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药手册

现代农药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长令,杨吉春 编
图书标签:
  • 农药
  • 农业
  • 植物保护
  • 农药使用
  • 病虫害防治
  • 农药安全
  • 农药知识
  • 农业技术
  • 农药残留
  • 现代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79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386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5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目前为止国内quanwei、全面、内容实用的大型农药手册。


2.本书全面收集了齐全的农药品种。


3.每个品种按照产品简介(中英文名称、其他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录号、理化性质、毒性、制剂、作用机理)、应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应用技术、使用方法)、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号及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主要参考文献等展开。


内容简介

本手册在已出版的《世界农药大全》四分卷所涵盖农药品种的基础上,还收集了近年来刚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新农药品种共计1312种。其中,按照中文通用名首字汉语拼音排序,详细介绍了821个农药品种(除草剂225个,解毒剂1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36个,剂221个,杀虫剂241个,杀螨剂29个,杀线虫剂23个,杀鼠剂及其他杀虫剂36个)的产品简介(中英文名称、其他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录号、理化性质、毒性、制剂、作用机理)、应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应用技术、使用方法)、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号及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最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主要参考文献等。另外,书后还列出了其他不常用的除草剂(205个)、剂(95个)及杀虫剂(191个)的简介、相关名称、结构式、应用、专利及合成路线等内容,供读者参考。


本手册具有实用性强、信息量大、重点突出等特点,可供广大从事农药产品管理、专利与信息、科研、生产、应用、销售、进出口等有关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刘长令,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教授,博导,男,国家农药创制中心(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guojiaji人选,2009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和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行业突出贡献奖,2001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5年获 “全国化工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yi),第七届中国发明专利奖金奖及2008年获中国农药科技创新奖。连续两届进入工程院院士第二轮有效候选。
一直领导并致力于我国新农药创制工作,在农药的创制各过程,农药品种的开发、专利、市场与登记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发明了多个具有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的农药品种如氟吗啉、唑菌酯、丁香菌酯、嘧螨酯、双苯菌胺,其中氟吗啉为我国第yi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吨位品种,获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30件,获授权42件,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获聘国际农药巨头拜耳、先正达等客座研究员。

内页插图

目录

阿维菌素 abamectin1
矮壮素 chlormequat chloride4
氨氟乐灵 prodiamine5
安磺灵 oryzalin6
氨氯吡啶酸 picloram7
氨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 aviglycine9
氨唑草酮 amicarbazone10
胺苯吡菌酮 fenpyrazamine11
胺苯磺隆 ethametsulfuron-methyl12
胺丙畏 propetamphos14
胺菊酯 tetramethrin15
百草枯 paraquat dichloride17
百菌清 chlorothalonil19
百治磷 dicrotophos23
稗草胺 clomeprop24
稗草畏 pyributicarb25
拌种咯 fenpiclonil26
保棉磷 azinphos-methyl27
倍硫磷 fenthion29
苯草醚 aclonifen30
苯草酮 tralkoxydim31
苯丁锡 fenbutatin oxide33
苯磺菌胺 dichlofluanid34
苯磺隆 tribenuron-methyl35
苯菌灵 benomyl38
苯菌酮 metrafenone39
苯硫膦 EPN41
苯硫威 fenothiocarb42
苯螨特 benzoximate43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45
苯醚菊酯 phenothrin48
苯醚菌酯 ZJ071251
苯醚氰菊酯 cyphenothrin52
苯嘧磺草胺 saflufenacil54
苯嗪草酮 metamitron57
苯噻菌酯 benzothiostrobin58
苯噻菌胺 benthiavalicarb-isopropyl59
苯噻硫氰 benthiazole61
苯噻酰草胺 mefenacet62
苯霜灵 benalaxyl63
高效苯霜灵 benalaxyl-M65
苯酞氨酸 N-phenylphthalamic acid66
苯酰菌胺 zoxamide67
苯线磷 fenamiphos69
苯锈啶 fenpropidin70
苯氧菌胺 metominostrobin72
苯氧喹啉 quinoxyfen73
苯氧威 fenoxycarb75
苯唑草酮 topramezone77
吡丙醚 pyriproxyfen79
吡草胺 metazachlor81
吡草醚 pyraflufen-ethyl83
吡虫啉 imidacloprid84
吡氟草胺 diflufenican88
吡菌磷 pyrazophos90
吡螨胺 tebufenpyrad91
吡嘧磺隆 pyrazosulfuron-ethyl93
吡喃草酮 tepraloxydim96
吡噻菌胺 penthiopyrad98
吡蚜酮 pymetrozine99
吡唑解草酯 mefenpyr-diethyl101
吡唑硫磷 pyraclofos102
吡唑醚菌酯 pyraclostrobin104
避蚊胺 diethyltoluamide107
苄氨基嘌呤 6-benzylamino-purine108
苄草隆 cumyluron109
苄呋菊酯 resmethrin110
苄嘧磺隆 bensulfuron-methyl111
冰晶石 cryolite114
丙苯磺隆 propoxycarbazone-sodium115
丙草胺 pretilachlor117
丙虫磷 propaphos119
丙环唑 propiconazole120
丙硫菌唑 prothioconazole123
丙硫克百威 benfuracarb124
丙硫磷 prothiofos126
丙炔草酮 oxadiargyl127
丙炔氟草胺 flumioxazin130
丙森锌 propineb133
丙溴磷 profenofos135
丙酯草醚 pyribambenz-propyl137
丙氧喹啉 proquinazid138
波尔多液 bordeaux mixture139
残杀威 propoxur141
草铵膦 glufosinate-ammonium143
草除灵乙酯 benazolin-ethyl146
草甘膦 glyphosate148
虫酰肼 tebufenozide152
除虫菊素 pyrethrins154
除虫脲 diflubenzuron157
除线磷 dichlofenthion159
春雷霉素 kasugamycin160
哒菌酮 diclomezine162
哒螨灵 pyridaben163
哒嗪硫磷 pyridaphenthion165
哒草特 pyridate166
代森联 metiram168
代森锰锌 mancozeb169
代森锌 zineb172
单嘧磺隆 monosulfuron174
单嘧磺酯 monosulfuron ester175
稻丰散 phenthoate177
稻瘟净 EBP178
稻瘟灵 isoprothiolane179
稻瘟酰胺 fenoxanil180
稻瘟酯 pefurazoate182


前言/序言

目前,国内外虽有许多介绍农药品种方面的书籍,如《The Pesticide Manual》、《新编农药手册》等,但尚未有较详尽介绍农药品种多方面情况,如品种的开发、专利、应用、合成方法等的书籍。为此编写了本书,旨在为从事农药品种管理、专利与信息、科研、生产、应用、销售、进出口等有关工作人员,以及工业、农业、工商、农资、贸易等部门提供一本实用的工具书。


《世界农药大全:除草剂卷》(2002年)、《世界农药大全:杀菌剂卷》(2006年)、《世界农药大全:杀虫剂卷》(2012年)均已出版多年,尤其是除草剂卷和杀菌剂卷亟需要补充一些新品种,为了更利于读者对品种的了解,编写了《世界农药大全》的除草剂卷、杀菌剂卷及杀虫剂卷的合并、更新版本,即《现代农药手册》,编排方式与以往有所区别,按照农药品种的通用名称排序编排,品种介绍涉及产品简介(名称、理化性质、毒性、制剂、作用机理)、应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应用技术、使用方法)、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号及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最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参考文献等。本书与现有其他书籍比较具有如下特点: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内容齐全、重点突出。


本书实用性强,全书共收集农药品种1312个,其中精选品种821个(内容收集至2016年4月),其中除草剂225个,解毒剂1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36个,杀菌剂221个,杀虫剂241个,杀螨剂29个,杀线虫剂23个,杀鼠剂及其他杀虫剂36个。在本书的后面也将国外曾生产但目前已停产的、国内从未使用的老品种或应用前景欠佳或对环境不太友好或抗性严重的491个品种(除草剂205个、杀菌剂95个,杀虫剂191个)的名称、结构及CAS列出,供读者参考。


本书信息量大、内容齐全、重点突出。书中不仅介绍了农药品种的名称、理化性质、毒性、制剂、作用机理与特点、合成方法、应用技术、使用方法等,还介绍了专利概况与登记等(供创新参考)。且重点介绍了合成方法、作用机理与特点、应用技术、使用方法等。对于产品名称,编者尽可能多地收集商品名,包括国外常使用、在我国未使用的商品名及其他名称等。收集相关专利尤其是较新品种的专利,包括其在世界许多国家申请的专利,目的是为进出口部门提供些参考,有些品种在我国不受专利法保护,而在其他国家有可能受保护。


本书主要编写人员杨吉春、吴峤、李淼、关爱莹、李慧超、孙旭峰、柴宝山、王立增、谢勇、杨帆、王秀丽、马森、姚忠远、夏晓丽、任兰会、徐英、李青、焦爽、杨莉、陈伟、杨金东、杨金龙、魏思源、郝树林、张静静、刘允萍、张金波、赵平、胡耐冬等做了大量工作,还有李林、迟会伟、李洋、许世英、刘远雄、陈高部、刘若霖、彭永武、马士存、伍强、张茜、何晓敏、姜美锋、朱敏娜、范玉杰、李学建、许磊川、孙金强、刘彦斐、刘玉猛、芦志成、杨浩、王婷婷、闫秋旭、李新、于春睿、吴公信、于福强、叶艳明、薛有仁、武恩明、白丽萍、刘淑杰等也参与了部分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如下所述的书籍以及参考文献中列出的书目和杂志等,在此对其作(编)者表示感谢!《The Pesticide Manual》(C D S Tomlin)、《Pesticide Synthesis Handbook》( Thomas A.Unger)、《新编农药手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外农药品种手册》(化工部农药信息总站)、《进口农药应用手册》(王险峰)、《农药商品大全》(王振荣等)、《农药手册》(第16版)(胡笑形等)。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书中涉及知识面广,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2月



《现代农药手册》—— 守护作物健康,保障丰收增产的科学指南 本书《现代农药手册》并非对农药的简单罗列,也不是一本仅限于介绍化学成分的枯燥指南。它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于一体的著作,旨在为广大农业从业者、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对现代农业生产关心的人们,提供一套全面、系统、深入的农药科学知识体系。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在最大程度地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农药科学基础——理解我们手中的“武器” 在深入探讨具体农药品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起扎实的农药科学基础。这部分内容将带领读者走进农药的微观世界,理解农药的作用原理、分类方式以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农药的定义与演变: 我们将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回顾农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天然产物到复杂的合成化学品,理解农药在人类与病虫草害斗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技术进步带来的深远影响。 农药的作用机制: 为什么某种农药能够杀死害虫?为什么另一种农药能抑制杂草生长?本书将详细解析不同类别农药的作用靶点和生化途径,例如,对于杀虫剂,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对昆虫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于杀菌剂,我们将分析其如何干扰病原菌的细胞壁合成、能量代谢或遗传物质复制;对于除草剂,我们将揭示其对植物光合作用、氨基酸合成、激素调节等关键生理过程的抑制作用。理解这些机制,是科学合理用药的前提。 农药的分类体系: 农药的分类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其化学结构、作用方式、防治对象等多个维度。本书将系统介绍各类农药的分类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按化学结构分类: 如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三唑类、酰胺类等。我们将探讨这些类别共有的化学特性,以及结构微小差异如何导致其生物活性和作用谱的巨大差异。 按作用方式分类: 如触杀型、胃毒型、内吸型、熏蒸型、生长调节型等。读者将了解不同作用方式的农药适用于何种防治场景,以及如何根据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选择合适的作用方式。 按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我们将针对每种类型的农药,介绍其主要防治的病虫草害范围。 农药的生物活性与选择性: 农药并非“万能药”,其药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目标生物的生理状态、环境条件等。本书将探讨农药的生物活性曲线,解释为何需要一定的药量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并引入“选择性”的概念。为什么有的农药对作物安全,而对某些病虫害则有致命打击?我们将分析农药的选择性来源,以及如何利用这种选择性来最大化防治效果,同时最小化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农药的毒性与安全性: 这是农药科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书将全面阐述农药的毒性评估体系,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遗传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等。我们将解释LD50、LC50等关键毒理学指标的含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解读农药的安全标签信息。同时,本书将重点强调农药的对环境(水体、土壤、空气)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以及各国和地区对农药残留限量(MRLs)的规定,引导读者认识到农药的合理使用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健康的重要环节。 第二部分:现代农药品种详解——精准施策的工具箱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本书将深入剖析当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各类农药品种,提供详实的性能介绍、应用指南和注意事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将根据防治对象进行划分,每个品种的介绍都力求详细、全面。 杀虫剂家族: 有机磷类杀虫剂: 介绍其作用机理(乙酰胆02b0b1b702b0b1b7酶抑制),代表品种(如毒死蜱、辛硫磷),以及其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同时,将重点提示其毒性较高,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讲解其神经毒性作用,优势(如速效性、广谱性),代表品种(如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以及其对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的防治能力。也将提及对环境生物(如鱼类、蜜蜂)的潜在影响。 新烟碱类杀虫剂: 重点介绍其内吸传导性,作用于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代表品种(如吡虫啉、噻虫嗪),在防治蚜虫、飞虱等害虫方面的突出表现。但也会同步提及对其传粉昆虫(如蜜蜂)潜在风险的研究进展和关注点。 昆虫生长调节剂: 介绍其干扰昆虫蜕皮或变态过程的作用机制,例如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如虱螨脲),以及它们在延缓抗性产生方面的作用。 生物农药(杀虫): 引入苏云金杆菌(Bt)、球孢白僵菌等微生物杀虫剂,强调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特性,以及其在绿色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杀菌剂家族: 三唑类杀菌剂: 讲解其抑制甾醇生物合成的作用机理,广泛用于防治各类真菌病害,代表品种(如戊唑醇、丙环唑)。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I): 介绍其阻碍病原菌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的作用,高效、广谱,如嘧菌酯、啶氧菌酯。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讲述其抑制病原菌DNA复制的作用,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 无机杀菌剂: 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介绍其作为历史悠久且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的价值,以及在有机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农药(杀菌): 介绍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微生物杀菌剂,以及植物源提取物在病害防治中的潜力。 除草剂家族: 选择性除草剂: 重点介绍其能够区别作物与杂草,从而在不伤害作物的前提下有效清除杂草的特点。例如,用于大田作物(玉米、小麦)的选择性除草剂,以及在蔬菜田使用的选择性除草剂。 非选择性除草剂: 介绍其对所有植物都有抑制作用,如草甘膦,以及其在翻耕前、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作用机理细分: 深入探讨不同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如抑制光合作用(如莠去津)、抑制氨基酸合成(如草甘膦、磺酰脲类)、干扰脂肪酸合成(如氟咯草酮)等,帮助读者理解其为何对某些杂草有效,对某些杂草无效。 触杀型与内吸型除草剂: 分析其作用方式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杂草类型和生长阶段选择。 其他类型农药: 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杀螺剂等: 简要介绍这些农药的作用对象和代表品种,满足读者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植物生长调节剂: 介绍其如何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水平,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如赤霉素、脱落酸等,以及其在促进生长、调节成熟、防止落果等方面的应用。 第三部分:农药科学施用——技术与实践的融合 再好的农药,如果使用不当,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带来危害。这部分内容将是本书的实践核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农业生产指导。 病虫草害监测与预警: 强调精准施药的前提是准确的监测。介绍常用的病虫草害监测方法,如色板诱集、灯光诱集、陷阱监测、田间普查等,以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气候、环境因素对发生的影响。介绍预警系统的作用,帮助农民提前判断风险,制定防治计划。 农药配方与混合: 解释不同农药成分的相互作用,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农药配方(如等量混配、比例混配),以及避免产生药害的注意事项。重点提示禁配表的使用。 施药技术与设备: 详细介绍各种施药技术,如地面喷雾、航空喷雾、烟雾弥漫、毒饵施用等。针对不同的施药技术,介绍相应的机械设备(如背负式喷雾器、自走式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的选择、维护和操作要领。强调雾滴大小、喷洒均匀度、覆盖率对药效的影响。 农药抗性管理: 深入分析农药抗性的产生机制,以及延缓和克服抗性的策略,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配合使用生物农药、调整施药频率和剂量等。这是保障农药长期有效性的关键。 农药使用的安全与环保: 个人防护: 详细列举施药时必须佩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以及正确穿戴和清洁的方法。 农药储存与运输: 讲解农药的科学储存条件,避免日晒、雨淋、高温,以及与食物、饲料分开存放的重要性。强调农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规范。 废弃农药及包装物处理: 介绍农药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以及符合法规要求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如集中回收、专业销毁等,呼吁读者做到“不留残余,不污染环境”。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再次强调农药对非靶标生物(如益虫、鸟类、鱼类、蜜蜂)、土壤微生物、水体和空气的潜在影响,引导读者认识到“用药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农业生态系统”,而非破坏。 绿色植保与综合防治(IPM): 介绍植保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详细阐述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病虫草害管理模式。强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是综合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唯一的手段。 第四部分:法律法规与前沿动态——把握政策与技术脉搏 为了使本书内容更加完整和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还将涵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 农药管理法律法规: 介绍我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对农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残留限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帮助读者了解合规经营和使用的基本框架。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探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用药和采收间隔期,确保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农药技术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农药科学的发展方向,如精准施药技术(如变量施药、靶向施药)、新型农药创制(如作用谱更窄、毒性更低、环境友好的农药)、生物农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智能化植保技术等,为读者提供前瞻性的视野。 《现代农药手册》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面向未来的视角,成为每一位农业生产者、技术推广者和相关研究者手中的必备参考。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理解和科学运用本书中的知识,广大农业从业者能够更好地驾驭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挑战,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并最终为建设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业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从我第一次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配药实验时就得到了充分验证。它的“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理”部分写得极其详尽和冷静,不是那种恐吓式的警告,而是基于科学数据的风险量化。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计算表格和流程图,指导使用者如何根据环境湿度、风速和作物生长阶段,精确调整推荐剂量,从而实现“减量增效”的目标。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棘手的农药兼容性问题,原先的资料说法不一,但在手册中,我找到了一个关于几种常用杀菌剂与叶面肥混合使用时可能发生的沉淀反应的详细实验数据图谱,清晰地标注了最佳的混合顺序和时间间隔,这直接帮我避免了一次重大的作物药害事故。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这本书从一本参考书跃升为一线工作者的“救急手册”。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系统而严谨的学术旅程。它并没有急于抛出结论,而是从最基础的病虫害发生机制、作物生理反应等宏观背景开始铺陈,这种循序渐进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注意到作者在阐述作用机理时,大量引用了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成果,并且对这些前沿概念进行了非常接地气的阐释,没有使用过多的晦涩术语来故作高深。例如,在讲解靶标酶抑制机制时,作者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分子对接过程清晰地描绘出来,这对于非科班出身但又想深入了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不同农药剂型(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储存要求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的描述细致入微,几乎涵盖了从实验室理论到田间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实践经验和对安全生产的极度重视。

评分

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在信息更新速度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活力。我发现其中收录的许多新型化合物和生物源农药的数据,是我在其他渠道难以找到的近期研究成果,这表明编撰团队对全球农业化学领域的发展动态保持着极高的敏感度。不仅仅是罗列新产品,它还深入分析了这些新农药的优势、局限性以及在抗性管理策略中的定位。例如,书中对“抗性监测与轮换使用”的章节,提出了一个多维度的决策模型,这个模型考虑了气候变化、作物轮作周期以及目标害虫的遗传变异速度,相比以往单一的“轮换使用”建议,显得更加科学和具有可操作性。此外,它对区域性病虫害的防控策略也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种“一地一策”的思路,体现了编撰者对农业实践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而不是一刀切的通用方案。

评分

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索引和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这是工具书的灵魂所在。许多手册的弊端在于查找信息如同大海捞针,但《现代农药手册》的关键词索引覆盖面极广,不仅包括化学名称、商品名,甚至还收录了主要目标靶标的通用名缩写,这极大地提高了查找效率。我尤其赞赏其附录部分,里面整合了大量的国家和国际标准,例如农药残留限量(MRLs)的更新列表,以及不同农药的全球统一分类代码(如IRAC分类)。这些标准化数据,对于需要进行国际贸易咨询或者撰写合规报告的专业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一站式”资源,省去了我以往需要同时查阅至少三四本标准文件的时间。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手册”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个经过时间沉淀和专业淬炼的、可信赖的知识库。

评分

这本《现代农药手册》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硬壳封面带着一种专业级的质感,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内容绝非泛泛之谈。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到位,那种微哑光的质感,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我个人非常看重图文的排版布局,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典范。图表的清晰度和色彩的还原度极高,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即便是初次接触的读者,也能通过精心的视觉引导,快速抓住重点。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逻辑链条衔接得天衣无缝,仿佛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导师在引导你逐步深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不是冷冰冰的资料堆砌。书脊处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透露出一种经久耐用的感觉,这说明出版方在制作工艺上确实下了大功夫。对于需要经常查阅参考资料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种高质量的制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现,它保证了资料在频繁使用下的耐用性,避免了普通书籍易损耗的问题,这一点在工具书上尤为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