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海會寺為安徽省重點寺院,趙樸初先生為之題寫寺名。為弘揚佛教文化,海會寺組織主編《白雲山海會寺誌》,嚴格按照誌書的編寫要求,結閤該寺的特色,分概述、大事記、寺院發展、白雲宗風、叢林新貌、寺務管理、佛事活動、寺院經濟、佛像經器法物、文物古跡、古今人物、藝文選存、白雲燈錄等幾個部分。該誌由中佛協原會長傳印長老題寫書名,知名佛教學者楊曾文作序。
作者簡介
餘世磊,男,1970年生,安徽省太湖縣人,曾發錶各類文學作品韆餘件,著有敖文集《傢住山中》《住慣瞭的村子》《想做個莊稼人》等。2000年開始從事趙樸初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編著有《母兮吾土——趙樸初與故鄉安徽》《趙樸初書贈故鄉墨寶集》《風韻太湖——佛禪捲》等。
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唐
五代
宋
明
清
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一章 寺院發展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祖庭沿革
第二章 白雲宗風
第一節 守端禪法
第二節 法演禪法
第三節 義青禪法
第三章 叢林新貌
第一節 宗教活動區
第二節 園林區
第三節 生活區
第四節 風景名勝
第四章 寺務管理
第一節 叢林組織
第二節 兩序分屬和兩期職責
第三節 寺院規約
第四節 僧伽教育
第五章 佛事活動
第一節 日常佛事
第二節 重要佛事
第三節 節日佛事
第四節 民俗佛事
第五節 公益活動
第六章 寺院經濟
第一節 寺院資産
第二節 香火收入
第三節 政府資助
第四節 獲得賠償
第五節 寺院支齣
第六節 財務管理
第七章 佛像、經籍、法物
第一節 佛像
第二節 藏經
第三節 贊誦用具
第四節 供具
第五節 飾具
第八章 文物古跡
第一節 羅漢鬆
第二節 古建築
第三節 古墓葬
第四節 摩崖石刻
第五節 碑記
第六節 珍藏字畫
第七節 匾額
第九章 古今人物
第一節 住寺名僧
第二節 曆代龍象
第三節 護法檀越和遊寺名人
第十章 藝文選存
第一節 詩偈
第二節 對聯
第三節 現代詩文
第四節 掌故傳說
第五節 新聞紀事
第六節 重要文獻
第七節 研究論文
第十一章 白雲燈錄
守端禪師語錄
法演禪師語錄
義青禪師語錄
禪林寶訓(節選)
後記
精彩書摘
《白雲山海會寺誌》:
芙蓉道楷禪師(1043-1118),俗姓崔,沂州(今山東臨沂)人。投子義青禪師法嗣,曹洞宗僧人。
道楷禪師自幼就學習道傢的闢榖,隱居於伊陽山。長大後遊京師,籍名於術颱寺,參加試經,因背誦《法華經》而得度齣傢。受具足戒後,道楷禪師便來到太湖縣海會寺,禮謁投子義青禪師。
初禮義青禪師,道楷問:“佛祖言句,如傢常茶飯。離此之外,彆有為人處也無?”義青禪師道:“汝道寰中天子敕,還假堯舜禹湯也無?”道楷禪師正要開口答話,義青便用拂子敲著他的嘴說:“汝發意來,早有三十棒也。,’道楷禪師一聽,當即開悟,並再次禮拜義青禪師。禮拜完畢,道楷禪師正準備走開,義青禪師道:“且來!閣黎。”但是,道楷禪師卻不理睬。義青禪師又道:“汝到不疑之地邪?”道楷禪師一聽,便用雙手掩住自己的耳朵,得到義青禪師的印可。
道楷禪師悟道後,遂留在義青禪師座下,充當典座。為瞭進一步鉗錘他,義青禪師經常用機語來勘驗道楷禪師。宋徽宗崇寜三年(1104),道楷禪師應詔住持東京淨因禪寺,開始將曹洞宗引進京城。
大觀初,開封尹李孝壽上奏宋徽宗,舉薦芙蓉道楷禪師,說他道行卓冠叢林,宜有褒顯。於是皇帝即賜紫方袍及“定照禪師”的稱號。內臣拿著敕命來宣讀後,卻被道楷禪師婉拒,並解釋說,自己齣傢時曾經立下重誓——“不為利名,專誠學道,用資九族。苟渝願心,當棄身命。”父母這纔同意自己齣傢,今天如果不守本誌,接受瞭皇上的賜封,就是背棄瞭佛法和對親人的誓言,於是上書皇帝辭謝。皇上不準,又降旨給開封尹,一定要道楷禪師接受。但道楷禪師堅決不改變主意,於是龍顔大怒,道楷禪師以抗拒君命而坐罪,最後被判流放到淄州。
道楷禪師圓寂於政和八年(1118)五月。臨終前有辭世偈雲:“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
法雲法秀
法雲法秀禪師(1027—1090),北宋雲門宗僧人,天衣義懷禪師法嗣。
法秀俗姓辛,秦州隴城(今甘肅秦安縣)人。法秀禪師的母親在懷他之前,曾夢見有一老僧前來托宿,醒後即得身孕。法秀十九歲試經得度,並受瞭具足戒。齣傢後,法秀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遊曆講肆,勵誌學習《因明》《唯識》《百法》《金剛》《圓覺》《華嚴》等經論,不久即能貫通其義,並為眾發揮,一時名聞洛京。他曾依據圭峰宗密禪師的《圓覺經大疏鈔》,為道俗二眾宣講《圓覺經》,但是他卻恥於學習圭峰禪師的禪法。他認為南方禪宗不過是無知狂徒惑人耳目的邪說而已。當時他隻敬重北京的天鉢重元法師。重元法師以善講《華嚴經》而名重一時,人稱“元華嚴”。不久,法秀開始行腳南遊。
後來,法秀禪師聽說義懷禪師在無為軍(今安徽無為縣)鐵佛寺大開法席,四方衲子爭相歸附,於是便徑往參禮。來到鐵佛寺,正趕上義懷禪師在正襟危坐,垂涕沾衣,外錶顯得極為寒微。法秀一見,心裏頗為輕視。經過與義懷禪師一番交談,讓法秀慢心全然蕩盡,悵然若失,隻好退下,老老實實地留在義懷禪師座下,隨眾請益,終於悟道。
法秀悟道後,繼續留在義懷禪師身邊,執侍多年。後辭師前來太湖四麵山開法。法秀經常哀嘆祖道之不振,憂慮叢林之凋落,於是發奮圖強,以身作則,殷勤弘化。
法秀住四麵山期間,也常到海會寺講法,其時,守端禪師住海會寺。有一天,在海會寺,守端寫頌,其中有一句:“日齣東方夜落西”,法秀建議把“夜”字改成“定”字,守端笑而從之,可見守端對法秀極為贊賞。這件事記載在大慧宗杲禪師的《宗門武庫》中。
不久,法秀又移居廬山之棲賢寺,又奉詔住真州(今江蘇揚州)長蘆山崇福禪院,賜號圓通,座下徒眾有上韆人。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法秀圓寂。
……
前言/序言
2016年8月21日,應邀參加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舉辦的“首屆水西佛教文化論壇”,遇到安慶市太湖縣餘世磊同誌,將他負責主編的《白雲山海會寺誌》徵求意見稿贈我一本,鄭重地囑托我提齣修改意見並寫篇序。他是我前幾年結識的朋友,為人誠懇熱情,我當即答應下來。
太湖縣雖以“太湖”命名,但這個“太湖”卻不是橫跨江浙的那個太湖,因地處湖泊遍布的龍山湖畔而被稱為“大湖”,當地人習稱“太湖”,沿襲至今。太湖縣曆史悠久,風景秀麗,古稱太湖左縣、晉熙,現屬安徽省安慶市。
說起安慶,筆者雖從未到過,但因長年研究佛教曆史卻也從書上瞭解個概況。據南宋王象之所撰《輿地紀勝》記載,安慶,春鞦時為皖國,自晉以後曾設廬江、晉熙、同安諸郡、舒州等;“自唐為名郡,其山深秀而穎厚,其川迤邐而蕩潏,魚蟹麥禾之饒,仙宮佛寺之勝,清寜而舒緩……風土清美,有山川之勝,粳稻之饒”;並且人傑地靈,人文薈萃,為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史寫下絢麗篇章。
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以儒釋道三傢為主,古來有不少三教名傢曾在安慶這個地方留下光輝業績或遺跡。僅以筆者熟悉的佛教文化曆史來說,現安慶市所轄的潛山縣、太湖縣、嶽西縣和桐城市等地皆在中國佛教文化史上負有盛名。
佛教傳入中國後經曆瞭漫長中國化曆程,至隋唐形成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的禪宗至宋代發展為佛教的主流派,對中國曆史文化影響極為深遠。近代倡導人間佛教的太虛大師(1889—1947)曾說,中國佛教的特質、骨髓在禪,“禪宗者,中國唐宋以來道德文化之根源也”(《黃梅在佛教史上之地位及此後地方人士之責任》)。
中國禪宗發展經曆瞭醞釀期、初創期、南北宗並立期和南宗獨盛期。從被禪宗奉為初祖的菩提達摩,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為醞釀期;唐朝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在黃梅創立“東山法門”,標誌禪宗正式成立;六祖慧能從弘忍受法南歸倡導“頓教”禪法,弘忍另一弟子神秀與其門下在北方傳“漸教”禪法,形成南北二宗對峙局麵;此後經朝廷裁定,南宗獲得正統地位,得以獨盛,至唐末五代形成“禪門五宗”,其中的臨濟宗、曹洞宗一直流傳至今。
安慶市及其所轄諸縣在中國禪宗發展史占有重要地位。一、既是中國禪宗發祥地之一,也是早期傳播地區;二、是宋代臨濟宗迅速走嚮興盛的傳法基地;三、為宋代曹洞宗從衰微開始走嚮盛行的傳法中心。這裏僅作概述。
北周武帝在建德三年(574)下詔滅佛,六年(577)滅北齊,將此做法推行到原北齊境內。禪宗二祖慧可隱藏於民間,後南下至今安徽安慶市太湖縣北獅子山和嶽西縣西南的司空山隱居和傳法,後來返迴北方,隋初逝世於今河北成安縣境。後世在嶽西縣慧可避難之處建二祖寺,元時寺被毀,現有遺跡“二祖石窟”(二祖禪刹)。
慧可在司空山隱居期間,收有弟子僧璨。僧璨是禪宗所奉三祖,在慧可北歸後往來於司空山和皖公山(或稱天柱山、潛山、皖山,在今潛山縣西)隱居和傳法十餘年,居無常處。禪宗四祖道信從他嗣法,輾轉至今湖北黃梅雙峰山傳法,與後嗣弟子五祖弘忍創立“東山法門”,標誌禪宗正式成立。1982年4月在浙江省杭州市齣土一塊銘文磚,左側刻有“大隋開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士隱化於舒之皖公山岫,結塔供養。道信為記。”意為隋開皇十二年(592)僧璨曾在皖公山隱居和傳法,建塔供養諸佛,弟子道信撰銘記述此事。
白雲山海會寺誌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白雲山海會寺誌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