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生活,唯有和植物的独处,心中才会平静下来。养花会用很少的时间就能获得很大的收获。对植物的悉心照顾,不但自己陶冶了情操,也会得到植物的报答。净化空气、减少辐射,装饰点缀……。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绿色植物,看着这生机盎然的“绿色”,心情自然会舒畅,运气也会好起来哦!
这本《旺家花草四季不败》挑选了生活常见的家居植物,介绍种植植物的基本常识、植物的基本属性以及种植花草的小窍门等,使您不再盲目的种植花草。更推荐了这些绿色精灵适合摆放的位置,使您在享受植物带来的美的同时,使植物发挥它们的作用。
史玉娟,热爱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物,认为栽花种草与养小孩同是乐趣颇多的事儿。一双勤快的手,一颗充满热情的心,让生活闪闪发光。已出版作品《爱养花——打造足不出户的绿生活》《玩转花草》。
Part 1
生活中的旺家花草
除味!新装房的植物选择………… 12
有毒!这些花不宜种在室内……… 13
好看!四季室内花卉选择………… 15
绿植点缀我的家,每天快乐心情佳……… 17
居家迷你小花园,组合盆栽添乐趣……… 18
壁挂与垂钓绿植的乐趣………… 20
香草,嗅觉、视觉和味觉的欢喜体验……… 22
山水盆景,只为懂艺术的你………… 24
插花,技艺和自然的完美结合………… 25
花草装点节日,增添美满气氛………… 26
花草赠礼的礼仪与技巧………………… 28
Part 2
常见旺家鲜花40种
山茶花……………………… 30
杜鹃………………………… 32
月季………………………… 34
康乃馨……………………… 36
大花蕙兰…………………… 38
白千层……………………… 40
百日菊……………………… 42
非洲堇……………………… 44
红掌………………………… 46
风信子……………………… 48
葡萄风信子………………… 50
玛格丽特…………………… 51
仙人指……………………… 52
栀子花……………………… 54
蝴蝶兰……………………… 56
金香雀……………………… 58
紫叶酢浆草………………… 60
菊花………………………… 62
君子兰……………………… 64
卡特兰……………………… 66
丽格海棠…………………… 68
萱草………………………… 70
中国凤仙…………………… 72
马蹄莲……………………… 74
柠檬………………………… 76
西府海棠…………………… 78
紫茉莉……………………… 80
三色堇……………………… 82
天竺葵……………………… 84
西洋水仙…………………… 86
仙客来……………………… 88
小苍兰……………………… 89
郁金香……………………… 90
百合………………………… 92
马樱丹……………………… 94
大岩桐……………………… 96
新几内亚凤仙……………… 98
荷兰菊………………………100
虎皮兰………………………102
朱顶红………………………104
Part 3
旺家绿植的栽培
白鹤芋………………………106
八角金盘……………………108
紫锦木………………………109
白雪公主……………………110
变叶木………………………112
彩叶草………………………114
常春藤………………………116
黛粉叶………………………118
吊兰…………………………120
发财树………………………122
飞羽竹芋……………………123
观赏凤梨……………………124
富贵竹………………………125
缟叶竹蕉……………………126
观音莲………………………127
合果芋………………………128
红宝石喜林芋………………130
红豆杉………………………132
红铁树………………………133
金钻蔓绿绒…………………134
花叶鸭脚木…………………136
椒草…………………………137
睫毛秋海棠…………………138
金钱树………………………139
冷水花………………………140
龙血树………………………142
罗汉松………………………144
玫瑰竹芋……………………146
南洋杉………………………148
鸟巢蕨………………………149
蓬莱松………………………150
平安树………………………152
千年木………………………154
青苹果竹芋…………………155
肾蕨…………………………156
铜钱草………………………158
文竹…………………………160
橡皮树………………………161
袖珍椰子……………………162
鸭脚木………………………163
雅丽皇后……………………164
棕竹…………………………165
红网纹草……………………166
紫叶榛………………………167
铁甲秋海棠…………………168
铁线蕨………………………169
竹柏…………………………170
绿萝…………………………171
长寿花………………………172
紫薇…………………………173
唐印…………………………174
Part 4
花开不败的栽培方法
光照——植物必需的生长要素……… 176
浇水——植物最基本的生长要素…… 177
施肥——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 178
防治——别让病虫害毁掉花草……… 179
清洁——花草也需要经常洗澡……… 180
上盆——让花草有个好的生长环境…… 181
换盆——花草的乔迁之喜……… 183
松盆——让根系们深深呼吸………… 184
Part 5
繁育方法
播种——静待一粒种子的萌发………… 186
扦插——一根枝杈一棵苗…………… 187
压条——与母体共生的繁殖方法……… 187
分株——从少到多的神奇转变……… 188
嫁接——有意义的新品种繁育………… 188
Part 6
好盆、好土、好工具
花盆的选择……………… 190
培养土的选择…………… 191
花铲——最常用的小工具……… 193
喷壶——观叶植物常用……… 194
花剪——修剪形态工具…………… 194
挂篮——家居装饰花草最常用……… 195
其他工具汇总…………………… 196
后记
常见室内观赏盆栽分类………………… 197
阳性花卉与阴性花卉…………… 198
家庭盆栽开花时序………………… 198
花草的生物学特征分类……………… 199
索引…………………202
我是一个对传统园艺书籍感到有些疲惫的读者,市面上那些充斥着标准操作流程和“成功率保证”的文字,总是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慢节奏的纪录片,充满了对细节的执着捕捉。作者似乎拥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耐心,他记录了同一株植物在不同年份、不同天气下的细微变化,用近乎偏执的细致描绘了叶脉的走向、花苞的颤动。这种写作手法,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拖沓,但沉浸其中后,你会发现每一个看似冗余的描述,都承载着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它没有急着告诉你答案,而是引领你跟着植物一起“慢下来”,去体会那种不可逆转的生长节奏。我甚至开始怀疑,作者写这本书,是不是花了比种植这些花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它们。这种对“过程”的极致推崇,是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它让我对“等待”这件事,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的盛宴,那种深邃的墨绿色调,配上鎏金的字体,初看之下就让人心生敬畏。我特意找了一个安静的下午,捧着它,指尖摩挲着封面的纹理,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构思时的那份匠心独运。我以为这会是一本传统的园艺指南,教人如何修剪、如何施肥,但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却是对植物生命力的哲学思考。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教你“如何种活”一棵植物,他更着迷于探讨“为何而生”的深层意义。书中对不同季节光影变化的细致描摹,那种文学性的笔触,简直能把人拉入一个静谧的植物世界。特别是书中对那些被世人遗忘的、生长在角落里的野花的描写,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深的同情,读来令人动容,仿佛每一个篇章都是一首献给自然的短诗。那种对生命力的赞颂,远远超出了园艺的范畴,它提供了一种审视生活、感受时间流逝的全新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处理,是让我感到最惊喜的部分。我特别留意了那些手绘的植物素描,它们的线条感极其精准,仿佛直接从自然界中拓印而来,每一个气孔、每一片绒毛都清晰可见。但最巧妙的是,这些素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文字巧妙地穿插、呼应。比如,当文字描述到某一种植物在黎明时分吸收第一缕阳光的状态时,紧接着的插图便会用最柔和的铅笔纹理,精确捕捉到那种微弱的、近乎透明的光感。这种图文之间的默契配合,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工具书,而是在翻阅一位植物学家兼艺术家的私密日记。它没有使用那些现代印刷的艳丽色彩,而是坚持用黑白灰的层次感来展现植物的内在结构和生命形态,这种克制的表达方式,反而使得植物的生命力更加震撼人心。
评分与其他探讨植物养护的书籍相比,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异常宏大而又精微。它似乎融汇了东西方对植物哲学的理解,引用的典故和历史背景非常丰富,但却处理得非常自然,毫不晦涩。书中对不同气候带植物的习性分析,不仅基于生物学常识,更融入了气象学和地质学的观察,展现了作者扎实的跨学科功底。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休眠”的艺术——它将植物的冬季休眠状态,类比为人类的内省与积蓄力量的过程,这种深度的类比,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边界。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更激发了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它像一个沉静的引路人,指引我从表面的“观赏”,深入到对生命本质的“探究”,读完后,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滋养”和重塑。
评分我尝试着将书中的某些理念应用到我的阳台实践中,但很快就发现,这本书的精髓并不在于提供一套可复制的“配方”。它更像是一份“心法秘籍”,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机制。书中提到,真正的园艺高手,能够“听见”植物的“需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指令。我曾按照书中的描述,尝试去感受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去观察光线在不同时间段投射在叶片上的角度变化,这种专注度的提升,让我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度大大增加。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个“四季不败”的保证,相反,它教会了我如何优雅地接受植物的凋零与重生,如何将每一次挫折都视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比任何实际的种植技巧都要宝贵得多,它让我重新定义了“成功”的标准,即在于你投入了多少真诚的关怀,而非最终收获了多少硕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