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里的一朵“奇葩”,收录各种自带笑点、槽点、知识点的人类科学史。
自然科学档案馆,带你解锁医疗、军事、航空、刑侦新“姿势”:穿回唐朝看医生是怎样的体验;巡航导弹从研发到发射需要几步;高冷的法医“蜀黍”是如何炼成的……
社会科学档案馆,为你打开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生活百科新大门:北欧半岛复杂纠结的前世今生;超萌水手服的正确打开方式;首次公开有味道的厕所大百科……
机密档案馆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彩蛋。嘘,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稀奇古怪,脑洞大开,出其不意,《科学Fans精华本:怪奇档案馆》正式开馆,赶紧来开启一场奇妙之旅吧。
《课堂内外·科学Fans》6周年精华特辑
Big Bang!和我们一起科学大爆炸!
本书以“怪”和“奇”为核心,精选《科学Fans》6年杂志中的精华文章,带领青少年读者领略有趣生动的人类科学史。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分类,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从各不相同的小知识点出发,将人类从古到今科学发展史中意想不到的方方面面一一道来。使读者在惊讶与轻松中了解到人类宏大科学史的一隅。
Part1自然科学档案馆
医疗技术厅——Doctor养成之路
“癌症”史话 / 02
大唐求医指南 / 07
手术刀的历程 / 10
“逗你玩的”安慰剂 / 12
军事技术厅——战争背后的英雄
碧海忠魂——漫谈军舰发展史 / 14
核潜艇,赫赫而无名 / 18
戏说巡航导弹 / 20
鱼雷轰炸简史 / 22
航空技术厅——星辰大海的征途
人类太空探索简史 / 24
星座Vs.星宫——你的命,NASA管吗? / 26
登月三部曲 / 28
刑侦技术厅——正义的化身
断案问人不问神 / 32
罪恶源头的科学分析 / 34
法医“蜀黍”的职责和作用 / 38
罪案现场,你带不走的东西——指纹 / 40
Part2 社会科学档案馆
人文历史厅——穿越时空要塞
大航海 / 44
北欧漫谈录 / 46
汉语进化史 / 48
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发育史 / 50
英国工业革命的那些事儿 / 52
生活技术厅——改善生活的利器
智能代步工具:就是不好好走路! / 54
冰箱发展史 / 56
解构升降梯——上上下下的安全 / 58
汽车进化——车辆安全 / 60
从人类聊天工具到社交行为变迁 / 62
民俗文化厅——神话的源头
餐桌上的迁徙 / 64
爆竹声声 / 66
最有人气的制服——日本女子校服变迁史 / 68
五义释太极 / 70
日常百科厅——被忽略的日常
人类洁牙史 / 72
从秋裤到丝袜 / 74
窥探厕所 / 78
指甲油进化论——从凤仙到蔻丹 /80
吃饭的家伙 / 82
Part3 机密档案馆
柯南赠你蒙汗药 / 85
饕餮,史上最大吃货是个冒牌货? / 88
魔术世界 / 92
光影足迹大考察 / 94
说实话,我对“精华本”这个词有点警惕,总担心内容会过于浅尝辄止,满足不了深度爱好者的胃口。但是,《怪奇档案馆》这个名字又给了我一些信心,它暗示着这里面收藏的都是经过筛选的、最精彩的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聚焦在一些已经被证伪或者正在被探索中的“怪奇”科学猜想上。例如,关于意识的本质,或者宇宙的终极命运等宏大主题。我更倾向于那些能激发思考、引发辩论的内容,而不是那些已经被大众熟知、缺乏新意的“奇闻异事”。如果能看到一些比较新颖的研究视角或者近期学术界的热点讨论,我会非常惊喜。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与前沿科学思想的深度对话。我希望能被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从而促使我去查阅更多的专业资料,这才是真正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它没有急于抛出那些惊天动地的“怪事”,而是先建立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氛围。我喜欢那种娓娓道来,层层递进的叙事手法。作者似乎很擅长用日常生活中的小观察切入,然后逐渐引申到那些宏大的科学命题。比如,从一个简单的光学错觉,引出对光速和相对论的思考,这种过渡非常自然流畅。我关注的重点在于知识的组织方式。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个精心策划的展览,不同的章节对应着不同的科学领域或奇特现象,并且在章节之间有巧妙的逻辑连接,那么阅读体验将会非常愉悦。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梳理那些零散的科学知识点,将它们串联成一个更完整的知识网络。这种结构上的清晰度和逻辑上的严密性,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科学Fans精华本:怪奇档案馆》光是书名就足够抓人眼球了,怪奇和档案馆的结合,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尘封的秘密和不为人知的现象。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真正的“怪奇档案馆”那样,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略带复古和神秘感的排版,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科学原理在不同寻常事件中的应用,而不是那种纯粹的猎奇。比如,那些看起来像是超自然现象的事件,能不能用我们已知的物理学、化学甚至生物学知识来做一个合理解释,哪怕这个解释本身也充满想象力。我希望作者能展现出一种严谨又不失趣味性的叙述方式,用科学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怪奇”,把我们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如果能加入一些插图或者图表来辅助说明那些复杂的概念或者事件的脉络,那就更完美了,毕竟视觉化的呈现往往能加深读者的理解和印象。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好奇,期待它能带来一场既烧脑又刺激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强迫症的读者,如果一本书涉及科学,那么任何一个公式的推导或者实验的描述,我都希望能尽可能地准确和易懂。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敢于触碰那些边界模糊地带。我非常希望看到作者在解释某些复杂理论时,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类比和解释路径,以适应不同背景的读者。如果能加入一些科学史上的小插曲,比如某位伟大科学家在探索“怪奇”现象时遭遇的挫折和最终的突破,那会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引路人。它应该能让我读完之后,对这个看似常规的世界产生新的疑问,并燃起用科学方法去追寻答案的冲动。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才是对一本优秀科普读物最好的褒奖。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是它的装帧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像那种随便翻翻就丢开的杂志。这让我对内容的深度有了更高的期待。我比较关注那些涉及时间、空间或者一些前沿物理学概念的探讨。比如说,虫洞、平行宇宙这些听起来遥不可及的概念,如果能在这本书里得到一些基于现有理论的有趣阐述,那就太棒了。我希望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能构建一个连贯的叙事框架,让读者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科普读物,而是在参与一场智力探险。尤其是在描述那些著名的科学悖论或者未解之谜时,如果能加入一些历史背景和科学家的思考历程,会更有代入感。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平衡“怪奇”和“科学”这两个元素,既要满足我们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又不能让科学的严谨性被打折扣。这本书如果能成功做到这一点,那它绝对称得上是一本佳作。
评分赞
评分赞
评分赞
评分赞
评分赞
评分赞
评分赞
评分赞
评分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