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圣诞前夜,玛丽得到了一个圣诞礼物——胡桃夹子,她对这个长相憨厚的咬核桃的木头小人儿爱不释手。半夜,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黑漆漆的大厅里,铺天盖地地涌来一大群老鼠,中间为首的竟是一个七头鼠王。就在玛丽万分恐惧时,她家的玩偶竟全都活了过来,玩偶们在胡桃夹子的带领下,与老鼠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玛丽的帮助下,胡桃夹子终于杀死了七头鼠王,玛丽的善良和胡桃夹子的勇敢忠诚战胜了邪恶,破除了魔咒。应胡桃夹子的邀请,玛丽跟着他畅游了美丽梦幻的“小娃娃王国”……
目录
圣诞前夜
圣诞礼物
胡桃夹子
恐怖的夜晚
大会战
玛丽生病了
硬胡桃的故事(上)
硬胡桃的故事(中)
硬胡桃的故事(下)
叔叔和侄子
大胜利
小娃娃王国
小娃娃王国的都城
结尾
精彩书摘
《胡桃夹子/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
还记得去年圣诞节你收到礼物时的情景吗?那么,你一定猜得到玛丽和弗立兹此刻的心情。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棵闪闪发光的圣诞树,高兴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圣诞树上挂着无数个金色和银色的苹果。每一根树枝上都吊着五颜六色的棒棒糖,像一朵朵香甜的小花。树枝间的蜡烛摇曳着温暖的烛光,美极了。还是弗立兹先开口,他激动得跳了起来,“有好多礼物!”是的,没错!因为今年玛丽和弗立兹表现得特别好,所以,他们今年得到的礼物又多又好。
桌子上放着玛丽最喜欢的娃娃——不止一个,是好几个!旁边还挂着一条漂亮的丝裙,上面镶嵌着精美的花边。这些礼物玛丽都喜欢得不得了。她围着裙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个遍。“这条裙子太漂亮了,这是送我的礼物吗?我可以把它穿在身上吗?”你瞧,她还在自言自语呢。
弗立兹得到的礼物是一只绒布狐狸!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当然,那不是只真的狐狸。不过,它有一匹马那么大!还像马一样装上了笼头。
弗立兹敏捷地一跃,跨到了狐狸背上。他假装骑着一只真狐狸,绕着桌子转了好几圈才停下来,得意地向大家宣布:“瞧,就是野兽也没什么了不起,我总有办法驯服它!”除了绒布狐狸,爸爸妈妈还送给弗立兹一队轻骑兵小人儿。现在他们就整整齐齐地列队在桌子上,穿着镶金线的制服,佩带着银晃晃的武器,坐在白色的高头大马上,神气极了。
他们还得到许多好看的图画书。就在他们迫不及待地翻看这些书时,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铃声。这是个信号,到了去看朵谢梅叔叔送来的礼物的时候了。他们朝旁边的一张桌子围过去,朵谢梅叔叔的神秘礼物就藏在一把绸伞后面。是什么呢?
那是一座精美华丽的宫殿模型,四周环绕着美丽的草坪,上面撒满了五彩的花朵。宫殿正中是一座钟楼,钟声一响,宫殿里所有的门窗都会自动打开,大厅里戴着羽毛帽子的先生和拖着美丽长裙的女士们来回穿梭着。大厅正中间,挂着盏精美绝伦的水晶吊灯,把整个大厅照得明晃晃的。这时,钟楼里的八音琴响起一首好听的曲子,大厅里的小人儿们伴着拍子成双成对地跳起舞来。一个穿着绿色外套的男子不停地走到窗口张望。还有一个拇指高的小人儿,样子像极了朵谢梅叔叔。
“朵谢梅叔叔,让我也进去和他们玩玩吧。”弗立兹总是有许多新奇的要求。
“这可不行,这座宫殿只到你的腰那么高,你怎么能进得去呢?”
玛丽和弗立兹站在模型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里面那些小人儿总是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同一套动作。
“不能让他们变变花样吗?”弗立兹问。
“这可不行,”朵谢梅叔叔有点儿尴尬,“这些机件都是安装好的,没法随便改动。”
“这也不行啊,”弗立兹失望极了,“这些小人儿来来回回的,总是做着那么几个动作,多单调啊!还不如我的士兵小人儿好玩儿呢,他们都听从我的指挥。我让他们冲锋就冲锋,让他们撤退就撤退,他们也不用老被锁在房子里,没完没了地重复同样的动作。”
玛丽也觉得这设计没什么意思,便悄悄地走开了。是呀,玛丽一向比弗立兹懂得礼貌。
朵谢梅叔叔的脸红彤彤的。“看来孩子们并不喜欢我的这个礼物,我还是把它包起来带回去吧。”妈妈知道这很让朵谢梅叔叔难堪,于是忙说:“请您给孩子们讲讲这个宫殿的构造吧!这些小人儿是怎么动起来的,一定有很多设计精巧的构件,它们一定很神奇。”
朵谢梅叔叔这下来了精神,他把这座宫殿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拆开来,告诉玛丽和弗立兹这些零件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然后,又把它们完好无缺地重新组装在一起!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灵巧的手艺,朵谢梅叔叔高兴极了。他还送给玛丽和弗立兹好几个用蜜糖和面粉做的咖啡色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又好玩儿又好吃,一股香气直往鼻子里钻,玛丽和弗立兹喜欢极了。
和玛丽一样,姐姐洛依哲也得到了一条漂亮的丝裙作为圣诞礼物。妈妈让她们把新裙子穿起来。洛依哲穿上新裙子,美极了,在场的客人都赞不绝口。不过,玛丽合不得立刻就穿,她想留着那条漂亮的裙子,等看够了再穿。
……
前言/序言
一场梦幻的冒险
亲爱的小朋友,当你翻开这本书时,迎接你的将是一场充满梦幻和惊奇的大冒险!这部写于1816年的作品迄今已经流传了近二百年,可仍然让全世界的大朋友和小朋友深深为之着迷。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作者大胆的想象力,为作品赋予了一种奇特的魔力。
正是被这个故事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将它改编成了芭蕾舞剧的剧本。之后,俄国一代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又把它编写成了著名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成为世界著名的经典芭蕾剧目。时至今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圣诞节时都会上演这部芭蕾舞剧呢!
《胡桃夹子》的原名叫《咬胡桃小人儿和老鼠国王》,是德国作家霍夫曼创作的童话。这位霍夫曼可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擅长幻想奇特、神秘怪诞的文学作品创作,还是一位法学家、音乐评论人和作曲家,弹得一手漂亮的钢琴。他的文学作品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影响很大,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西欧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几位重要代表作家之一。
《胡桃夹子》是霍夫曼应邀到朋友家做客时,给朋友的孩子们讲述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圣诞前夜,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七岁的玛丽和哥哥弗立兹得到了朵谢梅叔叔送来的圣诞礼物。玛丽对其中一个长相憨厚的咬胡桃的木头小人儿爱不释手,可是淘气的哥哥却弄坏了木头小人儿。伤心的玛丽小心翼翼地为木头小人儿包扎好,把他安顿到放玩具的玻璃橱柜里去。这时,客厅里的座钟当当当地敲了十二下,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黑漆漆的大厅里,铺天盖地地涌来一大群老鼠。更可怕的是,他们中间为首的竟是一个长着七个脑袋的老鼠国王。就在玛丽万分恐惧时,玻璃橱柜里的玩具竞全都活了过来,他们在胡桃夹子的带领下,与老鼠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后来,玛丽才从朵谢梅叔叔那里知道,原来胡桃夹子是为了救一位公主被施了咒语才变成那个样子,而七头鼠王就是给他施魔咒的老鼠王后的儿子。在玛丽的帮助下,胡桃夹子终于杀死了七头鼠王,玛丽的善良和胡桃夹子的勇敢忠诚战胜了邪恶。玛丽随后跟着胡桃夹子畅游了美丽梦幻的“小娃娃王国”。那里有芬芳四溢的圣诞松林,有清亮的橘子水河、柠檬水河和玫瑰湖,还有甜蛋糕村和巧克力城……
故事讲述节奏疏密得当,阅读全文宛如欣赏一部色彩斑斓的交响乐:胡桃夹子与老鼠大军交战时的紧迫,犹如黑暗当中猝然响起的进行曲,扣人心弦;朵谢梅叔叔给玛丽和弗立兹讲故事时的徐徐道来,犹如畅然流淌的小夜曲,悠然自得;玛丽与胡桃夹子游历“小娃娃王国”时的梦幻甜蜜,犹如绮丽优美的圆舞曲,令人流连。
奇异的想象力是这部童话作品的最大特点。在这部充满幻想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现实描写通过清晰的结构设计相互交织,衔接自然。幻想是一种美,在幻想中可以轻松地把深刻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故事中胡桃夹子的勇敢正义与七头鼠王的邪恶阴险,玛丽的善良诚实与漂丽芭公主的自私虚伪,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诚实勇敢最终战胜了邪恶虚伪,外在的美貌光鲜终抵不过内心的纯净善良——这也许就是这部作品久传不衰的原因。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未指定书名,但明确表示不包含《胡桃夹子/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详尽、引人入胜的描述,并避免任何人工痕迹。 --- 《迷雾之城的低语:失落的航海日志与星辰的秘密》 一部融合了维多利亚时代探险精神、哥特式悬疑氛围与宏大宇宙哲思的史诗巨著。 引言:当世界不再遵循已知的地图 我们生活的世界,被既定的航线和清晰的经纬线所束缚。然而,在广袤的海洋深处,在人类理性触及不到的边缘地带,依然潜藏着被遗忘的群岛、颠倒的物理定律,以及那些只在古老传说中闪烁的奇异光芒。 《迷雾之城的低语》并非一部传统的冒险故事,它是一份被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关于探寻“存在之边界”的记录。本书以十一卷航海日志的形式展开,讲述了詹姆斯·奥利弗·哈德逊——一位十九世纪末的博物学家、天文学家兼业余密码学家——的最后一次远航。哈德逊坚信,地球并非圆球,也非平面,而是一个漂浮在“以太流”中的多维结构体,其核心秘密隐藏在南纬五十度深海中那片被所有水手避讳的永恒迷雾里。 第一部分:以太之上的召唤 故事始于一八八八年的伦敦,一个煤烟熏黑了维多利亚时代光辉的夜晚。哈德逊教授被一位神秘的东方收藏家赠予了一件无法解释的古物:一块会随着特定星象变化而发出微弱嗡鸣的黑曜石罗盘。这罗盘的指向从未稳定过,它唯一确定的坐标,是那片被称为“寂静之喉”的海域。 本书的开篇便展现了哈德逊如何从一个受人尊敬的皇家学会成员,蜕变为一个被主流科学抛弃的偏执狂。他的日志详细记录了对失传的导航技术、失联船只“奥德赛号”的残骸搜寻,以及他如何招募了一批拥有独特技能的船员:一位能够“聆听”海洋深处声响的聋哑领航员,一位精通古代苏美尔星图的语言学家,以及一位对机械怀有近乎宗教般虔诚的蒸汽动力工程师。 第二部分:船与迷宫 哈德逊的船只“漫游者号”并非普通的蒸汽帆船。它经过了哈德逊本人的颠覆性改造,船体覆盖着特殊的铜合金,以抵御高强度磁场干扰。当“漫游者号”最终冲入那片永久迷雾时,船员们所面对的,是超越了人类感知经验的景象。 日志中描绘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自然现象:天空不再是蓝色,而是呈现出深紫罗兰色,其中点缀着非牛顿定律运行的星体碎片;时间在某些区域变得粘稠,一天可能持续数周;而最令人不安的,是迷雾本身——它似乎具有意识,会模仿船员们最深层的恐惧,并试图将他们诱入幻觉。 书中对航海细节的描摹极其考究,从不同气候带的船体保养,到燃料消耗的精确计算,无一不体现出作者对早期探险航海术的深刻理解,使得即便是最奇幻的遭遇,也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 第三部分:结构与低语 随着深入迷雾核心,哈德逊的日志开始聚焦于“迷雾之城”本身。这座城市并非由石头或木材构成,而是一个由高度压缩的“非物质能量”构成的几何结构。它似乎是宇宙中一个“断点”的具象化,是不同现实维度交汇处的枢纽。 这本书最为核心的魅力在于其对“语言”和“信息”的探讨。哈德逊发现,这座城市的“建筑”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载体。船上的语言学家开始破译那些在空气中飘浮的、由光影构成的符号。这些符号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人类的历史,不过是更高层次文明在某个时空片段中留下的微小回响。 日志中充满了对“低语”的记录。这些低语并非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思维的“概念注入”。它们讲述了恒星的诞生与死亡,物质的最终形态,以及“观察者”在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读者将跟随哈德逊一同体验知识的冲击——那是一种足以摧毁任何既有世界观的绝对真理。 第四部分:代价与传承 探险的后半段,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了人性的坍塌与重塑。长期暴露在未知的领域,船员们开始出现生理和精神上的异变。有的人获得了预知能力,却因此失去了情感;有的人试图控制“漫游者号”的动力核心,引发了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哈德逊的最后几篇日志,语气变得愈发沉静和哲学化。他不再试图征服或解释,而是开始接受“局外人”的地位。他意识到,探寻的终点并非发现一座城市,而是理解自身的局限性。他将所有的发现——那些关于“时间折叠”、“光速失效”以及“多重宇宙理论”的原始公式——小心翼翼地刻印在黑曜石罗盘的内壁上,并将其藏入一座被“永恒潮汐”保护的结构中。 尾声:回响与警示 本书的结尾,是哈德逊在最后一页写下的、略显模糊的文字:“我们并非迷失,我们只是抵达了地图之外的港口。请记住,知识的重量,远超于船只的吃水线。” 《迷雾之城的低语》是一部献给所有对未知保持敬畏之心的人的作品。它挑战了十九世纪的科学霸权,预示了现代物理学的某些前沿理论,并以其冷峻、精准且充满氛围感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宏大而令人不安的哥特式宇宙图景。这本书将带领您进行一场超越地理界限的心灵远征,去思考: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究竟是真实的基石,还是一个被精心编织的、美丽的谎言。 --- 核心主题: 科学的边界、未知的形而上学、探险中的心理异变、失落的宇宙观。 阅读体验: 沉浸式的日记体叙事、维多利亚时代的严谨语言风格、高强度的哲学思辨与紧张的悬疑氛围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