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历史”第二部
十位君子的春秋,就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
春秋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霸主相继崛起,哲人不断涌现。
我们应该汲取那时的智慧、优雅和力量。
从诸神闪耀的远古时代到夏商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六朝到唐宋元明清,再到近代,“中国人的历史”聚焦于一个个杰出的历史人物,梳理中国文化的源流,建立了中国人心灵的完整坐标系。
海报:
“中国人的历史”第二部。
春秋是霸主的时代,也是君子的时代。四方诸侯在追逐霸业的同时,还讲究道义和礼节。迎宾送别,祭祀盟会,节庆仪典,就连排兵作战都要依礼而循。建功立业不仅要靠实力,也须依礼义,中国文化绵延千年的力量之源就蕴含其中。
《中国人的历史:君子的春秋》选了十个人,作为“春秋”的坐标系。他们的人生,是一条蜿蜒向前的时间之线,连缀起春秋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他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与成百上千的人相互交织,汇作一幅纷繁复杂的画卷,形成风云激荡的“春秋时代”。
作家。著有《中国人的历史:诸神的踪迹》《匠人》《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个一个人》《半夏河》《逝者如渡渡》《不哭》等多部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文、环保等领域。现居巴黎。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图书”。
第一章 郑庄公
他不为已甚,从容自如,用一种高明的手腕,挑战了原本天经地义的道德与秩序。
第二章 齐桓公
仁义是一种力量。远国民众仰望他如父母,近国民众跟从他如流水。
第三章 宋襄公
他迂阔而悲凉地坚守着崩溃中的礼义,至死而不悔。
第四章 晋文公
他流亡十九年,尝尽人间冷暖。然后又用九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第五章 秦穆公
他的霸业在于横扫西戎,拓地千里,一雪周天子东迁的耻辱。为后来秦帝国的强力崛起,铺下坚实的基石。
第六章 楚庄王
鼎是一种象征,轻重不在于鼎本身,而在于“德”。他问鼎中原,以德行之,而后霸。
第七章 申公巫臣
因为爱情,他挑起了一场“海伦”式的战争,只是更漫长,更曲折,更残酷。
第八章 延陵季子
他以君子之风,串起了一个个百年不遇的贤人与大师,并由此掀开了中国文化史上全新的一页。
第九章 伍子胥
他在漫长的时光中受尽了屈辱与苦难,只是为了那一瞬间的快意恩仇。他是司马迁笔下的“烈丈夫”,又是百姓口中的钱塘潮神。
第十章 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用超人的智慧,点亮了满天的星斗。这光华穿越千年,照亮的将是整个人类。
当春秋的帷幕缓缓拉开之时,舞台上只有一些匆匆过客,主角没有出现。舞台的背景是一幅宽阔的长卷,长卷是写意的,在时光之风的吹拂下,充满了动感。高山、城池、兵车、烽火,被一种紧张的氛围浓浓地笼罩着。
周王朝的都城已经迁到了成周洛邑。从周公姬旦营建,到周平王迁都于此,周朝在洛邑经营了二百八十年。此时的洛邑,宫阙壮丽,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从镐京逃奔至此的君臣百姓,脸上的惊惶也开始慢慢褪去。
平王东迁的这一年,是公元前七七○年。周王这一迁都,失去了本可扼控天下的宗周都城,丢弃了千里沃野,从此只能偏安在无险可守的洛邑了。周朝再也无法振作,周国自身的安危,也要靠四周的诸侯拱卫。
周天子栖身的洛邑,开始了歌舞升平。而周的发祥地岐山一带,却是血雨腥风。数百里的大地上,血战一场接着一场。驿马不断地把战报送到周平王的案头,他只是轻轻地瞥了一眼。这个地方,他已经不去想了,他已经把它拱手相让。
一年多前,犬戎杀了周幽王,把京城抢掠一空,盘踞不去。诸侯国的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秦襄公等率兵赶来,合力驱逐犬戎,拥立周平王登基。秦襄公又派出兵马,一路把周平王护送到洛邑。平王于是封秦襄公为诸侯,让他去攻打犬戎,并且许诺他赶走戎族之后,就把岐山以西的地方赏赐给他。秦襄公回国之后,立即对西戎发动攻击。周平王无奈的东迁,却成为后来的大秦帝国崛起的起点。
秦国与西戎连绵血战,仍然不能让周平王放心。他又让虢国替他牢牢守着函谷关。西戎完全被挡在外面,悬在周平王心上最大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北方的赤狄、白狄、长狄等,都凶狠残暴,时不时就冲进周王朝境内,烧杀抢掠。周平王就以晋国在北方防卫。晋国是大国,实力雄厚,可以抵挡北狄潮水般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南方就有点让他操心了。南方的屏障是申国和吕国。这两国都是小国,荆蛮楚国的逼迫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平王只得加派部队,去协助他们守卫。
替周守护东方的是郑国。郑国地方不大,建国不久,却变得越来越强大。《春秋》这部波澜壮阔的大剧,便是从郑国拉开序幕的。
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这套书,对“君子的春秋”这部分还有些小小的抵触,以为又是那种讲打打杀杀、国家兴衰的枯燥历史。但翻开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太特别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像讲故事一样,把那些历史人物塑造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那一段,书里没有把孔子描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展现了他也有碰壁、有困惑、有坚守的一面。他遇到的那些不同的人,听到的那些不同的声音,以及他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去回应,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真实和 relatable。我发现,原来历史人物也是有情感的,他们也会经历失败,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和探索,才有了后来的影响。而且,书里还穿插了很多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小细节,比如人们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怎么过节,这些都让我觉得历史离我并不遥远,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这本书让我对“历史”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故事。
评分说实话,很多历史书读起来都像是教科书,枯燥乏味。但《中国人的历史:君子的春秋》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的语言风格特别活泼,不像那种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而是更像是朋友在聊天,一点点地跟我讲历史。书里有很多很有趣的细节,比如当时的人们是怎么玩游戏的,怎么进行日常交流的,这些都让我觉得特别接地气。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战国七雄的介绍,书里把每个国家的特点都讲得非常鲜明,让我一下子就能记住它们。而且,作者还特别会设置悬念,有时候讲到一个故事,会让你很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阅读体验让我一直保持着好奇心。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了解了历史事件,更让我觉得,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和我们现在的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追求,有梦想。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穿越回了那个时代,和他们一起经历那些事情一样,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很多书都给不了我的。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历史有点“脸盲”的孩子,记不住人名,分不清朝代,但《中国人的历史:君子的春秋》这本书,却让我对那个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比如,书里在讲到晋国和楚国的争霸时,并没有简单地说谁赢谁输,而是详细地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背后复杂的政治斗争。我通过阅读,竟然能够理解到,原来历史的走向,往往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某个人的简单决定。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融入了一些哲学思考,比如关于“道”的解释,关于“无为而治”的理念,这些对于我来说,虽然有些深奥,但通过书中的生动案例,我竟然也能窥探到一些门道。我开始思考,这些古人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吗?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带我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思想的时代,让我不再觉得历史是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可以去思考、去体会的宝藏。
评分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团乱麻,人名、地名、事件,全都混在一起,很难理清。直到我读了《中国人的历史:君子的春秋》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清晰、这么有趣!作者的逻辑性非常强,他把复杂的历史事件梳理得井井有条,每一个部分都像是精心设计的拼图,最终组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我尤其欣赏书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他不是简单地给人物贴标签,而是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出他们内心的复杂和矛盾。我常常会因为某个历史人物的某个决定而感到惊讶,也会因为他们的某种坚持而深受感动。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历史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分析和理解历史。我开始尝试着自己去思考,为什么历史会这样发展?如果换一种方式,结果又会如何?这种主动思考的过程,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觉得,学习历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评分这套《中国人的历史》的“君子的春秋”部分,我真心觉得像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宝箱!书里的插画简直太棒了,每一幅都像是精心绘制的古画,色彩柔和,人物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智慧的春秋时代。我尤其喜欢书里对各个诸侯国君臣之间关系的描写,他们之间的博弈、权谋,有时看得我心惊肉跳,有时又让我拍案叫绝。特别是对那些贤臣的故事,像管仲、晏婴,他们的远见卓识和辅国安邦的才能,读起来真是令人心潮澎湃。书里不仅仅是枯燥的年代顺序,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追求。我常常在读完一章后,会停下来,试着去想象自己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是什么样子,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智慧和品格的教科书,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君子”。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能够理解这些深刻的道理,并且从中汲取力量,是非常难得的。
评分另一个角度看历史,有意思的历史书!
评分一直在京东买书,速度快,质量好。
评分学校老师要求的全年级共读书,看了简介,知识广博,内涵丰富,希望孩子能喜欢!
评分书很漂亮,了解一下中国的神话
评分很有特点的一本书,慢慢读来,看看与其他历史类书籍有什么不同。
评分每年618雙11大採購充實一下,划算!
评分大家经典,完全值得入手,这种书闭眼买就是了,只是出版社和版本一定要选好
评分好书推荐一下这款产品是正品
评分好书用起来京东买东西价格实惠,物流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