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3版)》特點:
真正實用:精選國傢標準、行業標準以及産品資源中常用、實用的內容編進手冊,不照搬照抄國傢標準,既精簡瞭篇幅,又保證手冊真正的實用性。
信息量大:錶格、數據通過精心編排,信息容量比同類手冊大30%~40%,保證讀者以便宜的價格買到更為豐富、優質的內容。
常用常新:作者依據新的國傢標準、行業標準和技術資料不斷予以修訂、增補、充實、完善,保證手冊的常用常新。
方便攜帶:采用小開本,厚度適中、方便隨身攜帶。
配備姐妹工具書,便於延伸查閱:
手冊姐妹篇:《實用五金手冊》、《實用堅固件手冊》、《實用工具手冊》、《實用滾動軸承手冊》,對相關內容進行展開、對相關內容進行展開、擴充,便於讀者延伸查閱。
《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3版)》初版於1993年,於2002年齣版第二版。現根據我國金屬材料的發展狀況及新製訂的有關金屬材料方麵的標準,對第二版進行修訂並增加瞭部分內容齣版第三版。
本手冊介紹瞭有關金屬材料的基本資料和基礎知識,我國常見的黑色和有色金屬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特性,用途以及品種、規格、尺寸、允許偏差和重量等資料,可供與金屬材料有關的銷售、采購、設計和生産等工作的人員瞭解和查尋資料。另外,還介紹瞭列入手冊中常見的我國各種金屬材料牌號與國際標準以及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標準牌號的對照。這項資料可供有關從事進齣口貿易、技術交流和引進工作的人員參考。
第一章 基本資料
1.字母及符號
(1)漢語拼音字母及英語字母
(2)希臘字母
(3)俄語字母
(4)羅馬數字
(5)化學元素符號
(6)常用數學符號(GB3102.1、3102.11-1993)
2.標準代號
(1)我國國傢標準、行業標準、專業標準及部標準代號
(2)常見國際標準及外國標準代號
3.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1)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內容
(2)國際單位製的基本單位
(3)國際單位製的輔助單位
(4)國際單位製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齣單位
(5)可與國際單位製單位並用的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6)國際單位製用於構成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的詞頭
4.長度單位及其換算
(1)法定長度單位
(2)市製長度單位
(3)英製長度單位
(4)常用長度單位換算
(5)英寸的分數、小數、習慣稱呼與毫米對照
(6)英寸與毫米對照
(7)毫米與英寸對照
(8)綫規號碼與綫徑(英寸、毫米)對照
5.麵積單位及其換算
(1)法定麵積單位
(2)市製麵積單位
(3)英製麵積單位
(4)常用麵積單位換算
6.體積單位及其換算
(1)法定體積單位
(2)市製體積單位
(3)英製及美製體積單位
(4)常用體積單位換算
7.質量單位及其換算
(1)法定質量單位
(2)市製質量單位
(3)英製及美製質量單位
(4)常用質量單位換算
(5)磅與韆剋對照
(6)韆剋與磅對照
8.力、力矩、強度及壓力單位換算
(1)常用力單位換算
(2)力矩單位換算
(3)強度(應力)及壓力(壓強)單位換算
(4)韆剋力/毫米與牛/毫米。(兆帕)對照
(5)牛/毫米(兆帕)與韆剋力/毫米。對照
9.功、能、熱量及功率單位換算
(1)常用功、能及熱量單位換算
(2)功率單位換算
10.溫度對照
(1)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對照
(2)攝氏溫度與華氏溫度對照
11.黑色金屬硬度與強度換算
(GB/T1172-1999)
(1)碳鋼及閤金鋼硬度與強度換算
(2)碳鋼硬度與強度換算
12.銅閤金硬度與強度換算(GB/T3771-1983)
13.鋁閤金硬度與強度換算(GBnl66-1982)
(1)HBl0D2硬度與其他硬度、強度換算
(2)HB30D硬度與其他硬度、強度換算
(3)HV硬度與其他硬度強度換算
(4)HRB硬度與其他硬度、強度換算
14.常用計算公式及數值
(1)麵積計算公式
(2)體積及錶麵積計算公式
(3)型材理論質量(重量)計算公式
(4)幾種主要純金屬及非金屬性能
(5)常用材料的密度
第二章 金屬材料的基本知識
1.金屬材料性能名詞簡介
(1)金屬材料物理性能名詞簡介
(2)金屬材料化學性能名詞簡介
(3)金屬材料力學(機械)性能名詞簡介
(4)金屬材料工藝性能名詞簡介
2.金屬材料分類
3.生鐵、鐵閤金及鑄鐵
4.鋼
(1)鋼的來源及組成成分
(2)鋼分類(GB/T13304-1991)
(3)鋼材分類及有關鋼材
交貨名詞簡介
5.工業上常用的有色金屬
6.常見元素對金屬材料性能的主要影響
(1)常見元素對黑色金屬材料性能的主要影響
(2)常見元素對有色金屬材料性能的主要影響
7.鋼鐵産品牌號錶示方法
(GB/T221-2000)
(1)簡介
(2)牌號錶示方法總則
(3)牌號中采用的錶示産品名稱、用途、特性、工藝方法的漢字和符號
(4)産品牌號具體錶示方法
8.鋼鐵及閤金牌號統一數字代號體係(GB/T7616-19981
(1)總則
(2)統一數字代號體係的結構型式
(3)鋼鐵及閤金産品的類型與統一數字代號
(4)鋼鐵及閤金産品的細分類與統一數字代號
9.鋼鐵産品標記代號(GB/T15575-1995)
(1)概述
(2)鋼産品標記代號錶示方法總則
(3)鋼産品類彆及特徵的標記代號
10.有色金屬及閤金産品牌號錶示方法(GB/T340-19761
(1)總則
(2)純金屬産品牌號錶示方法
(3)閤金加工産品與鑄造産品牌號及代號錶示方法
(4)常用有色金屬及閤金符號
(5)有色金屬及閤金産品狀態、特性符號
11.變形鋁及鋁閤金牌號和狀態代號錶示方法
(1)變形鋁及鋁閤金牌號錶示方法(GB/T16474-1996)
(2)變形鋁及鋁閤金狀態代號(GB/T16475-1996)
第三章 黑色金屬材料的化學成分、性能及用途
l.生鐵
(1)煉鋼用生鐵的化學成分(GB/T717-1988)
(2)鑄造用生鐵和球墨鑄鐵用生鐵的化學成分
2.鐵閤金
(1)錳鐵的産品分類和化學成分(GB/T37952006)
(2)矽鐵的化學成分(GB/T2272-1987)
(3)鉻鐵的化學成分(GB/T
5683-1987)
(4)鉬鐵的化學成分(GB/T3649-1987)
(5)釩鐵的化學成分(GB/T4139-2004)
(6)鎢鐵的化學成分(GB/T3648-1996)
(7)錳矽閤金的化學成分(GB/T4008-1996)
3.鑄鐵件
(1)灰鑄鐵件的力學性能(GB/T9439-1988)
(2)可鍛鑄鐵件的力學性能(GB/T9440-1988)
(3)球墨鑄鐵件的力學性能(GB/T1348-1988)
(4)耐熱鑄鐵件的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GB/T9437-1988)
(5)鑄鐵件的特性和用途
4.鑄鋼件
(1)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的化學成分(GB/TH.352-1989)
(2)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的力學性能、特性和用途(GB/T11352-1989)
(3)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的化學成分(GB/T2100-2002)
(4)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的熱處理(GB/T2100-2002)
(5)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的力學性能(GB/T2100一2002)
(6)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的用途
5.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
(1)碳素結構鋼的化學成分
(2)碳素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3)碳素結構鋼的特性和用途
(4)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的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GB/T701-1997)
第四章 黑色金屬材料的尺寸及重量
第五章 有色金屬材料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及用途
第六章 有色金屬材料的尺寸及重量
第七章 常見金屬材料中外牌號對照
金屬材料是我國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一類最常用的材料,其牌號、品種、規格繁多,性能、用途各異。為瞭便於廣大從事金屬材料的銷售、采購、設計、生産等工作人員瞭解常用的金屬材料的牌號、品種、規格、性能等知識,查尋有關資料,我們編寫瞭這本《實用金屬材料手冊》(以下簡稱《手冊》),供廣大讀者參考。由於《手冊》具有簡明實用和攜帶便利的特點,故自1993年9月齣版以後,即受到瞭廣大讀者的歡迎。到1999年9月,《手冊》就印刷瞭7次,總印數達7萬餘冊。2002年1月,我們又編寫、齣版瞭《手冊》第二版,繼續受到瞭廣大讀者的歡迎。到2006年9月,兩版《手冊》纍計印刷瞭21次,總印數達15萬餘冊。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繼續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有關金屬材料的標準不斷更新,我們決定對《手冊》第二版進行修訂,編寫瞭《手冊》第三版。這次主要修訂內容有:
一是大量內容更新標準。計有鋼鐵産品牌號錶示方法、煉鋼用和球墨鑄鐵用生鐵、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碳素結構鋼、優質碳素結構鋼、冷鐓和冷擠壓用鋼、閤金結構鋼、高碳鉻軸承鋼、閤金工具鋼、熱軋圓鋼(方鋼、盤條)、熱軋和冷軋鋼闆(鋼帶)、無縫鋼管、加工用銅及銅閤金、銅及銅閤金闆材(帶材、拉製管)、鎳及鎳閤金闆材(管材)、鋁錠、工業用鋁及鋁閤金熱擠壓(拉製、冷軋)管材、鉛及鉛銻閤金闆材(管材)、硬質閤金等。
二是增加新內容。例如:鋼鐵及閤金産品統一數字代號體係、電工用銅綫坯、鋁及鋁閤金壓型闆(波紋闆)以及連續擠壓管(拉製、軋製管)等。
三是更正《手冊》第二版中的差錯與不妥之處。
響縣審加棗H{原軍冊“簡明實用”和“攜帶方便”的特點。
作為一名在航空航天領域從事材料研發多年的工程師,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金屬材料世界更深層奧秘的窗戶。我一直堅信,在復雜工程係統中,材料是基礎,是決定性的因素。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金屬材料知識體係日益增長的需求。 這本書最令我摺服的是其內容的“前沿性”和“專業性”。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材料的介紹,而是對一些高性能、特種金屬材料,例如高溫閤金、鈦閤金、形狀記憶閤金等,給予瞭深入的剖析。書中詳細介紹瞭這些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強化機製、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錶現,以及最新的研究進展。這對於我進行下一代航空發動機、航天器等關鍵部件的材料開發,提供瞭寶貴的信息和理論指導。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材料的“多維度”分析。它不僅僅關注力學性能,還深入探討瞭材料的疲勞性能、斷裂韌性、蠕變性能、抗氧化性、抗熱震性等。這些都是在航空航天領域至關重要的性能指標。書中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圖錶,清晰地展示瞭不同材料在各種復雜工況下的錶現,這對於我進行材料的可靠性評估和壽命預測,提供瞭堅實的數據支持。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對材料加工工藝和連接技術的詳細闡述。在航空航天領域,材料的成形和連接技術往往與材料本身同等重要。書中對先進的焊接技術、熱處理工藝、增材製造(3D打印)等方麵的介紹,讓我對如何高效、可靠地製備復雜構件有瞭更深的理解。 我注意到,書中對材料的失效分析和預防也給予瞭充分的重視。通過分析各種典型的材料失效案例,例如疲勞斷裂、應力腐蝕開裂、高溫氧化等,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材料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並能更好地製定相應的預防措施,提高産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且,書中對材料標準的引用也非常規範和全麵,涵蓋瞭航空航天領域常用的國際標準。這對於確保我方材料與國際規範保持一緻,進行有效的技術交流和項目閤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我而言,《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書,更像是一個“智囊團”。在遇到材料選擇、性能優化或失效分析等難題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閱它,它總能給我帶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專業性、前沿性和實踐性,使其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書中對材料的錶麵工程和防護技術的介紹,也讓我印象深刻。這對於提高材料在惡劣環境下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起到瞭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內容的深度、廣度、前沿性和嚴謹性,為我等航空航天領域的工程師提供瞭一個無價的知識寶庫,是值得深入研讀和反復參考的。
評分作為一個在工程設計領域摸索瞭近二十年的人,手捧《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感覺就像是找到瞭一個失散多年的老友。這本書的厚重感和豐富的內涵,讓我瞬間迴想起那些在圖紙和模型之間度過的無數個日夜,以及那些為瞭找到最閤適的材料而進行的艱苦探索。 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深入到材料的本源,解釋瞭“為何如此”。例如,在介紹閤金的強化機製時,它不僅僅告訴你“強度高”,還會詳細闡述固溶強化、沉澱強化、位錯強化等原理,並輔以相應的微觀結構示意圖。這種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讓我在理解材料性能時,不僅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對於我進行創新性設計,突破現有材料的局限性,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支撐。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各種金屬材料的分類和介紹,清晰且係統。無論是基礎的碳鋼、不銹鋼,還是航空航天領域常用的鋁閤金、鈦閤金、鎳基閤金,都能在書中找到詳盡的信息。書中對每種材料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物理性能、熱處理工藝,甚至是一些特定的加工注意事項,都進行瞭詳細的描述。這使得我在進行材料選型時,能夠快速地鎖定目標,並且對候選材料的優缺點有全麵的瞭解。 這本書最讓我受益匪淺的地方在於其極強的工程實踐指導性。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應用緊密結閤。書中包含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應用實例,例如在橋梁建設、汽車製造、航空發動機等不同領域的材料選擇和應用經驗。這些生動的例子,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材料性能在實際工況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一些常見的材料應用誤區。 我還注意到,書中對材料標準的介紹非常詳盡,例如GB、ASTM、JIS等標準下的牌號、性能要求等。這對於我進行跨國閤作的項目,或者需要與國際供應商對接時,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參考。能夠快速地查閱和理解不同標準下的材料信息,對於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這本書的圖錶運用也十分齣色,很多抽象的概念,通過直觀的圖錶、麯綫和顯微組織照片,就能變得清晰明瞭。例如,金屬的相圖、應力-應變麯綫、斷口形貌圖等,都極大地增強瞭內容的錶現力。有時候,一張圖片勝過韆言萬語,能夠幫助我更快地抓住問題的關鍵。 對我而言,《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參謀”。在工作中遇到疑難雜癥時,我常常會翻開它,它總能給我提供新的思路,或者幫助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嚮。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極大地提升我的工作效率,減少試錯成本,並最終幫助我設計齣更優秀的産品。 書中對於材料的加工性能的闡述,也讓我印象深刻。無論是焊接、鑄造、鍛造,還是機加工,書中都提供瞭相關的指導和建議。這對於我們進行工藝設計,優化生産流程,提高産品閤格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而且,書中在介紹一些高性能金屬材料時,例如高溫閤金、形狀記憶閤金等,也給予瞭足夠的篇幅,這為我瞭解和應用這些前沿材料提供瞭寶貴的信息。 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內容的深度、廣度、實踐性以及嚴謹性,成為瞭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它不僅是一份知識的寶庫,更是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評分作為一名在軌道交通領域從事材料應用研究的工程師,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感覺就像是獲得瞭一本“軌道交通材料的聖經”。在軌道交通領域,材料的輕量化、高強度、耐磨損、抗疲勞等性能直接關係到列車的運行安全、能耗和使用壽命。 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是其內容的“針對性”和“全麵性”。它不僅僅介紹瞭基礎的金屬材料,還對軌道交通領域常用的高性能材料,如高強度鋼、鋁閤金、鎂閤金、鈦閤金等,進行瞭詳盡的介紹。書中詳細闡述瞭這些材料在車體結構、轉嚮架、車輪、車軸等關鍵部件上的應用,以及其在減振降噪、耐磨損、抗疲勞等方麵的性能錶現。這對於我進行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提升列車性能,提供瞭寶貴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材料的“綜閤性能”的分析。它不僅僅關注單一的力學性能,還深入探討瞭材料的耐候性、耐腐蝕性、焊接性、加工成形性等。這些都是在軌道交通環境下至關重要的性能指標。書中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圖錶,清晰地展示瞭不同材料在各種復雜工況下的錶現,這對於我進行材料的可靠性評估和使用壽命預測,提供瞭堅實的數據支持。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對材料加工工藝和連接技術的詳細闡述。在軌道交通車輛製造中,材料的焊接、連接、熱處理等工藝都對最終産品的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書中對高強度鋼的焊接、鋁閤金的連接、特種鋼的熱處理等方麵的詳細介紹,讓我對如何高效、經濟地生産齣高質量的軌道交通車輛有瞭更深的理解。 我還注意到,書中對材料的失效分析和預防也給予瞭充分的重視。通過分析各種典型的材料失效案例,例如疲勞斷裂、應力腐蝕開裂、磨損等,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材料在實際工況下可能遇到的風險,並能更好地製定相應的預防措施,提高列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且,書中對材料標準的引用非常規範,涵蓋瞭軌道交通領域常用的國際標準。這對於確保我方材料與國際規範保持一緻,進行有效的技術交流和項目閤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我而言,《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軌道交通材料專傢”。在進行軌道交通車輛設計和材料應用研究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閱它,它總能給我帶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這本書的針對性、全麵性和實踐性,使其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書中對材料的錶麵處理和防護技術的介紹,也讓我印象深刻。這對於提高軌道交通車輛在惡劣環境下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起到瞭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內容的深度、廣度、針對性和嚴謹性,為我等軌道交通領域的工程師提供瞭一個無價的知識寶庫,是值得深入研讀和反復參考的。
評分作為一個在汽車零部件設計領域摸索瞭十多年的資深工程師,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感覺就像是獲得瞭一份來自“材料百科全書”的珍貴禮物。在汽車行業,材料的選擇直接關係到車輛的安全性、燃油經濟性、舒適性和成本,因此,對材料的深入瞭解至關重要。 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是其內容的“貼近性”和“時效性”。它不僅僅涵蓋瞭傳統的鋼鐵材料,還對汽車行業日益關注的輕量化材料,如鋁閤金、鎂閤金、高強度鋼(HSS)、超高強度鋼(UHSS)等,給予瞭詳盡的介紹。書中詳細闡述瞭這些材料的性能特點、成形工藝、連接技術以及在汽車結構件、發動機部件、底盤件等方麵的應用案例。這對於我進行汽車輕量化設計,提升車輛性能,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材料在不同工況下的性能錶現的分析。例如,在介紹汽車用鋼時,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牌號鋼材在碰撞吸能、抗疲勞、耐腐蝕等方麵的性能差異,並給齣瞭相應的選型建議。這種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夠更精準地選擇最適閤特定零部件需求的材料,從而優化設計,提高産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對材料加工和連接技術的詳細闡述。汽車製造過程中,材料的衝壓、焊接、連接等工藝都對最終産品的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書中對這些工藝的詳細介紹,例如不同焊接方法的適用性、熱處理對材料性能的影響等,讓我對如何高效、經濟地生産齣高質量的汽車零部件有瞭更深的理解。 我還注意到,書中對材料的成本效益分析也有所涉及。在汽車行業,成本控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書中通過對不同材料的綜閤性能和成本進行對比分析,為我們提供瞭更具經濟性的材料選擇方案。 而且,書中對材料標準的引用非常規範,涵蓋瞭汽車行業常用的國際標準。這對於確保我方零部件符閤全球汽車市場的要求,進行有效的技術交流和項目閤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我而言,《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在進行汽車零部件設計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閱它,它總能給我帶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這本書的貼近性、時效性和實踐性,使其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書中對材料的錶麵處理和塗層技術的介紹,也讓我印象深刻。這對於提高汽車零部件的耐腐蝕性、耐磨性以及美觀度,起到瞭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內容的全麵性、實用性和針對性,為我等汽車零部件工程師提供瞭一個無價的知識寶庫,是值得深入研讀和反復參考的。
評分作為一名在裝備製造領域辛勤耕耘多年的工程師,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感覺就像是獲得瞭一件“秘密武器”,能夠幫助我在麵對各種復雜材料難題時,更加從容不迫。裝備製造業的特點就是“集成”,各種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藝都需要達到極緻,纔能滿足復雜設備的需求。 這本書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其內容的“宏觀性”和“係統性”。它不僅僅是局限於單一的金屬材料,而是將各種金屬材料的傢族(如鋼鐵、有色金屬、特種金屬)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並且深入分析瞭它們在不同應用領域(如機械、化工、能源、航空航天等)的共性和個性。這讓我能夠跳齣單一材料的局限,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材料的選擇和應用。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材料“性能權衡”的講解。在裝備製造中,往往需要考慮多種性能的平衡,例如強度和韌性的平衡,耐磨性和加工性的平衡,成本和性能的平衡。書中通過大量的實例分析,詳細闡述瞭如何進行這種權衡,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優先考慮哪些性能。這對於我在設計過程中做齣最優的材料決策,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對材料“製造工藝”的深入解讀。材料的性能不僅僅取決於其本身的成分和組織,還與製造過程中所采用的工藝息息相關。書中對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錶麵處理等關鍵工藝進行瞭詳細的介紹,並且分析瞭這些工藝如何影響材料的最終性能。這對於我進行工藝設計,優化生産流程,提高産品質量,起到瞭重要的指導作用。 我還注意到,書中對材料的“可靠性”和“壽命預測”也給予瞭充分的重視。在裝備製造業,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至關重要。書中通過對材料疲勞、蠕變、斷裂等失效機理的分析,以及相應的預測方法,為我提供瞭評估材料在長期服役條件下性能的工具。 而且,書中對材料標準的引用非常規範,涵蓋瞭裝備製造業常用的國傢和國際標準。這對於確保我方産品符閤行業規範,進行有效的技術交流和項目閤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我而言,《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軍師”。在進行裝備設計和材料選型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閱它,它總能給我帶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宏觀性、係統性和對製造工藝的深入解讀,使其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書中對材料的“替代性”和“經濟性”的分析,也讓我印象深刻。在成本控製日益重要的今天,瞭解不同材料之間的替代可能性,以及它們的成本效益,對於做齣明智的材料決策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內容的宏觀性、係統性、對製造工藝的深入解讀以及嚴謹性,為我等裝備製造領域的工程師提供瞭一個無價的知識寶庫,是值得深入研讀和反復參考的。
評分作為一名在製造業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簡直像是在茫茫書海中找到瞭一個寶藏。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剛入行的時候,麵對著各種各樣的金屬材料,常常感到無從下手。那時候,信息獲取的渠道遠不如現在這樣便捷,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金屬材料的書籍,對我來說是多麼的珍貴。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填補瞭我當時知識體係中的一大空白。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停留在材料的宏觀性能介紹,而是深入到材料的微觀結構、晶體學、相變動力學等更為基礎的層麵。這種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真正理解材料的“內在邏輯”,知道為什麼某種閤金在特定條件下會錶現齣優異的強度,或者為什麼某種熱處理工藝能夠顯著改善其韌性。這對於我進行材料的失效分析,或者在現有材料基礎上進行性能改進,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金屬材料體係的分類和介紹。從我們最常用的鋼鐵材料,到高性能的鋁閤金、銅閤金,再到航空航天領域不可或缺的鈦閤金和鎳基高溫閤金,幾乎涵蓋瞭工業生産中所有重要的金屬材料。並且,每個材料體係下的介紹都非常細緻,包括瞭其主要的牌號、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加工性能,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工藝要求和注意事項。這使得我在麵對具體的工程問題時,能夠快速地找到最相關的參考信息。 這本書的一個重要價值在於其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它不是一本純粹的學術著作,而是為工程師量身定製的“工具書”。書中包含瞭大量的工程應用實例和數據,例如在不同工況下的材料選型指南,以及常見材料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工程師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經驗總結。很多時候,一本手冊能夠幫助我們少走彎路,節約大量的試錯成本。 我還特彆注意到,書中在介紹材料性能時,也充分考慮瞭標準化的因素。例如,對各種測試方法、力學性能指標的定義和允許範圍,都引用瞭相關的國傢標準和國際標準。這對於我們進行産品設計、質量控製以及與供應商的溝通,都提供瞭統一的語言和依據。能夠在國內和國際標準之間進行有效的轉換和比對,對於産品的全球化應用至關重要。 另外,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相當人性化。文字清晰,圖錶精美,易於閱讀和檢索。很多復雜的概念,通過配以恰當的示意圖和照片,就能變得一目瞭然。這對於提高閱讀效率,加深理解,都起到瞭積極的作用。尤其是一些金相組織的照片,能夠直觀地展示材料的微觀世界,對於理解材料的性能産生和失效機製,非常有幫助。 在我看來,《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我常常會翻閱它,它總能給我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其高度的實踐指導性,使其成為我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本書在介紹材料的加工性能方麵,也做得非常到位。無論是鑄造、鍛造、焊接,還是切削加工、錶麵處理等,都給予瞭詳細的闡述。這對於我們進行工藝設計和製造優化至關重要。瞭解不同材料的加工特性,以及在加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能夠幫助我們製定更閤理的生産計劃,提高産品質量。 而且,在一些特殊性能的金屬材料介紹中,例如耐腐蝕材料、耐磨材料、輕質高強材料等,書中也給予瞭充分的篇幅。這對於我們應對日益復雜的工程挑戰,尋找更具創新性的材料解決方案,提供瞭寶貴的信息支持。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金屬材料的“為什麼”,以及“如何做”。它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是材料工程師、機械工程師以及相關領域從業者的一本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評分作為一名在製造業一綫摸爬滾打瞭十多年的老兵,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金屬材料“智慧殿堂”的大門。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剛入行的時候,麵對著琳琅滿目的金屬材料,常常感到無所適從。那時候,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金屬材料的書籍,對我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內容的“落地性”和“實用性”。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緊密結閤實際工程應用,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各種金屬材料的特性、選型原則和應用案例。例如,在介紹某種閤金時,它會詳細闡述該閤金在特定環境下的耐腐蝕性能、疲勞強度以及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這種“說人話”的講解方式,讓我在麵對實際問題時,能夠快速地找到最閤適的解決方案。 我尤其贊賞書中對不同金屬材料體係的詳盡介紹,從我們最常用的碳鋼、不銹鋼,到各種高性能的鋁閤金、銅閤金,再到航空航天領域不可或缺的鈦閤金、鎳基閤金,幾乎涵蓋瞭工業生産中的所有主流金屬材料。而且,每種材料的介紹都非常細緻,包括瞭其主要的牌號、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物理性能,以及一些特殊的加工工藝要求。這使得我在進行材料選型時,能夠快速地鎖定目標,並且對候選材料的優缺點有全麵的瞭解。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信息,更在於其“啓發性”。它不僅僅告訴我們“是什麼”,更會引導我們思考“為什麼”。例如,在介紹材料的相變時,它會結閤相圖和顯微組織照片,詳細解釋不同溫度和成分對材料性能的影響。這種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夠真正理解材料的內在規律,從而在設計中更具創造性,在解決問題時更有針對性。 我還注意到,書中對材料標準的引用非常嚴謹,例如GB、ASTM、JIS等國傢和國際標準。這對於我進行跨國閤作的項目,或者需要與國際供應商進行技術交流時,提供瞭重要的參考依據,能夠有效地避免因標準差異而産生的溝通障礙。 而且,這本書在圖文並茂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各種復雜的金屬相圖、應力-應變麯綫、顯微組織照片等,都清晰直觀地展示在讀者麵前。這些圖錶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論概念,還能夠加深我們對材料微觀世界的認識,對於進行材料的性能分析和失效判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我而言,《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在工作中遇到技術難題,或者需要查閱特定材料信息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開它,它總能給我帶來啓發,或者提供解決問題的關鍵綫索。這本書的深度、廣度以及極強的實踐性,使其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書中對材料的加工性能,如切削加工、塑性變形、錶麵處理等方麵的詳細介紹,也讓我受益匪淺。這對於我們進行工藝設計,優化生産流程,提高産品質量,起到瞭重要的指導作用。 此外,在一些特殊性能的金屬材料介紹中,例如耐磨材料、耐高溫材料、輕質高強材料等,書中也給予瞭充分的關注,這為我們應對日益復雜的工程挑戰,提供瞭前沿的材料信息支持。 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內容的深度、廣度、實踐性以及嚴謹性,為我等工程技術人員提供瞭一個無價的知識寶庫,是值得每一位相關從業者深入研讀和珍藏的。
評分作為一名在機械設計領域耕耘多年的老兵,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感覺就像是收到瞭一份期待已久的厚禮。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就是一種專業、嚴謹而又親切的氣息,仿佛迴到瞭那些在設計院裏,與各種圖紙和數據為伴的日子。 這本書最讓我稱贊的是其內容的全麵性和深度。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金屬的牌號和性能指標,而是深入到材料的微觀結構、相變、強化機製等更本質的層麵。比如,在介紹某種高性能閤金時,它會詳細解析其主要的強化方式,是固溶強化、沉澱強化,還是晶界強化,並且會提供相關的顯微組織照片作為佐證。這種由淺入深、由宏觀到微觀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材料為何具有某些特性,以及如何通過工藝手段來優化這些特性。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不同金屬材料體係的分類和介紹,脈絡清晰,條理分物。從我們最常接觸的黑色金屬,到有色金屬中的鋁閤金、銅閤金、鎂閤金,再到特種金屬如鈦閤金、鎳基閤金等,幾乎涵蓋瞭工業生産中的所有主流金屬材料。每種材料的介紹都相當詳盡,包括瞭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加工性能,甚至是對熱處理工藝、焊接工藝的一些關鍵要求。這對於我在工程實踐中進行材料的快速檢索和精準選型,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這本書的實踐指導意義尤為突齣。它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應用緊密地結閤起來。書中包含瞭大量的工程案例分析,例如在汽車、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的材料應用實例,以及一些常見的材料失效分析。這些貼近實際的例子,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材料在實際工況下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材料選擇和設計來規避風險。 我非常看重書中對材料標準的引用和解讀。例如,對GB、ASTM、JIS等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材料標準進行瞭詳細介紹,包括瞭牌號的對應關係、性能指標的界定等。這對於我們在進行國際項目閤作,或者需要與國際供應商進行技術交流時,提供瞭重要的參考依據,能夠有效地避免因標準差異而産生的溝通障礙。 而且,這本書在圖文並茂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各種復雜的金屬相圖、應力-應變麯綫、顯微組織照片等,都清晰直觀地展示在讀者麵前。這些圖錶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論概念,還能夠加深我們對材料微觀世界的認識,對於進行材料的性能分析和失效判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我來說,《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工作中遇到技術難題,或者需要查閱特定材料信息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開它,它總能給我帶來啓發,或者提供解決問題的關鍵綫索。這本書的深度、廣度以及極強的實踐性,使其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書中對材料的加工性能,如切削加工、塑性變形、錶麵處理等方麵的詳細介紹,也讓我受益匪淺。這對於我們進行工藝設計,優化生産流程,提高産品質量,起到瞭重要的指導作用。 此外,在一些特殊性能的金屬材料介紹中,例如耐磨材料、耐高溫材料、輕質高強材料等,書中也給予瞭充分的關注,這為我們應對日益復雜的工程挑戰,提供瞭前沿的材料信息支持。 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清晰的錶達方式,為我等工程技術人員提供瞭一個無價的知識寶庫,是值得每一位相關從業者深入研讀和珍藏的。
評分作為一名在材料領域摸爬滾打瞭十幾年的一綫工程師,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簡直就像給我的工作注入瞭一劑強心針。翻開第一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熟悉的、略帶厚重的紙張質感,這比冷冰冰的電子屏幕更能帶來一種踏實感。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讓我一下子就迴想起瞭那些在項目現場、在實驗室裏,與各種金屬材料打交道的點點滴滴。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某個零件的性能指標總是不達標,或者在設計階段需要選擇一種最適閤特定工況的金屬材料。這時候,一本權威、全麵、易於檢索的手冊就顯得尤為重要。《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各種金屬的性能參數,更重要的是,它會從材料的微觀組織、熱處理工藝、加工性能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的剖析,幫助我們理解材料為何具有這些特性,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工藝來改善材料性能。 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閤金材料時,那種細緻入微的分析。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這個閤金的強度很高”,而是會詳細闡述其主要的強化機製,例如固溶強化、沉澱強化、晶界強化等等,並且還會列舉齣具體的閤金成分範圍以及對應的熱處理製度。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進行材料選型、工藝優化或者故障分析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乾貨滿滿”。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某個材料的名字,而是不知道為什麼它能滿足需求,或者如何纔能讓它更好地滿足需求。這本書就恰恰解決瞭這個痛點。 而且,它在對不同金屬材料的分類和介紹上,條理清晰,邏輯性很強。無論是鋼鐵、鋁閤金、銅閤金,還是鎳基閤金、鈦閤金等等,都能找到對應的章節,並且信息的高度集中和結構化,使得查閱起來非常高效。尤其是在麵對一些非標件或者特殊用途的材料時,可以通過書中的信息進行比對和推斷,找到最接近的替代方案,或者為後續的研發提供寶貴的基礎數據。 這本書不僅僅是給材料專傢看的,對於一些機械設計、工藝製造方麵的工程師,甚至是一些剛入行的學生,也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它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對金屬材料的整體認知,理解不同材料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從而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和彎路。我經常會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年輕同事,告訴他們,這本書裏的知識,足夠他們受益終生。 我還注意到,在一些關鍵的金屬材料標準(如GB、ASTM、JIS等)的介紹部分,也得到瞭比較詳盡的體現。這對於經常需要與國際標準打交道的工程師來說,是非常實用的。能夠快速地查閱到不同國傢和地區對同一種材料的性能要求和測試方法,對於促進國際閤作和項目執行,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這本書的圖錶也非常豐富,很多復雜的概念,通過直觀的圖錶就能一目瞭然。比如,金屬的相圖、應力-應變麯綫、顯微組織照片等等,這些都極大地增強瞭內容的錶現力和易懂性。有時候,文字描述再詳細,也不如一張精美的金相照片來得直接和有力。 總而言之,《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位老朋友,一個可靠的參謀。在麵對疑難雜癥時,我總是習慣性地翻開它,總能在裏麵找到解決問題的綫索,或者獲得新的啓發。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物理的重量和價格,它承載的是作者們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知識沉澱和實踐經驗,是值得每一位材料從業者擁有並珍藏的。 這本書中的案例分析和應用實例,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是那種脫離實際的理論堆砌,而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應用緊密結閤。通過分析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理解材料選擇的邏輯,以及材料性能在實際使用中是如何體現齣來的。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工程師來說,非常有藉鑒意義。 最後,我想說,這本書的編排風格和內容選取,都體現瞭編纂者的專業素養和高度的責任感。它不僅涵蓋瞭當前金屬材料領域的主流知識,也兼顧瞭一些新興材料的發展趨勢,為我們提供瞭前瞻性的視野。雖然我是一名讀者,但能夠通過這本書,感受到編纂者對材料科學的熱情和執著,這本身就是一種激勵。
評分作為一名在能源設備製造領域工作瞭十幾年的工程師,拿到《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這本書,感覺像是獲得瞭一位能夠解答我所有材料睏惑的“導師”。在能源行業,材料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至關重要,往往需要承受高溫、高壓、腐蝕等極端工況。 這本書最讓我稱贊的是其內容的“專業性”和“深度”。它不僅僅介紹瞭基礎的金屬材料,還對一些特種金屬材料,如高溫閤金、耐腐蝕閤金、耐磨材料等,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書中詳細闡述瞭這些材料在高溫、高壓、腐蝕等極端環境下的性能錶現,以及其微觀組織結構與宏觀性能之間的關係。這對於我進行核電、火電、石油化工等領域的設備設計和材料選型,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材料的“長期可靠性”的關注。它不僅僅關注材料的初始性能,還深入分析瞭材料在長期服役過程中可能齣現的性能退化、蠕變、疲勞損傷等問題,並給齣瞭相應的預防和延壽措施。這對於確保能源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減少意外停機和維護成本,至關重要。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對材料加工工藝和連接技術的詳細闡述。在能源設備製造中,材料的加工和連接工藝往往比材料本身更具挑戰性。書中對高溫閤金的焊接、特種鋼的鍛造、耐腐蝕閤金的加工等方麵的詳細介紹,讓我對如何高效、可靠地製備復雜、關鍵的設備部件有瞭更深的理解。 我還注意到,書中對材料失效分析和診斷也給予瞭充分的重視。通過分析各種典型的材料失效案例,例如高溫氧化、腐蝕斷裂、疲勞損傷等,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材料在實際工況下可能遇到的風險,並能更好地製定相應的預防措施,提高設備的運行可靠性。 而且,書中對材料標準的引用非常規範,涵蓋瞭能源行業常用的國際標準。這對於確保我方設備符閤全球能源市場的要求,進行有效的技術交流和項目閤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我而言,《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三版)》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在進行能源設備設計和材料選型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閱它,它總能給我帶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專業性、深度和實踐性,使其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書中對材料的錶麵處理和防護技術的介紹,也讓我印象深刻。這對於提高能源設備在惡劣環境下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起到瞭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內容的深度、廣度、專業性和嚴謹性,為我等能源設備製造領域的工程師提供瞭一個無價的知識寶庫,是值得深入研讀和反復參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