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足浴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的保健疗法,是通过对足部进行按摩、药浴从而达到改善或减轻人体局部及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足疗足浴消百病掌中查》在系统介绍了足部穴位及反射区的基础上,挑选了一些适合在家庭应用且易学易做的足浴与足疗方法,并配有大量图片呈现给读者,让您在家就可以达到预防、诊断和保健的效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践性、实用性。同时书中附有二维码,扫一扫快速看视频,简单易学,让你不再为取穴烦恼。
本套掌中宝系列丛书采用64开的小开本,非常方便读者携带、使用。本书针对广大群众的常见病痛,指导大家利用足浴足疗来缓解和治疗病痛,并介绍了一些必须了解的基础养生保健的知识。本书的步骤图解详细到位,每个疗法还配有二维码,使读者能通过高清视频演示轻松掌握要点和技巧,让您在家也能为自己及家人缓解疲劳、改善身体不适症状。对人们日常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较大的帮助。
中医认为,人体有四根:鼻根、乳根、耳根、足跟。鼻为苗窍之根,乳为中气之根,耳为神机之根,足为精气之根,可见足才是人的精气总的集合点。《黄帝内经》中也说:“根者,本也,部位在下,皆经气生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早在古时候,人们就认识到足的防病治病的养生保健作用,常把足称为“人之根本”。西医则把足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根据临床观察得出,头脑清灵、步履轻健是健康人的特征,而头重脚轻、脚肿履艰,则为病体之躯。因此,
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足部的锻炼,足疗也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养生方法。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多种足部反射区及穴位的定位、功效、操作方法,详细介绍了50余种疾病的足浴足疗操作方法。本书小巧便携,翻看方便,可作为家庭保健工具书。拥有该书,读者可在家边看边学,轻松足浴足疗。
本书是作者根据中、老年人自我保健的需要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将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与中药浴足法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编写成的。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足部基本反射区、足部基本按摩手法等基本知识,重点讲述了如何运用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和中药浴足法来辅助治疗二十几种常见病和调整十几种亚健康状态。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是一本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自身保健工具书。
臧俊岐,1942年生,河南开封人。主任中医师,著名针灸学家。历任开封市针灸学会会长,开封市医药科技委员会委员,开封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中医评审委员会委员。业医50余年,医术精湛,乃我国针灸界“温和派”代表人物。多次被邀请出国应诊和讲学。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科技攻关。“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研究”等七项科研课题分别获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重铸的针灸铜人”填补了世界空白。曾赴俄罗斯、赞比亚、法国、英国、刚果(金)等国进行医疗和学术交流。荣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援外优秀医疗队员”称号。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独著、合著有《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粹》《经络全书》《中医疗法全书》《中国灸法全书》《图解黄帝内经》等50余部专著。其个人辞条被载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等多部辞典。
PART1百病从寒起,养生先暖足 / 001
不可不了解的人体“第二心脏”——足 / 002
观足诊病——纠察身体隐藏的“报警”信号 / 004
观足诊脾胃大肠病症 / 004
观足诊心脑血管病症 / 005
观足诊肾与生殖病症 / 006
观足诊神经系统病症 / 006
观足诊肝、胆、脾病症 / 007
寒从脚下起, 祛病先暖足 / 008
足浴——温暖身体的法宝 / 010
注意小细节,足浴效果更加倍 / 012
足浴前莫心急,准备工作先做全 / 012
足浴也有禁与忌,部分人群需当心 / 013
足浴中药材速查图表 / 016
按摩——足浴的好搭档 / 018
足部按摩不是乱比划,8种常用手法要牢记 / 020
足部按摩为何有效,这些功效你知道吗 / 024
止痛 / 024
消炎 / 024
调节神经的兴奋性 / 025
调节各类激素 / 025
增强免疫力 / 025
排毒 / 025
注意事项及适应证、禁忌证,操作前须了解的事项 / 026
注意事项 / 026
适应证 / 027
禁忌证 / 028
在最佳时间按摩足部,效果加倍 / 029
足部按摩常出现的症状 / 033
足疗没有效果,您得找找这些原因 / 034
力度不够 / 034
按摩局部 / 034
补水不够 / 034
睡眠不够 / 034
足疗有疑惑,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 035
PART2按足先找穴,足部穴位知多少 / 037
足趾穴位 / 038
厉兑穴 / 038
足窍阴穴 / 039
至阴穴 / 040
隐白穴 / 041
大敦穴 / 042
独阴穴 / 043
足背穴位 / 044
太冲穴 / 044
行间穴 / 045
解溪穴 / 046
冲阳穴 / 047
陷谷穴 / 048
内庭穴 / 049
丘墟穴 / 050
足临泣穴 / 051
地五会穴 / 052
侠溪穴 / 053
中封穴 / 054
足侧穴位 / 055
大都穴 / 055
太白穴 / 056
公孙穴 / 057
商丘穴 / 058
然谷穴 / 059
太溪穴 / 060
大钟穴 / 061
水泉穴 / 062
照海穴 / 063
昆仑穴 / 064
仆参穴 / 065
申脉穴 / 066
金门穴 / 067
京骨穴 / 068
束骨穴 / 069
足通谷穴 / 070
足底穴位 / 071
涌泉穴 / 071
腿部辅助穴位 / 072
足三里穴 / 072
三阴交穴 / 073
丰隆穴 / 074
阴陵泉穴 / 075
阳陵泉穴 / 076
复溜穴 / 077
跗阳穴 / 078
交信穴 / 079
蠡沟穴 / 080
PART3 按足离不开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知多少 / 081
足趾反射区 / 082
大脑反射区 / 额窦反射区 / 脑垂体反射区 / 小脑及脑干反射区 / 083
鼻反射区 / 三叉神经反射区 / 颈项反射区 / 眼反射区 / 085
耳反射区 / 口腔、舌反射区 / 087
足底反射区 / 088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 肾上腺反射区 /肾反射区 / 输尿管反射区 / 089
膀胱反射区 / 股部反射区 /臀部反射区 / 上臂反射区 / 091
甲状旁腺反射区 / 甲状腺反射区 /斜方肌反射区 / 肺及支气管反射区 / 093
胆囊反射区 / 肝反射区 / 胃反射区 /胰腺反射区 / 095
升结肠反射区 / 小肠反射区 /十二指肠反射区 / 盲肠及阑尾反射区 / 097
心反射区 / 脾反射区 / 横结肠反射区 /降结肠反射区 / 099
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 / 肛门反射区 /生殖腺反射区 / 失眠点反射区 / 101
足侧反射区 / 102
腹股沟反射区 / 胸椎反射区 /腰椎反射区 / 直肠反射区 / 103
颈椎反射区 / 尿道、阴道反射区 /坐骨神经反射区 / 内尾骨反射区 / 105
髋关节反射区 / 下腹部反射区 /外尾骨反射区 / 肘关节反射区 / 107
膝关节反射区 / 肩关节反射区 /睾丸、卵巢反射区 / 子宫、前列腺反射区 / 109
足背反射区 / 110
胸(乳房)反射区 / 内耳迷路反射区 /扁桃体反射区 / 上颌反射区 / 111
下颌反射区 / 上身淋巴结反射区 /下身淋巴结反射区 / 113
头及颈淋巴结反射区 / 肩胛部反射区 /闪腰点反射区 / 114
PART4顺时养生,足疗四季亚健康症状 / 115
春·情绪不畅 / 116
春·春困乏力 / 119
春·眼睛干涩 / 122
春·头晕眼花 / 125
夏·中暑 / 128
夏·上火 / 131
夏·食欲下降 / 134
夏·空调病 / 137
秋·肺燥 / 140
秋·胸闷心悸 / 143
冬·下肢冷痛 / 146
冬·手足欠温 / 148
PART5揉揉足底,小病小痛无处藏 / 151
感冒 / 152
咳嗽 / 155
发热 / 158
头痛 / 161
牙痛 / 164
慢性鼻炎 / 167
肺炎 / 170
失眠 / 173
眩晕 / 176
神经衰弱 / 179
贫血 / 182
低血压 / 185
急性肠炎 / 188
消化不良 / 191
腹胀 / 194
呃逆 / 196
肥胖 / 198
便秘 / 201
痔疮 / 204
颈椎病 / 206
肩周炎 / 208
腰背痛 / 210
PART6人老腿先老,足疗中老年高发病 / 213
冠心病 / 214
高血压 / 217
高脂血症 / 220
耳鸣耳聋 / 223
动脉硬化 / 226
中风(又称脑卒中)后遗症 / 228
腰椎骨质增生 / 230
膝关节痛 / 232
PART7足疗两性健康,让夫妻生活更和谐 / 235
月经不调 / 236
痛经 / 239
闭经 / 242
乳腺增生 / 245
盆腔炎 / 248
带下病 / 250
子宫肌瘤 / 252
不孕症 / 254
阴道炎 / 256
更年期综合征 / 259
性欲减退 / 262
遗精 / 265
早泄 / 268
阳痿 / 271
前列腺炎 / 274
不可不了解的人体“第二心脏”——足
足部具有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的特点,素有“第二心脏”之称。由此可见,足部在人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流动,带动全身血液循环,以供应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氧气及营养。而足部是人体大循环中的折返点。当血液运行至此时,又会重新走上返回心脏的道路。因此足部需要像心脏一样来推动血液循环。
然而,血液从心脏流向足部较为容易,而从足部回流至心脏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足部离心脏的距离最远并且它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所以这时候人体非常需要足部的神经、肌肉、血管等来发挥“第二心脏”的作用,帮助推动血液的运行,使之返回心脏。
足部与全身脏腑器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足部有很多反射区和穴位,这些反射区和穴位与人体的脏腑器
相对应,刺激足部反射区和穴位有助于改善全身机体的功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防治疾病。
经常刺激足部反射区和穴位还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真正良好地发挥“第二心脏”的功能,即依靠下肢骨骼肌的张力增高和等长收缩,来挤压下肢血管,迫使下肢静脉中的血液通过静脉瓣回流至心脏,使体内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流量增大,从而促使器官组织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细胞活动。
观足诊病——纠察身体隐藏的“报警”信号
足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称,它是全身上下内外器官组织的缩影。当器官组织发生病变时,足部的形态、颜色、姿态、趾甲会出现异常。通过观察足部,可以得知人体的健康状况。从而掌握正确的足部按摩手法,有效地防治身体疾病。
足诊脾胃大肠病症
足部颜色为黄色:多是肠胃失调,或因肝胆肠胃疾病所引起。
小拇趾下方有硬块且指压很痛: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
足部第2、第3趾关节突出,并呈葫芦状:说明肠胃功能不好,体质柔弱无力。
足第2趾往下弯:表示胃气不和,无食欲,纳呆,消化不良。
脚趾甲变得不平、薄软、有纵沟,甚至剥落:可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从侧面看,如果第2趾、第3趾的关节弯曲:表示有胃肠病。
观足诊心脑血管病症
拇趾趾腹发紫者:说明大脑缺氧。
足部颜色呈青绿色者:说明体内血黏度高,酸度高,血管弹性差,这是血液循环不良的表现。
脚掌小拇趾头上方有硬块,指压感觉很痛:要注意心脏及肝脏部位的保养。
足拇趾皮肤及皮下组织干瘪:说明极易患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等疾病。
俯卧时,双足足尖向左倾斜:提示左心或左腿有疾患。
趾甲常呈青色: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
趾甲呈紫色:往往是心肺患病的征象。
脚趾甲麻木: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所致。
趾甲按压后,不立即出现血色:多为心脏病的征兆。
观足诊肾与生殖病症
足部颜色苍白:大多是贫血、肾虚,其畏寒怕冷的症状明显。
脚后跟中间有硬块:可能是卵巢、子宫、前列腺等内脏异常。
足部小拇趾弯曲且僵硬:提示容易患前列腺炎、肾病、子宫异常。
脚趾甲半白半红:可能患有肾脏疾病。
脚趾甲横贯白色条纹:要警惕慢性肾炎。
脚掌灰白:多为肾亏。
脚趾甲呈黄色:提示肾脏有炎症。
观足诊肝、胆、脾病 症
足拇趾趾腹长有黑斑:提示胆固醇偏高。
拇趾趾腹为暗红色:多为血脂偏高。
双足第4趾趾根部的下方出现硬结:表明肝功能失调,容易患眼部疾病。
大拇趾趾尖纤细:表明肝、脾功能失调。
大拇趾过大,与其他脚趾相较,明显比例失调:提示患者性格大多都比较急躁、任性,且易患肝病、糖尿病、中风(又称脑卒中)、神经痛等疾病。
脚掌皮肤发黄:提示患有肝炎、脾脏疾病等。
脚掌色青:多为肝郁、气滞、瘀血、静脉怒张等引起。
脚趾甲动摇脱落:可能患有肝病。
观足诊神经系统病症
双足拇趾干瘪无力:提示患有长期神经衰弱或失眠症。
脚趾甲扣嵌入肉或呈钩状:可能会有多发性神经炎、神经衰弱或脉管炎等症。
脚趾甲青紫透裂,直至甲顶:常常是中风(又称脑卒中)的先兆。
脚掌皮肤发青:可能是静脉曲张或中风(又称脑卒中)先兆。
足部按摩不是乱比划,8种常用手法要牢记
拇指指腹按压法
拇指指腹按压法操作方法:用一手的拇指指腹贴于施术部位施力,按压施术部位;或者两手拇指交叠,贴于施术部位按压。按摩时拇指指腹垂直施力,力度以受术者能承受为宜,注意避免指甲划伤受术者皮肤。
单食指叩拳法
单食指(又称示指)叩拳法操作方法:一手固定按摩部位,另一手除食指外,其余四指握拳,食指弯曲,
拇指固定,以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为施力点,顶压施术部位;或者以按摩棒代替食指贴于施术部位顶压。按摩时叩击要有节奏感,不能忽快忽慢。
刮压法
刮压法操作方法:一手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用食指尺侧缘施力刮压施术部位;或者用刮痧板代替食指贴于施术部位刮压施术。按摩时食指尺侧或刮痧板始终贴于按摩部位皮肤,刮压的方向保持水平,力度以受术者能承受为宜。
双指夹压法
双指夹压法操作方法:用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呈钳状,夹住施术部位,对施术部位施力夹压并向外牵拉。操作时注意夹压力量保持适中。
拇指指腹推压法
拇指指腹推压法操作方法:以一手拇指指腹贴于施术部位,施力推压;或者双手握住足部,双手的拇指指腹同时施力推压按摩。操作时双手拇指须同时施力,力量保持均衡。
掐法
掐法操作方法:用单手拇指指甲着力,用力地掐压施术部位;或者用双手拇指同时着力,掐压施术部位。操作时拇指端置于施术部位后不要再移动,力量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力度以渗透皮肤组织为宜。
指揉法
指揉法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以一定的力度旋转揉动,达到带动皮下组织的效果;或者用食指、中指贴于施术部位,以一定的力度旋转揉动,达到带动皮下组织的效果。按摩时力度应均匀连贯,作用面积小而集中,之后逐渐扩大范围。
擦法
擦法操作方法:用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触于皮表,循于肌肤推擦或摩擦,以产生一定的热量为度。操作时,腕部应伸直使前臂与手掌面接近于同一平面,手指不能上翘,然后将手掌面或鱼际附着施术部位皮肤上推擦或摩擦。
注意事项及适应证、禁忌证,操作前须了解的事项
注意事项
1.饭前半小时、饭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足部按摩。
2.在进行足部按摩时,建议使用防水性(不会渗透)的乳液。
3.在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一定要按摩排泄器官,按照以下反射区的顺序按摩:肾上腺反射区、肾反射区、输尿管反射区、膀胱反射区、尿道反射区。
4.先按摩左脚,然后再按摩右脚。
5.按摩结束后,30分钟内最好喝500毫升的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6.怀孕妇女和生理期女性也可以按摩,孕妇按摩最好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7.刚做完手术的人,须等到伤口完全复原才能进行按摩。
适应证
1.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痛、神经麻痹、头痛、失眠、神经官能症、瘫痪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
3.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4.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律不齐、高血压、低血压、贫血、心悸等。
5.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肥胖症、糖尿病等。
6.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遗尿、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阳痿、前列腺肥大、更年期综合征等。
禁忌证
1.各种严重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如吐血、呕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肠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器官出血等患者。
2.一些外科疾病患者,如严重外伤、烧伤、骨折、关节脱位、胃肠穿孔、急性阑尾炎等患者。
3.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结核、流脑、乙脑、伤寒及各种性病患者。
4.急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病情不稳定患者。
5.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者,如肾衰竭、心力衰竭和肝坏死等患者。
6.各种急性中毒者,如煤气中毒、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毒蛇咬伤、狂犬咬伤等患者。
足部按摩常出现的症状
1.排尿量增加,小便变黄且带臭味,有的还可出现絮状物质。这些均为排泄废物的现象。
2.睡眠质量变好。这是按摩后,人体得到休整的具体表现。
3.出汗量增多,且色黄味臭。这是排泄废物的现象。
4.大便次数增多,味臭。有时会夹杂有颜色的黏稠物质。
5.身体出现发热。这是机体与病原体相抗争的结果,从而消除潜在的炎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6.鼻腔、咽喉、气管分泌物增多,妇女还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有时伴有色、味的变化。这是按摩后,机体功能改善,体内环境得以调整,机体生命活动旺盛的表现。
7.按摩过的地方,以及相关部位会觉得痛。
8.淋巴腺有问题时,踝骨会肿大。
9.大腿部位,皮肤较薄的地方会微量出血。
10.食欲旺盛,或有呕吐症状。
足疗没有效果,您得找找这些原因
力度不够:应强、慢、深的按摩,最好以与自身体重相当的力道按摩足部。被按摩者应该是感觉略微酸痛,以不会感觉惊慌、头晕、恶心等不适为最佳力度。
按摩局部:按摩应仔细、全面,每个部位都要认真按摩到。
补水不够:每次按摩结束后,最好喝一杯500毫升的温开水,以补充在按摩期间流失的水分。
睡眠不够:按摩结束后,最好晚上11点上床睡觉,因为晚点11点至凌晨1点,是睡眠的黄金时间,此时进行重要的人体代谢清理工作,如果此时熬夜,人体推陈出新的工作就无法完成,体内的毒素就无法代谢。
足疗有疑惑,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1.Q:按摩时,如何控制力度?
A :用与自己体重相当的力度。例如,体重为50千克的人,即用50千克的力度,将全身的重量放在脚掌上。平常走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脚掌也是这样承受自身的体重的,故不必担心身体会承受不了。
2.Q:按摩时间需要多长比较合适?
A :左、右脚各按摩20分钟为度。罹患疾病的人、老年人、刚做完手术的人,可以从5分钟开始,然后慢慢地增加时间。生病的人每天按摩2次,效果会更好。
3.Q:足部按摩之后,出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增加按摩时间和次数吗?
A :按摩足底有利于血液循环,使体内垃圾、毒素一起聚集到肾脏,但肾脏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就晕灸的预防和护理算按摩时间和次数增加了,肾脏也没办法一次性处理完所有的体内垃圾、毒素,建议量力而行。
4.Q:罹患疾病时可以只按摩相关的反射区做治疗吗?
A :器官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无法独立运作,所以生病时不要只按摩相关的反射区,建议尽量地按摩更多的反射区。
5.Q:为什么按摩之后会痛并且出现瘀青?
A :若静脉血管太脆弱,就容易产生内出血,用力按压刺激就会瘀青。从另一方面来说,瘀青的地方也是血液循环较差的地方。每天坚持按摩,瘀青自然会消失。
6. Q:每次做完足底按摩后,为什么会因喝了500毫升的水导致经常半夜起来上厕所?
A :尿频证明肾脏的排泄功能不好。膀胱的容量原本就有500毫升,水分在体内循环,健康的肾脏大概要3天才会将水排出体外。
最近在书店偶然看到一本《掌中宝系列:足浴足疗消百病掌中查》,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我一直觉得,身体的很多健康问题,都可以从足部得到反映和调理。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承载着全身的重量,也连接着全身的经络。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求知欲。我脑海中勾勒出的这本书,应该是一部内容详实、逻辑清晰的养生指南。首先,它或许会系统地介绍足部养生的重要性,包括足部解剖、经络走向、重要穴位及其对应的身体功能。然后,重点会放在足浴和足疗的实践层面。我非常期待看到书中能提供各种针对性的足浴药方,比如针对风湿、感冒、失眠、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症的配方,以及每种药材的功效解析。同时,足部按摩的手法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部分,我希望能有详细的图文演示,让读者能够准确掌握按摩的力度、方向和频率。这本书的“掌中查”特点,让我觉得它可能更偏向于实用性和指导性,或许会包含大量的常见病症解决方案,方便读者在遇到健康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的调理方法。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还会分享一些生活方式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饮食、运动来配合足浴足疗,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刚入手一本叫做《掌中宝系列:足浴足疗消百病掌中查》的书,还未深入研究,但凭感觉,这本书的定位很精准。作为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长期面对电脑、缺乏运动,身体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小毛病,比如腰酸背背、颈椎僵硬、睡眠质量不高等等。我一直在寻找一些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的养生方法,而足浴足疗恰恰是很多传统中医推崇的。这本书名中的“消百病”虽然听起来有那么点“万能”的意思,但我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它能针对各种常见的身体不适,提供有效的缓解和调理方法。我非常好奇它会如何编排内容。是会从足部基础知识讲起,比如足部的经络走向、重要穴位,然后逐步引出不同疾病的泡脚配方和按摩手法吗?我希望它能有一些针对性强的内容,比如针对久坐人群的腿部循环不畅问题,针对压力大、精神紧张人群的安神助眠足浴方。而且,“掌中查”这个说法,让我觉得这本书会非常实用,应该包含了很多可以直接套用的“秘方”或者操作指南,方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查找。说不定里面还会有一些关于如何辨别自己身体状况,从而选择最适合的足浴足疗方法的指导。如果是这样,那这本书对于我这种养生小白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最近发现一本看起来很不错的书,封面设计很有古风韵味,书名是“掌中宝系列”,感觉很有收藏价值。虽然我还没有时间细细研读,但光是书名“足浴足疗消百病掌中查”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一直对中医养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足浴和足疗在民间流传已久,其养生保健的功效更是被大家普遍认可。这本书的标题承诺“消百病”,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也恰恰说明了它可能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且普适的健康指南。我设想这本书的内容会非常详尽,可能会从足部穴位、经络的介绍开始,然后深入到不同疾病的足浴足疗方法,甚至是食疗搭配、运动指导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养生体系。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针对现代人常见亚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长期对着电脑导致的颈肩不适,或者熬夜失眠带来的疲惫感。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图文并茂的讲解,那无疑是锦上添花,让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随时随地“掌中查”,解决健康小烦恼。这种“掌中宝”式的设计,也暗示着它可能篇幅适中,方便携带,随时翻阅,不像那些大部头的养生百科,让人望而却步。总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家庭健康管理的小助手,为我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评分我最近刚购入一本《掌中宝系列:足浴足疗消百病掌中查》,还未细细翻阅,但其书名就已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作为一个对中医养生文化情有独钟的人,我一直认为足部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也是重要的调理枢纽。这本书的“足浴足疗消百病”的宣传语,虽然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我更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科学、系统、易于实践的足部养生方法。我设想这本书会是一本内容丰富且实用的工具书。它可能会首先讲解足部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联,深入浅出地介绍足部反射区理论,并配以清晰的足部穴位图。随后,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足浴的配方,不仅是简单的药材组合,更应有对每种药材功效的深入解读,以及不同病症(如疲劳、水肿、关节不适、睡眠障碍等)的针对性足浴方案。此外,关于足部按摩的手法,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图文并茂的讲解,指导读者如何正确地按摩足部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掌中查”这个概念,让我感觉这本书的编排会非常方便,可能有很多小贴士、常见问题解答,或者是一个快速查找索引,让读者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居家养生的一本宝典,让我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利用足浴足疗来维护身体健康。
评分最近翻阅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掌中宝系列:足浴足疗消百病掌中查》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我本身是一个对传统养生保健方式非常好奇和推崇的人,特别是那些能够深入到生活细节,并且易于实践的方法。这本书的书名直观地传递了它的核心内容——通过足浴和足疗来改善身体健康,并且强调了其“消百病”的潜在功效,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切入点。我想象中的内容,绝不会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泡脚步骤上。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或养生专家,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或许,它会从足部反射区的科学原理开始讲解,详细描绘出足部与人体各个器官的对应关系,让我们明白为何足浴足疗会有如此广泛的疗效。接着,我猜想书中会分类别地介绍针对不同症状的足浴配方,比如针对风湿关节痛的药材搭配,针对失眠多梦的舒缓精油选择,甚至是针对消化不良的温热足浴方法。更进一步,这本书可能还会涵盖一些足部按摩的手法,配合足浴,形成更佳的协同作用。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个人体质来调整足浴足疗方案的内容,毕竟“一人一方”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本书的“掌中查”这个词,让我觉得它可能更像一本实用手册,里面会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常见问题解答,方便读者在遇到健康困扰时,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