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件好物,把京都带回家。
好物×好店×好宿×好食×好礼
22种传统工艺+88家老字号
★去京都,一定要入手的买买买攻略,像京都人一样,拥有高级感的生活。
★实地探访京都特色手工艺老铺,精选自用送礼皆宜的匠人手作:本书作者实地探访京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囊括好物、好店、好宿、好食、好礼,走街转巷,寻访千年古城京都魅力。
★寻访日本匠人文化,甄选22种传统工艺、88家店铺、200种京都手艺好物:器物、织物、纸张、食物、日用杂物,既有百余年始终如一的匠人传承,也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现代创新。多家百年乃至千年老字号,能够带领读者领略日式传统手工艺的造物魅力。
★超实用好物导览,提供更有目的性且更有效率的行前规划,助你轻松做攻略:全书收录海量实景探访照片,从国内读者需求出发,提供更实用、更贴心、xingjiabi更高的优质之选。
★随书附送实用行程计划手册+资深买手私藏购物手帖:在京都特色区域精选88个购物地标及多条定制路线,提供交通、地图、营业时间及官网信息,传统手工艺与精致日用品大集合,满足不同旅行者的需求。附赠定制版明信片。
★精致全彩印刷,纸张手感细腻柔滑,由里到外散发京都之美。
「在川旅宿」出品 | J Mook特辑
京都购物buer之选,更实用、更贴心、xingjiabi更高。
千年古城京都,除了经典古迹,也深藏数之不尽的百年手艺老店。作者实地探访京都88家店铺,深入介绍22种传统工艺,精选200种京都手艺好物,富有生活气息,在展现日本匠人文化与传统手工艺无穷魅力的同时,也为读者在游览京都时提供了购物参考建议。书中收录大量精美实拍照片,超值附送实用行程计划手册和资深买手私藏购物手帖。
骆仪,旅行作家,曾背包旅行四十多国,在太平洋、红海、加勒比海潜水,参与撰写《孤独星球》旅行指南之《广西》《海南》,常年为《中国国家地理》等多家旅游媒体撰稿。现旅居京都,出版日本人文旅行杂志书J MOOK。2016年主编《京都漫步》一书,获日本国家旅游局首席代表所长服部真树高度评价。
卷首语:像京都人一样生活,从挑选好物开始
好物
01 东哉:小津安二郎之爱
02 清课堂:柔软又沉重,冷艳又温暖
03 荒川尚也:他的玻璃,看得见京都山水的灵魂
04 公长斋小菅:柔韧莫过竹,万变不离宗
05 京友禅与西阵织:技与美的极致
06 鞋子:古典即新潮,老铺新思路
07 一泽信三郎帆布: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08 永乐屋:日本人爱用400年的风吕敷
09 京都西川:床上的艺术品
10 纸司:温润亲密,写尽相思
11 芸草堂:在版木、和纸中与历史对话
12 TOBICHI手账:为你的时光留下印记
13 鸠居堂:平安时代的香,千年不变
14 宫胁卖扇庵:花逐轻风次第开
15 京东都:一针一线的手作小幸福
16 白凤堂:清风拂面,似水流年
17 京都美人的秘诀
好店
01 SOU·SOU:和风潮牌,传统又时尚
02 中川政七:300年杂货店逆生长
03 D&DEPARTMENT;:包罗全日本耐用好物
04 Angers:北欧风与日系混搭,赋予生活新灵感
05 三三屋:周末限定的创意杂货
好宿
01 在川·合庭:青山周平为你改造的京都梦想之家
好食
01 京都和果子老铺巡礼
02 西洋果子京都心
03 酒醒春晚漫思茶
04 调出地道京都味
05 尽欢不可无酒香
好礼
01 京都赠礼手帖
[卷首语]
像京都人一样生活,从挑选好物开始
京都什么都好!
京都的手作小店都很美!
京都的老铺传承了十几代!
京都的匠人精神很令人敬佩!
有着古都光环的京都深受宠爱,大概已经有超过一百本中文书籍在讲京都的百般美好。日本杂志上的京都专题更是数不胜数,几乎京都的每家小店都登上过杂志。
但作为一名外国游客,看完这些书还是有许多困惑:有的书推荐了那么多家店,却没有告诉我每家店的特色是什么,甚至让我觉得,只要是作者进过的店,他就会写得很美好、很小确幸,配上清新文艺的图片和滤镜,仿佛不写进书里就白去了;有的书分门别类罗列出几百种推荐商品,图文并茂,列明价格和地址,不可谓不丰富,然而我不想要一个大而全的购物清单,更想知道每一类商品的挑选窍门、每一件东西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有的书讲述的匠人故事让我很感动,他们抱着简单的信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着艰苦的手作,但不可否认,有些器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仅余文化价值;有的书,因为翻译自日文原版,多少存在一些生活习惯和文化上的差异,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人使用……
那么,有没有一本书,既能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京都手艺和器物的美好,又有实用性,让我看完就知道这些东西好在哪里、去哪里买、该如何挑选呢?如果没有,我是否能做一本?
于是,我们花了超过4 个月时间,实地走访京都数百家店铺,筛选出22 类用品、88 家店铺,又从中精选出200 件值得购买的单品。
京都的老铺太多,创立113 年的一泽信三郎自谦为“后辈”,而我们不会单单因为一家店铺足够老就推荐它,也不会因为一家店铺才创立几年就忽略。我们采访的清课堂、西川、鸠居堂、永乐屋、中川政七等老铺,加起来有几千岁了, 他们依然孜孜不倦推陈出新, 制造年轻人喜欢的产品;而年轻的SOU·SOU 和D&DEPARTMENT;,也跟那些老铺一样,制造着能代表京都、能使用一辈子的好东西。
我们挑选的标准是——
京都原创,设计或技艺上有京都特色、传承京都历史文化;
适合现代日常生活且能长久使用(而不是纯收藏);
能根据时代变化和实际需求不断创新;
价格合理;
自用送礼两相宜;
首选手工制作的;
首选在京都以外买不到的;
美。
以上标准,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我自己看过实物真心喜欢的,想要买来使用或赠送给朋友的才会放进书里推荐。于是,书还没写到一半,我们已经忍不住买了许多。
日本的电子商务远远不如中国发达,在京都购物依然是最传统的方式,你必须去店里看一看,有时甚至需要预约。但正是这样的线下购物带给我无限乐趣,即使都是卖杂货,各家店铺的灯光、装潢设计、货物陈列方式各不相同,都会影响到你对一件物品的感觉。
我们不仅逛遍京都店铺, 也采访了许多位匠人。从京都出发, 前往北部山村去拜访玻璃大师荒川尚也的工坊,亲眼看到一件玻璃器皿从玻璃液到成形的全过程,让我想起D&DEPARTMENT; 创始人长冈贤明所说的,“只有去过那个地方,知道甚至亲眼看到物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才会对它有感情,不会轻易丢掉。”在消费时代里,一掷千金买买买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但买到自己真心喜欢、想要日日使用到老的物品却并不容易。
在采访中,匠人们常常提到要做有用、好用之物,而非创造艺术品。锡器老铺清课堂第七代传人山中源兵卫说:“所谓专业人士,就是只做被需要的产品,不做自己想做的产品。我们制作的锡器,不仅是传统工艺品和供奉神灵的神器,更是普通人用起来很顺手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与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的理念一致:“当美发自自然之时,当美与民众交融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
而那些曾经用于神社寺庙祭祀、属于王宫贵族的物品,在匠人的改造创新之下,也会成为适合日常生活使用之物。
简洁、好用、耐用的生活用品,长久使用,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精心挑选,买回一件物品,也是买回京都的历史和京都人的生活态度。
[卷首语]
像京都人一样生活,从挑选好物开始
京都什么都好!
京都的手作小店都很美!
京都的老铺传承了十几代!
京都的匠人精神很令人敬佩!
有着古都光环的京都深受宠爱,大概已经有超过一百本中文书籍在讲京都的百般美好。日本杂志上的京都专题更是数不胜数,几乎京都的每家小店都登上过杂志。
但作为一名外国游客,看完这些书还是有许多困惑:有的书推荐了那么多家店,却没有告诉我每家店的特色是什么,甚至让我觉得,只要是作者进过的店,他就会写得很美好、很小确幸,配上清新文艺的图片和滤镜,仿佛不写进书里就白去了;有的书分门别类罗列出几百种推荐商品,图文并茂,列明价格和地址,不可谓不丰富,然而我不想要一个大而全的购物清单,更想知道每一类商品的挑选窍门、每一件东西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有的书讲述的匠人故事让我很感动,他们抱着简单的信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着艰苦的手作,但不可否认,有些器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仅余文化价值;有的书,因为翻译自日文原版,多少存在一些生活习惯和文化上的差异,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人使用……
那么,有没有一本书,既能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京都手艺和器物的美好,又有实用性,让我看完就知道这些东西好在哪里、去哪里买、该如何挑选呢?如果没有,我是否能做一本?
于是,我们花了超过4 个月时间,实地走访京都数百家店铺,筛选出22 类用品、88 家店铺,又从中精选出200 件值得购买的单品。
京都的老铺太多,创立113 年的一泽信三郎自谦为“后辈”,而我们不会单单因为一家店铺足够老就推荐它,也不会因为一家店铺才创立几年就忽略。我们采访的清课堂、西川、鸠居堂、永乐屋、中川政七等老铺,加起来有几千岁了, 他们依然孜孜不倦推陈出新, 制造年轻人喜欢的产品;而年轻的SOU·SOU 和D&DEPARTMENT;,也跟那些老铺一样,制造着能代表京都、能使用一辈子的好东西。
我们挑选的标准是——
京都原创,设计或技艺上有京都特色、传承京都历史文化;
适合现代日常生活且能长久使用(而不是纯收藏);
能根据时代变化和实际需求不断创新;
价格合理;
自用送礼两相宜;
首选手工制作的;
首选在京都以外买不到的;
美。
以上标准,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我自己看过实物真心喜欢的,想要买来使用或赠送给朋友的才会放进书里推荐。于是,书还没写到一半,我们已经忍不住买了许多。
日本的电子商务远远不如中国发达,在京都购物依然是最传统的方式,你必须去店里看一看,有时甚至需要预约。但正是这样的线下购物带给我无限乐趣,即使都是卖杂货,各家店铺的灯光、装潢设计、货物陈列方式各不相同,都会影响到你对一件物品的感觉。
我们不仅逛遍京都店铺, 也采访了许多位匠人。从京都出发, 前往北部山村去拜访玻璃大师荒川尚也的工坊,亲眼看到一件玻璃器皿从玻璃液到成形的全过程,让我想起D&DEPARTMENT; 创始人长冈贤明所说的,“只有去过那个地方,知道甚至亲眼看到物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才会对它有感情,不会轻易丢掉。”在消费时代里,一掷千金买买买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但买到自己真心喜欢、想要日日使用到老的物品却并不容易。
在采访中,匠人们常常提到要做有用、好用之物,而非创造艺术品。锡器老铺清课堂第七代传人山中源兵卫说:“所谓专业人士,就是只做被需要的产品,不做自己想做的产品。我们制作的锡器,不仅是传统工艺品和供奉神灵的神器,更是普通人用起来很顺手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与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的理念一致:“当美发自自然之时,当美与民众交融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
而那些曾经用于神社寺庙祭祀、属于王宫贵族的物品,在匠人的改造创新之下,也会成为适合日常生活使用之物。
简洁、好用、耐用的生活用品,长久使用,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精心挑选,买回一件物品,也是买回京都的历史和京都人的生活态度。
简直了!这本书《京都好物》简直是为我这种“细节控”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地方,就应该从它最贴近生活、最日常的物品入手。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那种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像一个经验老道的导游,带着你深入京都的每一个角落,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寻常巷陌中的惊喜。我尤其被里面关于京都料理器具的章节吸引,那些精巧的铸铁锅、竹制的蒸笼、陶瓷的酱油瓶,每一个都设计得那么实用又美观。书里还很细致地讲解了这些器具的用法,甚至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食谱建议,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家动手做饭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用了!感觉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京都的器物,还仿佛亲身体验了在京都的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而且,书里的摄影作品也相当给力,光影、构图都非常讲究,每一张图片都像一幅精美的画,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评分我拿到《京都好物》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点点“看看而已”的心态,毕竟我对京都的了解不算特别深。但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京都物品的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书里关于京都染织的部分,我看了好几遍。那些精美的图案,复杂的手法,还有不同地区、不同家族的独特风格,都让我惊叹不已。我了解到,一件小小的和服腰带,可能就凝聚了数代人的心血和智慧。书里没有用枯燥的学术语言,而是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读完之后,脑海里会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物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承载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它让我对“匠人精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那些用心制作的物品。
评分哇,拿到这本《京都好物》的时候,简直像打开了一个藏宝箱!我一直对日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京都,有着莫名的情结。从封面设计就感受到了那种精致、内敛的美感,简约而不失格调,让人一看就想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精心挑选的京都器物,不是那种流水线生产的商品,而是充满匠人温度的手工艺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抹茶碗的部分,文字描述得非常生动,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茶香,看到茶碗上细腻的釉色和独一无二的纹理。书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器物,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讲述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它们如何融入京都人的日常生活。读到关于和纸的部分,我才了解到原来一张纸可以承载如此多的智慧和情感,它不仅仅是书写的载体,更是艺术的表达。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好物”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堆砌,而是与文化、生活、美学紧密相连的艺术品。
评分怎么说呢,《京都好物》这本书,让我觉得京都真的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它不是那种靠景点堆砌起来的城市,而是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物件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京都茶具的介绍,不仅仅是茶壶、茶杯,连茶匙、滤网这些小东西,都有非常讲究的设计和使用方法。书里还提到了关于茶道的礼仪,虽然我本身不是茶道爱好者,但读完之后,也能感受到那种静谧、专注的氛围。我特别喜欢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这本书就是这样,它不会大声喧哗,但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在悄悄地触动你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它让我明白,所谓的“好物”,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审美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开始注意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京都好物》,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生活器物的新视角。我之前可能更关注物品的功能性,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物品背后的美学和文化。它不是那种“网红”打卡式的推荐,而是非常扎实地介绍了京都那些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物”。我被里面的京都陶瓷深深吸引,那些朴实无华的外形,却有着无比细腻的质感和温润的光泽。书里讲述了不同窑口的故事,不同风格的演变,让我觉得每一件陶瓷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而是一个有生命、有故事的艺术品。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侘寂”美学的描述,那种残缺、不完美中的宁静和深邃,真的非常打动我。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京都物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如何去感受物品的情感,如何去拥抱一种更深刻、更从容的生活方式。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的内心都沉静了不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变得更加透彻了。
评分穷游出品,品质有保证,去不了过过眼瘾也好,是16开的,印刷很精美
评分挺好的,买来送朋友,她很喜欢,因为第一次送她礼物
评分漂亮精致的小册子,就是页数比较少。
评分印刷很精美,就是开本有点奇怪,书柜里不好放。
评分去过京都好几次依旧抱着这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很值得慢慢读一读
评分京东速度,超级快!好评!支持京东!
评分很有趣的书,有各种图,读起来轻松愉快,方便我去之前了解日本
评分介绍详细,了解一些未知的景点,值得一观!
评分喜欢京都,期待下一次的到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