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腦選購、組裝與維修技能實訓教程》由電腦軟硬件培訓師精心編寫,重點講解瞭電腦內外部結構、組裝流程、攢機方案,以及CPU、主闆、內存、硬盤、顯卡、液晶顯示器、光驅、機箱、電源、鍵盤、鼠標等硬件的結構、工作原理、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最後還對多核電腦的組裝技術、Windows 7操作係統安裝技術、聯網技術、分區技術、電腦軟硬件維修技術等知識進行講解。
通過《電腦選購、組裝與維修技能實訓教程》,讀者不僅可以掌握電腦故障的排除方法,還可以從大量的故障案例中掌握更多維修經驗。
《電腦選購、組裝與維修技能實訓教程》針對普通用戶編寫,內容由淺入深、案例豐富、圖文並茂、易學易用,可以作為學校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專業電腦組裝與維護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還可以作為個人電腦用戶或辦公室人員進行維護的指導用書。
內頁插圖
目錄
Chapter 01 新型電腦組成結構及啓動原理
1.1 新型電腦的組成結構
1.1.1 電腦的組成
1.1.2 電腦的內部構造
1.1.3 電腦配置
1.2 電腦的啓動原理
1.2.1 電腦的供電機製
1.2.2 電腦硬件的啓動原理
1.2.3 BIOS如何找到並加載操作係統
1.3 本章重點與習題
1.3.1 本章知識重點
1.3.2 基本知識復習
1.3.3 思考題
1.3.4 實踐練習
Chapter 02 電腦的裝機流程及攢機方案
2.1 電腦的組裝流程
2.2 製定電腦的配置方案
2.2.1 製定電腦配置方案的方法
2.2.2 如何配置運行Windows 7的電腦
2.2.3 製定運行Windows 7電腦的配置方案
2.3 硬件搭配方麵應注意的問題
2.3.1 CPU與芯片組的搭配問題
2.3.2 內存與主闆的搭配問題
2.3.3 顯卡與主闆的搭配問題
2.3.4 電源與主闆的搭配問題
2.3.5 CPU風扇與CPU的搭配問題
2.4 電腦攢機方案
2.4.1 傢庭學習型
2.4.2 傢庭娛樂型
2.4.3 辦公應用型
2.4.4 主流遊戲型
2.4.5 圖形影像型
2.4.6 豪華發燒型
2.5 本章重點與習題
2.5.1 本章知識重點
2.5.2 基本知識復習
2.5.3 思考題
2.5.4 實踐練習
Chapter 03 CPU選購技巧
3.1 CPU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3.1.1 CPU的定義
3.1.2 CPU是如何製成的
3.1.3 CPU的結構
3.1.4 CPU的工作原理
3.2 CPU的重要選購指標
3.2.1 主頻
3.2.2 高速緩存
3.2.3 接口類型
3.2.4 製程工藝
3.3 CPU選購技巧
3.4 主流CPU
3.4.1 主流CPU品牌
3.4.2 主流CPU産品
3.5 本章重點與習題
3.5.1 本章知識重點
3.5.2 基本知識復習
3.5.3 思考題
3.5.4 實踐練習
Chapter 04 主闆選購技巧
4.1 主闆的構成
4.1.1 主闆中的主要芯片
4.1.2 主闆中的主要插槽
4.1.3 主闆中的主要接口
4.2 主闆的選購技巧
4.3 主流主闆
4.3.1 主流主闆品牌
4.3.2 主流主闆産品
4.4 本章重點與習題
4.4.1 本章知識重點
4.4.2 基本知識復習
4.4.3 思考題
4.4.4 實踐練習
Chapter 05 內存選購技巧
5.1 內存的構成
5.2 內存的重要概念和工作原理
5.2.1 內存工作的幾個重要過程和概念
5.2.2 內存的工作原理
5.3 內存的重要選購指標
5.3.1 DDR2內存
5.3.2 DDR3內存
5.3.3 內存頻率
5.3.4 內存容量
5.4 內存的選購技巧
5.5 主流內存
5.5.1 主流內存品牌
……
Chapter 06 硬盤選購技巧
Chapter 07 顯卡選購技巧
Chapter 08 液晶顯示器選購技巧
Chapter 09 光驅選購技巧
Chapter 10 機箱、電源選購技巧
Chapter 11 鍵盤、鼠標選購技巧
Chapter 12 多核電腦裝機實戰
Chapter 13 精通BIOS
Chapter 14 安裝Windows 7係統
Chapter 15 安裝硬件驅動程序
Chapter 16 電腦上網與組網
Chapter 17 電腦日常維護
Chapter 18 電腦軟件故障診斷與排除
Chapter 19 電腦硬件故障診斷與排除
前言/序言
如今,電腦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其價格已經從當初的上萬元降低到如今的幾韆元(低的在3000元左右),使普通的用戶也可以用上高性能的電腦。但由於電腦的技術復雜,很多用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應用、維護及維修方麵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用戶的日常使用。因此掌握電腦的組裝、維護、保養、故障排除等技術,對用戶和專業維修人員來說非常必要。這樣可以減少因電腦故障給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響。
本書專為普通電腦用戶編寫,結閤操作流程和大量案例,對電腦硬件知識進行瞭係統的歸納總結。本書結構清晰、內容翔實、案例技巧豐富,像良師麵授一般,讓你能夠快速地掌握最新、最實用的電腦硬件知識。本書特點
最新技術,內容全麵
本書講解瞭最新的電腦主流技術(多核電腦組裝技術和Windows7係統安裝技術等).同時還結閤實訓講解瞭工作和學習中最實用的電腦技術,以及最流行的電腦網絡技術。另外,本書還總結瞭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電腦故障的診斷方法及硬件專業維修技術。
結閤實踐,掌握技能
本書對電腦的各種相關知識進行瞭透徹的分析和講解,對各種組裝維修技術進行瞭係統的歸納總結,深入地剖析瞭電腦日常使用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並歸納總結瞭可行的解決方法。因此,本書既可以作為一本參考書,又可以作為一本使用手冊,方便大傢在電腦齣現問題時查詢。
大量實踐操作,增加經驗
本書講解過程使用瞭直觀的StepbyStep圖解同步教學,上手更容易,學習更輕鬆。此外,總結瞭大量的維修流程圖,結閤流程圖可以一目瞭然地看清所學知識的脈絡及重點,快速掌握所學知識。本容
本書共19章,重點講解瞭如下內容。
第1章主要講解瞭電腦的組成結構和啓動原理等內容。
第2章主要講解瞭電腦的組裝流程、各硬件搭配方麵應注意的問題、電腦的攢機方案等內容。
第3章主要講解瞭CPU的結構與工作原理,CPU的選購指標、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推薦等內容。
第4章主要講解瞭主闆的構成、選購技巧,以及主闆的主流産品等內容。
第5章主要講解瞭內存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內存的選購指標、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推薦等內容。
第6章主要講解瞭硬盤的結構與工作原理,硬盤的選購指標、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推薦等內容。
第7章主要講解瞭顯卡的結構與工作原理,顯卡的選購指標、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推薦等內容。
第8章主要講解瞭液晶顯示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液晶顯示器的選購指標、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推薦等內容。
第9章主要講解瞭光驅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光驅的選購指標、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推薦等內容。
第10章主要講解瞭機箱、電源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機箱、電源的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推薦等內容。
第11章主要講解瞭鍵盤、鼠標的結構與工作原理,鍵盤、鼠標的選購技巧和主流産品推薦等內容。
第12章主要講解瞭多核電腦的裝機流程及各部件的安裝方法等內容。
第13章主要講解瞭裝機常用的BIOS設置、BIOS升級實訓等。
第14章主要講解瞭安裝操作係統的方法和步驟,包括安裝操作係統前的準備工作、從光盤安裝Windows7係統、用U盤啓動盤安裝Windows7係統等內容。
第15章主要講解瞭獲取驅動程序的方法、驅動程序的安裝流程.Windows7操作係統驅動程序安裝方法等內容。
第16章主要講解瞭電腦網絡組建的基本知識、Windows7寬帶網絡聯網實戰、小型局域網組網實戰等內容。
第17章主要講解瞭電腦日常維護的方法,主要包括備份與還原Windows7係統、備份與恢復注冊錶、硬盤分區、格式化方法等內容。
第18章主要講解瞭電腦軟件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方法。
第19章主要講解瞭電腦硬件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方法。本者
本書思路清晰,編排新穎,易學易用,可操作性強,可以作為學校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專業電腦組裝與維護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還可以作為個人電腦用戶或辦公室人員進行維護的指導用書。通過本書,讀者不僅可以掌握電腦故障的排除方法,還可以從大量的故障案例中掌握更多的維修經驗。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齣現遺漏和不足之處,懇請社會業界同仁及讀者朋友提齣寶貴意見和真誠的批評。
《數字化生活指南:硬件配置、DIY組裝與常見故障排除》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擁有一颱性能卓越、穩定可靠的電腦已不再是奢侈,而是現代人學習、工作、娛樂乃至社交的必備工具。然而,麵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硬件産品、紛繁復雜的配置選項,以及使用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問題,許多用戶常常感到無從下手。本書旨在為您提供一份詳盡的數字化生活指南,從零開始,循序漸進地為您揭示電腦硬件的奧秘,引導您掌握自主組裝的樂趣,並賦予您解決常見故障的信心。 第一部分:揭秘硬件世界——理性選擇,為需求量身定製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挑選一颱適閤自己的電腦,如同為自己的生活選擇一套得心應手的工具。這一部分將帶您走進電腦硬件的每一個角落,理解它們的功能、性能指標以及它們之間如何協同工作,從而做齣最明智的選購決策。 核心之腦:中央處理器(CPU)的深度解析 CPU是電腦的“大腦”,其性能直接決定瞭電腦的運行速度和處理能力。我們將詳細介紹CPU的架構(如x86、ARM)、核心數量、綫程數、主頻、緩存(L1、L2、L3)以及TDP(熱設計功耗)等關鍵參數。 不同品牌(Intel、AMD)的CPU産品綫及其特點將一一梳理,例如Intel的酷睿係列(i3、i5、i7、i9)和AMD的銳龍係列(Ryzen 3、5、7、9),幫助您理解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勢,如遊戲、圖形設計、視頻編輯或日常辦公。 我們將提供實用的CPU選購建議,根據您的預算和主要用途,推薦不同檔次的CPU型號,避免盲目追求高配置造成的浪費,或因配置不足影響使用體驗。 視覺盛宴的締造者:圖形處理器(GPU)的學問 無論是流暢的遊戲畫麵,還是高清的視頻播放,亦或是專業的圖形設計和3D渲染,都離不開顯卡的強大支持。本節將深入講解GPU的構成,包括核心頻率、顯存類型(GDDR5、GDDR6)、顯存容量、顯存位寬以及CUDA核心/流處理器數量等。 NVIDIA GeForce係列(GTX、RTX)和AMD Radeon係列(RX)的最新産品綫及其定位將被詳細介紹,並分析不同型號在遊戲性能、專業應用(如CUDA加速、OpenCL)上的錶現差異。 我們將引導您根據屏幕分辨率、刷新率、遊戲類型(電競、3A大作)以及專業軟件的需求,選擇最適閤的顯卡,確保您獲得最佳的視覺享受和流暢的操作體驗。 數據的橋梁與倉庫:主闆、內存(RAM)與存儲設備 主闆:作為連接所有硬件的“骨架”,主闆的選購至關重要。我們將講解主闆的芯片組、CPU插槽類型、內存插槽數量與類型(DDR4、DDR5)、PCIe插槽(用於顯卡、擴展卡)、SATA接口(用於硬盤)、M.2接口(用於固態硬盤)、USB接口(類型與數量)以及供電設計等。不同品牌(ASUS、MSI、GIGABYTE)的主闆係列及其特色功能將被逐一呈現。 內存(RAM):內存的容量和頻率直接影響電腦的“多任務處理”能力。我們將解釋內存條的容量(8GB、16GB、32GB等)、頻率(MHz)、時序(CL值)以及雙通道、四通道等技術,並提供不同使用場景下的內存容量推薦,如日常辦公、影音娛樂、專業設計與虛擬化。 存儲設備:從傳統的機械硬盤(HDD)到飛速的固態硬盤(SSD),存儲技術的進步深刻影響著電腦的讀寫速度和整體響應能力。本節將詳細介紹HDD的容量、轉速、緩存;SSD的接口類型(SATA、NVMe M.2)、主控芯片、閃存顆粒(TLC、QLC)以及讀寫速度,並分析它們在係統啓動、程序加載、文件傳輸等方麵的性能錶現。我們將指導您如何根據預算和需求,閤理搭配SSD(作為係統盤)和HDD(作為數據盤),實現性能與容量的平衡。 動力之源與輸齣之翼:電源(PSU)與機箱 電源:穩定且充足的電源供應是電腦正常運行的基石。我們將講解電源的功率(W)、80 PLUS認證(銅牌、銀牌、金牌、鉑金、鈦金)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接口(ATX 24-pin、EPS 8-pin、PCIe 6+2-pin、SATA電源接口)的含義。如何根據CPU和GPU的功耗,計算齣所需的電源額定功率,並選擇一款質量可靠的電源,將是本節的重點。 機箱:機箱不僅是電腦的“外殼”,也承擔著散熱、防塵、擴展以及美觀的功能。我們將介紹不同尺寸的機箱(全塔、中塔、小塔、ITX),散熱設計(風道、風扇位、水冷支持),前後麵闆接口,以及硬盤位兼容性等,幫助您選擇一個既能容納您的硬件,又能提供良好散熱和便捷使用的機箱。 外設的延伸:顯示器、鍵盤、鼠標及其他 顯示器:屏幕的尺寸、分辨率(1080p、2K、4K)、刷新率(60Hz、144Hz、240Hz)、響應時間、麵闆類型(IPS、TN、VA)、色彩覆蓋率(sRGB、Adobe RGB、DCI-P3)以及HDR支持等,都直接影響您的視覺體驗。我們將提供不同應用場景(電競、設計、影音)下的顯示器選購指南。 鍵鼠套裝:從機械鍵盤的敲擊手感,到人體工學鼠標的舒適握持,再到無綫傳輸的便捷性,外設的選擇同樣重要。我們將介紹不同類型的鍵盤(薄膜、機械、光軸)和鼠標(有綫、無綫、遊戲)的特點,以及它們在提升輸入效率和遊戲操控方麵的作用。 其他外設:還將簡要介紹攝像頭、麥剋風、音箱、打印機、耳機等常用外設,幫助您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字化工作和娛樂環境。 第二部分:動手實踐——DIY組裝的樂趣與技巧 親手組裝一颱屬於自己的電腦,不僅能讓您更深入地理解電腦的運作原理,還能為您省下一筆不菲的裝機費用,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充滿瞭成就感和樂趣。本部分將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帶您一步步完成電腦的組裝。 準備工作:工具、場地與心態 詳細列齣組裝電腦所需的工具清單,如十字螺絲刀(不同尺寸)、防靜電手環、剪綫鉗、紮帶、照明設備等。 強調工作環境的要求:整潔、明亮、乾燥、通風,並配備防靜電措施,如使用防靜電墊和手環。 調整心態:保持耐心、細緻,遇到問題冷靜思考,切勿急躁。 硬件的“婚禮”:一步步實現硬件的完美契閤 安裝CPU到主闆:詳細演示CPU的安裝方嚮、鎖定機製,以及如何小心操作以防損壞CPU針腳或主闆插槽。 安裝內存條:講解內存條的防呆設計,如何對準主闆插槽上的缺口,並用力按下卡扣,確保內存條安裝到位。 安裝CPU散熱器:根據不同散熱器類型(風冷、水冷),講解安裝步驟、塗抹矽脂的技巧,以及固定螺絲的順序和力度。 安裝顯卡:演示如何打開機箱PCIe插槽的擋闆,對準主闆PCIe x16插槽,用力按下顯卡,並用螺絲固定。 安裝主闆到機箱:講解機箱背部擋闆的安裝,主闆銅柱的安裝位置,以及如何小心地將主闆放入機箱並擰上螺絲。 安裝存儲設備:演示HDD和SSD的固定方式(免工具安裝或螺絲固定),以及SATA數據綫和電源綫的連接。 安裝電源:講解電源的固定位置,以及各類電源綫(主闆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SATA供電)的連接。 連接機箱跳綫:這是組裝過程中相對容易齣錯的環節。我們將清晰地標注主闆上各個跳綫針腳的功能(如電源開關、重啓開關、硬盤指示燈、電源指示燈),以及機箱連接綫的對應關係,確保開機、指示燈等功能正常。 綫材整理:講解利用紮帶、魔術貼等工具,對機箱內部的綫材進行優化,不僅美觀,更能改善機箱風道,提升散熱效果。 首次啓動與係統安裝 BIOS/UEFI設置:介紹首次開機進入BIOS/UEFI的按鍵(通常是DEL、F2、F10、F12),以及常用設置項的含義,如啓動順序、內存頻率、XMP/DOCP配置等。 操作係統安裝:指導您如何製作U盤啓動盤(Windows、Linux),以及在BIOS/UEFI中設置U盤為第一啓動項,進行操作係統的安裝。 驅動程序安裝:強調安裝主闆、顯卡、網卡等關鍵硬件的驅動程序的重要性,以及在哪裏下載最新、最穩定的驅動。 第三部分:疑難雜癥——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 電腦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從開不瞭機到運行卡頓,從畫麵異常到網絡不通,掌握基本的故障診斷和排除能力,能為您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黑屏”的謎團:開機無顯示怎麼辦? 從最簡單的“顯示器未通電”、“信號綫未連接”排查起。 檢查主闆CPU、內存、顯卡是否安裝到位,內存條是否接觸不良。 嘗試拔插顯卡,或將顯卡換到另一個PCIe插槽(如果支持)。 排查CPU供電和主闆供電是否正常。 通過主闆Debug燈或蜂鳴聲代碼判斷問題所在。 必要時,考慮CPU、內存、顯卡或主闆本身是否存在硬件故障。 “藍屏”的警示:係統崩潰的常見原因與對策 分析藍屏錯誤代碼(如IRQL_NOT_LESS_OR_EQUAL, PAGE_FAULT_IN_NONPAGED_AREA等)的含義。 檢查最近安裝的硬件或驅動程序是否存在兼容性問題。 運行內存診斷工具(如Windows內存診斷)檢測內存條。 檢查硬盤健康狀況,是否存在壞道。 排查CPU或顯卡過熱導緻的穩定性問題。 升級或迴滾有問題的驅動程序。 “卡頓”的睏擾:電腦運行緩慢的排查思路 檢查CPU、內存、硬盤使用率是否過高,通過任務管理器找齣占用資源的程序。 清理臨時文件、卸載不必要的軟件。 檢查病毒或惡意軟件感染。 排查係統盤空間是否不足。 檢查後颱運行的程序和服務。 考慮硬件瓶頸,如內存不足、硬盤性能不佳或CPU性能限製。 “花屏”、“條紋”的真相:顯卡顯示異常的診斷 檢查顯卡驅動是否最新,嘗試重新安裝或迴滾驅動。 檢查顯卡風扇是否正常轉動,是否存在過熱現象。 嘗試更換另一根顯示器綫纜,或換一颱顯示器。 如果可能,將顯卡安裝到另一颱電腦上進行測試,或將另一張顯卡安裝到本電腦上測試。 排查顯卡本身是否存在硬件故障。 “上不瞭網”的煩惱:網絡連接問題排除 檢查網綫是否連接正常,指示燈是否亮起。 檢查無綫網卡是否開啓,是否連接到正確的Wi-Fi網絡。 檢查網絡適配器驅動是否正常。 重啓路由器和光貓。 嘗試ping網關或外部IP地址,判斷網絡是否暢通。 排查網絡設置(IP地址、DNS服務器)是否正確。 其他常見問題 異響:識彆是風扇異響、硬盤異響還是電源異響,並根據情況采取措施(如清理灰塵、更換風扇)。 USB設備無法識彆:檢查USB接口是否損壞,驅動是否正常,或嘗試更換USB設備。 音頻問題:檢查聲卡驅動,音頻綫連接,以及音頻輸齣設備設置。 通過本書的係統學習和實踐,您將從一個對電腦硬件一無所知的初學者,成長為一位能夠自主選擇、動手組裝,並自信解決電腦各類問題的“數字生活達人”。在這個過程中,您不僅能掌握實用的電腦技能,更能體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