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主权观念”和“宪政原则”为研究视角,旨在探讨东南亚地区各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的缘起与欧美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中,东南亚民族国家既难以摆脱传统社会的牵制,也难以与西方世界彻底割裂。实际上,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建构”、“国家建构”只是一种方案或策略。也正因为如此,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的发展难以摆脱两大困境:一是来自于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内在矛盾,以及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的种种挑战;二是领土争端、国际移民等问题引发的主权危机。
岳蓉,博士,汉族,贵州师范大学教授。1971年出生于贵州毕节,2002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政治制度史、英国史和东南亚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出版专著《英国民族国家研究》、《法律规范与社会信任:泰国行政变革的个案研究》等。
绪 论…………………………………………………………………… (1)
第一部分 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研究: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域
第一章“民族国家”的历史场域、形态特征………………………… (19)
第一节“民族国家” 的缘起及其形态特征……………………… (19)
一 民族国家的缘起……………………………………………… (20)
二 民族国家: 形态及特征……………………………………… (23)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发展理论及其历史命运……………………… (27)
一 民族国家的发展理论………………………………………… (27)
二 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 (33)
第三节 本书研究视域: 主权观念与宪政原则…………………… (38)
一 国家的“主权” 理论………………………………………… (38)
二 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石: 国家主权与宪政原则……………… (45)
小 结………………………………………………………………… (49)
第二部分 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的缘起及主权建构
第二章 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的缘起………………………………… (53)
第一节 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势力概述……………………………… (53)
一 殖民国家入侵之前的东南亚地区传统社会与政治………… (54)
二 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势力……………………………………… (61)
第二节 西方的殖民统治与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的缘起………… (68)
一 东南亚地区的殖民统治政策………………………………… (69)
二 殖民国家的行政整改与西方国家观念的影响……………… (79)
三 西方社会观念的影响………………………………………… (87)
第三节 泰国向民族国家形态的过渡: 1855—1932 年…………… (92)
一 西方的冲击及国家观念的变化……………………………… (93)
二 常备军的建立和发展………………………………………… (97)
三 国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98)
四 国家职能的扩展…………………………………………… (100)
小 结……………………………………………………………… (104)
第三章 东南亚地区主权国家的确立……………………………… (105)
第一节 半岛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及其主权独立……………… (108)
一 民族意识的激发及建国理想……………………………… (108)
二 国际困境与主权独立……………………………………… (115)
三 1932 革命与泰国民族国家的确立………………………… (120)
第二节 海岛国家民族意识的崛起与国家主权的独立………… (125)
一 海岛国家民族意识的崛起………………………………… (126)
二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国家独立…………… (135)
小 结……………………………………………………………… (142)
第三部分 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第四章 东南亚地区多族群社会的认同困境及社会失范………… (149)
第一节 东南亚地区少数族群与主流社会的冲突与矛盾……… (149)
一 东南亚地区族群冲突的历史根源………………………… (150)
二 殖民政策与族际冲突的激化……………………………… (154)
三 民族国家的发展及其对族群冲突的诱发………………… (158)
第二节 东南亚地区的社会失范: 管窥1932—1992 年的
泰国……………………………………………………… (168)
一 传统社会权威式微与“社会权威真空” ………………… (170)
二 社会制度的变迁与社会群体的竞争……………………… (172)
三 现代意识形态缺失与社会信仰危机……………………… (175)
第五章 东南亚地区的主权困境与危机…………………………… (179)
第一节 国际受援、领土争端对主权的影响…………………… (179)
一 国际援助与东南亚地区的主权危机……………………… (180)
二 东南亚地区的领土争端与主权困境的根源……………… (187)
第二节 国际移民与东南亚地区的主权困境…………………… (200)
一 政府对国际劳工潮的制度回应…………………………… (201)
二 主权的挑战与政府的态度差别…………………………… (204)
小 结……………………………………………………………… (211)
第四部分 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建设的实践
第六章 泰国华人族群与主流社会融合的启示…………………… (215)
第一节 静态融合: 法律规范…………………………………… (215)
第二节 动态融合: 社会信任…………………………………… (219)
第七章 东南亚地区的一体化成就………………………………… (222)
第一节 学术界的争论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间相互依赖……… (224)
第二节 东南亚地区的主权认同与区域认同…………………… (230)
小 结……………………………………………………………… (235)
结束语………………………………………………………………… (236)
参考书目……………………………………………………………… (240)
后 记………………………………………………………………… (266)
这是一本让我感到“烧脑”却又欲罢不能的书。我之前对东南亚的民族构成和国家形成一直有些模糊的概念,总觉得这个地区很“散”,各种族群林立,国家边界划分似乎也有些随意。《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研究》这本书,无疑是为我拨开了迷雾,但同时也展现了更深层的复杂性。作者以一种极具穿透力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民族”与“国家”这两个概念在东南亚历史进程中的相互作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被殖民历史如何重塑民族身份的探讨,例如,书中对于缅甸各民族在英国殖民时期被划分和管理,以及这种人为划分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国家整合过程,就分析得鞭辟入里。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思考那些看似独立存在的民族,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渗透、影响,又如何在近代民族国家的浪潮中被整合或被边缘化。书中那些精妙的理论框架和严密的逻辑推演,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门槛,但对于我这样渴望深度理解的读者来说,恰恰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让我看到了民族主义在东南亚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及它如何成为连接或割裂不同社群的强大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在东南亚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我一直对该地区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感到好奇。《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研究》这本书,极大地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并且以一种我从未设想过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阐述。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族群和国家,而是将视角聚焦于“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在不同社会土壤上的演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国家认同”的探讨,作者并没有将其视为一个固定的、天然存在的概念,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由社会、政治、历史等多重因素塑造的过程。例如,书中对新加坡多元民族如何形成单一国家认同的分析,就让我大开眼界,它揭示了政府在塑造国民意识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同时,书中对于一些地区性冲突背后,民族主义扮演角色的深入剖析,也让我对这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启发性,它能够将复杂的学术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引用大量的生动例子,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同身受,仿佛亲历了那些历史事件。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对东南亚历史文化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该地区复杂民族构成与国家形成的书籍。《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研究》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它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族群的历史渊源、迁徙轨迹、文化习俗以及他们是如何在现代国家的框架下相互融合、共存,有时甚至是冲突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长期被忽视的少数民族群体的详细介绍,作者并没有将他们简单地归类,而是细致地描绘了他们独特的身份认同如何形成,以及他们在国家构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书中引用的史料和一手访谈资料也非常扎实,让人感觉作者是真正深入到当地,与人们进行过深入的交流。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够听到不同语言的低语,看到不同色彩的服饰,感受到不同宗教的氛围,这一切都通过文字鲜活地呈现在我眼前。这本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力作,对于希望了解东南亚真实面貌的普通读者来说,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与进阶读物。它让我对这个地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打破了我之前的一些刻板印象,也引发了我更多关于文化多样性与国家认同的思考。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拿到《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研究》这本书时,对它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东南亚的书,大多侧重于经济发展或者政治格局,很少有能触及到“民族国家”这一核心议题,并且将其剖析得如此透彻的。然而,这本书从第一页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没有采用枯燥的说教式文本,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将抽象的“民族国家”概念具象化。例如,书中对越南的“越”族认同如何构建,以及如何将其他少数民族纳入国家叙事的过程,就描绘得极为细腻。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上的矛盾与分歧,而是将其作为理解当下民族关系的重要线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马来西亚的民族构成分析,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族群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复杂性如何塑造了独特的国家认同。阅读过程中,我反复被书中一些意想不到的联系和视角所震撼。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学术考证,又不乏文学性的描摹,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理解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情感。
评分我之前对东南亚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对一些知名国家的笼统印象中,比如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等。《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研究》这本书,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并非从宏观层面去概括,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国家内部,去挖掘那些构成“民族国家”基石的各种力量。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模糊地带”的探讨,比如那些横跨国界的民族群体,他们如何在不同的国家政策和边界线中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以及这种跨国认同如何影响着区域的稳定与发展。书中对于“民族”这一概念的定义也十分值得玩味,它不再是狭隘的血缘或语言上的界定,而是包含了更广泛的文化、历史、政治认同的复杂集合。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叹于作者的知识储备和洞察力,他能够将看似零散的史料和信息,整合成一个 coherent 的理论框架,并且用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和未来走向,必须从理解其内部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入手,而这本书无疑是开启这扇大门的一把绝佳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