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有: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了教学内容,提出了学业质量要求,增强了指导性。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个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共计21个品种。
这部新的课程标准,我刚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每天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学生,是实实在在的课堂场景,理论层面的东西总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和转化为实践的。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翻阅的是关于核心素养的阐述部分。我发现它不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式表述,而是真正深入到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以及在跨文化理解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素养。特别是关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大维度的界定,清晰而具体,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我特别关注了它对具体学习目标的设计,与以往相比,新标准更强调知识的结构化和内隐性的能力培养,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法点和词汇量的堆砌上,而是要构建一个能让学生“用起来”的语言知识体系。这对我来说,意味着教学设计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革新,从备课的思路到课堂活动的设计,都得围绕这些核心素养进行重构。我个人认为,这个标准是真正立足于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虽然实施起来挑战不小,但方向绝对是正确的,它催促着我们教师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我希望通过对新标准的深入学习,能让我的课堂真正实现从“教知识”到“育人”的转变。
评分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是,这份新标准与其说是一份指导方针,不如说是一份对未来英语教育的“宣言”。它对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也提出了明确的指示,这一点对我未来的教研工作影响深远。以往的评价往往过分依赖期末的纸笔测试,这种评价导向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最终还是回归到应试教育的窠臼。但新标准明确提出要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并且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而非仅仅是筛选和排名。这意味着,平时课堂上的讨论质量、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记录,都应该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去。这无疑为我们教师争取更大的课堂自主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我计划着手设计一套更符合新标准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包,例如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记录他们在口语表达、写作修改过程中的进步,而不是只看最终的分数。这是一种对传统评价模式的颠覆,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持续的努力去实践和坚持。
评分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次的课程标准显然吸收了近些年认知科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成果。它对“语言学习的语境化”和“支架式教学”的重视程度,是过去标准中相对欠缺的深度。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了标准中关于语言知识“螺旋上升、交替上升”的描述,这与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的“知识遗忘与复习强化”的规律高度吻合。它提醒我们,知识点不能“一讲了之”,必须在不同的、更复杂的语境中反复出现和应用,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对于语法教学,新标准不再提倡孤立地讲解规则,而是要求“在真实交际中引导学生发现、内化规则”。这对我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要求:如何设计出既能有效覆盖语法点,又能让学生感觉“自然而然”发生的教学活动?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成为优秀的“教学情境设计师”,能够熟练地在课堂上编织出既有挑战性又有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这份标准,可以说是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个全面升级的邀请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倒是挺简洁明快的,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觉内容也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仔细研读了关于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递进关系,这部分对我这样的资深教师来说尤其重要。我注意到,新标准对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的毕业要求,有了更细致的区分和更高的期待。它不再是笼统地说“掌握多少词汇、能读懂什么难度的文章”,而是更侧重于情境化的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比如,它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对信息筛选、逻辑推理和深层理解的权重。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手头上的那些阅读材料。以前可能更注重考察学生对细节的捕捉,现在则要求他们能够对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潜在意图进行分析。这种转变,无疑对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自己首先得具备这种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同时,新标准对听说环节的重视程度也让我眼前一亮,它强调真实语境下的互动与合作,这意味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彻底走到了尽头,课堂必须变得更具参与性和探究性。
评分坦白讲,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一线任教的英语老师,我对这种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总是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理论上的完美和现实中的巨大差距,常常让人感到无力。然而,这次研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过程,却给了我一些新的力量和参照系。最让我感到触动的是它对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强调,这在以往的标准中虽然也提到了,但这次的阐述更加系统化和操作化。它明确指出,文化教学不应是孤立的文化知识点的罗列,而应是与语言学习紧密结合的,是理解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窗口。这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很多学生的接触面有限,通过英语学习,我们有责任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自身的文化根基。虽然我们缺乏丰富的跨文化交流资源,但标准提供的框架和理念,可以指导我们利用现有的教材和网络资源,进行更有目的性的文化渗透。我感觉,这个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们这些偏远地区教师的一种赋能,它提供了一个衡量我们教学质量和方向的标尺,让我们知道,即使资源有限,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被国家层面所认可和支持的。
评分非常实用,良心货。
评分大品牌值得信赖,价格也不贵
评分给学校买的书,书不错,服务也好。
评分一处破损,两处褶皱,不太应该!
评分相信京东。商品质量可靠,送货速度可靠,每次购物都很满意!
评分买了很多书,质量都很好。
评分已经预订多时,现在才有货,果断下单,很好!满意!
评分挺好的东东挺好的东东挺好的东东
评分质量不错,价格也不错,预定后等待时间太长,不如~发货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