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经学”的呼唤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的强音之一。多年来,著名经学史家姜广辉先生在岳麓书院开设《周易》《诗经》《论语》等课程,结合历史与现实问题重读经典。姜广辉、邓林主编的《论语讲习录》是姜先生带领博士生集体研读《论语》的课程总结,也是他们共同回应和实践“新经学”的一种尝试。全书从《论语》中精选20个主题,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性与天道”“修己以安人”“允执其中”“君子和而不同”等。旧邦新命,旧题新解,所收论文既包含传统的诂训,也注重现代的阐发。《论语讲习录》既可为学术界同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还可供一般国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姜广辉(1948-),黑龙江安达人。师承侯外庐、邱汉生先生,主攻中国思想史和经学史。先后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已出版著作有:《颜李学派》《理学与中国文化》《走出理学》《义理与考据》《中国文化的根与魂》《易经讲演录》《诗经讲演录》,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等。后者于2013年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内页插图
目录
《论语讲习录》序——兼谈“新经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第二讲“性与天道”
第三讲“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第四讲“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五讲“允执其中”
第六讲“君子有三畏”
第七讲“子不语怪力乱神”
第八讲“德不孤,必有邻”
第九讲“不学礼,无以立”
第十讲“吾其为东周乎”与“吾从周”
第十一讲“政者,正也”
第十二讲“修己以安人”
第十三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第十四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第十五讲“和而不同”
第十六讲“温故而知新”
第十七讲“浴乎沂”
第十八讲“子见南子”
第十九讲“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第二十讲“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前言/序言
《论语讲习录》序——兼谈“新经学”的研究方法
我们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很多经典,篇幅不长,少则两千字,多不过几万字。而其格言警句俯拾即是,脍炙人口,以至传承至今达几千年。而今日之论文动辄万言,著作几十万字、几百万字者比比皆是,洋洋大观。然而你去读它,大多卑之无甚高论,可传世者极少。以致有学者自嘲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古今著作何以有这样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古人志在“求道”,其著述是对“天道”“人道”的体认,而今天很多学人把著述当作获取学位、职称的“敲门砖”,门敲开了,砖也就没用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对古人的经典深入研究,汲取其智慧,琢磨其方法。
近年我在岳麓书院给硕、博士生讲授儒家经典,先是于2012年讲《易经》,讲稿《易经讲演录》于次年在中华书局出版。其后于2014年讲《诗经》,讲稿《诗经讲演录》于201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两次讲演都由我一人主讲。
2015年讲《论语》,换了讲授方式。我先做一个示范,用两堂课的时间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并讲我是采用什么方法来研读的。我随即要求同学们按照我的方法,从《论语》中选出一句名言,考察历代学者对它作过何种解释,探讨它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思考它对现代社会有何种意义,要学生写出8000-12000字的讲稿,在课堂上宣讲,然后由老师和同学加以评论,提出修改意见。令我特别感到欣慰的是,参加学习的二十几位硕、博士生都做得非常好。其中有三篇论文在全国性的高校征文比赛中获得大奖。其后,我们将讲稿加以汇集编辑,就是这部《论语讲习录》。
这部讲习录共有20讲。这20讲所援引的《论语》注本及相关古籍种类将近三百部之多。当然,《论语》的思想并不是这20讲所能涵盖的。但就《论语》中一句名言所作的讨论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做法是很有广度和深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也因此,我们所做的这个新的尝试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同时我也有理由相信,如果今后经学研究沿着这个路子发展下去,无疑将会开显出一个现代“新经学”的壮观局面。
下面是我在《论语》开课时讲演的主要内容,其中大致介绍了《论语》其书及其注本情况,提出了“新经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论语讲习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论语讲习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