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
定价:69.90元
售价:47.5元,便宜22.4元,折扣67
作者:快乐家装编辑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502312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98笔血泪经验告诉你如何避免“花钱费力买罪受” 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后,890张入微跟拍照片全面图解装修细节 想不被设计师“设计”,不被包工头忽悠,一定要知道正确的工法、工序 看完这本,预算更准确,监工更专业,工期更有谱 手把手教你如何挑工人、定工序、选工法、购建材、省预算、避纠纷…… 装修,非亲历者难知其水深。设计师开个小差、包工头换个小料、工人们偷个小懒,都会导致日后出麻烦。如果你看到过施工的过程,就不一样了。本书带着你亲历装修的每个细节,事先知道其中的真相。
内容提要
本书两大特点
 一.全程跟拍,完整呈现施工现场
 装修之所以难搞,原因之一是复杂的工序和工法让人“两眼一抹黑”。尤其是*次装修的人,深一脚浅一脚,不知道下一步会遇到什么。为此,我们亲临现场,在一所460平方米的别墅中全程跟踪施工6个多月,实地拍摄图片890张。从*开始的水电工程,到*后面的打扫卫生,详细记录了每个具体环节的流程、方法。这些类似于录像的组图,将告诉你各个装修环节怎么做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以便让你家的装修少走一些弯路。
 二.98笔血泪经验告诉你的装修早知道
 装修中能遇到的问题不胜枚举,虽然别人家的麻烦不一定出现在你家中,但看看他人的遭遇,多少会让你有一些借鉴。为此,本书搜集了98个真实的装修小案例,这些前人的惨痛经历或许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目录
 序言:装修前,尽量成为“半个专家”
专题图例及照片目录
施工流程:装修的24个步骤、8个阶段
引子:四个业主的真实经历
导读 开工前,先纵观全局
 01 虽然单项只超几百,总额也能让人吐血
 02 找了装修公司,出现纠纷仍然解决不了
 03 选了“轻工辅料”,还得事必躬亲
 04 “全包”看似省事,却会让质量失控
 05 误用不靠谱工人,应该果断叫停
 06 菜鸟上阵,会被12种“隐性消费”宰
 07 边设计、边施工、边整改——劳民伤财
 08 轻信“免费设计图纸”,其实花费更大
 09 工种调配不当,设计得再好也没用
 10 签合同时没仔细看,后来发现它只是摆设
 11 尾款少于10%,合同便没约束力
 12 除非找到设计师,否则要牢记自己是总设计师
章 拆除工程
 13 格局不好,装得再好也住着不舒服
 14 原墙面若有防水腻子,就不用铲除
 15 瓷砖白拆了,其实地板可以直接铺在上面
 16 阳台内墙不能拆,剪力墙绝不能拆
 17 瓷砖保护不到位,染了点点很难擦
 18 敲破排污管,卫生间要重复施工
 19 马桶管道移位后,经常要用马桶揣子
 20 拆除时没亲临现场,不想拆的也被拆了
第二章 水电工程
 21 为补一个入水口,只好把贴完的瓷砖掀开
 22 开工前没装防盗门,水电管线被偷
 23 楼下小店买的PVC管,一捏就扁
 24 水管不能都用粗管,否则水压降低、流速疲软
 25 电工没接地线,我被微波炉电到了
 26 装修要结束了,才发现电线是伪劣品
 27 空气开关质量差,次跳闸后就常“抽风”
 28 空气开关和漏电断路器长得像,工人就漏装一个
 29 二次装修没重新规划电路,换了配电箱也白换
 30 插座装少了,只得乱接很多插线板
 31 插线板上,不是有多少孔就能插多少电器
 32 卧室没装双控开关,每晚都要下床关灯
 33 没装弱电箱,网速可能会很慢
 34 塑料配电管,砖头一砸就裂
第三章 泥瓦工程
 35 劣质腻子,导致墙面起皮
 36 劣质水泥,会让墙面裂缝
 37 砖墙建得太快,墙漆容易开裂
 38 水泥强度不够,地板下面“起灰”
 39 填了保温板,轻体墙也不隔音
 40 隔音棉太软,轻体墙一撞就出窟窿
 41 外窗缝隙没填严实,下雨时会灌水
 42 劣质铝合金窗,变形后会渗雨
 43 买瓷砖没去集散地,比邻居的贵一倍
 44 瓷砖有色差,差点将客厅铺出两种颜色
 45 瓷砖空鼓很多,工人却不承担责任
 46 贴瓷砖时没拉线,满屋的缝隙参差不齐
 47 瓷砖阳角贴得差,受撞击被磕掉一个茬
 48 阳台内墙没铺瓷砖,风一吹就变脏
 49 大理石渗入茶水,就永远擦不净了
第四章 卫生间工程
 50 邻居的防水没做好,隔壁洗澡,我家湿墙
 51 用了白色填缝剂,瓷砖缝隙会慢慢变黑
 52 门槛石下有“暗渠”,水偷偷渗入客厅
 53 泄水坡中有坑洼,仍要用扫帚扫水
 54 地漏位于夹缝中,清扫时很累胳膊
 55 地漏不防干,卫生间飘臭味
 56 按摩浴缸藏污纳垢,买了却不敢用
 57 淋浴房门打不开,洗澡后出不来
 58 没量好马桶孔距,换马桶又花500元
 59 台上盆虽然好看,但清理时很麻烦
 60 天花板用胶水固定,容易起翘
第五章 厨房工程
 61 设计厨房时,下厨的人应掌握决策权
 62 杂牌橱柜,不仅容易坏,而且没地方修
 63 橱柜台面断裂,漏水又渗油
 64 买前没问清,结果大理石的辅材比主材还贵
 65 用了劣质不锈钢水槽,虽没生锈,类似生锈
 66 工人没装三角阀,水龙头崩了却关不上
 67 买油烟机,侧吸式噪音大,顶吸式易撞头
第六章 空调工程
 68 进风口贴近天花板,开了空调也不冷
 69 前期没设计,就装不了中央空调
 70 定速空调的价格低,但真的很费电
 71 空调装在短墙边,屋内一半空间不冷
 72 防腐层质量差,暖气片便不凉不热
第七章 木工工程
 73 木工工程太多,耗时费钱还不环保
 74 建材污染,让108人同时得“装修病”
 75 天花板位置低,明显感到“压顶”
 76 没做木工柜,“犄角旮旯”无法充分利用
 77 合页用了便宜货,一年不到就报废
 78 室内门没做好,下缝小上缝大,头重脚轻
 79 隐形门一旦倾斜,就得天天抠门缝
 80 木龙骨中有虫子,实木地板遭虫蛀
 81 实木地板涨缩率高,缝隙忽大忽小
 82 买复合地板,不要被表层木材的名称骗了
 83 买强化地板,表层不是三氧化二铝就不耐磨
 84 地台没涂木蜡油,淋雨受潮后只得扔掉
第八章 油漆工程
 85 油漆被掺了水,还要再买一桶
 86 工人没刷底漆,面漆刷了也白刷
 87 乳胶漆没干透就刷下一层,日后会开裂
 88 不会算乳胶漆的用量,买5桶剩2桶
 89 验收时没注意看,木柜门的六面只刷了五面
 90 听了工人的建议,将墙面刷得“惨白”
 91 胶带质量差,瓷砖上的残留痕迹很难擦
第九章 收尾工程
 92 墙面一旦开裂,墙纸上的裂缝就很刺眼
 93 窗帘与辅料“打包”卖,简直是暴利
 94 买水晶灯,价格高的白费钱
 95 保洁工人的工具差,擦坏实木地板
第十章 砍价工程
 96 建材市场PK建材超市,价格差了3倍
 97 砍价很专业,不学勿上岗
 98 网购、团购,经常会“便宜没好货”
附录一:施工方10大项目高低价格对比表
附录二:110种建材、家具、家电高低价格对比表
附录三:38种建材的预订、测量、安装步骤
附录四:装修中常用的6个表格
附录五:某装修公司所列96个细项预算表
附录六:装修合同范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装修行业几乎是一无所知,感觉里面充满了各种“坑”。我尤其担心被装修公司忽悠,买到劣质的材料,或者被收取不合理的费用。《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这本书,简直是我装修路上的“护身符”。它在“不被宰”这个环节,给我的帮助最大。它详细列举了装修合同中常见的陷阱,比如模糊的条款、不明确的责任划分等,并教我如何一一识别和规避。它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报价清单模板”,让我能清晰地了解各项费用,并与多家公司进行对比。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材料鉴别的指导,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材料好,那个材料不好,而是教你如何从品牌、产地、认证等多个维度去判断,甚至还提供了一些现场辨别的小技巧。比如,在选择瓷砖时,它会告诉你如何通过敲击、观察边角是否平整来判断质量。在选择油漆时,它也给出了一些关于环保指标的建议。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而是有能力和装修公司平等对话的“聪明消费者”。
评分我对于新房装修这件事,一直有一种既期待又害怕的情绪。期待的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害怕的是那复杂繁琐的过程和无法预知的开销。我是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积蓄有限,所以“不超支”是我最核心的需求。这本书《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真的是雪中送炭。它关于预算控制的部分,写得特别实用。我之前以为预算就是把所有东西的价格加起来,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预算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它教我如何区分“必要支出”和“可选项支出”,以及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做出最优选择。比如,它会建议我把钱花在“硬核”的地方,比如水电改造和基础材料上,而一些“软性”的装饰,比如家具和软装,可以在后续慢慢添置。它还提供了很多省钱的小妙招,比如如何淘到性价比高的建材,如何利用淡季装修等。更让我安心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和装修公司谈价格的技巧,让我不再对报价感到困惑和无助。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省钱,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花钱,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装修效果最大化。
评分在装修的汪洋大海中,《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就像一盏指路明灯,让我这个装修新手看到了希望。我当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之前看了不少装修攻略,但总觉得不够接地气。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讲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用非常朴实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来讲解装修中的各种问题。它不像某些书那样,只是罗列一些冷冰冰的数字或者概念,而是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会超支,为什么那样容易被宰,以及为什么某个细节没注意就可能导致返工。我尤其欣赏它对于“细节决定成败”的强调。比如,在讲到厨房装修时,它会从水槽的高度、抽油烟机的吸力、橱柜的开合方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入手,深入分析它们对日后生活便利性的影响。它甚至还提到了不同类型插座的实用性,以及灯光布局如何影响家居氛围。这些细节往往是我们在装修初期容易忽略的,但却是影响日后居住舒适度的关键。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不返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对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处理和充分的预判。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装修知识浩如烟海,但真正能触及我痛点的却不多。《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在讲装修的“术”,更是在讲装修的“道”。比如,在“不超支”这个概念上,它强调的是一种“理性消费”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低价。它教我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来制定一个合理的装修方案,并且在这个方案内,如何去寻找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和工艺。它还告诫我,不要盲目跟风,别人的“网红”装修不一定适合自己,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装修。在“不被宰”方面,它更是从心理层面入手,教我如何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被销售的套路所迷惑。它提倡的是一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态度,在与装修公司打交道之前,先了解清楚行情,掌握主动权。而对于“不返工”,它则强调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平和,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评分这本书在“不返工”方面,真的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一直对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太自信,而且对于很多装修细节都不是很了解,总担心自己会疏忽一些重要的环节,导致后期出现问题。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贴心,它不仅仅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返工案例,更重要的是,它从源头开始,就教会我如何去避免这些问题。比如,在讲到墙面处理时,它详细讲解了墙面基层处理的重要性,包括如何检查墙面是否有开裂、空鼓等情况,以及如何进行找平处理。它还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墙面漆的选择建议,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在瓷砖铺贴方面,它不仅讲解了瓷砖的挑选方法,还详细介绍了铺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水泥砂浆的配比、瓷砖的缝隙大小、填缝剂的选择等。它甚至还提到了浴室防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仅对装修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主动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返工的风险。这本书真的是我装修过程中的“宝典”,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地面对装修挑战。
评分我一直觉得,装修就像一场“战役”,而《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这本书,就是我的“战略地图”和“战术指南”。我最开始最头疼的就是如何与装修公司有效沟通。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它教我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以及如何与设计师和施工队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它还提供了一些“万能沟通模板”,在面对不同情况时,都能派上用场。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设计师的作用”的阐述。它不只是把设计师看作是画图纸的人,而是强调设计师在整体规划、风格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教我如何与设计师有效配合,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在施工过程中,它还教会我如何进行有效的“现场监督”,而不是每天去工地“监工”,而是如何在关键节点进行检查,以及如何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它甚至还提到了如何与邻居处理好关系,避免装修噪音扰民等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整个装修流程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不再是盲目地投入,而是有条不紊地推进。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及时了!我刚开始装修,简直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听朋友推荐就买了这本《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简直像找到了救星。 我最开始最担心的是预算问题,毕竟装修是个大工程,一点点小疏忽都可能让钱包大出血。这本书里关于预算的章节,真的讲得特别细致。它不只是告诉你“大概需要多少钱”,而是分门别类地列出各项开支,从硬装到软装,从材料到人工,每一个环节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比如,在讲到水电改造的时候,它会告诉你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甚至还提供了不同档次材料的价格参考,让我对整体费用有个初步的估算。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识别那些隐藏的“陷阱”,比如一些装修公司喜欢把一些不必要的项目打包进来,或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提高报价。这本书让我明白,装修不是一句“全包”就能搞定的,而是需要自己做足功课,心里有数,才能不被忽悠。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性价比”的分析,不是一味追求最便宜的材料,而是教你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找到最划算的选项。它还举了很多实际案例,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预算概念。读完这部分,我对自己的装修预算心里有了底,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不安了。
评分装修中最怕的就是“返工”,每一次返工都意味着时间和金钱的双重损失,而且还会极大地影响心情。我之前听很多朋友说过他们的返工经历,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它不仅仅是告诉你“验收”,而是从源头开始,告诉你如何避免出现返工。它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关键节点,都给出了详细的验收标准和注意事项。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水电改造”的讲解,它会告诉你哪些地方是隐蔽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很难修复,所以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就做到位。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图例,比如不同功能区域的插座布局建议,以及排水坡度的重要性。在墙面处理方面,它也细致地讲解了腻子批刮的层数、打磨的平整度等要求。甚至连门窗安装的垂直度、水平度,它都有明确的说明。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一个“质检员”手册,在装修过程中,我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可以主动地去监督和检查,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返工的几率。
评分我一直觉得装修是一件很考验人情世故的事情,尤其是在和装修公司、工人打交道的时候。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抱怨过被装修公司“宰”的经历,要么是合同陷阱,要么是材料以次充好,搞得人心力交瘁。这本《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在这方面给我的帮助太大了。它专门辟了一个章节来讲述如何“不被宰”,从选择装修公司开始,就给了我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考察一家公司的资质和口碑,如何辨别合同里的那些“霸王条款”,还有在谈价格的时候,哪些是可以砍价的,哪些是不能让步的。我特别喜欢它讲到的“货比三家”的原则,不仅是材料,连服务也需要对比。它还提醒我,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所有的细节都要落实到合同里。在材料方面,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材料的优缺点,以及市场上常见的品牌和价格区间,让我不再是任由商家摆布的“小白”。甚至连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比如瓷砖的铺贴方式、油漆的品牌选择,它都有涉及,并且解释了这样做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本“防宰秘籍”,对即将到来的装修之旅充满了信心,不再害怕面对那些复杂的套路。
评分返工绝对是装修过程中最令人头痛的事情之一,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严重影响心情。我听说过太多朋友因为返工而焦头烂额的经历,所以这本书中关于“不返工”的指导,我看得格外认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仔细验收”,而是从源头开始就教会你如何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况。比如,在设计阶段,它强调了和设计师充分沟通的重要性,要把自己的需求、习惯,甚至一些潜在的顾虑都表达清楚。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图例和建议,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设计图纸,避免因为理解偏差而导致后期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它详细列举了每个关键节点的验收标准,从水电埋管到墙面批灰,从瓷砖铺贴到吊顶安装,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它还教我如何与施工队长沟通,如何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在发现问题时,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而不是等到问题大了才发现。我特别喜欢它关于“预防为主”的理念,与其等到返工,不如在施工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监督。它还提到了很多常见的施工误区,以及如何避免这些误区,这让我对整个施工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有底气去监督施工质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