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精析历年托福考试,基于每场考试的真实考情,对考题中出现的高频词汇进行科学的筛选,共收录约3500个核心词汇,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同义词和派生词。以口袋书的形式涵盖托福考试高频核心词汇,方便携带,帮助考生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巩固记忆。另外,本书采用双色排版,标注清晰,考生可享受愉悦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本书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专门给出了具体的7天记忆方案,希望通过对该记忆方案的严格执行,考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打下牢固的词汇基础。
新东方考试研究中心:汇聚了新东方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一线教师、辅导教师和编辑。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准确把握各类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命题规律和命题趋势,熟知考生在备考阶段存在的弱点和误区。所编写的辅导用书凝聚了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之精华,方便考生明确备考方向,提高备考效率。
Word List 1 1
Unit 1 1
Unit 2 6
Unit 3 11
Unit 4 16
Unit 5 21
Word List 2 27
Unit 1 27
Unit 2 32
Unit 3 37
Unit 4 42
Unit 5 48
Word List 3 54
Unit 1 54
Unit 2 59
Unit 3 64
Unit 4 69
Unit 5 74
Word List 4 80
Unit 1 80
Unit 2 85
Unit 3 91
Unit 4 96
Unit 5 101
Word List 5 107
Unit 1 107
Unit 2 112
Unit 3 117
Unit 4 122
Unit 5 127
Word List 6 133
Unit 1 133
Unit 2 138
Unit 3 143
Unit 4 148
Unit 5 153
Word List 7 159
Unit 1 159
Unit 2 164
Unit 3 169
Unit 4 174
Unit 5 179
托福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更是提出了高要求。攻克托福词汇至关重要的一步在于选择一本好的词汇书,本书或许恰好是你正在寻找的那本词汇书。本书具有以下优势:
科学选词,全面收录核心词汇
本书通过精析历年托福考试,基于每场考试的真实考情,对考题中出现的高频词汇进行科学的筛选,共收录约3500个核心词汇,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同义词和派生词。
书本瘦身,随时随地记忆单词
本书以口袋书的形式涵盖托福考试高频核心词汇,方便携带,帮助考生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巩固记忆。另外,本书采用双色排版,标注清晰,考生可享受愉悦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优化记忆,提供7天记忆方案
很多考生在复习托福考试的同时,往往还需要兼顾其他考试,在时间上较为紧张,因此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就尤为关键。本书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专门给出了具体的7天记忆方案(详见使用说明),希望通过对该记忆方案的严格执行,考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打下牢固的词汇基础。
对本书词汇的记忆仅限于掌握每个单词的基本含义,至于这些单词的用法和深层含义则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真题的训练才能真正全面地了解,千万不能指望背单词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还需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对一个单词花费太多时间,而要把时间花在对单词的反复记忆上。在托福考试中,尤其是阅读题,对单词的测试要求是认知性的,达到两个程度即可,第一,认识看到的单词;第二,知道单词的中文释义。对于单词的发音、拼写、同义词和变形词则在有多余精力的条件下,根据考生个人的需求再去顾及。
通过严格遵照本书提出的7天学习记忆方案,考生可在7天的时间内初步完成对本书所有核心词汇的学习,但任何人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单词是难以记住的,如果到了第5天还是记不住某个单词,可以找个小本子记录下来,以便于随时记单词。请考生注意,每次复习时都应遮住中文释义,只看英文来回忆单词的意思。如果遮住中文释义,想不出来或者记错了英文释义,就说明这个单词没记住,需要重点记忆。由于记忆量比较大,请考生坚持,不要泄气,随着复习遍数的增多,复习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最后,祝愿每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编 者
这本书在辅助记忆工具的设计上,也显得有些单薄和传统。我个人更偏爱那些结合了联想记忆法、词根词缀系统拆解,或者至少能提供一些趣味性记忆口诀的词汇书。然而,这本《新东方7天搞定...》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传统的红宝书的精简升级版,重点在于“量大”,而“巧思”不足。比如,对于那些形近词、义近词的对比分析,它只是简单地并列给出定义,缺乏深入剖析它们在细微语义上的差别是如何影响句子理解的。在托福这种对词汇辨析要求极高的考试中,区分“abundant”和“plentiful”这种看似相似的词汇,往往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这本书更多的是教会你“认识”这个词,而不是“驾驭”这个词,这种教学上的保守,让它在众多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词汇书中,竞争力明显不足。
评分关于所谓的“7天计划”,我必须承认,这更像是一个营销口号,而非严肃的学习规划。书里提供的每日学习任务量,如果真的要做到精深理解和有效记忆,对于一个非全职备考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硬指标。我尝试着按照它建议的节奏来,结果就是,今天背的十个词,明天做回顾的时候,估计能想起来一半都算走运。这种“填鸭式”的进度安排,完全无视了人脑对新信息吸收的生理极限。真正的词汇突破,需要的是“小步快跑、反复巩固”的螺旋上升模式,而不是一次性的信息倾泻。如果这本书的作者真的研究过高效学习法,应该懂得“重复的间隔性”远比“重复的集中性”来得更有效。我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巩固上,而不是被这种不切实际的日程表推着鼻子走,最终导致大量前期投入付诸东流,那种挫败感远比一开始就知道很难要难受得多。
评分打开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排版设计上过于追求一种“信息密度最大化”的复古风格。字体选择偏小,行距也相对拥挤,这使得在进行长时间阅读和背诵时,眼睛的疲劳感来得特别快。我尝试着在图书馆用它做了一次集中攻坚,大概不到一个小时,视线就开始模糊,不得不停下来揉眼睛。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很多核心词汇的释义部分,并没有提供足够贴合托福考试语境的例句。它给的例句很多是标准的、教科书式的,缺乏那种在真实托福阅读或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带有特定学术语境或惯用搭配的场景体现。要知道,托福考的不仅是词义,更是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如果只是孤立地背诵“A means B”,那么在遇到复杂的长难句时,这个词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我更期待看到的是一个“词汇+场景”的立体化呈现,而不是这种平面化的字典式罗列,这无疑降低了背诵的迁移性和实用性。
评分最后,谈谈这本书的附加价值,也就是那些被冠以“增值服务”的资源。通常,一本好的词汇书会提供配套的音频材料,尤其对于听力部分至关重要的词汇,标准的美式发音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本书的音频资源给我的体验非常不理想。要么是录音质量不高,有底噪,要么是朗读者的语速和语调过于机械,完全没有模拟真实考试中听力材料的自然停顿和重音变化。这对于培养语感,尤其是将“看到词”转化为“听到词并瞬间理解”的能力,是极其不利的。如果一个词的发音都不够地道或清晰,那么它在实际考试中的识别率就会大打折扣。对于一个以“搞定”为目标的高效学习工具来说,这种基础资源的粗糙处理,无疑是严重失分的关键环节,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整体制作的用心程度和专业性。
评分这本所谓的“7天速成”词汇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这厚度就让人对“7天”这个承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本来是抱着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买的,毕竟考试就在眼前,希望能找到一个奇迹般的捷径。然而,当我翻开目录,看到那密密麻麻的词汇列表时,心头那种不祥的预感就更强烈了。它似乎是想把所有ETS可能考察的词汇一股脑塞进读者的脑子里,但内容编排上,完全没有体现出任何针对性的筛选和侧重。更别提什么“高频核心”了,我随机抽取了几个Section仔细翻阅,很多词汇即便是托福阅读中偶尔闪现的背景知识词,也占据了不小的篇幅,这与我们追求的“刀刃上的词”相去甚远。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基于近几年真题大数据分析得出的词汇分布图谱,而不是这种看似“大而全”的堆砌。那种对词汇学习曲线的考虑,对记忆遗忘周期的科学设计,在这本书里几乎是找不到痕迹的。读起来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枯燥的耐力挑战,而不是高效的知识汲取。对于我这种时间紧迫的考生来说,这种信息过载带来的不是充实感,而是巨大的焦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