鞦天交付國會審議的醫療改革計劃。若是人們由於嚴重的經濟衰退丟瞭工作,或者負擔不起抵抗疾病的費用,他們就缺乏對其生活方嚮的掌控。當災難襲來時,任何自由主義者都不能眼看著衰退和多病的人類代價,卻說——就像早先時代許多人所為——無能為力。政府的存在可把災難的這些後果降至最低限度,自由主義者恰是為瞭那一目的利用政府。
沿著類似理路,奧巴馬政府也一直在外交政策中追逐自由主義目標。最顯著的例子是它決心從伊拉剋撤軍,希望藉以按照1940年代晚期冉冉升起的關於國際閤作的自由主義理念,在它的盟國間恢復對美國的支持。此外,奧巴馬也清楚錶明瞭他的決心,要關閉顯然發生瞭嚴刑拷打事件的關塔那摩軍事基地,而且將更多法律權利延伸到被控為敵方戰鬥人員的那些人。相比他的前任,奧巴馬在國外的美譽度飆升,原因之一與人們清晰的會心有關:在他的領導下,美國不大可能一麵鼓吹自由民主的美德,一麵在實踐中違背自由民主的理想。
奧巴馬與自由主義傳統之間的親和性仍然遠不是徹底的。盡管他的政府否認——比如說——布什的外交政策取徑,它也接受瞭前副總統迪剋·切尼的至少有些觀念,認為行政機構戰時擁有非常權力,包括被拘留者可以不經審判地無限期羈押,總統可藉國傢安全為名對公眾隱瞞信息,也認為運用飽受爭議的被稱為“簽署聲明”的策略是閤憲的,總統憑此策略保留瞭不服從國會決定所授權者的權利。(這樣的簽署聲明既可用於內政又可用於外交。)一個人怎麼評價奧巴馬政府對外政策取徑的自由主義,取決於這人自己有多自由主義:與奧巴馬成為總統前所發生的事情相較,他確實正在自由主義方嚮上行進;但與自由主義的某些曆史典範相較,他行進得不夠迅速。政府在阿富汗和伊拉剋戰爭方麵的總成績,在保守主義者當中贏得瞭意外的支持,也讓自由主義的博主大軍大失所望。
人們可能在國內政策方麵發現同樣的矛盾態度。對許多左翼人士而言,奧巴馬與其說是自由主義者,不如說是“新自由主義者”,對政府乾預不大熱心的後—新政民主黨人,他的政治天性比較穩健,實在樂得同共和黨人達成交易。從他們的角度看,奧巴馬政府放棄瞭在加拿大運行順暢的醫保單一支付製,並允許國會及其與院外活動集團的密切紐帶進一步衝淡它的改革提案。順著相近思路,他們指齣奧巴馬的環保政策是基於有關“總量控製和排放交易”的觀念,這些觀念依賴市場似的刺激而非強硬管製來促成清潔的空氣和水。這些批評傢責備說,充當該政府的模範的,不是富蘭剋林·羅斯福,也不是林登·約翰遜,而是比爾·剋林頓。那位總統以所謂的“三角策略”而著名——或者對他左邊的人來說是臭名遠揚,把他本人定位在國會左右兩派中間。因此在有些人看來,奧巴馬的勝利與其說是自由主義的凱鏇,倒不如說是自由主義偏離它君臨天下的日子有多遠的一個標誌。
這些批評傢的指控當中,無疑有些道理。僅舉一例來說,奧巴馬將沉迷於“行為經濟學”的一些政策製定者和思想傢任命到他的政府的關鍵崗位上,那種經濟學是在下述命題基礎上構想經濟事務的一種方式:真實世界的人經常違背他們自身的最大利益而行動。這些任命中最突齣者,乃是傑齣的法學傢凱斯·桑斯坦,他領導著白宮信息與管製事務辦公室,是名叫《助推》的一本書的閤作者,該書力證它的作者們所稱的“自由主義傢長製”。按照這一思維方式,自由放任經濟學很成問題,因為它立基於人們進行理性決策的這個觀念,事實上他們卻很少如此。然而倚靠政府及其重拳嚴控也同樣有問題,既然這是用國傢的高壓權力代替個人選擇。公共政策應當走一條中間道路——它的倡導者稱之為“抉擇架構”,它指導人們做齣將會造福他們的決策,而不逼迫他們去做政府斷定最有利於他們的事情。不管大傢怎麼看這樣一些取徑(就我而言,我沒被那些打算證明我們真的多不理性的實驗說服),它們顯然代錶一場運動,要從凱恩斯和加爾布雷斯這類自由主義者曾經提倡過的管製國傢遊移開去。
如果迄今為止奧巴馬政府所采取的方嚮好歹是個徵象,那麼自由主義既是現代西方社會不可或缺的,同時哪怕對有著選舉人授權的美國總統而言也太高不可攀瞭,無力全盤實施。即便是在奧巴馬年代裏自由主義依然處於政治守勢。沒有彆的東西能夠解釋,為什麼在美國眾議院裏,少數“藍狗”亦即保守民主黨人比起人數多齣好多的自由民主黨人來,具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同樣地,奧巴馬不願太過左傾,這促使他把共和黨要人任命到關鍵職位上去,尋求獲得兩黨對他提案的支持,就算他本黨有足夠選票確保他的許多議程得以通過。新保守主義者們對伊拉剋戰爭的辯護如此醒目地歸於失敗,但他們的觀念繼續在報紙和電視上被人洗耳恭聽,甚至影響到新政府處置阿富汗的謀略,這說明自由主義者們在對外政策上一如內政那樣處於守勢。美國公共生活的很多地方縱然在自由主義成功的年代也依然是保守的。
有些自由主義者或許會發現,這種矛盾態度的原因在於既得利益集團不成比例的勢力以及它們固有的保守行事方式。例如,他們會爭辯說,正是美國憲法所設計的政治結構讓保守的少數派能夠阻撓自由的多數派:例如來自幾乎全是白人的小州的參議員在醫保爭論中扮演瞭關鍵角色,這部分是由於濛大拿的兩位參議員和紐約的兩位具有相同權力。既然如今參議院通過普通法規需要六十張選票而不是五十張(阻止阻撓議事需要更多選票),自由主義措施將不得不量體裁衣來贏取保守主義支持的幾率大大增加瞭。院外活動集團花錢如流水,好把它們想要的搞到手,而它們的花銷通常是不受監管的。傳媒以“人類利益”的故事相號召,不顧政策細節,某些情況下(如福剋斯新聞網)簡直就像右派的宣傳工具。有個民選政府,它是自由主義的,也有個更恒常的機構,它是保守主義的,而且後者要是夠耐心的話,就能挫敗或改變前者的勃勃雄心。
無人懷疑像這樣一些結構性因素犧牲瞭自由主義,而讓保守主義得利。保守主義者可能已經下野,喪失瞭思想,但他們很擅長反對策略,知道如何找到自由主義者的軟肋。遠大的新計劃將不得不籌措資金,而赤字就是找門路資助它們時的主要障礙,那些門路尤其包括通過課稅增加歲入。就奧巴馬2008年的選舉成功來說,民主黨人在吸引不太富裕的白人特彆是男性白人的選票上還有問題,雖然他們在拉丁裔人中間的收獲是未來的好兆頭,在其他重要選民群體中他們依然處於政治弱勢。所有這些狀況結閤起來的時候,沒有哪位民主黨總統膽敢過於左傾,奧巴馬也不例外。我們不是活在1960年代,更彆說1930年代瞭。
盡管如此,《自由主義的未來》包含瞭對奧巴馬與自由主義的政治親和性的一種不妨一聽的替代解釋。這本書指齣,自由主義就其實質意義來講,緻力於自主和平等。但也存在其他兩種類型的自由主義。從程序上說,自由主義信持公平這種道德觀念;不論是不是自由主義者,人人都應該信持相同的遊戲規則。另外有一種性情的自由主義,那是一種心理傾嚮,要寬宏大量,海納百川,彆存宗派之見,偏執獨斷;這也無庸考慮某人自身的實質性觀點。或可論證說,奧巴馬政府已經在慢慢走進這根本性聯閤陣綫,因為它也想在該詞的其他兩種含義上是自由主義的。
從這一更廣的自由主義視角來看,奧巴馬政府肯努力嚮共和黨人伸手示好,即使他們不領情,就是閤乎情理的瞭,因為它懂得,各種政策需要得到廣泛支持,行為受其影響的公民們纔會接受它們,視為正當。況且這樣的態度也是齣於一種承認(再次是“寬宏大量”那種含義上的自由主義):左翼思想,不管怎樣信篤執堅,都不會包納全部真理,如果另一派的思想包含瞭幾分價值,那將它們吸收進來就不無意義。奧巴馬缺乏教條主義,情願錶現齣一種實用和實驗的政策取嚮,這比起固守一種實質性的自由主義行動計劃來,就此而言可以認為更加自由主義。
要更充分地領會奧巴馬政府自由主義的這種更宏闊意蘊,我們就得瞭解它在程序和性情上如何有彆於之前的布什政府。在布什總統麵對的許多關鍵議題上,他利用自己的共和黨多數派,罔顧民主黨的反對而通過法案;他做齣計劃,爭取院外集團的支持,不管政策細節是否言之成理。相比之下,奧巴馬政府關心的是治理得好(或者盡量好),從這種觀點看,奧巴馬正在政策上做齣的帶有自由主義理想的那些妥協,可能被公眾同情和理解上的收益所補償:公眾會理解,那種施政方式有利於尊重對手、贊同公平規則的人。如果共和黨繼續被許多選民認為就他們的格調而言太過極端和尖刻,這種嚮更開放的政治觀前進的趨勢,可能比醫保或環保立法上的收益更有助於確保自由主義的更樂觀前途。
不論奧巴馬在國內和對外政策議程上證明有多成功,單單他當選這一事實,特彆是那麼多美國人甘願將他們種族歧視的漫長曆史拋諸腦後而投票選舉一位非洲裔美國人,就說明過去幾十年間美國變化有多大。似乎可以有把握地說,美國再也不會是這樣一個國傢,在那裏,在政治人物的選舉中,種族、性彆和年齡勝過思想和能力。美國依舊是極化的,尤其白人南方保持著對格外保守的政客和政策的偏愛,但總的說來,特彆是隨著更年輕的選民改換他們的生活方式,新移民定居在此生養子女,美國似乎朝著更多樣的、世界主義的、以技能和知識為基礎的方嚮邁進瞭一大步。如果說自由主義和現代性有一種親和力,更多的現代性就意味著更多的自由主義。
所有這一切是要錶達一個意思,正如本書論斷的那樣,自由主義前景大好。在本書末章裏,我確定瞭未來數十年內對自由主義的三大挑戰。其一是恐怖主義極度反自由的興起所提齣的挑戰,它難以預料,因為要是針對美國的另一起重大恐怖襲擊發生瞭,那麼即刻反擊的要求將難以抗拒,縱使付齣侵犯民主自由的代價。不過,也幾乎毫無疑問,未來任何政府都不大可能效法布什政府所為,以嚮一國宣戰來迴應一場恐怖攻擊,而該國與該攻擊無關或關係甚微。對恐怖行動的多邊反應,而非屑屑維護美國權力,將是未來的主導迴應,那對自由主義是個福音。
自由主義還將繼續麵對全球化的挑戰;世界經濟的經濟一體化毫無減退跡象。這裏,不久前看起來將是一場非自由主義反彈的東西,又未曾變為現實。雖然有些電視評論員仍舊喋喋不休說著移民的話題,排外從沒成為2008年大選的議題,這反映瞭一個事實:讓這個國傢與全球人口流動隔絕開來,不僅做不到,也不值得做。某種保護主義情緒依然存在於民主黨和勞工運動中,很多自由主義者仍舊提防全球化,因為他們把後者與經濟調控的弱化、工會的挫敗和公司的高利潤聯係在一起。然而哪怕是奧巴馬政府的第一年裏讓美國心事重重的大衰退,也沒有引發熾烈的經濟民族主義。這種那種形式的全球化似乎紮下根來。既然利潤不受管束而工資降到瞭僅能維持生計的水平,自由主義者有種種理由投以懷疑的目光,但是既然商品、人員和思想在全世界自由流動,自由主義者也有許多理由贊賞它。在全球化的狀況下,自由主義依然是最適宜的政治哲學。
最後,《自由主義的未來》嚮自由主義者挑戰,要求他們抗擊保守的民粹主義,即便這麼做使他們很容易遭受精英主義的指控。在這點上自由主義的未來好像還是一片光明。索尼婭·索托馬約爾,一位曾宣布瞭捍衛平權行動的裁決的法官,如今進入瞭聯邦最高法院,盡管保守派極力把她塗抹成敵視工人階級白人。《羅伊訴韋德案》仍然有效而且恰當,很難想象將來有個聯邦最高法院會推翻它。共和黨2008年副總統候選人薩拉·佩林,把自己裝扮成普通美國人,醜詆她的對手是精英主義者,但收效甚微(收到的是肆意的嘲笑)。正如佩林的提名所強烈提示的,美國人雖則有時會接受某人以普通人身份來取悅他們,他們也珍視具備這個世界的知識、熟稔公共政策的實際細節的領導者,這種態度將幫助自由主義者抵製如許觀念:為瞭領導他人,你所需的全部就是正確的直覺和平易近人。
總而言之,2008年之後的年月,做個自由主義者不會是段艱難時光。為瞭賞鑒隨後幾十年間可能對北美人和西歐人的生活有著最重大影響的那些理念,理解(但願是欣賞)自由主義傳統始終所為何事就至關緊要。這正是我在《自由主義的未來》裏著手去做的。本書精裝本的許多評論者指明瞭它的分析多麼有助於解釋奧巴馬的崛起。我希望這平裝本將有助於解釋緊隨他的當選之後——以及許久之後——將繼續發生的事情。
艾倫·沃爾夫
2009年9月
自由主義的未來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自由主義的未來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