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講述木雕的故事和簡單木雕的製作方法。從這本書裏,讀者不僅能對木雕有一個全方麵的瞭解,還可以親手製作木雕,由易到難,做齣各種可愛的、有趣的木雕物件,並在製作過程中,感受木雕的樂趣、聆聽木雕背後的故事,並將這份心意送給自己愛的人。一把美工刀成就的美好,就在這本書裏。
許誌達,創辦“想作室木雕工作室”, 緻力於木質産品的開發研究與木雕技術的推廣應用,希望能夠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夠愛上這逐漸沒落的傳統工藝。
Part 1 木雕初入門
木頭與工具
木雕造型原理
運刀方式
圓雕基礎概念
圖雕基礎練習—圓球
從三視圖設計動物圖案
Part 2 木雕實驗室
小動物木雕製作流程
丙烯彩繪上色
Part 3 雕齣動物園
開運柴柴
羊駝先生
快遞貓
捕魚小熊
優雅小鹿
貪吃鬆鼠
萌萌小兔
活力大象
黑皮小猴
後記
木雕動物設計圖稿
◎判斷下刀方嚮
我們都知道樹木是縱嚮生長,由無數細小的縴維導管縱嚮並排組成的,所以如果順著生長紋理方嚮,縱嚮下刀隻能將縴維分開,一定要想辦法橫嚮切斷纔可以進行拆解造型。木雕造型要學的就是利用手上的刀子切劃齣我們所需要的綫條,“縱嚮分開、橫嚮切斷”,木頭造型沒什麼特彆高深的技法,歸納起來,其實就這兩種方式而已,並沒有大傢想象中的復雜。
瞭解木頭結構後,需仔細觀察木頭的紋理方嚮,木頭的個性很硬,討厭推擠,必須溫柔體貼地順著它的感覺,纔能做齣你想要的造型。這點同與人相處一樣,要試著去感同身受,多觀察聆聽對方所錶達的情緒,韆萬彆暴力相嚮,憤怒對任何事情都沒有幫助,木雕是修身養性的優雅行為。
對於下刀方嚮有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式,木紋是直綫,刀鋒也是直綫,所以我們隻要把刀子放在木紋斷麵的後方(木紋斷麵指木頭被切斷的麵,上麵會有一個一個的毛細孔),使刀鋒角度與木紋方嚮成斜角朝上就行瞭;如果將刀鋒放在斷麵前或是刀鋒朝下就會卡進縴維導管的縫隙裏,阻力過大便不容易進行拆解。
◎運刀方式
既然隻要有利器就可以做木雕,那用力隨便削就行瞭不是嗎?這是錯誤的觀念,運刀就像我們學習寫字一樣,用正確的運刀方式纔能準確控製、劃齣漂亮的綫條。木雕是通過觀察進行拆解的優雅技術,使用蠻力揮大刀很容易受傷(用刀時記得戴上手套),而且刻不瞭多久就會纍瞭,要想辦法控製刀子在木頭上麵劃齣我們所需要的綫條。
運刀方式大緻可分成兩種:“削鉛筆”和“挖蘋果”。
光用右手揮刀無法控製力道可能會造成意外受傷,下刀角度如果不明確也很難輕鬆地劃齣綫條。在運刀時,得想辦法去控製它,這時候可以試著將施力與控製角度分開。
右手以食指和拇指輕輕地上下捏住刀背,以拇指控製左右切入角度,另外三根手指輕輕勾住刀柄輔助,捏穩刀子不要滑掉。左手盡量張開用四根手指的第一個關節將木頭左右夾住,用中指做支撐牢牢勾住,確保我們推動刀子的時候木頭不要跑掉。因為需要用左手拇指伸展推動刀子前進,所以拇指不能捏在木頭上,虎口也不能被削切物件阻礙,這樣纔能順利延伸拇指推動刀子劃齣綫條。
在確定物件不會跑掉之後,用右手輕輕捏著刀子,控製好角度將其放在木頭斷麵切口後方,確認好削切位置與角度,以左手拇指頂在刀柄頭的位置,將刀子往斜上方直綫推齣去,這時右手要記得不能轉也彆捏太緊,保持固定的明確方嚮走直綫纔能準確地以滑切的方式割齣綫條。記住木頭喜歡被溫柔對待,所以彆跟它比力氣,削切的時候,也要注意手指的位置,覺得有危險時,要停下來思考比較安全的方式。
刻齣自己的人生
木雕,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針對木頭的生長結構進行拆解並造型的工藝。這得實際接觸過,纔能慢慢有所領悟。
記得年紀還小時我對木雕造型藝術很感興趣,隻是一直苦於沒有獲得相關的學習資訊的渠道,也就這麼放著。年輕的我,無法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嚮,什麼都想要嘗試。記得當時電子行業很熱,我也就聽從傢人的建議選擇瞭相關專業,不過畢業後並沒有從事相關行業,而是到處端盤子打零工渾渾噩噩度日。後來受朋友影響,決定隻身到颱北打工習畫。兩年過去,覺得自己好像有那麼一點天分,於是迴傢成立畫室,幻想自己可以成為畫傢,纔發現畫什麼比怎麼畫還重要,結果可想而知……後來我跟著父親一起在工地做瞭五年的模闆工人,還參加職訓學習裝潢木工,結訓後與朋友閤夥做拼裝傢具。短短一年我就決定拆夥,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前兩年總收入不到20 萬颱幣(約4.5 萬人民幣),那時候經營得很辛苦,必須仰賴藉貸纔能“苟活”。
木工要靠一雙手生産齣足以維持生計的産品,除非有足夠的資金添購設備與材料,有相關的渠道資源,纔可能有辦法與大型工廠競爭。意識到這點,我增加瞭製作黏土公仔的産品項目。這部分純粹是興趣,在等待職訓的偶然情況下,發現瞭黏土塑型的魅力。既然有自己的工作室何不做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呢?但那時候我對黏土的造型特性完全不瞭解,通過大量的練習、拼命生産,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瘋狂捏土,一個月製作瞭近兩百隻小公仔,做到身體抽搐脫水,肌肉痙攣。這些公仔如果能賣掉的話,或許一小時就能有90 塊颱幣(約19 元人民幣)的收入。剛開始覺得有收入總比什麼都沒有好,完全不計成本,但是你我都知道這無法長久維持。
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我遇見瞭巴厘島生産製作的小動物,發現這種木頭似曾相識,於是央求材料行提供少量訂製,由此開始瞭我研究木雕的“刻刻人生”。
初次遇見這本書,就被它略帶反差的標題吸引。一方麵,“小日子”透著一股溫潤、樸實的氣息,讓人聯想到那些平淡而美好的日常片段,如同細水長流,潤物無聲。這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一種在瑣碎中發現樂趣的能力。但緊隨其後的“欠削吧,木頭”,又帶著一股子俏皮和不羈,仿佛在調侃一個不解風情、反應遲鈍的對象,又或者是一種帶著愛意的“摺騰”。這種看似矛盾的組閤,卻意外地和諧,激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我忍不住想知道,作者筆下的“小日子”究竟是什麼樣的?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能夠讓人既感受到寜靜與踏實,又能保有那份活潑與可愛?而那個被稱作“木頭”的人,又會是一個怎樣的角色?他身上有著怎樣的特質,纔會引來這樣的“欠削”?這本書會不會講述一段從“木訥”到“開竅”的感情故事,或者是在平凡的傢庭生活中,那些不經意的愛與包容?我期待著,它能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又帶著點小浪漫、小趣味的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那種略帶復古的木紋質感,加上“小日子:欠削吧,木頭”這樣略顯俏皮又有點文藝的標題,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並不是那種一開始就追書的人,更喜歡等到書齣瞭實體書,能捧在手裏細細品味。拿到它的時候,那種紙張的觸感,油墨的淡淡香氣,都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故事。我猜想,“小日子”可能暗示著一種平淡而溫馨的生活,充滿瞭日常的瑣碎和溫情;而“欠削吧,木頭”則像是一個帶著點任性的小調侃,又或是對某種固執、不解風情的對象的戲謔。這兩種意象碰撞在一起,讓我想象著故事裏的人物,或許會有著鮮明的個性和有趣的互動。是在描繪一對情侶之間的愛戀?還是描繪傢人之間的羈絆?又或者是一個人在平凡生活中尋找樂趣的故事?我充滿瞭期待,迫不及待想翻開它,去感受作者筆下的那份“小日子”的獨特味道,看看這個“木頭”究竟是怎樣被“欠削”的,又會帶來怎樣的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仿佛是一首帶著生活氣息的歌謠,又像是一句充滿煙火氣的絮語。“小日子”這三個字,瞬間就將我帶入瞭一種溫馨、踏實的氛圍,讓我想象著那些平淡卻又閃爍著光芒的日常瞬間。可能是廚房裏飄齣的飯菜香,可能是窗外斑駁的樹影,又或者是愛人睡前的一個擁抱。而“欠削吧,木頭”,則像是給這份寜靜增添瞭一抹俏皮和靈動。我猜測,這可能是在描繪一種親密關係中的互動,一種帶著愛意的“刁難”,又或者是一種對生活中某個略顯固執、不解風情的人的溫柔調侃。我會忍不住去想,這個“木頭”究竟是誰?他身上的哪些特質,會讓作者用“欠削”來形容?這本書會不會講述一個關於成長、關於改變的故事?它可能會描繪一對情侶,在平凡的相處中,如何在磨閤中漸生情愫,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雕琢”對方,讓彼此的生活都變得更加圓滿。又或者,它會是一個關於傢庭的故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對父母的迴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構成瞭生命中最動人的篇章。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迴歸真實、感受溫情的閱讀體驗,讓我能在字裏行間,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小日子”的幸福感。
評分拿到這本書,第一眼就被它的書名“小日子:欠削吧,木頭”深深吸引。它不像那些一眼就能看透故事走嚮的書,而是帶著一種神秘感和生活氣息,讓我忍不住想要去探索。我腦海裏浮現齣各種可能的場景:也許是一個溫馨的小傢庭,裏麵有可愛的孩子,忙碌的父母,以及那些充滿歡笑和淚水的日常;又或者是一段發生在都市角落裏的,關於愛情、友情、親情的細膩故事。而“欠削吧,木頭”這個詞組,則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它不像“欺負”那麼直接,反而帶有一種寵溺和撒嬌的味道,仿佛是在麵對一個可愛但有些遲鈍的伴侶。我會猜測,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一個比較木訥、不善言辭,但內心卻很真誠善良的人,而另一個人則用這種方式來“逗弄”他,讓他變得更生動有趣。我期待這本書能描繪齣一種真實的生活質感,有柴米油鹽的瑣碎,也有不期而遇的驚喜,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感受到那種屬於“小日子”的溫暖和力量,同時也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那種微妙而美好的情感互動,讓我在故事裏找到共鳴,甚至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經營自己的“小日子”。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腦海中瞬間浮現齣許多畫麵。它不像那些宏大敘事或者驚險刺激的題材,而是像一股清流,悄悄地流淌進我的心田。“小日子”這三個字,帶著煙火氣,有著人間真實,讓我想起那些不被宏大時代背景關注,卻同樣鮮活飽滿的個人生活。可能是清晨窗邊灑進的一縷陽光,可能是傍晚飯桌上的談笑風生,又或者是午後陽光下的一段安靜獨處。而“欠削吧,木頭”,則讓我覺得主人公可能是一個有些固執、慢熱,甚至是不太懂得錶達感情的人,而“欠削”又是一種帶著撒嬌、帶著期盼的語氣,仿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點小“麻煩”,卻又讓人覺得可愛。我猜測,故事可能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溫馨日常,圍繞著這個“木頭”和那個“欠削”的人展開,充滿瞭細膩的情感描寫和人物之間的微妙互動。我喜歡這種能讓我沉浸其中,去體會生活細微之處的作品,感覺就像是給自己放瞭一個假,暫時遠離瞭世界的喧囂,走進瞭一個屬於自己的,溫暖而真實的小世界。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很厚一本,慢慢看
評分作者有本健身的書籍也不錯,看到這本新書就閃電入手瞭一冊!
評分買瞭徐先生的自己釀、自己醃兩本書,看到這本酒書,就閃電入手一冊。
評分介紹瞭多種酒的製作過程,詳細的步驟講解和配圖,但是原理較少,如果有失敗案例及分析就好瞭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期待每年京東的618,囤貨棒棒的,支持京東,加油,越來越好
評分期待每年京東的618,囤貨棒棒的,支持京東,加油,越來越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