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同于我们熟悉的游记,作者突出了徒步文化和徒步方式,将野外生存与人文历史融冶一炉,同时呈现了太平洋山脊小道自然和历史两个断面。以剑走偏锋的犀利之势给如今渐趋沉闷的游记类图书市场带来了一股冷冽清爽之风。
l 高端极限目的地:世界级热门徒步线路——太平洋山脊小道
太平洋山脊小道(PCT)是沿着加利福尼亚横断山岭、内华达山脉、卡斯柯特山脉南北穿越美国的漫长小道。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试图挑战这条线路,但每年约5000名穿越者中只有1000人能走完全程。
l 行文风格:以朴素的文字展现雄奇的内容
理工男的身份,让作者在行文时保持了较大程度的质朴,作者希望像刘易斯和克拉克记录他们的远征一样,用朴素的写法呈现这次漫长、惊险、甚至有些枯燥的徒步之旅。不卖弄文笔,更直达人心,这是现在少见而珍贵的一种文风。
l 视角选择:以博物学的姿态开启打开世界的新方式
作者不仅关注了徒步过程中的绝景展示和极限体验,还用了很多笔墨对美国西海岸的山川地理和人文历史进行了详解。希望通过更有深度的内容激发年轻人对长途户外徒步穿越的热情,把徒步穿越作为了解自己、了解自然、了解历史、了解世界的新的方式。
? 这是一本关于徒步的极限体验笔记
? 这是一本囊括美国西海岸山川地理与人文历史的博物学手册
? 这是一本通过了解世界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想读本
生死银色隘口、风雪猛犸湖、迷失塞拉城……作者在绝望与希望的切换中,在不知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会在何时降临的不确定中,终于完成了只有1/5的挑战者可以完成的4200公里,收获的是山尖的美景,与内心的强大和安宁。
巴斯巴克岩、莫哈维沙漠、帕克伍德冰川……作者以严谨的笔触,把PCT作为理解美国西海岸地理的钥匙,开启了板块运动、冰川侵蚀、火山喷发等地理知识的宝库。
杰迪戴亚?史密斯、本杰明?威尔森、约翰?缪尔……作者在对先驱者的追寻中,把PCT看作美国西进运动和国家公园建设的移动字典,打开了西部开发的历史画卷。
小道天使、荒野同伴,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描述与山川大河惊心动魄的较量时,也不忘着墨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扶持,且歌且行,一路向前。
田禾,绰号Hobbit(霍比特人),第三位走完PCT的中国人,简书人气作者。1981年生于青海西宁,山东济南长大,2002年赴加拿大留学,后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2011年,徒步尼泊尔珠峰大本营线,从此爱上了走在山脊俯瞰大地的感觉。2016年,抱着想为平庸的一生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的信念,踏上了太平洋山脊小道。
在4200公里的行走中,他领略了南加州的沙漠风光、内华达山脉的壮阔恢弘,以及无处不在的孤独,结识了若干一同行走的人和热情温暖的小道天使,体验到独特的户外徒步文化,并希望把这种徒步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前言 0 1
PART1 热情的沙漠篇
0 1 风雨和伤痛,略显平淡的开始 0 0 3
0 2 天堂谷咖啡馆真的有魔法 0 0 9
0 3 危机,翻越圣哈先托山 0 1 3
0 4 大熊湖 0 1 8
0 5 挺进背包客天堂 0 2 3
0 6 月亮之家 0 2 8
0 7 莫哈维沙漠中的背包客之城 0 3 3
0 8 直面沙漠 0 3 8
0 9 肯尼迪草地,High S i e r r a 的大门 0 4 4
PART2 生死 H I G H S I ERRA 篇
0 1 科恩河谷 0 5 3
0 2 美国本土第一高峰惠特尼山 0 5 8
0 3 太平洋山脊小道的最高点,福雷斯特隘口 0 6 4
0 4 平乔特隘口 0 7 0
0 5 抢渡国王河,翻越马瑟隘口 0 7 5
0 6 缪尔隘口 0 8 1
0 7 渡过大熊溪,前往VVR 0 8 8
0 8 生死银色隘口 0 9 4
0 9 风雪猛犸湖 0 9 8
1 0 多诺希尔隘口 1 0 1
1 1 挺进塔霍湖—H I G H S I E R R A 的终结 1 0 5
PART3 迷失北加篇
0 1 迷茫的大地 1 1 3
0 2 迷失塞拉城 1 1 7
0 3 放弃 告别 赌局 1 2 1
0 4 拉森火山下的德拉克斯巴德 1 2 6
0 5 老站传奇F i r e F l y 1 3 1
0 6 告别迷茫 1 3 5
0 7 沙斯塔火山 1 4 0
0 8 且歌且行 1 4 4
0 9 走出加州 1 4 9
PART4 俄勒冈挑战篇
0 1 俄勒冈挑战开始了 1 5 7
0 2 和蚊子的战争 1 6 2
0 3 杰斐逊火山 1 7 0
0 4 山林小屋酒店和胡德火山 1 7 6
0 5 卡斯科特罗克斯 1 8 2
PART5 完结篇
0 1 跨越诸神之桥 1 8 9
0 2 刀锋岭 1 9 3
0 3 从白色隘口到斯蒂文斯隘口 1 9 8
0 4 斯凯沃米石和巴林的Di n s m o r e 2 0 3
0 5 冰川峰荒野 2 0 6
0 6 终点—加拿大边境 2 1 1
后记 2 1 7
这本书的题目“4200公里的行走:徒步太平洋山脊小道”本身就充满了史诗般的召唤。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美国西部壮丽而多样的自然风光:从南加州的干旱沙漠,到内华达州的巍峨山脉,再到俄勒冈州的茂密森林,最后抵达华盛顿州的翡翠般的湖泊和雪山。4200公里,这是一个需要极大的毅力、体能和心理韧性才能完成的壮举。我很好奇,作者在踏上这条漫漫长路之前,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准备?是日复一日的体能训练,还是对装备的精心挑选?更重要的是,是什么样的内心驱动力,让他选择了如此艰苦的旅程?我设想,这本书不会仅仅是关于风景的描绘,它一定也包含了作者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恶劣的天气、未知的危险、身体的疲惫、以及可能伴随的孤独感。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一个人如何在大自然最纯粹的环境中,挑战自己的极限,并从中获得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长途徒步旅行怀有一种隐秘的渴望,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去探索的,是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阅到一本关于“太平洋山脊小道”(Pacific Crest Trail, PCT)的旅行分享。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4200公里的行走”,这是一个多么漫长而又充满未知的数字!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崎岖的山路、茂密的森林、广袤的沙漠、以及在星空下露营的宁静。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段物理上的旅程,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挑战和自我发现。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准备的,从体能到装备,再到心理上的准备,面对如此漫长的路途,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我迫切地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一个人踏上这样一条近乎极限的旅程?是逃离,是追寻,还是仅仅因为心中那份对远方的召唤?我设想,这本书一定充满了作者在路上的真实感受,有那些令人惊叹的风景,也一定有那些磨人心智的艰难时刻。我想象着他在烈日下的汗水,在寒风中的颤抖,以及在孤独中的思考。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一次徒步,它更像是一场关于勇气、毅力、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深刻连接的史诗。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走出舒适区,去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心生敬佩。当我在书店看到《4200公里的行走:徒步太平洋山脊小道》这本书时,我的目光就被深深吸引住了。4200公里,这个数字本身就带有一种震撼力,它代表着一种非凡的毅力和决心。我想象着作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丈量这片广袤的土地。他是否会在某个时刻感到迷茫和绝望?他是否会在寂静的山林中,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关于“人生”的隐喻。生活的道路,有时也像这条太平洋山脊小道一样,漫长而曲折,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渴望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作者在路上的真实情感,他如何应对孤独,如何寻找动力,如何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我期待着,通过他的文字,我能够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旅程,体会到那种将身体与大地融为一体的感受,以及在那份孤独和坚持中,所领悟到的关于生命意义的真谛。
评分这本书的到来,对我而言,仿佛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虽然我尚未翻开第一页,但书名“4200公里的行走:徒步太平洋山脊小道”已经在我心中勾勒出一幅幅宏大的画卷。我想象着一条蜿蜒的小路,穿梭在壮丽的太平洋海岸山脉之间,从南部的沙漠地带一路向北,跨越不同的州,经历截然不同的气候和地貌。我脑海中充斥着关于这条小道的传说和挑战:高耸的山峦,深邃的峡谷,宁静的湖泊,以及那些可能遇到的野生动物。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份关于坚持与超越的宣言。4200公里,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对身体极限的考验,对意志力的磨砺。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克服途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疲惫、伤痛、恶劣的天气、甚至是孤独。这本书,我认为,不仅仅是记录一次旅行,它更可能是一次关于自我对话的旅程,一次关于在寂静中倾听内心声音的探险。我期待着从中获得关于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坚持下去的深刻启示。
评分《4200公里的行走:徒步太平洋山脊小道》——单是这个标题,就足以点燃我内心深处对远方和冒险的渴望。4200公里,这是一条何其漫长的征途,我无法想象一个人是如何凭借双脚,去丈量如此巨大的地理跨度。太平洋山脊小道(PCT),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和壮丽的色彩,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连绵起伏的山峦、穿梭于茂密森林的蜿蜒小径、以及在星空下篝火旁休憩的宁静画面。这本书,在我看来,必定是一次关于探索、关于坚持、关于与自我对话的深刻体验。我好奇作者在旅途中是如何应对那些无法预知的困难,是如何克服身体的极限,又是如何在孤独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我想象着,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一次徒步的行程,更可能是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追寻,一次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悟。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有机会“亲身”经历一次涤荡心灵的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