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童话故事,因为其内核的丰富性,同样滋养着当代儿童的精神世界。这些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融入了现代童话的创作理念后,对当代的孩子更是拥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汪洋恣肆的想象、幽默俏皮的语言、古香古色的诗意,在这些童话中都能寻找到。
《童话山海经》收入了萧袤创作的《竖亥》《互人》《夜的守护神》等几十篇短篇童话,以当代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故事的酵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山海经》中那些具有传承价值的、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魂魄的元素,以现代童话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把当代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入童话的幻想之中,把当下与传统、古典与现代、现实与虚构融为一体,写出一个个新故事。
萧袤,湖北黄梅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文化部蒲公英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儿童文学金近奖等多种奖项。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包括美国《世界日报》、法国《欧洲日报》)开办个人作品专栏。多部作品入选幼儿园补充教材、新标准小学语文读本、中学生寒假作业,并译介至美国、法国、瑞典、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
如何激发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何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和创新性的发展?萧袤做了有益的尝试。《童话山海经》中的童话是在继承古代中国人瑰丽想象基础上的再创造,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之作,体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努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苏州大学教授 朱永新
《童话山海经》中的那些从中华民族渊深的根部得来的联想和想象,是我们当今的中国特别需要的,起码,这样从中华本土开辟题材的路子,是今天的众望所归。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翻译家 诗人 韦苇
《童话山海经》把经典变成一部可以亲近的书,是童话,也是经典。这部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进作者的内心,历经风雨长出的一棵树。这棵树可以带给小读者快乐,也能带来花与果。相信这些故事能够把文化的基因种进小读者的记忆,又会长成一片片的树。
——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一校区)执行校长 特级教师 李怀源
《童话山海经》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将中国古代这部奇书中的一部分零星或者难解的内容,丰盈成一个个儿童可以理解的鲜活故事,幽默的语言显现出作者的睿智与再创造的才能。
——儿童阅读推广人 特级教师 丁筱青
青蚨
猼訑的眼睛
吐火者
羽民之国
风伯的洞
土里蹦
序
经典的转化与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苏州大学教授 朱永新
萧袤老师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曾经送给我一些他的作品,我都在微博专栏“童书过眼录”上推荐过,如《小时候的相册》《白天是什么样子》《驿马》等。萧袤在送给我的每一本书上都为我写了一句特别的题签,如“儿童阅读是一切阅读的基础”“人人都是驿马,追寻爱与梦想”“读有趣的书,做好玩的人”等等。他对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思考也随之表露无遗。
前不久,明天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萧袤老师又有新书要出版了,他希望我能够写点推荐的文字。尽管我非常忙,但听到“童话山海经”系列这个特别的书名,我还是答应了下来。
《山海经》是一本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奇书,它记述了古代的神话、地理、历史、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中既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也有我们不太知道的壮美山川与神奇生物。
《山海经》是一座富矿,不仅为研究古代历史、地理、物产提供了大量素材,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元素,特别是书中那自由奔放的想象力和瑰丽奇特的神话传说,更是为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内有一些文学作品就是以《山海经》中的地名、植物、怪兽等有代表性的元素为背景,进行了文学的再创作。前不久,两部火爆的国产电影《大圣归来》和《捉妖记》,也都是不约而同地从《山海经》中获取的创作灵感。
有人说,萧袤的童话都“很萧袤”,“童话山海经”系列依然有着他鲜明的特色。
听说萧袤是个《山海经》迷,他收集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山海经》,其中的文字和插图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让他走上了创作之路。在萧袤心中,《山海经》是一团传统文化的酵母,在他的反复搓揉下,发酵之后,就做成了馒头、包子或者花卷。所以,我们欣慰地看到,经由作者的讲述,当代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入了《山海经》的故事幻想之中,现实与虚构、当下与传统、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酝酿出一个个新的童话故事。
比如,根据《山海经》中“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这十个字,萧袤就写出了一个三条巴蛇的故事:小巴蛇逶逶与迤迤结婚后,一起照顾不吃不喝几乎不能动弹的老巴蛇。老巴蛇去世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千万不要吃大象。结果,不听劝告的小巴蛇还是吞食了大象。这个简短的童话故事,除了表层有趣生动的故事情节外,内核包含着无限的哲思和深长的寓意。
值得一提的是,“童话山海经”系列不仅为孩子讲述故事,同时注重通过故事给孩子传递核心价值观,把真善美的理念融入感人的童话故事之中。例如《吐火者》中的“爸爸”提到,吐火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归自然:“你不能穿衣服,也不能穿袜子、鞋子,必须赤身裸体,没有任何工具,不带任何干粮,与草木为友,与野兽为伍(如果有野兽的话)。”萧袤所期待的就是孩子要学会拥抱大自然,不能患上“自然缺失症”。再如在《互人》中,萧袤借用奶奶的话告诉读者,“幻想、善良、正义、创造、时间……还有就是,晨曦初现时的露水,午夜时分的梦境,墙角处的花香……”都已经成为人间不受重视的东西,让人扼腕叹息,值得警醒深思。
如何激发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何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和创新性的发展?萧袤做了有益的尝试。“童话山海经”系列中的童话是在继承古代中国人瑰丽想象基础上的再创造,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之作,体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努力。这样从中华本土开辟题材的路子,应是当下儿童文学创作所需要的。
说实话,我之前买过不少神话故事类的绘本,但很多要么是情节过于复杂,要么就是画风过于成人化,不太适合小孩子。这本书的处理方式就显得非常高明。它把那些宏大的叙事背景,巧妙地浓缩成了孩子们能够理解和产生共鸣的小故事。重点是,书里传递的价值观非常积极向上,充满了对友谊、勇气和善良的赞美。即使面对看起来很吓人的“异兽”,故事最终的结局也往往是理解和和谐,而不是单纯的打败和征服。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它教会了我的孩子如何用更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和面对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或事物。
评分这本书真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我一翻开就立刻被那些栩栩如生的插画吸引住了。那些色彩搭配得太棒了,既有古老神秘的感觉,又充满了童趣。我感觉自己一下子穿越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书里的故事节奏把握得很好,不会让人觉得拖沓或者太快。每一个角色的性格都塑造得非常鲜明,哪怕是那些奇特的生物,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脾气,让人觉得它们仿佛真的存在一样。我特别喜欢书里那种探索未知的感觉,每次翻过一页,都好像发现了一个新的秘密。而且,这本书的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家孩子听得非常入迷,很多地方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不仅仅是一本睡前故事书,更像是一本引导孩子想象力的魔法指南。它让我家孩子对“不一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而不是害怕。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最大惊喜,就是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家孩子的“再创作”欲望。读完之后,他不再满足于只是听故事,而是开始自己拿起画笔,尝试描绘他想象中的那个“羽民之国”。他会根据书里零星的描述,加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画出各种奇特的场景和人物。这说明这本书的文本内容足够有张力,留下了足够的空白和想象空间。对于一个六到十岁的孩子来说,这简直是无价之宝。它不仅让他们爱上了阅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开始主动思考和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本书绝对是近期收到的最值得推荐的儿童读物之一,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点燃孩子想象力的家长们。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无可挑剔,看得出制作方在细节上是下足了功夫的。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而且,内页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拉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刚开始自己认字的孩子,也能轻松跟上阅读的节奏,不会因为阅读障碍而产生挫败感。我观察到,这本书的图文比例拿捏得非常巧妙,插画并非简单地装饰文字,而是真正地起到了视觉引导和情绪烘托的作用。每当故事进入高潮或转折点时,插画都会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把那种紧张或惊喜的感觉瞬间放大。这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立刻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讲故事,更像是在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那些传统文化里的奇珍异兽和神秘传说。里面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但又让人觉得非常扎实。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构建这些故事时的那种细腻和用心。你会发现,即便是那些看似天方夜谭的情节,背后似乎也藏着某种古老的智慧或寓意。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能极大地拓宽他们的认知边界。我家孩子在读完之后,会缠着我问东问西,比如“那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是不是很孤独?”或者“它为什么住在那么远的地方?”这种主动提问的欲望,正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
评分暑假老师推荐 好看(●?●)?
评分山海经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宝箱
评分暑假老师推荐 好看(●?●)?
评分孩子非常喜欢
评分东西不错,质量很好。
评分孩子非常喜欢
评分价格实惠
评分挺好哒~
评分暑假老师推荐 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