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实用压塑模具结构图集
原价:48.00元
作者:洪慎章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22068217
字数:402000
页码:24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图集系统地介绍了压塑成型及模具结构设计实用技术。该图集包括压制成型工艺设计资料、压制成型模具结构设计资料、液压机设备技术参数、模具安装尺寸及紧固方式、标准开模架及标准模具结构、压注成型工艺设计资料、压注成型模具结构设计资料、其他压塑成型模具等,并以结构和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大量压制及压注成型模具应用实例,及时反映了国内外现代先进的模具设计技术。
本图集注重实际,避开了严密的理论叙述,结构体系新颖,技术内容全面,实用性强,能开拓思路,概念清晰,易懂,便于自学。
本图集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及大、中专学校的模具设计专业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压塑成型模具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自学者使用,同时,又可作为模具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压制成型工艺设计资料
1.1 压制成型工艺过程及其优缺点
1.2 热固性塑料的预热温度和预热时间
1.3 热固性塑料的压制成型压力和压制成型温度
1.4 压制成型时型腔内的单位压力
1.5 热固性塑料的压制成型工艺参数
1.6 热固性塑料的压缩率与成型收缩率
1.7 塑件成型质量与成型参数的关系
1.8 常用塑料填料的成型性能
1.9 常用热固性塑料的成型性能
1.10 各种压制用塑料的比体积
1.11 常用热固性塑料的密度和压比
1.12 加料室高度计算
1.13 确定加压方向的原则
1.14 分型面的确定原则
1.15 塑件强留一方的措施
1.16 热固性塑料制件壁厚的推荐值
1.17 塑件脱模斜度计算图
1.18 热固性塑料压制塑件成型孔设计的推荐值
1.19 常用塑料的线膨胀系数
1.20 金属嵌件周围最小壁厚设计推荐值
1.21 塑料螺纹选用范围
1.22 普通螺纹径向公差
1.23 塑料制件尺寸公差
1.24 塑件精度等级的选用
第2章 压制成型模具结构设计资料
2.1 压制模具结构设计
2.2 导向机构
2.3 脱模机构(推出机构)及开模机构
2.4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2.5 加热和冷却装置
2.6 压制模零件材料的选用实例
第3章 液压机设备技术参数、模具安装尺寸及紧固方式
3.1 按工作液压缸位置分类
3.2 按机身结构分类
3.3 国产液压机主要技术参数
3.4 液压机顶出形式
3.5 压制成型最大压力的计算
3.6 最大开模力的计算
3.7 脱模力的计算
3.8 压制模闭合高度与开模行程的关系
3.9 压机顶出机构与模具推出行程的关系
3.10 模具安装尺寸
3.11 模具紧固方式
第4章 标准开模架及标准模具结构
4.1 标准开模架
4.2 标准模具结构
第5章 压制成型模具应用实例
5.1 纽扣压制模
5.2 杯子压制模
5.3 口哨压制模
5.4 有柄杯子压制模
5.5 碗压制模
5.6 斜漏斗压制模
5.7 热水瓶内盖压制模
5.8 球形手柄压制模
5.9 大球形手柄压制模
5.10 凹形手柄压制模
5.11 通孔手柄压制模
5.12 半圆花纹手柄压制模
5.13 凸纹手柄压制模
5.14 小手柄压制模
5.15 钩形手柄压制模
5.16 电熨斗手柄压制模
5.17 手轮压制模
5.18 螺纹瓶盖压制模
5.19 螺纹罐盖压制模
5.20 大瓶盖压制模
5.21 通孔圆盖压制模
5.22 矩形盖压制模
5.23 车灯盖压制模
5.24 仪表盖压制模
5.25 钟形套压制模
5.26 凸缘套压制模
5.27 矩形罩压制模
5.28 螺纹轴套压制模
5.29 圆罐压制模
5.30 凸缘杯压制模
5.31 内凸缘矩形盒压制模
5.32 工具盒压制模
5.33 开关盒压制模
5.34 两侧带长方形孔的杯压制模
5.35 带侧孔圆盒压制模
5.36 带异形孔楔块压制模
5.37 带侧孔底座压制模
……
第6章 压注成型工艺设计资料
第7章 压注成型模具结构设计资料
第8章 压注成型模具应用实例
第9章 其他压塑成型模具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老实说,我不是一个特别容易对书“上头”的人,但《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这本书,真的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首先,它的外观设计就非常吸引人——那是一种沉静而又不失庄重的精装,封面上带有淡淡的光泽,摸上去质感极佳。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非凡的分量,预示着里面蕴藏的丰富内容。我本身是一个对文字背后的故事和演变充满好奇的人,而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探险欲”。它在解释每一个词语的时候,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一些涉及历史、文化、民俗的词语时,所配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对词语内涵的有力补充。我曾经在查阅一个关于“茶文化”的条目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国茶的历史和发展,还配上了一幅描绘古代茶道场景的精美工笔画,画面中的人物、茶具、环境都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茶香。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而且,它对于新词汇的收录和解释也让我印象深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概念、新词汇层出不穷,而这本辞海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将这些新事物以一种严谨而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还会配上相关的图示,帮助理解。我曾经在阅读一篇关于网络语言的文章时,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流行语,而在这本辞书中,我竟然找到了它们的解释,甚至还附带了关于这些词语产生背景的简要说明。这让我感觉,这本辞书不仅是了解传统文化的宝库,也是紧跟时代潮流的指南。我每天都在不断地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启发,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从我第一次看到《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的封面开始,我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辞书。它那精心设计的精装封面,带着一种沉稳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仿佛在诉说着它所承载的厚重知识。拿到手里,那份沉甸甸的质感,以及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都让我充满了阅读的期待。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尤其是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理解词语的来龙去脉。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在解释每一个词语时,常常会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甚至是一些有趣的语言演变过程。我曾在我翻阅某个历史人物的条目时,书中不仅介绍了这位人物的生平事迹,还配上了他的肖像画,以及他生活年代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的插图。这种“穿越时空”的呈现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历史人物面对面交流。让我尤为惊喜的是,它在解释一些抽象的概念时,会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图例。例如,在解释“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时,书中不仅给出了科学的定义,还配了一张描绘时间流逝的抽象艺术画,并且附带了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这种“化抽象为具象”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也让我的思维更加活跃。我甚至发现,它在解释一些古老的技术或工艺时,会配上非常精密的线描图,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其构造和原理。我曾经在查阅关于古代造纸术的条目时,书中就配了一幅详细的造纸流程图,让我对这个过程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工具,更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它用最生动、最形象的方式,将知识一点点地传递给我。我感觉,我每天都在通过它,与中华文明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深度对话。
评分坦白说,《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这本书,是我在书海中淘到的“意外之喜”。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辞书,不应该只是冰冷的文字堆砌,而应该是有温度、有故事的。而这套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首先,它的整体设计就非常符合“珍藏版”的定位。精美的硬壳精装,书脊处的烫金字样,以及纸张的质感,都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诚意。翻开书页,我被它那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深深吸引。我一直是个视觉型学习者,对于抽象的文字,如果能有形象的图示加以辅助,理解起来会事半功倍。这套辞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例如,在解释一些地理名词时,它会配上清晰的地图;在解释一些历史事件时,它会配上相关的绘画或照片;在解释一些生物或科技名词时,它会配上精密的插图。我曾经在查阅一个关于古代建筑的词条时,书里不仅给出了详细的文字描述,还配了一张精美的古代宫殿复原图,从结构到细节都清晰可见,这让我对那个词语的理解瞬间具象化了。这种“眼见为实”的学习方式,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而且,它的内容深度也令人称道。它不仅仅收录了基础的词汇,还深入挖掘了一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甚至是语源,这对于我这样喜欢探究词语“前世今生”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满足。我经常会因为它对某个词语的深入解读,而引发一连串的联想,进而对相关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一次偶然翻到关于“丝绸之路”的条目,它不仅解释了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还配了一幅古代商队穿越沙漠的插画,并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途的文化交流,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这让我感觉到,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新的发现和旅程。这套书,我可以说,我已经把它当作我个人的“知识宝库”来对待了。
评分要说我近期最爱不释手的书,《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绝对榜上有名。作为一个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我深知一本高质量辞书的重要性,而这套书,可以说是我多年来遇到的最令人满意的一部。它的装帧设计就充满了“珍藏”的意味,厚实的封面,考究的印刷,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它在内容的呈现上,给了我极大的惊喜。我一直对词语的演变和文化内涵很感兴趣,而这本辞海,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它不仅仅是解释词语的意义,更常常会追溯词语的起源,讲述与词语相关的历史故事、典故,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细微之处。我曾经在查阅一个关于“琴棋书画”的条目时,书中不仅给出了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还配上了一幅描绘古代文人抚琴、下棋、挥毫、泼墨的写意画,并且详细介绍了琴棋书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它在收录一些科技和现代词汇时,也做得非常出色。我曾经在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中,遇到一些专有名词,虽然上网能查到意思,但往往零散且缺乏系统性。而在这本辞书中,我惊喜地发现,这些词汇不仅被收录,而且解释得逻辑清晰,甚至还配有相关的示意图,帮助我理解其原理。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大数据”的解释,它不仅给出了定义,还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并且配了一张展现数据流动的抽象图,让我这个非技术背景的人也能够大致理解其概念。这套书,让我感觉,我不仅仅是在学习词汇,更是在探索一个庞大而又精深的知识体系。我甚至发现,它在解释一些我以为自己已经很熟悉的词语时,还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认识。这对于我来说,是知识的“二次发现”,价值巨大。
评分《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这本书,怎么说呢,就像我一直寻找的那个“精神食粮”的宝藏。我是一个对知识有着永不满足的渴求的人,尤其是在汉语这个领域,总觉得有太多值得挖掘的东西。拿到这套书,第一感觉就是“厚重”,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厚重,更是精神上的厚重感。精装的设计,皮革的封面,古朴的字体,都透露着一种经典和隽永的气质。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严谨而又不失趣味的编排风格所吸引。它并非仅仅罗列词条和释义,而是将每一个词语都当作一个独立的故事来呈现。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于一些历史典故和文化符号的解释。比如,当解释某个成语时,它不仅会给出成语的含义,还会详细地介绍这个成语的来源,相关的历史人物,甚至配上一幅描绘那个历史场景的精美插画。我曾经在一个安静的下午,翻到关于“杯弓蛇影”的条目,书里不仅解释了成语的意思,还配了一幅古代文人饮酒的场景画,并且详细讲述了那个典故的来龙去脉。那种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亲身经历了一样。这让我对汉语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能够深入到它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肌理。此外,它对于一些科学技术和现代新词的收录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词层出不穷,而这本辞海却能紧随时代步伐,将这些新词以一种系统、严谨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解释得清晰易懂,配以相关的图解。我曾经在阅读一篇关于基因编辑的文章时,遇到一些不熟悉的专业术语,翻阅这本辞海,我竟然找到了解释,而且还配有相关的生物结构图,这让我快速地掌握了核心信息。这套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工具,更是一扇通往广阔知识世界的窗户,我每天都在这里汲取新的养分,感受汉语的魅力。
评分购买《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我多年来对一本理想辞书期盼的最终实现。首先,它的整体设计就充满了“珍藏”的品味——厚实的精装封面,搭配内页考究的纸张和印刷,都散发着一种沉静而高雅的气息。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所吸引,仿佛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而是一件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艺术品。我一向认为,好的辞书不仅仅是提供词义的解释,更重要的是能够带领读者进入词语背后广阔的知识海洋。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在解释每一个词语时,都仿佛在讲述一个独立的故事,而且常常会追溯词语的源头,挖掘其文化内涵,甚至会引用相关的诗词、典故,来丰富其解释的层次。我曾在我翻阅某个关于古代器物的条目时,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器物的名称、用途,还配上了一幅精美的器物复原图,从材质到工艺都清晰可见,甚至还引用了描写该器物的古诗。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我对那个词语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字面,而是能够感受到它所承载的时代印记和文化价值。此外,它在解释一些科学技术类词汇时,也展现了令人赞叹的专业性和通俗性。我曾经在阅读一篇关于天文学的文章时,遇到一些不太理解的概念,而在这本辞书中,我竟然找到了它们,并且解释得非常清晰,还配有相关的星图和天文现象的示意图,这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掌握。我甚至发现,它在解释一些我以为自己已经很熟悉的词语时,还能给我带来新的认识和启发,让我对汉语的理解更加深刻。这套书,对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工具,更像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我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和学习其中的奥秘。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一种“看看新出的辞海怎么样”的心态去购买《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我本身是一个对文字充满好奇的人,总是喜欢挖掘词语背后的故事和演变。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这完全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首先,它的分量和厚度就足以说明其内容的丰富程度,两卷精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质感。打开后,我被它的设计深深吸引。我特别喜欢它在一些历史文化词汇下面的配图,不是那种随意拼凑的插图,而是经过精心挑选,与词条内容高度契合,有时候是一幅古老的画作,有时候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又或者是精美的文物插图。这些图片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词语内涵的一种补充和升华,让我在理解词语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文化气息。我曾经在查阅一个关于古代官职的词条时,书里配了一幅描绘当时官员朝服的精美插图,瞬间我就对那个词语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甚至能想象出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这种“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辞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而且,它在释义方面也相当严谨,不仅提供了最常用的意思,还常常会列出一些相对生僻或引申的意思,并给出相应的例句,这对于我这样喜欢钻研文字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我发现,通过阅读它的条目,我不仅学会了一个新词,还能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甚至是风俗习惯。这种“一词多用,一词多知”的学习体验,是我在其他任何工具书上都未曾有过的。这本书,在我看来,已经超越了一本普通辞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浓缩的中华文化百科,值得我细细品味,反复阅读。
评分我是一个对汉语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人,总觉得一本好的辞书,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这本书,就是我心中理想的“桥梁”。它的外观设计就足以让我眼前一亮——经典的精装,沉甸甸的书本,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穿越时空,带来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气息。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一些富有文化底蕴的词语时,所采用的图文结合的方式。我曾在一个午后,翻阅到关于“唐诗”的条目,书中不仅给出了唐诗的简要介绍和发展脉络,还配上了几幅写意的水墨画,描绘了诗人们吟诗作对的场景。那一刻,我仿佛能听到诗仙李白的豪放,也能感受到诗圣杜甫的忧国忧民。这种“诗画合一”的解读方式,让我对唐诗的理解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充满了情感和画面感。同样,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地理名词,它也毫不吝啬地配上了精心挑选的图片,无论是古代战场的一角,还是壮丽的山河风光,都能极大地增强我的理解和想象。我记得在查阅关于“四大发明”的条目时,书中配上了详细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插图,让我对这些伟大的发明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它在收录新词汇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新词汇层出不穷,而这本辞海能够及时地将其收录,并且给出准确、易懂的解释,这对于我这样希望跟上时代步伐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曾经在阅读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文章时,遇到一些新兴的缩略语,而在这本辞书中,我却找到了它们的完整解释,甚至还附带了相关的概念图。这让我感觉到,这本辞书不仅连接了过去,也紧密地拥抱着现在。对我而言,这套书已经不仅仅是一本辞书,更是一个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宝藏,我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味,去挖掘它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评分这套《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真是让我爱不释手!从我拿到它到现在,几乎每天都会翻阅一二。它不仅仅是一本辞书,更像是一部浓缩了中华文化精髓的百科全书。装帧设计精美绝伦,采用了经典的精装工艺,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尽显厚重与品质。书页的纸张厚实柔韧,触感极佳,印刷清晰,色彩饱满,即使是图文并茂的部分,细节也处理得十分到位,没有任何模糊或重影。翻开第一卷,扑面而来的是那种博大精深的学术气息,但又不像传统辞书那样枯燥,而是以一种亲切而生动的方式呈现。里面的每一个条目,都经过了精心考证和编辑,不仅解释了词语的本义,还常常追溯其演变过程,引申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这对于我这样想深入理解汉语之美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古语或成语时,会配上相关的历史典故、诗词引用,甚至是相关的艺术品图片,这使得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有时候,我会在睡前随手翻到某一页,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字词,但它的解释却能带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天文地理到人文历史,从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无所不包。这种“意料之外的收获”常常让我惊喜不已,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而且,图文并茂的设计,更是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可视化的知识,对于那些不擅长纯文字阅读的读者来说,更是极大的便利。我曾经就为一个词语的解释困扰了很久,翻了很多资料都不得要领,而在这本辞书里,它不仅有清晰的释义,还有一张描绘相关场景的精美插画,瞬间就点亮了我心中的疑惑。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我身边很多朋友看到我的这套书,都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也要入手一本。这不仅仅是一件藏品,更是一份关于知识的投资。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次接触《辞海新编汉语辞海 图文珍藏版(2卷 精装)》时,我对它抱有极大的期待,毕竟“辞海”二字本身就承载了汉语词典的权威性与深度,而“新编”、“图文”、“珍藏版”这些后缀更是吊足了我的胃口。拿到手后,它的实体并没有让我失望。精装的封面设计,采用的是一种沉静而富有质感的颜色,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边缘的烫金工艺更是增添了几分复古的韵味,一看就知道是下过功夫的作品。打开书页,那种纸张的触感和气味,瞬间就让我进入了一种专注的阅读状态。它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距舒展,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作为一本“新编”的汉语辞海,它在收录传统词汇的基础上,更是积极纳入了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词汇、新概念,这对于保持汉语的活力和与时俱进至关重要。我曾经在阅读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时,遇到一些新兴的术语,上网搜索虽然能找到解释,但往往零散且不够系统,而在这本辞书中,我惊讶地发现,这些词汇不仅被收录,而且解释得清晰透彻,甚至还配有相关的图示,这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其内涵。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解释一些科学技术类词汇时,并没有采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直观的插图,将复杂的概念形象化。例如,关于“量子纠缠”的解释,它不仅给出了科学的定义,还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并且配上了一张示意图,我这种非专业人士也能够大致领会其中的精髓。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体现了编纂者的高超技艺和对读者的深切关怀。我甚至发现,一些我从小就接触,但对其真正含义模糊不清的词语,在这本辞书中得到了详尽而准确的阐释,让我仿佛重识了它们。这本书,绝对是我书架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学习和探索汉语世界不可或缺的助手。
评分儿子说很好用!我没有看到实物。
评分.................................
评分儿子说很好用!我没有看到实物。
评分挺好的 就是快递不提醒收货
评分严重怀疑是假货。字迹模糊,纸很薄。
评分.................................
评分好
评分书已收到,两册一函装,纸张一般,字体大小适中。 看着相当于现代汉语词典的扩展版,字条的构成、笔顺、解字、字源以及汉译英等比较实用。 不足之处也发现了几点:1)正文部分夹杂了一些小知识条,其索引则是简单的按页码编排,没有音序或笔画顺序;内容也与上下文内容不相关,例如顺手翻到的989页右边“最大、最快和最热的卫星”说的是木星,最佳位置是937页的木星词条附近。 2)汉译英部分还需要严格校对下,例如第2页左边阿字的汉译英部分“阿奶”就悲剧了,出现两次,首次出现的英文是错的。
评分还好,字清楚比什么都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