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與本係列的其他作品不同,這是一本輕鬆詼諧的小書。在如今這個“禪”已經被無數的勵誌讀物打扮成心靈雞湯的時代,本書勢單力薄地以《壇經》為經綫,厘清“禪”乃至整個佛學的本來麵目,並為《壇經》清晰梳理齣其印度佛學的理論背景,有理有據地挑戰著“禪宗是中國本土佛教”的傳統看法。
關於禪趣,很多人都會想到林林總總的機鋒公案,然而那些講解機鋒公案的讀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書則著力於貫通禪宗的核心義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機鋒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最後有必要提醒讀者的是,本書雖然采用瞭詼諧通俗的行文風格,但僅適閤於那些懷有純粹的文化趣味的讀者,如果你需要的是任何形式的心靈慰藉、人生感悟或關懷,那麼還是放下這本書為好。
作者簡介
熊逸
中國當代重要的一位思想隱士,隱於市而專心著書的人。
熊逸,是一個筆名,隻有極少的人識得他的廬山真麵目。
熊逸堅持用這個筆名解剖中國傳統文化,用學貫中西的現代視角反觀中國傳統文化。
代錶作品
《王陽明:一切心法》
《道可道:老子的要義與詰難》
《逍遙遊?: 當《莊子》遭遇現實》
《思辨的禪趣:《壇經》視野下的世界秩序》
精彩書摘
禪宗從何而來?
顧頡剛論《詩經》,曾說過一句看似極端的話:“一首詩文隻要傳誦得普遍瞭,對於作者和本詩的傳說一定失瞭真相。”這個道理也許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但用在佛教、用在禪宗身上卻是一點不差的。
禪宗從何而來?對於這個問題,對佛教隻要稍有瞭解的人都能說得齣:達摩老祖一葦渡江,來到中國傳法,他老人傢就是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爺。那麼,達摩又是師承哪裏呢?這似乎也是個過於簡單的問題:佛陀有一次說法,卻一句話也不說,隻是拈起一枝花來微笑,聽眾們全都莫名其妙,隻有迦葉發齣瞭會心的一笑。佛陀於是說:迦葉已經明白瞭我的意思,我這個禪的法門已經傳給他瞭。
佛祖拈花,迦葉微笑,這個動人的故事廣為人知,就在這一笑之間,禪法初傳。
但是,如果負責任地來說,這兩個故事全靠不住。
達摩的故事很符閤傳說一貫的發展脈絡:越靠後的記載就越詳細、越神異,搞得後來一些嚴肅的學者甚至開始懷疑曆史上究竟有沒有達摩這樣一個人物。湯用彤在這個問題上下瞭很大的考證功夫,得齣一個被學者們廣為信服的結論:達摩其人確實是有的,隻是他的那些身世、經曆大多是不靠譜的。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達摩確實是一位外來的和尚,但他帶來的並不是禪宗。事實上,印度佛教從來就沒有過一個叫作禪宗的宗派,雖然禪這個概念確實是從印度來的。印度佛教裏所謂的禪,是一種修煉的方式,大體上就是靜坐冥想,而這種修煉方式也不是佛傢的獨創,而是在佛陀以前就有的,是為印度的許多宗教門派通用的,其經典上的源頭很可能就是婆羅門《吠陀》經典裏的瑜伽,考古發現的源頭還要更早。《吠陀》相關典籍裏提到修煉瑜伽的八個步驟,其中之一就是禪那,簡稱為禪。
一說瑜伽,大傢都不陌生,現在健身房裏還經常在教瑜伽,雖然性質上和幾韆年前的瑜伽已經不大一樣瞭,但大概還能看到幾分遠祖的影子。
原本,瑜伽一詞的一個主要意思是“枷”或“駕”,是指駕馭牛馬、製伏牛馬的情欲,由此引申齣“聯係”“閤一”的意思,中國人譯經的時候最早曾把瑜伽翻譯成“相應”。瑜伽施之於人,一是指苦行,二是指靜坐冥想,也就是禪定。這兩種瑜伽路綫佛陀都曾走過,苦行走不通,這纔改修禪定,也就是說,所謂禪定、瑜伽,都是佛教從古代的印度社會繼承下來的,並不是自己的獨創。
禪定能在印度流行,據說是有特定的地理原因的。早期的地理決定論者認為,印度地處熱帶,吃飯不大讓人發愁,在樹上摘個大果子就可以充飢,不像溫帶和寒帶的人那樣需要辛苦勞作,再加上天熱,所以印度人最喜歡待著不動,於是就誕生齣來瑜伽、冥想這類精神産物。至於婆羅門和佛教的關係,佛教可以說是對婆羅門的一場革命——在當時當地,婆羅門纔是“正信”。然而,就像再顛覆式的革命也很難把傳統徹徹底底地推翻一樣,佛教也大量吸納瞭婆羅門的傳統,禪定就是其中之一。達摩確實把禪定帶進瞭中國,所謂壁觀、麵壁,其實就是坐禪,也就是修煉瑜伽。
所以,達摩帶來的禪和禪宗意義上的禪完全是兩碼事。當然,達摩練的瑜伽和張惠蘭的瑜伽也是大不一樣的,至少在目的上,一個是為瞭終極真理,另一個是為瞭強身健體。
禪,在達摩那裏隻是一種靜坐冥想的修煉方法,那麼,他所修煉的教義又是什麼呢?——很簡單,隻有一部經書,就是四捲本的《楞伽經》。達摩很直率地告訴大傢:彆的經都不必念瞭,就一門心思念這部《楞伽經》就好。
既然達摩一係主推《楞伽經》,這一派也就被人稱為楞伽宗。也有人認為楞伽宗的說法不太妥當,不過我們這裏就不做深究瞭。
達摩傳法,把《楞伽經》傳給瞭慧可,慧可又往下傳,傳到弘忍是第五代,弘忍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禪宗五祖,後來北方漸宗的神秀和南方頓宗的慧能就都是齣自弘忍門下。一般認為,就是在弘忍這個時代,禪宗作為一個宗派纔正式形成。
弘忍之前的時代我們可以稱之為楞伽師時代。治《楞伽經》的和尚被稱為楞伽師。唐代有人編瞭一部《楞伽師資記》,記載楞伽師的傳承譜係,把達摩定為第二代,而開山人物則是《楞伽經》的一位譯者求那跋陀羅。
《楞伽師資記》,這個書名很有意思,“師資”這個詞我們現在還很常用,比如說某高校師資力量雄厚,而這個詞卻是源於《老子》的。《老子》裏有一篇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這句話很難解讀,但《楞伽師資記》的作者無疑把師和資分彆理解為老師和學生,所以顧名思義,《楞伽師資記》說的是楞伽師的師徒傳承譜係。如果用追溯的眼光來看,可以說該書講瞭很多禪宗孕育期的師承係統。令人見怪不怪的是,這本書裏的譜係和其他經典裏的記載多有齣入,調和論者對此也經常感到無能為力——畢竟,就算一部佛經的核心思想可以被不同的讀者做齣不同的解讀,但如果甲書說李世民是李淵的兒子,乙書說李世民是李淵的孫子,這可怎麼調和呢?符閤邏輯的解釋是:兩者隻可能都錯,卻不可能都對。
從禪宗譜係來看,說禪宗思想源於《楞伽經》當然是有道理的,但到瞭慧能這一代,從《壇經》的記載來看,似乎《楞伽經》的痕跡淡瞭不少,卻有好幾處鄭重地把《金剛經》抬瞭齣來。比如,說慧能當初就是因為偶然聽到有人念誦《金剛經》裏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有所悟,從此踏上求法修佛之路的。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般若係統的經典,梳理從達摩以來的脈絡,涅盤一係的《涅盤經》也漸漸地發揮著影響。到瞭慧能這裏,楞伽傳統、般若傳統和涅盤傳統一起開花結果,當然,中國本土的儒傢與道傢傳統占的比重也一點不少,這些都會在後文慢慢道來的。
……
前言/序言
題記1
最後有必要提醒讀者的是,本書雖然采用瞭詼諧通俗的行文風格,但僅適閤於那些懷有純粹的文化趣味的讀者,如果你需要的是任何形式的心靈慰藉、人生感悟或關懷,那麼還是放下這本書為好。
人們總是對禪宗的機鋒公案給予過多的熱情,而正確的閱讀順序其實應該從《壇經》開始。《壇經》創設的理論體係是後來一切機鋒公案的思想源頭,所以,若從《壇經》入手,則可以高屋建瓴,一通百通。
有必要說明的是,本書是將《壇經》及禪宗納入思想史的範疇加以考察的,盡力把相關的那些深刻的或看似詭異的佛學義理有理有據地闡釋清楚,梳理它們的來龍去脈,展示的是一個和普通人心目中迥然不同的佛學世界。之所以使用輕鬆詼諧的筆調,僅僅為瞭閱讀的便利。
所以,這樣的一本書顯然並不適閤虔信的佛教徒,而僅僅適閤於那些對佛教世界懷有單純的好奇心以及對佛學義理懷有純粹智識趣味的讀者。
題記2
1859年,穆勒的《論自由》一書這樣談到,所有基督徒都相信,受到祝福的是貧窮、卑賤、遭受侮辱與損害的人,富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基督徒不該評判彆人,免得也被彆人評判,應當愛人如己,安心過好今天而不去預計明天,應當把內衣一並交給奪去自己外衣的人,應當把自己的所有財物分送窮人……當他們這樣講的時候,他們的確滿懷誠意。
穆勒認為,基督徒們都相信《新約》的訓誡是神聖的,也都理所當然地接受這些訓誡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但是,當真這麼去做的人可謂韆中無一。他們實際遵循的行為規範並不是這些,而是他們那裏的風俗習慣。
這個意見適閤於所有大眾化的宗教信仰。禪宗,乃至整個佛教,也是一樣。那麼,如果有人執意要從曆史脈絡與經典文本當中考訂“原始意義”,闡明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經義在曆史情境下是如何順理成章,並且以極盡通俗的語言講給聽眾的話,一定是非常不受歡迎的。遺憾的是,本書做的就是這種不受歡迎的工作。
思辨的禪趣:壇經 視野下的世界秩序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思辨的禪趣:壇經 視野下的世界秩序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