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绘本阅读推广人吴敏兰推荐书单第7本
韵谣书类
Blankies
Blankie小毯子(韵律谣)
一条小毯子,两条小毯子,现在我们都有自己棒的毯子了!快加入宝宝们充满欢乐、生动又幽默的“毯子狂欢”吧!
吴敏兰推荐
P26 培养英语耳朵的书
BOOK 7 Blankies
大部分的宝宝书颜色都非常地鲜艳,以吸引宝宝的注意,但是这本书的色彩却很柔和,我很喜欢这种温馨的色彩,因此选了这本书推荐给家有小小孩的父母。
《Blankies》使用多数宝宝都拥有的一条小被被贯穿全书,让这本厚纸书成功地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小被被淋湿了、小被被不见了、抱着小被被也能玩出韵谣。
书中的单词简单,却拥有漂亮的押韵,很适合作为宝宝的韵谣书。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简直是为英语母语启蒙量身定制的教科书。它的词汇选择非常精准,都是围绕着幼儿生活中最核心的体验展开的,比如触觉(soft, warm)、状态(quiet, still)以及动作(snuggle, hold)。这种高频、贴近生活的词汇输入,远比那些堆砌生僻词汇的读物有效得多。 韵律诗的结构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强化了音位意识,这是未来阅读能力的基础。宝宝在听我朗读时,会无意识地捕捉到词语之间的声学联系。其次,节奏感能有效控制阅读速度,让大人在朗读时能保持一种温柔、舒缓的语调,这直接影响了宝宝的情绪状态,非常适合作为睡前“程序”的一部分。 此外,这本书巧妙地将“情感投射”融入了叙事。那条小毯子显然不仅仅是一块布料,它承载了无尽的爱、安慰和记忆。通过对毯子的描绘,孩子学会了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对依恋对象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教育是无声的,却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深刻。 我自己尝试用不同的语速和音高来朗读同一段文字,发现宝宝的反应截然不同,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可塑性”极高,每一次阅读都能带来新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评分这是一本将“极简主义”发挥到极致的绘本。在当今市场上,很多给婴幼儿的书籍都充斥着过于饱和的色彩和过于复杂的场景,试图用视觉轰炸来吸引注意力,但这本却反其道而行之,它用大片的留白和克制的配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这种视觉上的“呼吸感”非常重要,它避免了对婴幼儿视觉系统的过度刺激,让他们能够真正聚焦于故事本身的核心元素——人物的情绪和动作。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构图上的平衡感。即便是简单的场景,比如只是孩子和毯子躺在床上,构图也绝不敷衍,黄金分割和视觉引导线被运用得恰到好处,引导读者的目光自然地流向情感的焦点。 这种设计哲学让我联想到那些经典北欧设计作品,它们都强调功能性与美学的完美结合,毫不拖泥带水,却韵味无穷。对于家有小宝宝的父母来说,选择这样的绘本,也是在为家庭环境营造一种低压、高质量的审美氛围。 这本书的重量感和触感,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传达出一种“珍贵”的感觉,它不会让人觉得只是一个快速消费品,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记录童年时光的载体。
评分这本书的插画风格真是太吸引人了!色彩运用大胆又柔和,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温馨的质感,让人忍不住想伸手触摸那些毛茸茸的小动物。我尤其喜欢作者处理光影的方式,那种从窗帘缝隙透进来的微光,把整个房间烘托得像一个梦境。 故事的主题虽然简单,围绕着一个孩子和他的“小毯子”展开,但它细腻地捕捉了幼儿对安全感和依恋的微妙情感。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读起来朗朗上口,即便是刚开始接触英文绘本的宝宝,也能很快被那种韵律所吸引。 我家宝宝每次翻到那一页小兔子抱着毯子睡觉的场景,都会安静下来,轻轻抚摸自己床边的安抚巾,这说明书里的情感连接是多么真实和有效。这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浮夸故事,而是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中的温柔瞬间。 那些重复出现的词汇和短语,是绝佳的早期语言输入,我发现宝宝现在已经能主动指认“soft”和“sleepy”这些词了,这归功于这本书潜移默化的引导。它不仅仅是一本睡前读物,更像是一件可以陪伴孩子成长的艺术品。封面设计也很有巧思,那种略带做旧的纹理感,让人感觉这是一本充满历史和故事的书。 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视觉和听觉(朗读时的韵律)上都达到了高水准,是精装绘本中的佼佼者,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慢板”感。它没有急于推动情节发展,而是花费大量篇幅去描绘细节中的温柔,比如小毯子被紧紧抱住时布料的褶皱,或者小主人因为毯子在身边而发出的满足的叹息。这种“慢”对于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亲子关系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提醒:慢下来,才能真正看见彼此。 故事中蕴含的“仪式感”是它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每天晚上固定的“找毯子”、“抱毯子”、“盖毯子”的流程,构建了一种强大的亲子联结仪式。孩子通过重复执行这些动作,潜意识中将“睡前时间”与“安全感、父母的陪伴”紧密联系起来。 韵律诗部分在朗读时常常让我不自觉地放慢呼吸,仿佛自己也进入了那种安详的状态,这对于那些入睡困难的宝宝来说,简直是最好的催眠曲。 另外,这本书所传达的价值观是如此纯粹:爱与依恋可以被具象化为一个简单的物体。它教会了孩子,重要的东西不一定需要很大或很贵重,它只需要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位置。这种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被包裹在美丽的文字和图画之中,无声地滋养着小小的心灵。
评分我第一次读到这本绘本时,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对“重复”这种教育手法的精妙运用。在0到3岁的启蒙阶段,孩子的大脑需要大量的、有规律的刺激来建立认知链接,而这本书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采用复杂的叙事结构,而是通过核心意象——那块“小毯子”——在不同场景下的出现,构建起一个稳定且可预测的世界观。 这种可预测性对于建立幼儿的安全感至关重要。每一次翻页,孩子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他们的预期得到了满足,从而产生了愉悦感。而且,韵律部分的处理非常高明,它不是生硬的押韵,而是更接近于自然语言的抑扬顿挫,读起来非常自然流畅,即便是一些复杂的英文结构,在韵律的带动下也变得容易被吸收。 我注意到作者在细节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小毯子上的一个小小的补丁,它在不同的画面中似乎都有微妙的变化,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亲子互动的话题。我们可以一起观察“毯子今天是不是更旧了一点?”或者“它去哪里探险了?”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极其简单、纯粹的主题之下。 这本书的纸板材质也值得称赞,厚实耐用,边角处理得非常圆润,完全不用担心宝宝在撕咬或抓握时会受伤,体现了对低幼读者的周到考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