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

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克香 著
图书标签:
  • 光电子技术
  • 光电子学
  • 传感器
  • 光电器件
  • 测试测量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路
  • 实验教学
  • 高等教育
  • 电子信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5458
版次:2
商品编码:1225268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6
字数:2816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分6章,首先介绍光电基础知识,然后介绍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光/电转换现象和图像显示器件、光纤通信技术等实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最后介绍光电技术的现状和新的发展趋势。本书旨在为光电专业其他教材提供基础知识,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设计了9个技能实训项目。由于光电技术的内容广泛,因此本书设计了知识拓展以使内容更丰富。本书注重应用,介绍了大量的应用提示。

目录

第1章 光电基础知识 1
1.1 光电子技术概述 1
技能训练1 光电实训设备及场所参观认识 2
1.2 光学基础知识 5
1.2.1 反射、全反射、折射 5
1.2.2 光的偏振 8
1.2.3 光的干涉 11
1.2.4 光的衍射 14
1.2.5 光谱学基础知识 15
1.2.6 光电参数 18
技能训练2 光的双缝干涉 22
技能训练3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22
1.3 半导体基础知识 23
1.3.1 半导体的主要特性 23
1.3.2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24
1.3.3 PN结 24
1.4 光电倍增管(PMT) 25
1.4.1 光电倍增管的分类 26
1.4.2 光电倍增管的结构 26
1.4.3 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27
1.4.4 光电倍增管的特性 27
技能训练4 光电倍增管暗电流的测试 28
项目小结 31
第2章 激光技术 33
2.1 概述 33
2.1.1 激光器的产生 33
2.1.2 激光器的分类 33
2.2 激光的产生和特性 34
2.2.1 激光的产生 34
2.2.2 激光器的结构 36
2.2.3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38
2.2.4 激光的特性 38
技能训练5 激光二极管(LD)伏安特性的测量 41
技能训练6 激光二极管电光转换特性(P-I) 44
2.3 各种物质类型的激光器 45
2.3.1 固体激光器 45
2.3.2 气体激光器 46
2.3.3 液体激光器 47
2.3.4 半导体激光器(GaAlAs、InGaAs等) 47
2.4 激光调制 48
2.4.1 激光调制的种类 49
2.4.2 激光调制的方式 50
2.4.3 激光的调制的应用实例――激光打印机 51
2.5 激光调Q技术 53
2.5.1 激光调Q技术的定义 54
2.5.2 激光调Q技术的应用实例――转镜调Q技术 54
2.6 激光的应用 55
2.6.1 激光在加工业上的应用 55
2.6.2 激光全息技术 57
2.6.3 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 59
2.6.4 激光医学 61
项目小结 62
第3章 红外技术 63
3.1 红外线的发现 63
3.2 红外线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65
3.2.1 红外线的产生 65
3.2.2 红外线的传播 71
3.2.3 红外线的接收 72
3.3 红外成像原理 78
3.3.1 红外成像简史 78
3.3.2 主动式红外成像 78
3.3.3 被动式红外成像 81
3.4 红外技术应用 84
3.4.1 红外技术在温度检测上的应用 84
3.4.2 红外技术在家用电器上的应用 86
3.4.3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87
3.4.4 红外无线鼠标 89
技能训练7 红外感应报警器套件制作 90
项目小结 93
第4章 光电转换现象和图像显示器件 95
4.1 光电转换现象 95
4.1.1 光电效应 95
4.1.2 电光效应 97
4.2 液晶显示器(LCD) 98
4.2.1 液晶 99
4.2.2 液晶显示器 100
4.2.3 液晶电视的优点和缺点 105
4.2.4 液晶显示器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06
技能训练8 制作小点阵液晶显示器件显示时间(年月日时分秒) 108
4.3 等离子体显示板(PDP) 109
4.3.1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发展和结构 109
4.3.2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工作原理 112
4.3.3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特性 113
4.3.4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应用 115
4.4 电子书阅读器 117
4.4.1 电子书的发展和前景 117
4.4.2 电子书的终端阅读器产品 118
4.4.3 电子书的功能特点 118
4.5 其他光电转换器件介绍 119
4.5.1 CCD/CMOS图像传感器 119
4.5.2 触摸屏 124
项目小结 127
第5章 光纤通信技术 129
5.1 概述 129
5.2 光纤和光缆 134
5.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134
5.2.2 光纤的特性 136
5.2.3 光纤的连接 138
5.2.4 光缆的结构、型号及规格 143
5.3 光纤通信系统 149
5.3.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49
5.3.2 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 156
技能训练9 光纤熔接实验 158
项目小结 160
第6章 光电技术的新发展 161
6.1 光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161
6.2 光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166
项目小结 167
参考文献 168

前言/序言

  光电技术专业的教材多数是面向大学本科读者的,运用于大专的较少,而适用于中职学生的几乎没有,这些教材理论性很强,难度较大。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光电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电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生活、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各个方面,企业越来越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到光电产品生产部门从事操作和技术工作,很多电子专业和光电专业需要开设光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需要有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编写了这本适用于中职学生的《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材,编写时,在内容的安排和深度的把握上,坚持传授必备的理论知识,力求结合实际,讲解各领域的应用实例。本书既适合中职学生使用,又可作为从事光电技术的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本教材内容充实,从光电基础知识到光纤通信技术,涉及面十分广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本书的编写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内容选取上,以知识够用为原则,坚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以能力为本位,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讲解。
  2.在教材体系设计上,坚持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性,追求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实用性和适用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相互融合,设计了9个技能训练项目及知识拓展、应用提示等,教师和学生可以双向互动,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教材形式上,根据中职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烦琐的知识用图表形式呈现出来。
  4.为方便教学,教材还配备了电子教案、PPT课件和习题解答。
  完成本教材的学习需要64学时,其各章节的学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教学章节 建议学时 合计学时
  第1章 光电基础知识 12 64
  第2章 激光技术 12
  第3章 红外技术 10
  第4章 光电转换现象和图像显示器件 14
  第5章 光纤通信技术 12
  第6章 光电技术的新发展 4
  本系列教材由陈振源担任总主编,并负责整体规划和教材样例的设计。陈克香担任本教材主编并承担第1、2章和第4章4.1、4.4、4.5节的编写,第3、6章和第4章的4.3节由李传由编写,第5章和第4章的4.2节由叶绿编写。全书由陈忠主审。
  由于作者能力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光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探索光与电的奇妙交融》 一、 引言:驾驭光的力量,点亮科技的未来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长河中,对光的探索从未止步。从远古时期对火焰的崇拜,到近代光学理论的建立,再到现代光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光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光,作为一种独特的能量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而电,作为驱动现代文明的动力,其灵活的控制和高效的传输能力,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光与电这两种力量被巧妙地融合,便诞生了光电子技术——一门连接微观世界粒子运动与宏观世界信息传递的革命性学科。 《光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探索光与电的奇妙交融》一书,旨在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光电子技术的精髓。我们不仅仅是介绍那些令人惊叹的应用,更致力于揭示其背后深刻的物理原理,展示其精巧的设计思路,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本书的编写,源于我们对光电技术无尽的热情,以及将其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清晰、系统地呈现给广大求知者的愿望。我们相信,理解光电子技术,就是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科技发展的脉搏,就是掌握开启未来无限机遇的金钥匙。 本书内容详实,逻辑清晰,从基础理论出发,逐步深入到实际应用,并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光电子技术认知框架。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对光电子技术感兴趣的初学者能够快速入门,为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操参考,并激发所有读者对科技探索的无限热情。 二、 光电世界的基础:理解光的本质与电的互动 任何一门技术,其根基都离不开对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光电子技术的核心,正是建立在对光的波动-粒子二象性、电磁波的特性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详尽认识之上。 1. 光的奥秘:波动与粒子的双重奏 本书将首先引导读者走进光的奇妙世界。我们将从经典的光学知识出发,回顾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并深入探讨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波动光学特性。这些现象不仅揭示了光的波动本质,也为许多光电器件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例如,干涉原理在光通信中的信号复用,衍射在光刻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偏振在液晶显示中的关键作用,都将在此一一解析。 然而,光的解释并非止步于经典波动理论。我们将进一步阐述光的粒子性,即光子。量子力学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光是由一份份不连续的能量——光子组成的。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这一概念是理解光电效应的基石。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不仅是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更是光电子技术发展的驱动力。例如,光电效应是光电探测器工作的基本原理,而对量子力学的理解,也催生了激光器、LED等一系列革命性的光电器件。 2. 电与光的交织:能量的转换与信息的传递 光电子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光与电之间的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本书将详细阐述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物理机制。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当电流通过某些特定材料时,材料会发出光。这种现象是LED(发光二极管)工作的基本原理。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机理,探讨发光效率、颜色控制以及器件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当物质吸收光能后,会重新发出光。荧光和磷光是其典型表现。我们将介绍荧光粉、量子点等光致发光材料,以及它们在显示技术、照明以及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光电导效应(Photoconductivity): 光照可以改变某些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这种效应是光电导探测器、光敏电阻等器件的基础。本书将解析光生载流子的产生、漂移和复合过程,以及材料特性对响应速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 光照可以使半导体材料产生电动势,从而输出电能。这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原理。我们将详细讲解p-n结的形成,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收集过程,以及影响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关键因素。 光电探测(Photoelectric Detection): 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可以产生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光的探测。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器件都基于此原理。本书将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机制、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关键参数。 电光效应(Electro-optic Effect): 外加电场可以改变某些材料的光学特性,如折射率。这使得我们可以利用电场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和强度,是调制器、开关等器件的基础。 磁光效应(Magneto-optic Effect): 外加磁场可以改变某些材料的光学特性。虽然不如电光效应广泛,但在某些特定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这些基本的光电转换机制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清晰地理解光电子技术是如何将不可见的电信号转化为可见的光信号,或者将光信号转化为可处理的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编码、传输、处理和显示。 三、 光电器件的构成:硬件基础与核心技术 在掌握了基本的光电原理之后,我们将聚焦于构成光电子技术世界的各种核心器件。本书将以系统化的方式介绍这些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光源器件:点亮信息世界的“火种” 发光二极管(LED): 作为当前最主流的发光器件之一,LED具有高效、长寿命、易于控制等优点。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外延材料(如GaAs、GaN、InGaN等)的特性,p-n结的设计,以及封装技术对LED性能的影响。此外,量子点LED(QLED)等新型发光技术也将有所介绍。 激光器(Laser): 激光以其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等特性,在通信、工业、医疗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将详细介绍激光的基本原理(受激辐射),不同类型激光器(如半导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的结构和工作机制,以及激光器的关键参数(阈值电流、输出功率、光谱宽度等)。 其他光源: 还会简要介绍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以及它们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局限性。 2. 光探测器件:捕捉光信号的“眼睛” 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 这是最常见的光探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我们将分析PIN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等不同结构,以及暗电流、噪声、响应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 光电导管(Photoconductive Tube): 利用光电导效应的光探测器,在某些对成本敏感的应用中仍然具有优势。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 PMT): 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够探测微弱的光信号,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特殊检测领域。 CMOS/CCD图像传感器: 这些器件是现代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等成像设备的核心,能够将二维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本书将介绍其像素结构、光电转换原理以及读出机制。 3. 光调制器件:操控光信号的“开关” 电光调制器(Electro-optic Modulator): 利用电光效应,通过改变电场来控制光的强度、相位或偏振,从而实现信息的编码。我们将重点介绍基于铌酸锂(LiNbO3)的调制器,以及其在光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声光调制器(Acousto-optic Modulator): 利用声波引起的介质密度变化来调制光。 其他调制器: 简要介绍磁光调制器、热光调制器等。 4. 光开关与光路由器件:构建光信号的“交通网络” 光开关(Optical Switch): 能够控制光信号的通断或路径切换,是构建光网络的基础。 光波导(Optical Waveguide): 能够引导光在特定路径上传输,是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 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 用于将光信号分配或合并。 5. 光放大器件:增强光信号的“助推器” 光纤放大器(Optical Amplifier): 如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能够在不进行光电转换的情况下直接放大光信号,是长距离光通信的关键技术。 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SOA): 另一种重要的光放大器件。 6. 其他关键光电器件: 光隔离器(Optical Isolator): 确保光信号单向传输。 光电耦合器(Optocoupler): 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隔离传输。 通过对这些光电器件的系统学习,读者将对光电子系统的硬件构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完成复杂的任务。 四、 光电子技术的关键应用:赋能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光电子技术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光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1. 光通信:信息洪流的“高速公路” 光纤通信系统: 从互联网骨干网到家庭宽带,光纤通信以其巨大的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能力,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本书将介绍光纤的结构和传输原理,光网络的架构,以及光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激光器、探测器、调制器、放大器等)。 光接入网: 将光纤延伸到用户端,实现高速率的互联网接入。 光无线通信: 如可见光通信(VLC),利用LED照明光源进行数据传输。 2. 信息显示技术:展现数字世界的“窗口” 液晶显示器(LCD): 曾经的主流显示技术,通过液晶分子对光的调制实现图像显示。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以其自发光、高对比度、宽视角等优势,在高端显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量子点显示器(QLED): 利用量子点优异的发光特性,提供更丰富的色彩表现。 微显示技术: 如DLP(数字光处理)技术,在投影仪、头戴式显示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图像传感与成像:捕捉真实世界的“双眼” 数码相机与手机摄像头: CMOS/CCD图像传感器是核心。 机器视觉: 在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利用图像传感器进行目标识别和场景理解。 医学成像: 如X射线成像、CT扫描、内窥镜检查等,都离不开光电探测和成像技术。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从空中获取地表信息。 4. 光存储:珍藏数字信息的“载体” 光盘(CD/DVD/Blu-ray): 利用激光读取和写入信息。 全息存储: 一种具有巨大存储密度潜力的新型光存储技术。 5. 光电测量与传感:精确感知世界的“触角” 激光测距: 测量距离的精确方法。 光学传感器: 如红外传感器、紫外传感器、光度计等,用于测量光强度、光谱信息等。 气体检测: 利用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散射原理,检测气体浓度。 生物医学传感: 如血糖检测、DNA测序等,也广泛应用光电技术。 6. 工业与制造:提升效率与精度的“利器” 激光加工: 激光切割、焊接、打标等,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光刻技术: 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步骤,利用光照射掩模版,将电路图形转移到硅片上。 光学检测: 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如表面缺陷检测、尺寸测量等。 7. 医疗健康:守护生命的“光明使者” 激光治疗: 如激光眼科手术、皮肤治疗等。 光动力疗法: 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光敏剂,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 生物显微成像: 观察细胞、组织等微观结构。 8. 新能源与环保:驱动绿色未来的“能量源” 太阳能电池: 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光催化: 利用光能驱动化学反应,用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五、 实践与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动手能力培养 本书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1. 实验设计与操作: 基础实验: 引导读者动手搭建简单的光电实验,如搭建LED电路、测试光电二极管响应等,亲身体验光电效应。 进阶实验: 设计更复杂的实验,如搭建简易激光通信系统、制作光控开关等,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仪器设备的使用: 介绍常用光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功率计、光谱仪等。 2. 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电器件: 掌握不同器件的性能参数,以及在特定应用中的适用性。 设计驱动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 学习如何为光电器件设计合适的供电和信号处理电路,使其发挥最佳性能。 3. 仿真软件的应用: 介绍常用的光学仿真软件和电路仿真软件: 如TracePro、Zemax、Spice等。 指导读者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器件性能预测和系统设计: 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试错成本。 4. 项目开发与案例分析: 提供实际的光电器件应用项目案例: 如智能家居中的光控系统、简易光电报警器等。 鼓励读者根据案例进行独立设计和开发: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作品。 5. 创新思维的启发: 梳理光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介绍新兴技术领域,如光计算、光通信芯片、柔性光电子器件等。 鼓励读者思考和探索新的应用方向: 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结语:面向未来的光电世界 光电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不断刷新着人类对科技的认知。本书《光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探索光与电的奇妙交融》,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用的学习平台。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读者不仅能够掌握光电子技术的核心知识,更能够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在光电子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是宇宙中最古老、最神奇的现象之一,而电,则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当它们在光电子技术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便奏响了科技进步的最强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光电世界,用智慧和双手,点亮更加璀璨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直以来,我对光电子技术这个领域都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那些专业的书籍太过晦涩难懂,就像是在读天书一样。直到我翻开了《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作者似乎真的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将那些复杂的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讲。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一上来就丢给我一堆公式和理论,而是先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入手,比如手机屏幕的发光原理、激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知识的距离。然后,再循序渐进地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半导体材料的特性、PN结的形成、LED的发光机理等等。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这些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抽象的概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技能”的部分,它不只是理论的堆砌,还提供了很多实践性的指导,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亲手操作,但光是看着那些步骤描述,就感觉自己仿佛已经掌握了操作的要领。这本书让我对光电子技术不再感到畏惧,而是充满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评分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光电子工程师,我一直关注着行业内的技术发展,也阅读过不少相关的技术书籍。《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这本书,在我看来,无疑是近年来最值得推荐的一本。它不仅涵盖了光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更在“技能”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阐述。书中对于各种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的分析,都非常透彻,而且引用了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标准。我特别看重书中关于器件的可靠性评估和失效分析的部分,这对于保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对光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例如光通信、光计算、光传感器等前沿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为我们未来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我已经是业内人士,阅读这本书也让我受益匪浅,很多细节的阐释和一些新的视角,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建议所有的光电子从业人员,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资深工程师,都应该认真研读这本书,它绝对能为你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新的启发。

评分

我是一名对科技发展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虽然我的专业和光电子技术没有直接关系,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活、引领未来的技术领域非常感兴趣。《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光电子技术这个神秘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由浅入深,化繁为简”的写作风格。作者并没有把我当成一个专业人士,而是用一种非常易懂的语言,将光电子技术的核心概念娓娓道来。从光的本质,到各种光电器件的奇妙构造,再到它们是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一切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书中大量的图解和生动的比喻,让原本枯燥的科学原理变得有趣起来。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解技术,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光”的故事,一个关于人类如何利用光来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对光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期待它在未来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专业方向涉及到一些光电子的应用,但总感觉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以前也看过几本相关的书籍,但要么太偏重理论,要么太偏重工程应用,很难找到一本既能打牢基础又能触及实际操作的书。《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缺憾。它在理论讲解上非常严谨,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作者在阐述每一个概念时,都会给出清晰的定义,并且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解释,还会配合相关的数学公式,但公式的推导过程也解释得很清楚,不会让人一头雾水。最关键的是,这本书的“技能”部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步骤罗列,而是更深入地讲解了每一步操作背后的原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对我来说非常受用。此外,书中还列举了很多实际的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这对于培养我的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总之,这是一本内容翔实、结构合理、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教材。

评分

坦白说,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才开始看《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的,起初我对它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这个主题的书籍太多了,大部分都大同小异。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技能”的深度和广度。很多技术书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仅仅介绍一些表面的操作,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深入到光电子器件的制作、测试、以及故障排除等多个环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关键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比如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光刻、蚀刻等,这些都是我之前一直想深入了解但找不到合适资料的内容。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典型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这对于我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非常有指导意义。而且,作者在讲解这些复杂技术时,并没有使用过于深奥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和形象的方式来阐述,即便是一些我不太熟悉的领域,也能通过这本书的描述而有所理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光电子技术整个产业链的认识都提高了一个层次,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