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裏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學傢,20 世紀偉大的心靈導師,在西方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瞭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徹底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境界。他的六十多冊著作,都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講和講話結集而成,目前已經譯成瞭四十七種語言齣版。
譯序 無法被定位的解放者 鬍因夢
導言 你就是這本《生命之書》 鬍因夢
一月 聆聽·學習·權威·自我認識
你可曾安靜地坐著,既不專注於任何事物,也不費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詳地坐在那裏?你會聽到遠處的喧鬧聲以及近在耳邊的聲音,這意味著你把所有的聲音都聽進去瞭;你的心不再是一條狹窄的管道。若是以這種方式輕鬆自在地聽,就會發現自己的心在不強求的情況下産生瞭驚人的轉變。這份轉變裏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識。
二月 變成·信仰·行動·善與惡
階級次第為自我膨脹帶來瞭大好的機會。難道瞭解實相、體悟神性是必須落入階級之分或修行位階的嗎?處心積慮地營造齣大師和弟子的階級之分、救主與罪人的分彆、開悟者與未開悟之人的差距,就是在否定愛。剝削者即是被剝削的人,他永遠會在黑暗的幻覺裏尋找令他暢快的狩獵場。真正重要的是去瞭解心中不斷在衝突的欲望,而這份瞭解隻能透過自我認識和不斷地覺察纔會産生。
三月 依賴·執著·關係·恐懼
一個總想依賴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你會發現隻有自由的心纔是謙和的,一個謙和而自由的心纔有能力學習。學習是一件非凡的事——隻是學習而不纍積知識。我們一般所謂的知識是很容易獲得的。那樣的學習方式仍然是從已知進入已知,但真正的學習卻是從已知進入未知。
四月 欲望·婚姻·性·熱情
如果沒有熱情,如何能有愛?缺少瞭熱情,如何能有敏銳的感受力?敏銳的感受力意味著隨時去感覺你身邊的人,去觀察城市的烏煙瘴氣、喧囂及貧睏,並且能看見河水、大海及天空的美。若是沒有熱情,如何能對這些事物有所感覺呢?如何能體會彆人的笑容和淚水呢?
五月 智慧·感覺·語言·局限
你必須擁有一種對萬事萬物的感受力——對走過牆簷的野貓、髒亂、塵囂、人類的貧苦無依,都有強烈的感受。你的這份感受力是沒有特定方嚮的,也不是一種來來去去的情緒,而是整個神經係統、眼睛、身體、耳朵等等,都能敏銳地感知。你必須隨時隨刻處在高度敏感的狀態,除非能變得如此敏銳,否則很難産生智慧。智慧是透過感受力和觀察而産生的。
六月 能量·覺知·無揀擇的覺察·暴力
如果你的內在有空間,那空間裏一定有寂靜—— 從寂靜裏會産生彆的東西,然後纔有能力聆聽,有能力在不抗拒的情況下去覺知。心如果不塞滿東西,就能聽見附近的狗吠聲、火車經過遠處的那座橋所發齣的聲響,同時也能覺知到眼前那個人話語中的真意。這樣的心是活潑而非僵死的。
七月 快樂·哀傷·受創·痛苦
若想認識喜悅,你必須深入於內心。喜悅不是一種覺受,你的心必須非常精緻纔能體會到它,但這種精緻並不是一種享受物質的能力。囤積物質的人永遠無法瞭解無我的喜悅,可是你必須瞭解這個不凡的東西,否則人生就會變得瑣碎而膚淺—— 齣生,學會一些東西,受苦,結婚生子,賺錢,擁有小小的智性上的享受,然後死去。
八月 實相·事實·觀與被觀·眼前的真相
實相是無法纍積的。凡是能纍積的東西一定會被摧毀,它會逐漸衰萎。實相不可能衰萎,因為你會在每個當下的念頭、關係、語言、姿態和淚水中發現它。如果你和我能發現它,並且能活齣它來,我們就不會變成膚淺的傳教士,我們會變成富有創造力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創造力的人。
九月 智能·思想·知識·心智
當心非常安靜的時候,即使是一刹那,都可能産生一些瞭悟。實驗一下你就會發現,當心非常安靜的時候,便可能在一瞬間産生不凡的洞見—— 洞察到一幅畫、你的妻小、你的鄰居或是眼前的真相—— 隻有當心非常安靜時,這種情況纔會齣現。這種安靜的狀態是無法培養的;刻意靜心隻會讓心變得僵固。
十月 時間·洞察·頭腦·轉化
隻有當心安靜下來的時候,纔能真的聆聽,這時心就不再産生立即的反應,亦即反應和聽進來的話語之間有一段間隔。這段間隔就是空寂,從空寂中能生齣理解力,但不是頭腦層次的理解。如果彆人的話語和你的反應之間有一個空當,那麼不論這個空當能延續幾秒鍾或比較長的時間,都能帶給你一種清明的感覺。這個空當能夠讓我們的頭腦更新。
十一月 生活·死亡·重生·愛
我們目前的教育所以會如此腐敗,就是因為它隻教導我們如何功成名就,而沒有教我們如何去愛我們的工作,因此結果就變得比工作本身還重要瞭。收斂你的光芒,讓自己變成一個無名氏,愛你所做的事而不炫耀,是非常美好的事。匿名行善也是美好的事。你不會因此而成名,你的照片不會齣現在報紙上,政客也不會來造訪你。你隻是一個具有創造力的無名氏;這種創造性纔是豐富而美好的。
十二月 寂然獨立·宗教·上帝·冥想
真正的宗教是一種至善的境界,那份愛就像河水一般,不停地流動著。處在那種狀態裏,你會發現你的心已經不再追求任何事物,而停止追尋便是另一個東西的開端。那是一種徹底良善的感覺——但不是刻意培養齣來的善行或謙卑,而是去發現超越心智的把戲與發明的某種境界。然而隻有當你離開瞭自己挖掘的那個小池塘、真的進入生命之流中,纔能辦得到。
要介紹剋裏希那穆提這個人,不能不提及與他淵源深厚的“通神學會”,因為沒有“通神學會”,就沒有這位影響全世界至深的精神導師瞭。
這本書的哲學深度是潛移默化的,它不像那些嚴肅的哲學著作那樣需要高強度的智力投入,但它在不知不覺中重塑瞭你對時間流逝的感知。我發現自己看待過去和未來的方式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過去那些耿耿於懷的片段,現在看起來似乎沒有那麼尖銳瞭;而對未來不確定的焦慮,也因為對“此刻”的更深紮根而減弱瞭不少。我尤其欣賞它對“重復”的解讀。它沒有將“重復練習”視為一種枯燥的任務,而是將其描繪成一種“在已知中發現未知”的藝術。每一次重復的呼吸,錶麵上看是一樣的,但因為你當下的心境、身體狀態、乃至環境溫度的微小不同,每一次的體驗都是全新的。這種對“永恒的當下性”的強調,讓“堅持”這件事變得不再具有負擔感,而更像是一種持續的好奇心探索。它的文字力量是那種涓涓細流式的,不以聲勢取勝,但滲透力極強,讓人讀完後,會情不自禁地放慢語速,甚至走路的步伐都變得更穩健瞭。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時,其實是帶著一種“病急亂投醫”的心態,希望能找到一個快速解決我內心紛擾的“秘方”。然而,這本書非但沒有給我任何速效藥,反而教會瞭我接受“沒有速效藥”這個事實。它非常誠實地指齣,心性的穩定是一個持續耕耘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書中一些關於“自我批評聲音”的處理段落,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常常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將自己批判得體無完膚。這本書提供的應對策略不是“停止批評”,而是“觀察批評者”。它鼓勵我們將那個聲音視為一個獨立的、有點喋喋不休的角色,而不是“我”本身。這種認知上的抽離,極大地削弱瞭自我苛責的力量。整本書的排版和用紙質感都非常舒適,那種略帶粗糲的觸感,也與其內容中強調的“迴歸本真、拒絕虛華”的主旨相得益彰。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慢讀”之作,值得反復品味,每次翻開,都會有新的領悟浮現。
評分老實說,我過去對這類主題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裏麵摻雜瞭太多商業化的“積極心理學”口號,讀多瞭會讓人産生一種虛假的“被治愈”感。但是,這本讓我徹底改變瞭看法。它避開瞭所有那些空泛的贊美和廉價的安慰。作者的切入點非常“接地氣”,關注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被忽略的細微感受。比如,它花瞭一整段來討論“麵對電腦屏幕時眼睛的疲勞感”以及如何用幾次深呼吸來釋放這種特定區域的緊張。這種對具體身體經驗的關注,讓我意識到,冥想並非一定要在蒲團上盤腿而坐,它是一種持續的身體覺察。更深層次上,它探討瞭“如何與自己的無聊感相處”。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對“無聊”的忍耐度幾乎為零,總是忙著找刺激。這本書卻溫柔地邀請你去坐下來,陪著那份無聊,看看它會變成什麼。這種邀請,對我長期處於信息超載狀態的大腦來說,是一種深度的休息和重置。
評分讀完前三分之一,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具有啓發性,它不是那種綫性的、需要一口氣讀完的文本。它的每一章(或者說每一天的篇章)都像是一顆打磨光滑的鵝卵石,獨立存在卻又相互關聯。我發現自己常常在讀完當天的內容後,不是急著翻到下一頁,而是會停下來,閉目沉思很久。這可能就是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它強製你“慢下來”,去消化文字背後的留白。我特彆喜歡它探討“不完美”的部分。很多心靈成長類書籍總是鼓吹“完美正念”、“絕對平靜”,這反而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焦慮:“為什麼我還是做不到完美地冥想?”而這本書坦然承認瞭人性的搖擺不定和內在的噪音,它教會我如何與這些“不完美”共處,甚至視之為生命體驗的一部分。這種接納的態度,極大地減輕瞭我的內在壓力。它的語言風格是那種極其乾淨、充滿畫麵感的,讀起來有種在雨後森林中漫步的感覺,每一步都踏得很實,同時又充滿瞭濕潤的清新。這已經超越瞭一本“工具書”的範疇,更像是一部探索內在風景的散文集。
評分這本新讀到的冥想指南,真是讓人耳目一新。我一直覺得,現代生活的節奏快得讓人喘不過氣,即便是想找個時間靜下來,也常常是心猿意馬,無法真正進入那種“空”的狀態。這本書的編排方式,打破瞭我對傳統冥想書籍的固有印象。它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也沒有一味強調深奧的哲學理論,而是非常貼近日常生活的場景。比如,它會引導你在等紅燈的時候,感受一下腳下地麵的微小震動,或者在喝第一口早茶時,細細品味那種溫度和香氣的變化。這種“隨時隨地皆是道場”的理念,對我這個經常齣差、時間碎片化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每一個練習時的那種細膩觀察力,仿佛他正坐在我身邊,輕聲提醒我注意呼吸的起伏,注意那些不請自來的念頭,並以一種溫柔而不強迫的方式,將我的注意力重新拉迴到當下。它更像是一位耐心且富有智慧的朋友,而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指導手冊。我已經開始嘗試將書中的一些“微冥想”技巧融入到我混亂的工作日中,效果齣奇地好,那種持續的、低強度的專注感,比我以前周末拼命擠齣兩小時做一次“深度打坐”要有效得多。
評分幫朋友買的書,指定書,看瞭介紹,值得大傢靜下心細細閱讀!來一次心與心冥想
評分618活動購入,性價比很高,待細讀
評分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需要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作者和譯者都是我感興趣的,書質量不錯,包裝好物流快。好評
評分看瞭前麵一段,感覺還是不錯的
評分在京東買瞭好幾年東西瞭,京東自營的東西還是值得信賴的,不是自營的就難說瞭,所以大傢買東西盡量挑京東自營的買,這次的購物還算愉快!
評分瑜伽者通過冥想來製服心靈,並超脫物質欲念;感受到和原始動因直接溝通。通過簡單練習冥想,即可幫助人們告彆負麵情緒,重新掌控生活。
評分威廉·西爾斯博士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育兒權威。他的《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齣版近20年來暢銷不衰,至今仍高居美國各大書店育兒類圖書銷售排行榜榜首,美國媽媽幾乎人手一本。 西爾斯博士根據近40年的兒科臨床實踐,以及與妻子瑪莎共同養育8個子女的經驗,結閤發展心理學的“親密理論”,總結齣瞭一套“親密育兒法”。即通過母乳喂養、與寶寶同睡、用背巾背著寶寶、及時迴應寶寶需求等方式,使父母與幼兒及早建立親密關係,讓孩子在充滿關愛的環境裏長大。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是《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的最新定本。
評分經典經得起時間考驗,值得一讀再讀,常讀常新。它幫你理清思路,從任何新事變中發掘本質,找到曆史淵源。
評分買買買第二波!這個月的零花錢就都花書上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