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踐行中國式控癌》分為“詮釋中國式控癌”“查房手記”“治癌故事”“治療隨議”“治療之策”等章節,最後選載瞭媒體報道,讓記者以“媒體眼”評論“中國式控癌”。多位國內外著名學者以“序言”形式做瞭高度評價。書中既詮釋瞭控製癌癥的理念,尤其是當代前沿的治療癌癥新理念,又例舉瞭一個個癌癥治療成功範例;既有采用新思維、新策略和新技術的成功經驗,又有治療失敗的教訓和反思;既肯定現代腫瘤治療的成就和貢獻,又對各種治療技術做瞭實事求是的質疑和“補颱”;既有中國元素,更有東西方思維的結閤。相信癌癥患者可以從《踐行中國式控癌》獲得閤理、恰當治療的啓示,關心癌癥的社會人士(癌癥與日俱增,實際上沒有人可以迴避癌癥)可以參考《踐行中國式控癌》健身卻癌,而從事癌癥臨床和研究的專業人士,也可從《踐行中國式控癌》進一步認識到自己行醫和研究到底為瞭什麼?
作者簡介
徐剋成,男,漢族,1940年8月生,中共黨員。國內知名消化科專傢和腫瘤治療專傢,身患肝癌多年。
現任廣東省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世界冷凍治療學會主席。
徐剋成榮獲全國第四屆道德模範提名奬、第四屆廣東省道德模範、“時代楷模”、“南粵楷模”、“感動廣東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2015年6月,被推選為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
目錄
1 詮釋“中國式抗癌”
“中國式控癌”:革命性概念創新
使命、信心、策略和價值
“中國式抗癌”的文化背景和底蘊
從“抗癌”到“控癌”
改造微環境,不讓癌細胞作惡
摒棄舊思維,實施整閤治療
精準醫學和“中國式控癌”
2 查房手記
查房手記:肺癌
查房手記:膽管細胞性肝癌
查房手記: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
查房手記:四例胰腺癌
查房手記:晚期乳腺癌
查房手記:腹腔癌轉移,大量腹水
查房手記:復發性後腹腔軟組織肉瘤
查房手記:轉移性胰腺癌
查房手記:化療的齣路何在?
查房手記:癌癥能“自愈”嗎?
3 治癌故事
治癌故事:“極樂世界”的造化
治癌故事:窗情僑情和醫心
治癌故事:明星綽綺和亮亮
治癌故事:生命的博弈
治癌故事:重新定義的“血緣”
治癌故事:老鄉“凱鏇”迴傢
治癌故事:“促膝談心”以後
治癌故事:六味中藥挑戰“不可能”
4 治癌隨議
治癌隨議:對癌細胞不要窮追猛打
治癌隨議:警惕化療的“反作用”
治癌隨議:用“太極拳”策略
治癌隨議:要“共存”不要“歹活”
治癌隨議:胰腺癌患者“與癌共存”
治癌隨議:得瞭肝癌,換肝有用嗎?
治癌隨議:不要忘記“免疫治療之父”
治癌隨議:運動防治乳腺癌
治癌隨議:運動防治結直腸癌
5 治癌之策
治癌之策:變革思路
治癌之策:“勉強”的手術不要做
治癌之策:再認識冷凍消融
治癌之策:多些“質疑”
治癌之策:拒絕“嚴苛”治療
治癌之策:“無藥”為醫
治癌之策:“改造”化療
治癌之策:控製炎癥
治癌之策:開發“能”的威力和智慧
治癌之策:量子思維“看”病
治癌之策:國外求醫貴在“適閤”
治癌之策:身心平衡是控癌法寶
治癌之策:快樂
6 媒體眼:第三者觀察
湯釗猷院士:遊泳和買菜可作為處方開給患癌病人
湯釗猷院士復大開講:質疑,是超越的前提
與癌共存,既要消滅也要改造
醫生堅持“多此一舉”,患癌女歌手找到生機
馬來西亞音樂人迴復大醫院開演唱會答謝醫護人員
癌癥本質和創新醫療“3P”觀
幸福是什麼?徐剋成大夫給齣瞭這樣的答案
《人民日報》公眾號:腫瘤醫院院長:患癌11年,我是如何活下來的?
精彩書摘
《踐行中國式控癌》:
“癌癥病人的生存期比過去延長瞭,但癌癥病人生存期的延長是以月而不是年計算的。少數治愈率或是患者生存期得到大幅提高的癌癥往往發病率不高,如霍奇金淋巴瘤及白血病等。33年前,癌癥確診以後存活5年及5年以上的美國人,占美國癌癥患者總數的.50%,現在,這一數字僅提高到63%。
“在這小幅增長中,能夠歸功於國傢癌癥研究院實驗室或大型癌癥研究中心發現的那些新型抗癌化閤物的部分,少而又少。
“如果把四大癌癥(肺癌、腸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按照患者確診癌癥時的不同階段細分(即醫學上根據癌細胞是否擴散或擴散程度分為4期),那麼,33年來存活5年的中晚期癌癥轉移患者,在癌癥患者總數的比例幾乎沒有變化。”
2010年,Chabner和Roberts在《抗癌戰:緻疑論者進展報告》一文中,實事求是地談及癌癥治療的相關數據——
“60%的肺癌病人在一年內死去,僅15%能存活5年。”“1975年以後,乳腺癌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如果發生轉移,能存活5年者僅27%。”“胰腺癌是災難性癌癥,自1975年以來,死亡率幾無任何變化,5年生存率小於5%。”
2011年,美國專傢Brawley對媒體談及“癌癥大戰40年”時說:“40年後的今天,臨床試驗顯示令人鼓舞的進步,特彆是對早期癌癥。遺憾的是,很少有癌癥在從原發部位擴散後能被治愈的。在臨床研究中,許多較新的治療對於播散性或轉移性癌癥,僅僅延長中位生存期幾個月。”
雖然精準醫療的概念對病人和支持腫瘤研究的機構很有吸引力,但是,正如2016年《自然》雜誌一篇文章所說:“精準策略沒有給大多數腫瘤病人帶來好處”,“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待證明的假說”,“精準腫瘤治療的前景很不樂觀。最好的結果是,在一小部分病人中看到短暫的病情緩解。而絕對會發生的則是副作用和昂貴的治療費用”。
另一篇發錶在同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文章指齣:“隻有3%~13%的病人能夠找到‘精準’的藥物。即使用上瞭配對的藥物,也隻有一小部分(30%)病人有療效。”文章告誡“應該給病人一個明確的信息:腫瘤的個體化治療還沒有顯示齣實質性的療效,還處於臨床驗證階段”。
因此,要改善所有癌癥患者的結局,必須在癌癥治療上取得突破。這是中國的挑戰,也是全球的挑戰。新發癌癥患者中,中國占全世界的22%,死亡人數占26%,癌癥已成為中國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挑戰癌癥,是中國的責任和使命。中國信心
麵對挑戰,有著五韆年輝煌文化的中華民族應該有信心,擔負起時代和曆史賦予的重任。在癌癥治療曆史上,最值得贊頌的是,使用一種藥物對一種惡性疾病實施治療,取得幾乎100%的“根治”性效果。中國對此做齣瞭卓越貢獻。
2017年2月9日,著名雜誌《細胞》(Cell)刊登瞭中國血液腫瘤專傢陳竺和陳賽娟院士署名的文章Poisoning the Devil,他倆的照片也登上瞭當期雜誌封麵。文章介紹,他們聯閤應用全反式維甲酸(ATRA)和砒霜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接受聯閤治療的20名患者中,中位隨訪18個月,持續完全緩解率100%。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又稱急性髓性白血病M3亞型(AML一M3),曾經是最緻命的白血病類型之一。20世紀70年代,APL的主流治療方案是蒽環類藥物+阿糖胞苷,但常可引起齣血加劇導緻死亡。
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院士帶領陳竺和陳賽娟等,臨床使用全反式維甲酸(ATRA)APL獲得瞭巨大成功。2013年齣版的《眾病之王:癌癥傳》這樣介紹——
“1986年,王振義在24名患者中展開瞭這項試驗,23名患者産生瞭可喜的反應,血液中的白血病早幼粒細胞迅速地成熟為白血細胞……
“1993年,王振義做齣結論,在他們用反式視黃酸和標準化療結閤治療的病人中,有75%永不復發,這個治愈率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曆史上前所未聞。”
……
踐行中國式控癌 [Practice China's way of cancer control]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踐行中國式控癌 [Practice China's way of cancer control]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踐行中國式控癌 [Practice China's way of cancer control]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踐行中國式控癌 [Practice China's way of cancer control]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