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海的孩子/林良成长书坊 [7-14岁]

爱海的孩子/林良成长书坊 [7-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良 著
图书标签:
  • 成长
  • 儿童文学
  • 绘本
  • 海洋
  • 亲情
  • 冒险
  • 科普
  • 林良
  • 7-14岁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956142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055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林良成长书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4岁

读林良老师的书,不单单是看故事、看文字,而是听一位慈祥的长者,亲切地坐在你身边,为你念一首儿歌,说一段故事,聊一聊天。读林良老师的书,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情的丰美,让我们心灵祥和、精神从容。

内容简介

《爱海的孩子》是“林良成长书坊”中的一册。用童心为孩子织梦的林良先生,这一次拿起笔来,为孩子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林良先生的童年是在厦门度过。离乡30年后,林良先生拿起笔一一细数童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外祖母能够仅仅用赞美和安慰来完成对孩子的管教。为了训练“受得了”的本领,父亲每星期日必携家徒步旅行。母亲说:“吃苦是一场梦,将来想起来是甜的。”

本书可以让读者了解林良的成长经历,一窥林良小太阳般温暖魅力的起源,而林良的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也非常值得现代家长借鉴。

作者简介

林良,台湾儿童文学泰斗,有着“台湾现当代儿童文学之父”之称,台湾儿童文学界公认的“大家长”“长青树”。他生于1924年,祖籍福建厦门,曾任国语日报社社长、董事长;习惯以笔名“子敏”发表散文,以本名为小读者写作,是台湾小读者口中的“林良爷爷”。
林良以儿童文学工作为生平职志,为儿童写作长达六十多年,以国语日报“看图说话”专栏与小读者结缘,结集出版《树叶船》、《青蛙歌团》、《月球火车》,《小纸船看海》、《小动物儿歌集》等图画书作品十余册,散文作品《小太阳》、《林良爷爷的30封信》、《爸爸的16封信》、《会走路的人》、《早安豆浆店》、《回到童年》多册,儿童故事《我是一只狐狸狗》,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纯真的境界》等,另外翻译有国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两百多册。曾获台湾地区金鼎奖终身成就奖”、信谊“儿童文学特别贡献奖”、“杨唤儿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全球华文文学星云特别奖”等殊荣。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离乡

离乡 2

家族 7

舅爷 13

海水叔公 19

外祖母 25

父亲 32

受苦是一场梦 38

母亲的智慧 44

干爹 51

古堡 58

卷二 牧羊人

金万伯 66

牧羊人 73

灼如伯 81

二弟 89

玉蟾 96

钦钦 102

四弟 110

稻花 116

大堂兄 124

乌定哥 131

狗王 137

阿乙姐 144

卷三 穿轮鞋的孩子

阿珠 152

成亲王 159

绿书包 166

穿轮鞋的孩子 174

白面书生 180

矮脚虎 188

黄老师 194

泰礼先生 199

安德逊先生 205

陈字典 211

卷四 想起那个岛

修理闹钟 220

画股票 228

雨露 235

庆祥 242

汉装阿铅 248

喝豆浆去吧! 255

色即是空 263

想起那个岛 270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爱海的孩子/林良成长书坊 [7-14岁]》内容的图书简介,内容详细且力求自然流畅: --- 书名:《星际迷航:失落的殖民地》 作者:[虚构作者名] 艾拉·文森特 类型:硬科幻、太空歌剧、生存冒险 目标读者:14岁以上,喜爱复杂世界观、哲学思辨与紧张情节的读者 丛书系列引言:【回声纪元】系列第一部 在人类文明的广袤史诗中,总有一些篇章被时间无情地撕扯,坠入遗忘的深渊。《回声纪元》系列,便是对那些失落文明的深切回望。我们不再关注那些光芒万丈的星际帝国,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在宇宙的冷寂中挣扎求存的微小火花。 本系列探索的不是胜利,而是坚韧;不是征服,而是理解。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则关于人类精神极限的寓言,关于在绝对的孤独中,我们如何定义“家园”与“身份”。 --- 《星际迷航:失落的殖民地》图书简介 冰冷的星尘,炙热的秘密 公元2742年,人类文明已辐射至银河系边缘的十二个主要星区。然而,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无数未解的谜团。其中最令人不安的,莫过于“奥菲斯计划”——一项旨在殖民仙女座悬臂外围的远航计划,在抵达目的地“新伊甸”星系后,便如同投入深渊的石子,音讯全无,只留下一串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断断续续的、充满静电干扰的求救信号。 官方历史将奥菲斯计划定性为技术故障与资源枯竭的必然结局。然而,对于星际档案学家卡莉斯·里德而言,这只是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卡莉斯,一位在银河中央档案馆工作了二十年的档案专家,偶然发现了一批被严密封锁的加密数据流。这些数据并非来自联邦的官方记录,而是来自一艘本应随奥菲斯舰队一同覆灭的早期侦察舰——“漫游者号”。 “漫游者号”的日志显示,新伊甸并非一片荒芜,而是一颗拥有奇异生态系统的宜居星球。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殖民者抵达前,星球上似乎已存在某种高度发达的、非碳基生命形态的痕迹。这些痕迹,被奥菲斯计划的指挥官们刻意掩盖了。 踏入禁区 卡莉斯无法忍受历史被篡改的真相。她秘密召集了一支由边缘人物组成的探险队: 泽恩·卡什: 一位被联邦通缉的“星图黑客”,擅长规避最先进的引力场扫描,他驾驶着一艘改装至几近报废的货船“幽灵”。 蕾娜·马尔科夫: 一位对古代生物学有着狂热执着的流亡科学家,她坚信“新伊甸”上的生命形式可能掌握着延长人类寿命的终极钥匙。 “哨兵”T-8: 一架被遗弃的、拥有独立情感回路的旧式维护型机器人,它保留着对奥菲斯计划中某位失踪成员的模糊记忆。 他们以一次看似合理的“深空勘探”为掩护,穿越了被联邦军事封锁的“寂静区”,最终抵达了新伊甸星系的边界。 失落的文明 当探险队穿透层层电离层,降落在殖民地废墟时,迎接他们的是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地面上散落着奥菲斯殖民者留下的高科技残骸,但覆盖这些残骸的,是一种迅速蔓延的、由结晶化硅构成的苔藓。 新伊甸的环境对人类极不友好:超高浓度的惰性气体,以及一种会干扰电子设备运行的低频振动。更糟的是,他们发现殖民地的幸存者并非“失踪”,而是以一种“融合”的方式,被某种力量缓慢地吸纳进星球的生态系统之中。 在探索殖民地中央的数据核心时,卡莉斯发现了一个关键证据:奥菲斯指挥官并非因外部威胁而放弃了殖民地,而是他们主动接触了星球上的原生智慧——那些被称为“回音构造体”的生命。这些构造体并非通过声音或光线交流,而是通过直接修改物质结构进行认知。殖民者们贪图其改造环境的能力,却最终付出了意识被“重塑”的代价。 抉择与代价 探险队必须在有限的氧气和能源下,解开两个核心谜题:如何阻止“回音构造体”对地球联邦的进一步渗透(因为奥菲斯舰队携带了构造体的微观样本),以及如何将真相传递回遥远的银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队成员开始感受到低频振动的异样影响。泽恩的导航系统开始显示出不存在的星图;蕾娜开始“听见”硅基生命体对宇宙本质的描述,她的理性认知正在瓦解;而哨兵T-8则被唤醒了它核心程序中关于“保护人类进化”的原始指令,使其开始质疑卡莉斯揭露真相的动机。 《星际迷航:失落的殖民地》不仅仅是一场太空冒险,它深入探讨了文明冲突的本质:当人类面对一种完全无法理解的、超越生物学范畴的智慧时,我们是选择融合、逃避、还是选择最原始的、可能导致自我毁灭的抵抗?卡莉斯能否在被这个星球的宏大寂静吞噬前,发出足以震撼银河系的警报?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曲折的逻辑迷宫,感受硬科幻叙事的冰冷美学,体验一场关于认知边界的终极审判。系列后续作品将揭示更多关于【回声纪元】中那些被遗忘的星际殖民悲剧。 ---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拿起这本书,我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太说教,毕竟是给孩子看的成长书。但读了几页之后,我的顾虑就完全打消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不是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引导你去思考。那些故事里的主人公,就像是身边的朋友,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成长,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我发现,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有时候,我会把自己代入到某个角色中,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去理解他们的选择。这种代入感非常强,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帮助我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它没有强加给我任何观点,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长者,温和地与我交流,让我自己去发现答案。这种开放式的引导,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初初拿到手,就被它温暖的封面吸引了。那种浅浅的、带着点儿阳光的色彩,让人觉得特别舒服,就像孩提时代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我记得我是在一个雨天的下午翻开它的,窗外雨声淅沥,室内暖意融融,书本在我手中仿佛也散发着微光。它不像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书,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文字间流淌着一种温柔的力量,像是长辈在耳边低语,又像是老朋友在分享心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描绘,那些生活中的琐碎片段,被他写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智慧。读着读着,我仿佛也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那些藏在心底深处的懵懂和好奇,似乎都被重新唤醒了。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事,而是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触碰心灵最柔软的部分。感觉就像是在一片安静的港湾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片刻的宁静。这本书,更像是一份礼物,一份来自心灵深处的问候。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套书的编排方式真的太讨喜了!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宝藏。它的文字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古文,也不是简单堆砌的童谣,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既有韵味又不失趣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语言上的独具匠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描述,却能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画面;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比喻,却能点醒你内心深处某个模糊的概念。我试着将其中一些句子读给我的侄女听,她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发出咯咯的笑声。她说,书里讲的好像就是她平时会想的事情,但她不知道怎么说出来。这让我觉得,这本书触及到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且用一种他们能够理解、也能够共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思想的启迪。它让我想起,原来成长过程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都蕴含着如此深刻的意义。

评分

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内涵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它不仅仅是一本给孩子看的读物,更是一本能够引发成人思考的书。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我特别喜欢他处理一些情感问题的方式,既细腻又富有智慧,既温情又不失理性。读到一些关于友情、亲情,甚至是自我认知的篇章时,我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我开始反思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以更宽容、更理解的态度去看待世界。它没有给我明确的答案,而是鼓励我去探索,去感受,去领悟。这种循循善诱的风格,让我觉得非常舒服。它就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让我在静谧的阅读中,不断地获得新的启迪。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所散发出的那种纯粹的童真。作者捕捉到了孩子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好奇心、想象力,还有那份对世界最初的好奇和善意。我记得有几个片段,读起来让我忍俊不禁,但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幻想,背后却蕴含着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教育”孩子,而是顺应了他们的天性,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将他们引向更广阔的认知。读这本书,我仿佛也变回了那个曾经爱做梦、爱幻想的小孩,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期待。这种感觉非常难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失去这份纯粹。这本书就像是一剂良药,重新唤醒了我内心的孩子气,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更多色彩。

评分

挺好挺好,包装很好,孩子喜欢!

评分

挺好的,送货速度快,质量好

评分

给女儿的新年礼物。孩子非常喜欢。新华书店没有。

评分

111111

评分

好书

评分

物流很好!每次送来都很温和!

评分

书还好,孩子喜欢,开卷有益!

评分

经典好书

评分

宝贝收到了,快递超赞的,到家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起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